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裕惠
台大戏剧系博士后研究
-
艺@书
《城市如何文化》 志记香港目前阶段性的发展和变化
在反送中运动与世界疫情趋烈的当口,茹国烈(编按)出走香港。他以客观灵敏的眼光,透过游历欧亚主要城市所写下来的体会与观察,即是从「世界」的角度来看待「香港」这座城市。他有意无意地,让自己针对每座城市的写作,保持著一种理性与平衡的距离;不为批判也不是诊断,更不是莽撞和冲动的推崇,整体而言,本书相当有条理地归纳了这些重要城市的多层次社会发展,并且他以BEAM的「文化光谱」观点(注),提供他认为当代城市需要这些人类生产的「动能」,作为建构文化事物与生存的基本要件。 作为一本志记香港阶段性发展的「情书」,茹国烈从质性概念出发进而量化的分析,能让读者更深入理解香港各区域「地区行政架构」的发展和构成。他采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提供的「文化专题指标」,对照「文化光谱」的类别,标志香港各行政区域的「文化密度指标」,以及不同区域之间彼此的差距。例如油尖旺区、中西区与湾仔区,是香港文化密度指标总数最高的3个区。油尖旺区作为都市的中心之一,便与远离中心的元朗区,分数差距超过10倍。 从规划都会文化建设的角度来看,这是一本相当具有理念的文化政策建言书。身在台湾,此时读到本书的「香港篇」,真是混乱时局中最有意义的一件事!然而,香港都会化的本质,除了百多年的殖民地历史背景,还有特殊的政治性、地理性,甚至冷战后地缘政治角力下的权力象征,这让香港构成的内涵显得极为复杂。相反地,「文化光谱」折射下所显示的城市理念,便又是那么地珍贵且难得。我相信作者试图提醒我们的是,每座城市均有它特殊的发展体质,或说根据时间和历史所形成的「文化光谱」,绝非能以一个标准作为普遍性的价值衡量或政策做法。「文化光谱」所强调的都会主体性,不是城市资本主义经济打造的平等或不平等;作者不强调(或许也不认为)都会文化建设与意识形态和权力介入相关,他循循善诱地说明我们可以从「文化光谱」看到更多具体的城市文化理念,而那正是我们可以努力的方向。 关于西九文化区的经营,本书作者著力甚深,竟选择在落成完工之后离开,显然是更珍视自己看待人事物的客观距离与眼光。他针对戏棚相关的交际社群,有一定的敏感度,所以在建设初期便刻意为戏棚区打造更多可以容纳市场交易的空间。这种由上而下的机构空间规划,值得我们思考
-
纪念大师 In Memoriam
哀凄大广弦、潇洒老神仙
第34届的传艺金曲奖甫结束,便传出民权歌剧团创办人林竹岸老先生逝世的消息。才送走歌仔戏经典唱将陈美云老师,对岸的漳州芗剧音乐家陈彬老师也撒手,此时要再放下我们的竹岸仙仔,真是让人万般不舍得,更为歌仔戏精华世代值此凋零之秋,备感焦虑跟心恸!歌仔戏活戏唱作的灵活与本事,正迅速随著老一辈的离世,变成我们当下国际化的都会节奏,根本无法复诵与追溯的传奇了。 犹记得最近一次跟林竹岸阿伯长谈,是2020年我跟著美国哈佛大学音乐学研究的博士生Anna,跟阿伯一家畅谈戏曲窍门和西方乐理;席间涉及的话题不离内台歌仔戏的繁荣时代,以及阿伯如何从南、北管,接触到当时流行的歌仔戏,又得精通不同剧种乐器以因应市场需求的生命历史。 竹岸阿伯于1936年出生于云林元长乡;在战乱频仍的二战前后,阿伯曾笑称在那样动荡的求学过程中,自己台语、日语和国语都说不好。唯有跟著在地的老师苏遥学唱南管,阿伯才学会了透过音乐,流利地表达自己。他初中时期好奇跑去跟戏班做戏,甚至离家几天到嘉义水上表演,当后场拉奏弦仔。后来在因缘际会之下,林竹岸加入的锦花兴歌剧团(内台)经营不善,卖给了台中的锦玉己歌剧团(注1)。林竹岸在锦玉己歌剧团担任二手弦,当时的师父不准他拉歌仔戏的主奏乐器壳仔弦,警告他必须先学会演奏大广弦,才准他碰壳仔弦。他总在师父休息、不在或睡觉的时候,偷偷拿壳仔弦练习。就在一次救场的表演机会里,竹岸阿伯表现了他的音乐天赋,于是才19岁就成为拉壳仔弦又能吹奏唢呐的头手弦吹今天称为文场乐师。 大广弦音色凄切,乍听之下很像呜咽的哭泣声,调子很难抓得稳,竹岸阿伯总在民戏演出时,傍著婵娟姐(注2)表演苦旦。他常常在跟我们笑谈之间,就瞬间拿了一把拉了起来,随口一唱就是歌仔调的四句联。阿伯说台湾歌仔戏的四句联,真的难学!「一声荫九才,无声不用来」说的就是歌仔戏表演要有好嗓子、好腹内的重要性。婵娟姐是竹岸阿伯的长女,她跟现在的团长林金泉(林竹岸三子)便不辜负阿伯的期待,一个能唱、一个是能拉又能弹。正因长期浸淫在歌仔戏活戏里,民权歌剧团的作品才能呈现最懂戏的唱作表演。
-
特别企画 Feature 文化生态篇
从公共到分众、从多元而偏激
