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获法国莫里哀奖七项提名的剧作Pop Corn的海报,提名项目被印在海报上以促进广吿效益。(简秀珍 摄)
特别企画 Feature 特别企画/奖不奖,有关系

奖不奖,未定数?!

从「年度十大表演」与「晶球奖」谈台湾表演艺术给奖的未来

不是业者自立自发,不是透过经年累月与观众的沟通,所有这类的颁奖活动将会沦为只是让办的人自己高兴,而外界的人毫无参与感。如果戏剧圈的人,能够主动地举办这类活动,来个内部大团结,打响这门行业的招牌,才会让外人看得起。

不是业者自立自发,不是透过经年累月与观众的沟通,所有这类的颁奖活动将会沦为只是让办的人自己高兴,而外界的人毫无参与感。如果戏剧圈的人,能够主动地举办这类活动,来个内部大团结,打响这门行业的招牌,才会让外人看得起。

中时娱乐周报与3P表演艺术资讯网,各别在九八年底与今年年初,举办了第二届「年度十大表演艺术演出」与「戏剧晶球奖」的网路观众票选。虽然这两项活动「全民动员」的程度,远不及金马奖、金钟奖来得广泛,但因为「十大」与「号称台湾东尼奖」等等眩目字眼的影响,不免让关心表演艺术的观众,与从事表演艺术相关工作的男女老少,一时之间睁大了眼,张望「放榜」的结果,打量「判官」的口味。然而落幕之后,除了剧评工作者陈正熙在本刊第七十四期发表〈台湾的东尼奖真的不远吗?〉这篇批判犀利的文章以外,少见媒体或文字上对这台湾表演艺术界第一次「躬逢」的盛事,有任何的回响和省思。事实上,在所有关心表演艺术活动的人的心里,因这些活动引发的兴奋、存疑和焦虑,都还能在落幕的尘埃中,找到许多痕迹。

是该颁奖的时候吗?

「一次的颁奖,并不能证明绝对的真理」台北故事剧场团长郭子的这句话,显现颁奖活动存在的两难。我们期待这样的颁奖活动出现,却又打心眼底明白评审结果的「绝对不会公平」。台北艺术节总策划陈琪、中时晚报主编卢健英,与国立艺术学院戏剧系系主任马汀尼都认为,举办这样的颁奖活动是时候了。观察徘徊了五年之后,陈琪认为目前表演艺术活动的制作量多,时机成熟;藉著颁奖的举办,不论圈内圈外的人都能有机会审视这过去一年的创作。果陀剧场导演梁志民甚至斩钉截铁地表示:「现在不做,那什么时候做?不做就来不及了。」在「前浪后浪」的交迭之间,因著岸观潮起潮落的立场不同,也反映了这些表演艺术或文化工作者对这些奖项迥然不同的看法。

陈正熙除了在前述文章中极力强调「评选专业与观点」的重要性外,他认为目前剧场界专业标准混乱,再加上媒体文化充斥新世代的速食价値观,颁奖筛选出来的作品,若「屈从」大众市场的口味,这样的颁奖活动对台湾剧场创作的发展与意义,帮助不大。创作社编剧纪蔚然更是反对贸然举办表演艺术(或戏剧类)的颁奖活动,在没有建立完备的剧评制度之前,将评选标准交给大众市场,后果相当「危险」。《民生报》记者纪慧玲表示,虽然目前表演艺术节目多,但仍不若出版界的热络,「量」与「质」的发展不均,她怀疑会陷入「鱼与熊掌,不可得兼」的暧昧局面;颁奖活动一旦鼓励创作市场性,可能会影响创作品质,但若顾及「质」的要求,恐怕又会造成「曲高和寡」的结果。同时,极具推广效益的颁奖活动,难免具有商业色彩,能否戴著「艺术的光环」,「降低身段」以接近民众,同样也是艺术评选上的「包袱」问题。

