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仓库剧团去年演出的Territory。(宫内胜 摄 肢体剧场艺术节 提供)
环球舞台 东京

「肢体」当桥,跨越地域

二OO二年肢体剧场艺术节

「肢体剧场艺术节」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希望从参与的创作者开始,试著让彼此打破地域与语言的藩篱,透过各自的肢体语言去分享创作理念和经验,更深入理解个体之间的文化艺术差异,共同探讨当代剧场的方向和可能性。除此之外,这项活动也是为了让拥有一定创作水准的年轻剧场创作者,能有一个展现才华以及与他者交流的机会与空间。

「肢体剧场艺术节」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希望从参与的创作者开始,试著让彼此打破地域与语言的藩篱,透过各自的肢体语言去分享创作理念和经验,更深入理解个体之间的文化艺术差异,共同探讨当代剧场的方向和可能性。除此之外,这项活动也是为了让拥有一定创作水准的年轻剧场创作者,能有一个展现才华以及与他者交流的机会与空间。

二○○二年十一月十九日至二十五日起一连七天,在日本东京市练马区江古田将举办一年一度的「肢体剧场艺术节」。这个由仓库剧场发起、肢体剧场艺术节执行委员会主办的国际小剧场表演盛会,在迈入第四届的今年,也特别邀请了台北县扶植团队「身声演绎社」参加;尽管当地的这项活动已获得日本艺术文化振兴基金与日本国际交流基金补助,首次应邀参加的台北「身声演绎社」却因演出计划屡次无法获得官方补助。因此,该团被迫在出国演出前夕向各界发出电子邮件,为筹措演出旅费而告急。

缘起于日、韩交流

「肢体剧场艺术节」缘起于一九九八年的「亚洲遇见亚洲艺术节」(Asia Meets Asia Festival)(注1)。当时既是执行委员、又是仓库剧场代表的木村真悟,号召来自韩国的执行委员金京媛,一同策划另一个更具明确方向的艺术展演节目,于是在翌年(1999)十一月创办了第一届「肢体剧场艺术节」。

原先的理念纯粹是为了期望透过肢体表演的交流,来探讨廿一世纪日、韩两国之间剧场表演的可能性。当时大部分日本学术界和表演艺术界所关注的是古典文化艺术,彼此并没有真正地正视过双方的当代文化艺术,因而希望通过主办这类的艺术节,让不同文化背景的日、韩剧场创作者透过肢体去省思两国的历史,与探讨未来的互动关系;因此,第一、二届的「肢体剧场艺术节」分别在东京和汉城举行。

历经两年的举办,又得两地奔波筹措经费和物色场地,木村真悟是既吃力又疲惫不堪,最后还是选择了东京的大本营(仓库剧场)继续开办第三届艺术节,同时,木村在策划构思上有了一些改变。为了不想局限于地域的交流,对探讨艺术来说是一种限制,木村于是开始从周遭的网路出发,寻找新的发展方向。延续一九九八年于「亚洲遇见亚洲艺术节」与马来西亚方面的创作者连结的缘分,木村邀请笔者加入执行委员会参于策划执行的工作,今年更扩大邀请苏联和台湾当地的团体共襄盛举。

超越地域、探索可能性

主办这场艺术节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希望从参与的创作者开始,试著让彼此打破地域与语言的藩篱,透过各自的肢体语言去分享创作理念和经验,更深入理解个体之间的文化艺术差异,共同探讨当代剧场的方向和可能性。除此之外,这项活动也是为了让拥有一定创作水准的年轻剧场创作者,能有一个展现才华以及与他者交流的机会与空间。木村表示:「虽然我已经四十五岁,但是在日本的剧场界来说,我还属于年轻的一代。」即使艺术节基本上是以曾经有过交流经验的海外地域团体作为邀请对象,可是绝不忽视创作者的创作水准,更是以创作者对剧场的热诚与执著,作为邀请的先决条件。

