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四年建造,于一九九八年夏末揭开帷幕的上海大剧院,是否能再创海派文化的另一荣耀呢?分为主剧场、中剧场及小剧场的表演空间,似乎像一枚针一样缝合了大陆与海外的联系。
提起上海,一般人的印象,总会联想起十里洋场里的弦歌不辍,它那繁华的历史风貌。形成这股迷人的气息,主要靠的是上海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外向和兼收并蓄的性格,以便能不断引进新的媒介,丰富并加快速度朝著国际化发展目标迈进。然而影响并衡量一座城市兴起的因素,除了经济、军事、政治之外,艺术生态的活力也是不容忽视的要点。
如果在四年前想要在上海滩欣赏大型歌剧,或者世界级的音乐演奏,极有可能发生以下的窘况:请不到优秀的团体、找不到适合的场地。虽说名噪一时的场地不胜枚举,如:逸夫舞台(注1)、美琪大戏院、兰心大戏院、共舞台、人民大舞台等,但使用性质多以话剧、传统戏曲为主,要想寻觅一座具备国际水准,且适宜歌剧、芭蕾舞、交响乐演出的场地,可直言不讳地回答:没有就是没有!早在一九四九年之前,上海就拥有许多的「第一」,号称远东第一高楼的「国际饭店」、远东第一「大光明电影院」,背负著太多光辉纪录,上海人还是有雄心壮志,再创海派声誉的第二次高峰。
海派就是好
投资人民币十二亿(相当台币四十八亿)历经四年的建造,上海大剧院(Shanghai Grand Theatre)终于为海派文化,再创另一荣耀的殿堂。这座现代化艺术建筑,是从十一个国家的十三个公开征件中筛选出来,法国著名的夏邦杰(Jean-Marie Charpentier)建筑师事务所,以其未来主义风格的匠心巧思,于一九九二年二月国际招标中一举获胜,总建筑面积六万平方公尺,总高度四十公尺。它的白色拱顶突破传统的方型构思,弧型的线条呈上升趋势,给人自由飞腾的气息。每至夜幕降临,晶体的立面和屋顶组成的光幕,与喷水池的水光反射相互辉映,面对著偌大的人民广场,整栋建筑物格外像一座通体发亮的水晶宫殿。
沿著大理石台阶拾级而上,一百公尺长、九十一公尺宽,重量超过六千吨的弧形拱顶,一如展翅待飞的大鹏,传递出轻灵超现实般的设计品味;巨幅的落地幕墙,使用晶莹的彩釉玻璃,不仅透散出淡薄的光泽,还有反射百分之三十紫外线的功效,此种现代化材质使得大厅内既明亮又凉爽宜人。由不锈钢索和不锈钢蛙爪组成的固定结构,又在空灵剔透中掺入了几许凝重;透过幕墙放眼四望,大剧院周围绿草如茵,与临近的上海博物馆,连接成一道绿化带,观剧前后顺道散散步,也不失为一种赏心乐事。
在大厅缓缓而行,中央悬挂著云南风情的「艺术女神」艳红似火,让观者立刻感受艺术的渲染,有时就像神秘的力量,引发人们无穷的想像。走进拥有一千八百个座位的主剧场,黑色大理石地面、红色的大幕和观众席,金色的木装饰及舞台两侧深灰的墙面,合成典雅的基调,自前排到末排,坡高达五公尺,即使最后一排的观众视线也无阻碍。从义大利特制的座椅,空调置于每一座底,其舒适程度,恐怕是「沪上第一」吧!
大剧院的核心部分是目前世界上容纳面积最大、动作变换最多的全自动机械舞台(注2)。这个舞台由一个七百二十八平方公尺(约二百二十坪)的前台、一个三百六十平方公尺(约一百一十坪)的后舞台以及两个二百五十七平方公尺(约七十七坪)的侧舞台组成;并带有转台、乐池和电动布景吊杆,可以全方位平移升降,同时更换六到八组布景;其后舞台分内外两圈,可同时作相反或相同方向的转动。另外还有六百个座位的中剧场,小剧场两百五十个座位,只适合室内乐、话剧和时装表演。
艺术朝圣地
今年夏末,大剧院的帷幕刚开启,首先献演的是中央芭蕾舞团《天鹅湖》,舞团的成员皆来自北京舞蹈学院,发展至今已有第五代继承者,它们的特点是基本功底扎实、芭蕾舞技全面,在「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下采取「中、西剧目并重」的方针,同时希望用芭蕾这种外来艺术形式表现中国人民的生活。与之配合的却恰巧是上海本地广播交响乐团,体现的不仅在于京沪两地艺术合作的时代意义,还在于上海的剧院开幕庆典,必然会以京城的团体为主角,政治与艺术的契合正在这微妙之处!
为期四个月的开幕季节目中,备受注目的当推中国首演《阿依达》,演出单位是拥有四百年历史的义大利佛罗伦萨歌剧院和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杂技团、芭蕾舞团及武警总队。与刚刚在北京太庙演过的《杜兰朶》所不同的是,他们带来在该剧院的演出版,连服装、道具都是远道而来,在歌剧史上许多剧目的首演都具备了不同程度的庆贺之意,如《阿依达》就是威尔第应埃及总督之邀,专为当时开罗新建的歌剧院创作的,此时雀屛中选为上海大剧院建成后的第一部歌剧,自是又多了层意义。随同歌剧院来访的院长便写下这样的献词:「当一座城市建成并开放一座新剧院时,也就为该市及它的国家的文化事业开创了一个新前景。」让人有点遗憾的是,庆贺演出的节目中,中国人自制的作品完全缺席了!据说今年中共建国五十周年,将有自制的传统戏曲上演,届时中西剧目的比例大概会平衡些吧!
观光新标帜
一八四二年,几个爱跑马的英国人兴起在上海组织跑马会,几度迁移最后落在现今人民广场(注3),附近道路也因此拓宽,最后命名为「南京路」,所谓的十里洋场就是指这条洋行纷呈、热闹繁华的街道。
检视大剧院的所在地──人民大道,说穿了就是昔日的风水宝地,尽管改朝换代早已物事全非,新剧院毕竟站在旧上海的基础,才能攀登现代潮流的声誉。不同的是,从前观众看戏是普罗大众的娱乐方式,丰俭由人不必勉强;位居人民大道上的剧院,却一再与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大唱反调,首演的舞剧票价竟高达人民币八百元(相当台币三千元以上),义大利经典歌剧《阿依达》,价格则在人民币六百至一百二十元之间,造成了爱看的看不起,看得起的多数是外国人,平均月薪不过千元之谱的上海同胞,谁也没有能力挥洒自如。老百姓还是选择多走一点路,少花几百块,找附近的戏园子,听听他们的京、昆、越、沪、淮五大剧种。
颇有资本主义观点的管理当局,索性为人民服务,大开方便之门,既然人民想进场参观,也就成全一回了,进场可以!入场费酌收人民币五十元,权充淸洁之用,和封闭政策相比,何尝不是一种改革呢?!
相对于迈进第十二年的台北两厅院,上海大剧院才正开始它的新生,叫人不忍过多的苛责;但因应民众的需求、广纳建言、掌握世界脉动,都是迫使剧院不断前进的动力,以便能早日名实相符,跻身于世界一流剧院之林。
注:
1.原名天蟾舞台,创建于一九二五年,初名大新舞台。改革开放后,由香港邵逸夫先生等人出资修建,改称逸夫舞台。
2.摘自文艺报一九九八年十月二十四日,北京出版。
3.《近代上海繁华录》一书中,二〇六页。
文字|李翠芝 文化大学艺术研究所戏曲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