表演艺术联盟理事长平珩,与小剧场联盟理事长鸿鸿,对此事不约而同地抱持了开放的态度;只要评审理由公开,不论媒体或各个单位,都有权利举办这样的颁奖活动。基于「颁奖公平之先天不可能」性的了解下,这类的颁奖活动效益在于刺激某些制作演出的票房,造成一时的话题,也能显示表演艺术活动的蓬勃现况。平珩更明确地指出,所谓话题的引发,事实上也是创造民众与所谓评审之间的对话空间;至于能不能获奖,并不会影响创作者创作的动机。「你不会为了得奖,而从事表演艺术吧?如果因为没有得奖而离开创作,那你从事创作的心态就非常可疑。」

肯定同业并提供观众指标

至于颁奖对于创作者的实质意义,莫过于彼此相互的肯定和鼓励。马汀尼表示这类颁奖活动应该整合表演艺术圈的资源,完全以艺术取向为指标,以鼓励圈内人的创作和耕耘。郭子同样也表示这种活动的意义和经费补助的甄选不同,中时娱乐周报与3P网站的票选,唤醒了大家对表演艺术的注意,从而开始思考怎么关心和照顾这群默默创作的人。特别出席晶球奖颁奖典礼现场观察的陈琪,一再表示对当天颁奖的感动;她表示黎焕雄的一席感言(他在典礼中表示从小学开始就没有得过什么奖),让她体会到这样的颁奖活动,除了所谓宣传造势之外,事实上是对表演艺术这门行业的肯定。同时,为了提供民众了解的指标,评选的标准更应该以市场为考量,避免造成创作者之间、以及创作者和观众之间的隔阂。

基于抛砖引玉的心理,3P表演艺术资讯网行销顾问邱哲政认为,透过晶球奖的举办,虽然多少肯定了3P的专业印象,但市场方面仍开拓得相当辛苦。邱哲政表示,因为这个「投石问路」的机会和部分剧团如果陀、屛风和台北故事剧场交流,让他体会到剧场界对3P主办这类活动的殷切企盼;经常「光顾」3P网站,爱好戏剧表演的观众─明新工专物理系副教授陈明贤也表示,基于推广表演艺术活动的必要,由3P这类不太具商业色彩的民间单位举办这类的颁奖活动,应该较为适宜。不过邱哲政再三地强调,经过长年亲自亲为的耕耘,果陀剧场今天能拥有两万多名网路观众的支持,显然新世代网路观众的市场不容忽视。

少了像3P网站为了开辟市场的困难,中时娱乐周报资深记者王亚玲表示举办「年度十大表演艺术节目」,原因之一是为了实践如纽约时报媒体风格的理想。在娱乐周报建立独特的方向和团队之后,经由报社的支持,以及对「周休二日」实施后的观察,王亚玲希望将「艺术」与「休闲」结合,利用颁奖的甄选,提供民众选择的指标。卢健英也同样认为,目前生活形态的转变,大家已逐渐将戏剧演出,作为娱乐消费的项目之一;符合大众口味的评选,其实也未尝不可。从工作性质与思考差异来看,多少影响了大家对颁奖活动的质疑或肯定;不过细究之下,不难发现影响颁奖过程的「技术性问题」,几乎和表演艺术生态环境的沈疴病源息息相关。

剧场难分类,给奖一头雾水

大、小剧场的分类不淸,是3P这次面对最多的责难。鸿鸿曾经愼重地和小剧场联盟总干事陈梅毛讨论过举办小剧场颁奖的可能;然而,当涉及提名对象时,鸿鸿便无从定位大、小剧场的观念。当台北市政府曾经将「果陀剧场」纳入台北当代小剧场的名册时,鸿鸿不禁质疑如果绿光剧团某一年做了一场小剧场演出,那颁奖单位该如何斟酌?忠实的剧场观众,也是明新工专副教授陈明贤表示,表演艺术的内涵本来就不应该有如大小剧场的分别。不过,受限于观众人数,小剧场在票选的现实上就远不如大剧场。至于技术上该如何补救?大小剧场的规模很难用一个数字标准来界定。郭子则表示这样的评选标准,可以交由评审多方面考量后而决定,「尽量」求其客观。当每个表演艺术工作者都无法肯定回答大、小剧场如何区别时,于是中时娱乐周报和3P表演艺术资讯网便以全面考量不分类的模糊方式甄选,直接「跳过」这个令人头痛的问题。无解的问题,继续无人来解。