2001年4月,杂志第100期曾办过1场针对台湾表演艺术类杂志未来的公开座谈,我还真不记得自己曾在现场,也不记得自己当时是否真心关注过杂志存废问题。21年过去了,新兴表演空间的确如1992年试刊号中诸多呼吁,而变得愈来愈多,但表演艺术类别的杂志却急遽减少;剩下的唯一一本,也已经丧失圈内的专业代表性。今天的我的见证,对21年前对《表演艺术》杂志编辑充满热情的我而言,是彻底的讽刺。
-
专题
庙埕前、戏棚脚,美好的外台戏时光
-
专题
狂热眼神为挚爱 追戏经年终不悔
其实她们就是最早的「追星族」,追著心目中的外台戏巨星跑,记录下心爱剧团的点点滴滴,帮忙剧团公演的大小事,付出青春、时光与金钱,无怨无悔、满心欢喜她们成就了台湾唯一「原生」剧种的票房与市场,更能随时机动调配自己在剧团营运与演出时的角色,形成每个戏班与庙口戏路、剧场公演时缜密的行销脉络。
-
专题
就信神明赏的饭 走进外台戏班的江湖
对外台戏班而言,在剧场里的演出只是一时荣光,真正长久的经营、生存的基石,还是民戏戏路的拓展与维持,公演的场次表现就像是行销宣传,唯有神明给的饭碗,才真的算是「一餐」。当我们走进明珠女子歌剧团、一心戏剧团与春美歌剧团的后台人生,看著他们如何为戏路奔波、克服种种困难,方知这台上的精采,是多少汗水、用心,得以换来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跨传统与文化的霸气 情感与典范的搏斗
以结合京剧与跨文化经典闻名的导演吴兴国,应韩国国家唱剧团之邀,为该团执导结合京剧与韩国传统说唱艺术「板索里」的《霸王别姬》,并于四月初在首尔进行首演。为了演出,唱剧演员锻炼了两个月的京剧基本功,在剧中也有不少京剧程式肢体的呈现,但是否能与原本情感流畅的「板索里」合拍?这中间的「跨文化冲击」,值得玩味。
-
焦点专题(二) Focus
家,没有程式更新
在戏剧舞台上,「家」永远是创作者钟爱探索,却也难以面对的题材。在台湾的现代剧场创作中,与「家」相关的纪蔚然的「家庭三部曲」、李国修的《京戏启示录》、吴念真的人间条件系列不可胜数,或探讨家的崩毁、家庭内在关系的焦虑与影响、由家出发的国族隐喻等等,进入了廿一世纪,关于「家」的声音与意义,仍待被强化和被扩张。
-
演出评论 Review
好一场认同、情欲与政治的走私!
不过值得寻思的是,《服》剧没有耽溺在无限膨胀的性别议题里,也没有对政治现实和性别议题的强力批判。演员仪式性的换装扮演,走位于四平八稳的舞台设计和布局,让整出戏的视觉氛围显现某种商业性、或说中产阶级的气质。我无意评价这种气质的优劣是非,而是觉得这样的制作格局值得玩味;它一方面满足了部分观众对制作的期待,似乎也证明了中型制作的最高格局或能尽到最大的能力。
-
话题追踪 Follow-ups
从解构到结构 从诘问到试答
由香港「文化教父」、进念.二十面体创办人荣念曾策划的「一桌二椅」相关活动,从一九七九年迄今走过两岸走过亚洲其他角落,从二○一二年起与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合作,名为「朱鹮国际艺术节」。今年于十月下旬在南京举行,活动包含系列亚太传统艺术座谈,以昆剧艺术为主、与现代剧场导演激荡的「一桌二椅」演出,与两天跨界、跨文化与跨性别表演座谈会。这一系列活动,形成一个持续对话的平台,提问,试答,抛接,思索
-
达人推荐 本月我想看
复象公场舞蹈文本计划《干掉她》《渴求》《克拉普的最后一卷录音带》
我想推荐一组我觉得可能会是「地雷」的作品。 自上个月底至本月中旬所举办的第八届台北艺穗节,计有一百五十四个团队和六百场节目。其中,尝试跨领域制作的复象公场,不仅团名深具企图心,这次还试图以肢体语汇的舞蹈形式,挑战诠释英国新文本《干掉她》Attempts on Her Life和《渴求》Crave,以及贝克特经典剧作《克拉普的最后一卷录音带》等艰涩前卫的作品。这个所谓舞蹈文本计划,应该被视为这批在地年轻团队与欧洲经典文本对话的一个尝试(野心);如果你相信剧场是真实的,没有什么比身体更能展现真实。
-
达人推荐 本月我想看
当代传奇剧场《蜕变》
一个人变成虫,只能被困在自己的一方住间里,这种令人沮丧的题材,现代剧场不算少见。但令我好奇的是,身为一位堪称全能的戏曲演员吴兴国,要怎么用戏曲表演的唱、念、做、打,来和西方文学经典对话;更何况是演一只虫?! 作家卡夫卡作品《变形记》里的主角一只大虫,让寻常的故事(家庭经济的重担让人喘不过气云云),变成了「疯狂超现实」;一言难尽的苦,将主角蜕化为无法表达的虫,最后甚至遭到家人的误解和隔绝。这既是最社会写实,又是特别超现实的寓言,竟能让编、导、演吴兴国,继《李尔在此》之后,再度挑战独角戏戏曲的抽象象征,往往都是描绘现下即时,现在多少得倒错反转,用戏曲的抽象象征,来演绎现实里的「超现实」。这叫研究导演方法的我,如何能不著迷与好奇?!
