黑洞基本上是指一个引力极强的旋涡,强到连光都被牵引进去,无法脱逃,所以从外面看,只是一团黑。刘凤学从此引伸出黑洞所象征的意义──「无限之重力和无法逃脱之引力」,发展出一系列有关「力」对人体动作的奥妙。
就古典舞团《黑洞》
11月1〜3日
台北国家剧院
11月9日
高雄市立文化中心
1月6日
北一女中
《黑洞》座谈会
10月4日
「舞蹈音乐与摄影」
10月11日
「舞蹈与科学」
地点: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会
新古典舞团创立于一九七六年。虽然在八〇年代曾因创办人兼艺术总监刘凤学到英国进修舞蹈博士学位而一度暂停,但自从一九九一年复出之后,新作连连,风格也因题材的不同而各具特色──《布兰诗歌》(1992)中强而有力的现代舞群舞表现出卡尔.沃夫同名淸唱剧的精神;《沉默的杵音》(1994)以台湾原住民舞蹈出发,主题探索原住民目前在社会的处境;《曹丕与甄宓》(1996)回到三国时代的中国历史人物,并借此题材将中国舞蹈的武术、国剧等身段运用到舞剧的角色身分描述。数月后,刘凤学于今秋再度推出一出长篇的作品《黑洞》。不同于上述以人文关怀为主的舞作,《黑洞》是从天文学的观念出发,因而选择「中立」的纯舞蹈元素。
与黑洞专家霍金的缘分
据刘凤学表示,作品构想的起源始于一九八四年左右。当时她正在剑桥大学,为她的博士论文奋斗,在往图书馆的路上,她总会绕到牛顿实验室,并经常在此遇见一位坐著轮椅,个子很小,蜷缩像个婴儿的男士。当刘凤学知道他就是因硏究黑洞、作著《时间简史》而鼎鼎有名的史提分.霍金(Ste-phen Hawking)时,儿时观星的回忆促使她对宇宙的再度好奇。于是她决定编一支以天文学为主题的舞作。
黑洞基本上是指一个引力极强的旋涡,强到连光都被牵引进去,无法脱逃,所以从外面看,只是一团黑。刘凤学从此引伸出黑洞所象征的意义──「无限之重力和无法逃脱之引力」,发展出一系列有关「力」对人体动作的制约与奥秘,她将人体动作的产生归因于人体因受到被动的「重力」和主动的「施力」而变化出各种塑形。例如两人从相反方向来,发生「碰撞」时,虽然两人的重力(即体重)固定,但因施力的方向、著力点与力度不同,就会形成各种不同的动作。舞作中运用「力」的部分,还包括:推、甩、弹、挤、压、撑、振摆等十四种。
《黑洞》虽定为「抽象」舞,但在结构上仍可分为四大段来看:序曲,表现浩瀚、苍凉的宇宙;第一段,宇宙有秩序的运转;第二段,征生物的诞生、生命的起源;第三段,灿烂的星空;第四段,失序的太空与失重的人体;及尾声,重力的解脱。
在序曲中,位于圆型弹簧床上的王宏豪,或弹跳、或围著床边滚动,或静止地持续站立。刘凤学透过位移与静止、重心与偏离,探讨人与地心引力的关系。而第一段中,除了以一般舞者、直立平稳的旋转来表现星球的运转,舞者们还将臀部凸出、膝盖弯曲,使轴心偏斜,并以骨盆为原动力,带动旋转。出现在第一段的还有摆动、互相拉锯、循著圆形轨道的甩动,以及人体抛向空中而互撞、反弹等探讨「力」的动作。
第二段的段首,则借由一位舞者站立于撑开在地面上的白布旋转,使布在中央产生旋涡。其他时候,舞者由一节一节脊椎的连锁动作,形成的波状姿态,令人联想到早期无脊椎生物的移动模式。
爆发力十足的男舞者们,在第三段更有了发挥的空间。身体拉直、与地面平行的空中旋转,可与欧洲当代舞坛流行的舞姿媲美。重力与速度在此段成了探讨的主题。但后半段较流畅的双人舞,又可与美国早期的现代舞,尤其是韩福瑞派所推广的摆动原则并论。
末段中,群体男舞者以倒力技撑的画面,似乎是与地心引力抗衡的最佳写照。唯有一位男舞者,站立在中央,上身如核子起反应般遽烈振动,无论别人如何打动他,他仍然稳若泰山,坚持继续于原地、发出欲爆发式的振动。接著,一对男女出现,女的完全放松,任由男的以不同的施力方式摆布。但「被动」的女舞者,其实无形中也必须以自己的身重与施力者互相制衡。此刻,后现代舞中的「接触即兴」浮现脑海。
人体力学的展现
其实,舞蹈动作,尤其是现代舞,无论何种派别,动作的原理离不开施力与受力的大原则。常见的高难度动作,如:举腿、大跳跃、旋转等都是因舞者在一般人体难做到的状态下,达到了力的平衡。如今,刘凤学试途在这个基础上,探索另一种肢体美,即「失重的刹那」所产生的结果。在与一批合作性极高的舞者们经半年的揣摩后,《黑洞》的排练逐渐定型。三女八男的十一位团员中,只有刚从艺术学院舞蹈硏究所毕业的林惟华及艺专舞蹈科毕业后就读辅大体育系的林菁玲属科班出身,其余九人皆为国内师大体育系、辅大体育系、国立体育学院、台北体专,或台北市立师范学院的学生及毕业生。刘凤学借助这些国术、体操、游泳、田径、柔道等人材的体质,培养出一群柔软度、爆发力、耐力及稳定性都极佳的男舞者。资深团员陈逸民表示,他们虽然不是职业舞者,但他认为自己是专业的。
在职业的作曲家史撷咏、舞台设计张一成、灯光设计王孟超,以及服装设计叶锦添的搭配下,相信《黑洞》将呈现刘凤学与新古典团员在舞蹈生涯的另一次突破性的尝试。
(本刊编辑林亚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