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儿红」的演出节奏稍嫌缓慢沉闷,如能更精简凝练,演出将更为精采。(李铭训 摄 台北民族舞团 提供)
舞蹈 非演评/舞蹈

不跳民族跳现代

台北民族舞团「女儿红」

「女儿红」以「女性化观点」为创作取向,以传统为素材迈向现代舞领域的大胆尝试,除了开发新的观众群之外,更是男、女舞者身体技能试炼的新起点。

「女儿红」以「女性化观点」为创作取向,以传统为素材迈向现代舞领域的大胆尝试,除了开发新的观众群之外,更是男、女舞者身体技能试炼的新起点。

台北民族舞团「女儿红」

9月22日

台北新舞台

从「女性化观点」出发,是台北民族舞团此次演出「女儿红」的三位编舞者共同挖掘的编舞素材,不仅是舞蹈创作灵感的取向,也是台北民族舞团以传统为素材,迈向现代舞蹈领域的大胆尝试,除了意图开发新的观众群之外,也是舞团找寻新方向的投石之作,同时更是民族舞团男、女舞者身体技能试炼的新起点。

「女儿红」由前舞团资深舞者潘莉君、詹佳惠,以及资深舞蹈工作者胡民山三人编排,三位编舞者对群舞的处理及编排章法各具巧妙,均有独到之处。胡民山写意、潘莉君写情,詹佳惠则是著重在节奏与空间的编排,群舞在整晚演出扮演画龙点晴的功效。三支舞作的动作语汇与舖陈方式不尽相同,各具主题特质,但是共通点是皆以自我意志情感或印象,透过肢体动作,转拓出个人的内在情感与生活经验,而这也正是现代舞蹈吸引人之处。但相对的,创作者也因而不小心掉入不知所云的框架中,导致创作意图无法与观众的体验认知有所交集。

不准备取悦观众的灰色调

目前兼任于国立台湾体育学院,同时也是国军陆光艺工队编舞老师的胡民山,对喧腾热闹的舞蹈动作掌控与豪华场面的编排调度,可说是驾轻就熟。但是在《驿站》一舞中,观众所看到的却是充满疏离与缓慢的步调,整支舞作像是看尽人生百态,尝尽世间冷暖的中年人,娓娓道出内心的感触。简约朴雅是整支舞作的编排形式,以动作而言,一切始于「静」,经由呼吸以「松」牵引肌肉骨骼,动作「圆、转、顺、滑」,像潺潺溪水和缓绵 延。也就是在如此简、缓之下,编舞者悄然地营造舞台空间与队形布局于无形之中,这正是此舞最高明之处。

透过群舞的推动铺陈,更凸显出潘莉君、詹佳惠两位风格独特的独舞。虽然胡民山以揉合强弱、和谐与对比的灰色中间色调所营造出来沉闷冷调的舞台气氛,不见得能够被观众接受,但是他透过对肢体的历练与剧场的洗礼,真实面对自己内在世界,向大众宣示自我风格的建立,不以取悦观众为目的。

群舞运用颇富特色

《梦引》在前奏序曲音乐的烘托下,编舞者潘莉君采取了如梦似幻的叙述基调,展现无以言铨的内在深层感受,点出现实与梦境之间变化无常、摇摆不稳的人际关系。潘莉君亲自扮演舞作中的灵魂人物,她由舞台左后侧幕慢慢走向右下舞台,并沿途缓缓放下手中的团扇,舖设成一条通往情色梦境的通道,观众被引入她的意识世界,追忆一段过往情感。

六位群舞者持团扇、飘扇的编排运用,摆脱传统陪衬主角及道具的层面,是情绪的代表,也是真实与梦幻的界线,更是故事主人翁心灵层层欲望的镜像。至于由舞团首席男、女舞者林郁晶及萧君玲所演绎的双人舞,是《梦引》的另一段重头戏。虽然编舞者填塞、重复过多纠结的地板动作,削减了意境的营造,但是两位舞者演出动人,仍然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欲语还羞、缠绵激情的情境。

钟豆豆为多档电视剧设计戏服的丰富经验,为这一段舞蹈设计轻薄透光的白色服装,替该舞增添不少浪漫气息。整支舞作美中不足之处,是当潘莉君拉下悬挂于上方蕴含多层意义的红绸时,舞台灯光收得过早,造成舞作没有完整的情绪交代与收场。

空间处理条理清晰

相较于《梦引》对故事情境辗转铺陈的编排方式,《女儿红》在讯息传递上就显得简洁直接。詹佳惠将生活情感还原成抽象的舞蹈动作,并以特定的肢体符号建构出主要舞句,再将此舞句重新支解、重组,加入新的动作语汇,形成新的架构及舞句。舞蹈经由节奏与方向的变换、舞者人数的增减,以及音乐风格的转换,营造出独舞、男女与女女双人舞、三人舞、四人舞以及群舞等不同风貌的肢体。编舞者在群舞编排上,动作流畅,不论在力量及速度的经营,或是在流动行进、队形空间的处理上,条理清晰,颇具巧思。四片活动景片的使用,丰富了舞作的想像空间,同时也强化了舞台的进出动线。舞者游走滑移其间,构成一幅幅美丽动感的肢体画作。

「女儿红」是台北民族舞团继「非常民族,另类舞蹈」之后,相隔四年所推出非民族舞蹈类的年度公演。此次演出就节目规画部分而言,艺术总监兼编舞者胡民山以女性化观点作为三支舞作的创作主体,不论在宣传焦点或是整体规画上算是成功的,但是就整晚演出节奏而言,则嫌缓慢沉闷,如能在步调掌控上更精简凝练,可预期演出将更为精采。就编舞者及主舞者而言,这群拥有硕士高学历的「成熟」舞者,在体力与身体技巧掌控上,难免无法与年轻力盛的群舞者相提并论,但是在情绪与气氛的酝酿、肢体收放之间所呈现的张力与表情,是年轻舞者所望尘莫及的。

 

文字|张永煜  美国德州克利斯汀大学舞蹈艺术硕士、台湾警察专科学校艺术课程讲师

当剧场遇上魔术,打开故事的可能广告图片
评论与回响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尽在你手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