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夏、秋两季,美国的大城小镇或郊外公园常常有市集出现。这种源于互市的活动大多称为市集,如果文化成份较重的则称为节(festival)。这种以文化为主题的场合往往是接触各类文化的时刻,尤其是欣赏民俗乐舞的良机。
现代人的市集
古代由于交通不便,讯息缓慢,人们订定了时间和地点以便互通有无,是谓市集(fair)。市集常常和宗教或年节的日子吻合,更增添一番热闹的气氛,也借此作为旧雨新知的交往。然而处于卫星通讯的现代,一通电话即可订货,一份E-mail传遍天下,却依然市集频频出现,人群络绎不绝,令人感到传统价値之长存人心。美国的社会就是这个现象的一个佳例。
每年的夏、秋两季,美国的大城小镇或郊外公园常常有市集出现。这种源于互市的活动大多称为市集,如果文化成份较重的则称为节(festival)。在城市内有的市集就以街道为活动场地,由警局协助辟出专区,不让车辆通行。在公园或郊外的场地则风景悦人,兼收休闲之乐。不论市内或是郊外,都是帐棚林立,摊位毗邻;但见人们穿梭其间,未闻叫卖拉客之声,一派悠闲自在景象。
最大部分的市集以民间艺人自己做的手工艺品展示和出售为主,其中尤多木雕、陶器、纺织、饰物等。近年亚洲移民日增,时而也会遇到华人的字画或艺品摊和东南亚苗族的刺绣摊,当然也少不了供应飮食的摊位。稍大型的市集则会搭起台子提供表演节目,其内容是比较大众化的音乐。但更有趣的是街头(只有市内市集有)的民间艺人的表演以赚一些零钱。这种街头音乐节目常遇到的有美国的民歌、小型爵士乐、理发店四重唱(Barbershop quartet)(注1)、安地斯乐团(Andean ensemble)(注2)、非洲鼓乐等等;有时也有音乐学生的「打工」:长笛二重奏、弦乐四重奏等。最有名的市集首推密西根州安娜堡城的「安娜堡工艺市集」(Ann Arbor Art Fair),每年七月底八月初之间举行四天;整个市区划分为三部分,合计一千个摊位,令人目不暇给。许多小镇更喜欢举办这种活动以促进观光和商业,所以什么「玉美节」、「南瓜节」、「美食节」、「蒸汽机节」、「秋收节」等名目不一而足。
另外一种市集或节的性质大同小异,但以一种文化为主题,例如中秋节(亚裔诸族)、非洲节、义大利节、波兰节、爱尔兰节、墨西哥节、斯堪地那维亚日等等。威斯康辛州的米瓦基城(Milwat-kee)就是主办这种民俗节的胜地,每年夏天一连串地推出。这种以文化为主题的场合往往是接触各类文化的时刻,尤其是欣赏民俗乐舞的良机。
狐谷民间音乐节
专门以民间音乐为主题的聚会则另有一番风味。这种节虽然也有一些工艺品摊位,但更多的是手工制作的乐器、唱片、乐谱等和音乐有关的资料展示和出售,而最重要的活动当然是乐舞表演和教导。伊利诺州北部每年夏天有好几次这种民间音乐节,以「狐谷民间音乐节」(Fox Valley Folk Festival)最有规模。这个节在一九七七年创办,固定每年的劳动节周末(九月初)举行两天,每人入场乐捐十元,不捐也没人阻止你。
离伊利诺州芝加哥以西四十多哩的地方,大概曾经是狐狸出没之境,所以不但有一条南北向的狐狸河,还有许多地点以狐为名。沿河的小镇将风景悦人之处开辟为公园,作为市民休闲的地方。日内瓦(Geneva)城就是这样的一个河畔小镇。狐河通过该城中心,正好有一个小岛,是谓公园岛。一年一度的民间音乐节就在岛上举行。
「狐谷民间音乐节」之具代表性倒不只是因为地点适中,景色秀丽,而是其节目的丰富和安排的弹性。主办者在岛上分为八个节目区,其中只有一个搭起舞台,作为主要表演场所,其他多为帐棚,但也有一场所是双面无墙的建筑。这七个都是作为示范教学之用。然而其富于弹性之处是树下、河畔、草地、屋簷都可以自由运用作聚集点。任何人带著乐器到一个聚点都可以自由自在地唱奏。値得一提的是有一个专门的儿童帐棚,教儿童作玩具,另一个帐棚则专门作为讲故事之用(包括音乐奏唱),当然也是儿童们的去处。