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型如同两瓣剥开榴梿的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去年十月开张,以多元而密集的开幕艺术节向世人宣告了它的诞生。从对新加坡在地文化的关照与延伸思考出发,该中心期许:「滨海艺术中心是为所有人而设」,不只为新加坡居民,也为所有从世界各地来到新加坡的人。
位于新加坡河入海口旁,与新加坡的重要形象与地标──鱼尾狮雕像遥遥相对,于二○○二年十月十三日正式开张的滨海艺术中心(Esplanade─theatres on the bay),无疑地将成为新加坡得另一个重要地标,甚而更可能变成这个国家的形象象征──因为新加坡政府正努力摆脱「文化沙漠」的封号,期许自己成为「全球艺术之都」;而滨海艺术中心,恰可在这波浪潮中站上第一线,成为新加坡与世界各国从事艺术文化交流的滩头堡。
有趣的是,这个从兴建以来就引起多国──尤其是亚洲──文化界注目的艺术中心,虽然是「国家级」,但并非「国立」:将近一百一十八亿新台币的建造经费来自两个博奕彩券机构Singapore Totalisator Board 与Singapore Pools,经营者是特别为这个中心成立的滨海艺术有限公司(The Esplanade Co Ltd);不过开张之后的营运经费,仍相当程度依赖政府的挹注。
多种场地,适合多种艺术展现
滨海艺术中心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自然是它那造型特殊的屋顶:由无阵列玻璃构成,每组两片排成突起状,外加一片尖尖的金属遮阳罩,以圆弧穹顶之姿罩住艺术中心的两大主体──大剧院与音乐厅;白天,阳光可以投射进来,让人感受温暖与光亮,到了夜晚,通明灯火从屋顶透射出去,让整个中心变成两支辉煌的大灯笼。当地人把这个建筑比成非常具南洋风味的水果之王榴梿,不过对西方人来说,这就是两只大刺猬了。
榴梿也好,刺猬也罢,最重要的还是这里头的演出空间;除了大剧院与音乐厅外,此外还有一个小型剧场(Theatre Studio)与小型演奏厅(Recital Studio),以及两个露天场地──户外剧场(Outdoor Theatre)与边缘剧场(The Edge),多元的空间可供不同形式的演出使用。这些场地的功能在该中心为期三周的开幕艺术节(2002.10.13~11.3)中发挥得淋漓尽致,从东方到西方,从典雅精致到民俗欢庆,均可在此展现。
两千个座位的大剧院采欧洲传统的义大利马蹄形歌剧院设计,四层观众席紧紧环绕著舞台,的确相当富丽堂皇;舞台前方还特别设计了宽大的拱门,专供中国传统戏剧演出时、演员在舞台边候场之用。据滨海中心公关人员表示,除了宽大的主舞台外,主台的左右后方均有与主舞台等大的空间;这样的设计,无疑可让大型演出的场面调度与舞台设计可以有充裕无虞的挥洒空间。
可容纳一千六百人的音乐厅感觉十分现代,但重点则是其音响设计,由曾为英国伯明罕音乐厅(Symphony Hall in Birmingham)设计的罗素‧强森(Russel Johnson)规划,他在这个音乐厅中装置了八十四道活动门,可因应不同的音乐表演需求调整。据说有一次音乐会演出中途,活门因下一个曲目而当场调整,在场观众完全被活门的移动吸引住,连已走上舞台的音乐家也看得发愣,忘了要演出。公关人员笑说,这可能是到滨海艺术中心听音乐会的「特别节目」呢!
