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表演艺术
电子马戏团 新视窗/电子马戏团

电子音乐的现场迷思

长久以来观众一直被印象蒙蔽,

其实现存的所有曲式,都可以现场演奏。

长久以来观众一直被印象蒙蔽,

其实现存的所有曲式,都可以现场演奏。

「什么是现场演出?」

必然是有人带著乐器现场演奏,空著手的人必然是来唱歌。

如果有人带著一卷48轨录音母带,依当时观众的反应与气氛,混入各个配器的比例,再架一支麦克风收录现场观众的声音,加上时间延迟及扭曲的特效,混入原来的混音组,这样的现场加工算不算现场演出?

长久以来观众一直被印象蒙蔽;其实现存的所有曲式,都可以被现场演奏,观众之所以自然认同所有现场的声音,是因为现场表演者用手、脚、嘴叠合而成的视觉。没有面目狰狞地敲著鼓,就不是摇滚;没有稳稳地弹贝斯,就不算爵士;更别提用录音带搭配小提琴演奏这种前所未有的荒唐例子。

我在女巫店的演出,就面临了这样的质疑。

当天我搬了两部键盘合成器,一部合成器音源,三部音效器,一部16轨混音机,和大把的线路。为了便于双手活动,两部键盘相叠,合成器里有打好的鼓组,我用左脚大拇指按play和stop,配上一支用来唱玩怪叫几声的麦克风。

主要键盘选用的音色跟著设定的速度改变表情。鼓的节奏在第73小节进来,72小节第四拍时,由另一个键盘发出像喷射机「咻!」的声音,将情绪抬高,融入鼓的澎湃。随著歌的进行,开始转调,配合我的vocal,主键盘的音色已经换成另一个随我右脚踏板变换低道滤波器(Low-pass filter)的声音,每四个小节做一个accent(重音),配合怪叫,每十六小节反复一次。每次反复都加大人声的空间感,直到第六次反复,一声大叫后再度启动鼓的节奏,如此反复重复直到结束。

直到第二首歌开始,因为没有明显换场,观众没有掌声。我拿起小提琴,靠近麦克风,按下一个自动打bass的音。一连串的八分音符,第一个八分之后接一个八分休止,跟著六个八分;提琴延长了两拍的音符,人声部分则唱一段歌词。

第三首进行前更换两音效器号码,需时三十秒,所以我以人声表演一段无拍的吟唱。我以左手弹和弦,右手弹些简单的旋律。等三首歌曲全部演奏完毕,观众看到我收线才恍然鼓掌。

七月叫月族(moon tribe)在EDGE的演出,牵涉更多合成器。大部分声音录在一部可以听的MIDI时间码的八轨硬碟录音机,再叠一些效果转场,以一部苹果电脑来play预录的sequence(编曲机),我们旋转合成器上的钮,象征作现场演奏;其中resonance(声音的谐振波)的旋转要配合预录八轨中的三、四轨来作unisyn(所有乐器同一瞬间演奏同一音符)的变化。

第四首歌曲结束,观众掌声响起,我等情緖累积得差不多,再度play电脑,于安可曲中加进一些打击乐器,bango(鼓)部分特别配用一支麦克风,以延迟效果处理,使bango(鼓)能更充分融入歌曲。全部的演出中有小提琴(line in, of course),电吉他,MIDI,也有Real time(即时)。

你觉得我的作品是预录的吗?好像是,又好像不是,我也不知道。

 

文字|蒙巴萨  电子音乐制作人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秋天艺术节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数位全阅览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