而公园的一角本来就有儿童游乐区,所以整个活动很容易吸引家长们带著儿童来参加,也无形中加强了儿童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主办这个音乐节的组织叫「狐谷民俗社」(Fox Valley Folklore Society),是一群喜爱民间音乐,但非音乐专业的人于一九七五年组成的。该社的标志不但有一支吉他和一支曼陀铃,还加上了一只翘尾的狐狸。平时他们就以主办民间音乐会和教学为主要工作。音乐节的内容自然以他们所接触的乐师和乐团为主,所呈现的是目前流行于民间的传统乐种,有民歌、乐器曲(多为舞曲)、形状音符圣诗(Shape-note hymn)、木鞋舞(clogging)、东欧舞等;所用的乐器有吉他、曼陀铃、斑鸠、提琴、山地刀丝玛(mountain dulcimer)、棰击刀丝玛(hammered dulcimer)等等(注3)。东欧舞者及其伴奏的犹太克莱兹玛乐团(Klezmer band)来自附近一个科学硏究中心。近年也加入一些其他的音乐,例如苏格兰风笛、墨西哥乐团等。平均每一次(两天)会有三十五位(或单位)表演者出现。参加的这些乐人差不多都另有非音乐的工作;他们除了表演之外,也在帐棚作一些示范教学,包括在草地上教大家跳舞。形状音符圣诗的唱者本来都已经是有组织的合唱俱乐部,每年定期来此报到合唱,而且还会拉旁观者合唱同乐。这种圣诗原来是早期传教师用来带领不识谱的移民所唱的音乐,现在流传为民间音乐,唱起来用尽吃奶的力气,还要挥手摆身,十分生动。(注4)
民间音乐并未绝迹
当你走入这个河上的小岛公园时,迎面就看到民间音乐节的看板,远远传来了乐音,你会不自禁地朝著那个方向走去。原来舞台上正在表演一个节目,观众很多坐在自己带来的凉椅,有的则席地而坐。在一棵大树之下围著一群棰击刀丝玛的奏者,也一支吉他和一支低音提琴伴奏。他们似乎也没有决定要奏什么曲子,只听一个人试了几句,其他的人先后加入,也不知道怎么样决定停止。在另一棵树下,一个人唱歌弹吉他,没有人听也没有人看。而不远的河畔则有一对男女站在他们骑来的单车旁互相对奏拉琴,通过琴声倾述爱意。另一个角落聚集了几个志同道合的人,不知什么时候就坐在那儿,似乎一整天都没离开过;他们奏的有提琴、吉他和斑鸠。只要乐声一响,就有同志闻乐而来,调调乐器加入合奏。摆在他们前面的两块方形扁木台正是给跳木鞋舞者用的(现在都只用一般皮鞋),果然不时有人(包括手持对讲机的工作人员)上去随著乐声踢跶一阵。顺著讲话的方向走去,原来是一位女士正绘声绘色地为孩子们讲故事,儿童们坐在草地上聆听,他们带来的狗似乎也很满意这个环境,不吵不闹。远处传来的是单簧管的尖声,东欧舞教学方兴未艾,有志一同者牵手共舞。而另一区墨西哥人又奏又唱,带领大家作模仿歌词中所敍述的动作,连帐棚外的旁观者也禁不住加入行列。
漫步在林荫与河畔,眼见男女老少喜气洋洋,耳听乐音此起彼落,有如处身在一个和祥与快乐的世外桃园,忘记了人间的苦恼和世事的多变。
这些呈现的音乐当然以美国的传统为主,平常也不太受到大众传播的重视,不要说电视看不到,广播听不到,就连唱片行也不见得找得到。但是在这里都一一出现,连摊位上售的也是这些东西。一般人对美国音乐文化的认识大多限于古典音乐、百老汇乐剧、爵士乐、鄕村音乐和摇滚乐,似乎不知道他们还有民间音乐。然而在这小岛上我们呼吸到民间的气息,领略到民间的精神。原来民间音乐生于斯长于斯,根生蒂固,有著强韧的生命力,没有绝迹,长存民间。
注释:
注1:理发店四重唱是美国民间男声四部合唱的乐种,喜用减七、属七、增六和弦和加第六级音的三和弦。因为由理发师唱出而得此名。
注2:有关南美安地斯乐团之流行及来源,见笔者,〈从山头到街头:安地斯的音乐和乐器〉。《乐府春秋》1995年,页178-183。
注3:有关美国白人民间音乐及乐器,见笔者,〈美国的民间音乐:白人篇。〉收于笔者文集之二。台北:荣韵出版社,1995年,页235-243。
注4:见注3页237-238之介绍及谱例。
文字|韩国𨱑 美国北伊利诺大学音乐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