由於戏剧演出的「不可再现」,与电影本质的不同,参与颁奖评鉴的评审,都会面临「一年得看多少戏」的压力。陈琪表示,国内戏剧演出的「演期」太短,是举办这类活动的困难之一。为了弥补主观甄选与观众票选的「遗珠之憾」,中时与3P同样以「评审特别奖」的名义,颁奖给少部分特殊的演出,以平衡奖项的公正性;于是评审的背景与专业性,不仅受到重视,甚至被摆在放大镜下,接受各方的检验。虽然有人质疑媒体记者参与「运作」的公平性,卢健英却主张媒体记者经过工作训练,有机会观察文化环境中事件人物的连续发展,又能涵纳不同的价値观,成就开放性的思考领域,并不会只关心艺术内在而忽略社会脉动。平珩也借此期待评审应该具有开放的眼界与对文化生态观察的敏感。邱哲政表示戏剧圈子小,多数写评的人,自己也是剧场工作者;王亚玲则认为台湾尙未建立完善的剧评制度,要找到客观独立而不耽溺于一个观点的评审,其实相当困难。于是,前者邀请淸一色的学者、记者,以求全面客观公正;后者则寻求媒体信任的年轻笔者,以其专业和观点为特色,有别于从事线上工作的创作者。

不论是全面客观票选提名,或是邀请各方文化工作者的参与,为了减轻评审的包袱和负担,卢健英坚持主办单位都应该厘淸奖项的诉求与价値。简而言之,就是订定淸楚的「游戏规则」。百般的思踌之后,文化观察者南方朔提出的呼吁,似乎最値得我们警惕:不是那个行业自立自发,不是透过经年累月与观众的沟通,所有这类的颁奖活动将会沦为只是让办的人自己高兴,外界的人毫无参与感而已,因此无论采用哪种形式,都没有意义。

戏剧人应自动自发办戏剧奖

南方朔表示,在我们移植欧美资讯消费文化的过程中,这类效法奥斯卡奖、金球奖,甚至东尼奖的活动,只是一种文化的抄袭,我们并没有学习到其中的内在涵意。经过历史长久的发展,与观众密切的互动之后,欧美各国已经自行建立了一种折衷的「艺术规则」;台湾不像美国,能借由英文的推行而让他们的文化具有全球性,并且生成出前卫与主流并存,霸权与弱势同在的多元性格。因此一旦一意孤行地「模仿」,很容易像今天的台湾电影和文学一样,反而扼杀了创作的生气。究竟什么样的表演艺术适合自发性地举办这样的颁奖活动?南方朔认为最具民间性格的戏剧表演最合适。舞蹈创作者的人数有限,而音乐类评选其实取决于外国人的品味,只有演出团体多、期间长,并且种类多元的戏剧表演最恰当。「所有的艺术都要有成长的过程」,当然颁奖活动也是一样;看遍后浪推前浪,旧人换新人的长者,诚恳地希望戏剧圈的人,能够主动地举办这类活动,如同郭子所说,提供一个像「尾牙聚餐」的机会,来个内部大团结,打响这门行业的招牌,才会让外人看得起。只是,当小剧场联盟无法解决定位暧昧不明的问题,表演艺术联盟必须为文化政策而努力,而台北艺术节还在为密集的工作量与未来的未知数挣扎时,我们还是得引颈盼望,盼望一声敲锣摇旗的吧喝吧!

 

文字|傅裕惠  剧场工作者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秋天艺术节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世界舞台 尽在你手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