-
演出评论 Review
这执拗又矛盾的「巨人」!
编导先以假性的亲子关系,譬喻政治与政权的手段,观众原以为的「天伦梦觉」,却其实是沉沦且阴暗的同志情态。主角的反逆,让人以为是忍无可忍的革命,男人和男人的苟且,原来是反讽政治的勾结;这「以退为进」的导演概念,成功地在剧末翻转了全剧一直以来戏剧动作的表相。
-
演出评论 Review
《金龙》应是一则奇异且突兀的童话!
德国编剧罗兰.希梅芬尼巧妙地运用生理疾病,暗喻了当前全球跨文化冲击下的创痛、荒谬和病态。同样来自德国的导演提尔曼.寇勒则选择了简约、冷冽的呈现风格,由演员的肢体、情绪和不时疏离于自身角色的意志,来变换这谜样般的寓言。然而,这样的观演风格,强调了导演概念先行的一种「态度」,这与编剧诡变多元的情节,同时挑战著观众一面看戏、一面思辨的能力
-
演出评论 Review
因为如此不完美,而致完美!
四名演员,不论老将、新人,均有相当诚恳、真实的当下感,而台词的白话贴切,融合在台上台下的交流之中,节奏听来又有散文的韵味。不管我有多不愿将这种种优点,归功于主角的魅力,但我仍必须承认,主角确实有著台湾剧场少见的慑人魅力!偏偏,这是靠剧场条件的不完美,才得以全然呈现。
-
演出评论 Review
巨大对比下的孱弱与渺小
台湾制作的版本似乎完全无法刻划历史巨轮下的人物情境,因此,我们只有从演员炫技般的诠释来窥探这纪实题材的一二。遗憾的是,基于制作条件与环境现实所限,这次同党剧团的呈现,几乎完全端赖演员表演,而仰赖表演建立的客观叙事或背景,在对比强烈的文化差异下,显得孱弱、疲乏
-
话题追踪 Follow-ups 2010台新艺术奖表演艺术现象观察—戏剧戏曲
跨文化剧场风景成形 追新貌戏曲混搭成风
二○一○年的剧场,有对政治与环保题材的探索起步,有多样非典型剧场空间演出的尝试,看得见制作品质呈现专业的品质提升,也让跨界、跨文化蔚然成为台湾剧场的自然现象;另一方面,这一年的戏曲新作主要延续近年风行的女性、宗教等主题与跨界呈现,整体表现仍然多元而令人目不暇给。
-
戏剧
一切都是有感而发
既然题材取自国外,票房的诉求又落于两位知名演员身上,若真「屈就」于该剧的生死主题,而一切倾靠精简的剧场语言,那么在城市舞台这样容纳千人的观赏距离下,戏味真是显得淡了些清淡口味不是不好,而是究竟留给了观众什么样的记忆和印象。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戏剧即是他们人生的实践
今年的香港艺术节,来自白俄罗斯的「自由剧团」应邀演出,呈现两出戏:《反转哈洛.品特》Being Harold Pinter与《翩娜.一朵花》A Flower for Pina。被誉为「欧洲最后的政治剧团」,自由剧团在自己的国家被当成异议者迫害,被逼踏上离乡流亡的路途,而在白俄罗斯,连观众看他们的戏都犯法!
-
特别企画(二) Feature 现象观察之七:新生代创作者浮上台面
未必在乎「传承」 七年级生迈开剧场脚步
近两年的剧场界,七年级的创作者也逐步浮上舞台,他们陆续推出作品,展现与前辈剧场人不同的观点与关怀,也提出自己的剧场论点。他们或许只因同样的热情而投入剧场,未必有所谓同世代的共同创作意识,但面对「世代断层」的焦虑呼吁,他们反而不那么在意能否「传承」,但真心自觉不足,明白还需要多看、多听、多学和到处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