此外,在音乐厅舞台的后方有数列供合唱团表演的座位,公关人员表示,在没有合唱团演出的音乐会,这些座位也会售票,这表示如果你想近距离看著崇拜的演奏家的后脑勺或指挥家的正面表情,都是可能实现的。
机能丰富,欢迎人客光临
两百二十个座位的小型剧场是以黑盒子剧场的方式设计,与台北国家剧院的实验剧场很相似,目的也是提供小型或实验性的剧场演出。两百五十的座位的小型演奏厅虽说是以音乐演出为主,但仍有多元形式的可能,如笔者在此空间观赏日籍作曲家Kazue Mizushima与Stringraphy Ensemble的表演,他们以各种材质的线绳布张在整个空间中,形似超大型的弦乐器,演奏者在其间穿梭拨擦弦线演奏,结合灯光与流畅的肢体活动,应可视为一种「音乐剧场」。
连结音乐厅与大剧院的是正面的中心入口大厅与后方三层楼高的滨海购物坊(Esplanade Mall)。入口大厅宽阔大方,风格现代,门口排了一列笑开了两排白牙的亚裔男子塑像(华人艺术家Yue Min Jun的作品),仿佛竭尽热诚地欢迎宾客的到来。后方的购物坊则如同新加坡其他的购物中心,人来人往好不热闹,有多家以艺术或工艺为主题的商店与餐厅;但最值得一提的是位于购物坊三楼的表演艺术图书馆(Library@esplanade):两千三百平方公尺的宽阔空间,超过七万件的出版品典藏(包含图书、杂志与影音产品),透亮的采光与开放式的陈列让人自在悠游其中,也可视需要使用馆中的练琴室与电影室;看书看累了,入口处就是一个小小的咖啡厅,供来客休憩用餐,设想周到。
不同于我们的文化中心常给人一种「高山仰止」的感觉,滨海艺术中心的整体设计,从硬体到软体,可说是兼顾了艺术的精致氛围与亟欲与人民亲近的企图心,这已经相当程度地符合该中心所宣示的愿景:「滨海艺术中心是为所有人而设(Esplanade-Theatres on the Bay is a performing arts center for everyone)」。
节目规画,从在地文化出发
滨海艺术有限公司的执行长班森‧潘(Benson T S Puah)特别解释,这句话中所指的「所有人」,指的是新加坡的在地居民,以及从世界各地来到新加坡作客的人;而从节目的角度而言,「为所有人而设」并非指该中心的每一个节目都是为了给所有人看而企划的,而是指多样化的节目,提供给不同的社群观赏。
有多年观光旅游领域经验的潘,显然相当了解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强调在地文化特色反而是致胜的关键,不只吸引外地人,也能得到在地居民的认同。像该中心推出的艺术节,就分别针对新加坡三大族群(华人、马来回教徒、印度人)的新年节庆规划,并且关照同一族群中不同年龄层、不同方言群的需要,以将在二月份推出的「华艺」艺术节为例,潘表示:「我们以现在熟悉的方式来欢庆华人文化,也许能探索我们可以如何向前走。文化不会在时间中停滞。文化包含了我们的现在与未来。」
但潘也强调,与观光业结合以吸引外地观众只是该中心的部分工作,重点还是在策划够多的艺术节目。而从开幕艺术节的内容看来,也可看出滨海艺术中心希望建立与亚洲各国更多的关联与互动。
虽然有场地外租、门票等收入,但该中心每年营运预算将近六亿台币,潘表示,其中有百分之六十需要外界的赞助,这其中包括政府的补贴与企业的赞助。但潘也强调,该中心在经营上仍会在艺术性与商业性间求取平衡,取决于节目内容的规画。
滨海艺术中心的建成,在新加坡表演艺术界也引发不少「异」见:有人担心以该中心目标之庞大,恐怕会成为超级吸金机,吃掉大半的官方资源与企业赞助;也有人认为以目前新加坡当地团体的制作规模,比较适用的是千个座位以下的中型场地,滨海中心的落成,恐怕会排挤中型场地的建造,而又对当地团体的发展无所助益,只成为外国团体专用的场地。
虽然如此,有一个高水准的演出场地,总是令人期待未来的可能性,现在用不到未必以后用不到。如果这样一个场地能让更多新加坡人乐于亲近表演艺术,不也替其他团体开拓了观众群,增加发展的机会吗?
这样一个企图心旺盛的艺术中心,要如何让新加坡成为「全球艺术之都」呢?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相关网址:
滨海艺术中心http://www.esplanade.com
(本刊编辑 庄珮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