本届参与艺术节演出的共有六个团队,呈现五个作品,来自苏联的Andreas Cross Project,将呈现编导Theodor Tezhik的作品Stupid Infinity Act 1-Birds,是一则讲述有关活生生的种种形态与存在的短篇故事,并以声音为表现主体。台湾的身声演绎社将演出八月底才在台北公演过的作品《被遗忘的世界》;一批不为人知的角落的精灵,为了抒发对人类失去纯与真的感叹,纷纷从角落窜出现身,开始为人们祈福。这部作品是该团队自创立以来,经累积丰富的户外、街头演出经验,由编导吴忠良整合而重新整理改编的作品,也可以算是该团三年来透过户外演出,与民众以剧场表演艺术交流后的一种心得体验。

「身声演绎社」首次出国表演

创立于一九九八年的「身声演绎社」,是由一群崇尚自然、简单、纯朴的剧场工作者所组成的表演团体;他们擅于结合人声、器乐、鼓乐与肢体,探究表演更自由开放的可能性,并在过程中关注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第三个团队则是来自韩国的蔡鸿   ,作品名称为abcde;虽是一九九四年考上韩国中央大学戏剧系、主修表演,事实上他自一九九三年便开始投入表演艺术工作,一九九八年开始担任导演。

表演形式强调肢体与空间关系的日本著名剧团「剧团解体社」,自八○年代起便在户外尝试镜框式的表演,以及不固定的移动演出,这次将呈现编导清水信臣的全新作品《依然死著》。这个团体从九○年代开始,更透过集体创作开拓多姿多彩的表演方法;不必使用语言,就能以急进的身体表演凝造舞台紧张的氛围。一九九六年「剧团解体社」受邀参加于克罗埃西亚举办、东欧首屈一指的前卫戏剧节(EUROKAZ International Theatre Festival),也因此为该团打开了国际表演的路线,巡回过韩国、澳洲、香港和欧洲等地,近两年来都以海外演出为主。

木村真悟重演旧作

隶属这次艺术节表演场地仓库剧场(Store House Theatre)的日本仓库剧团,将与马来西亚的「单单表演工程」合作演出编导木村真悟的去年旧作Territory。舞台上将呈现一座垃圾山,如一堆废墟;演员就像是被封锁在舞台牢狱里的旅客。它没有故事性,却编排一套身体动作,由观众去领会表演的意义。为求探讨不同文化背景肢体合作表现的可能性,因此编导邀请「单单表演工程」的三名演员加入创作的行列,相信将有不同的演出风貌。

马来西亚的「单单表演工程」成立于一九九二年,是个非营利的业余性表演团体,做过多场不同性质的演出。自一九九五年开始踏上国际舞台,曾经巡回日本与韩国;去年与马来西亚「西西弗斯剧团」一同受邀参与第三届的「肢体剧场艺术节」。

仓库剧团则于一九九四年创立,目前共有七名团员,创办人木村是该团的导演,基本上每年都发表一部作品,成立以来一直都在国内活动。在一九九八年的「亚洲遇见亚洲艺术节」,仓库剧团首次与海外剧团交流,对木村的创作风格来说是一大考验,也因此带来了作品的转变。他的作品完全摒弃语言,开始针对「物」体跟肢体「动」作间的互动,创作一系列的作品。当物体跟人体的动作(踏、滚、站、行等)持续不停地运作时,舞台上无形中会产生「故事」和「含意」。从此以后,木村以独创的肢体语言积极地参与海外公演,不仅到过韩国、莫斯科与圣彼得堡,今年还参加了「开罗国际实验戏剧节」。

日本东京常有不少国际性的艺术节,一向规模庞大;就规模来说,肢体剧场艺术节当然无法相提并论。仓库剧场是一个约能容纳八十名观众的小剧场,却能落实文化交流的实质意义,一般规模庞大的艺术节不见得能做得到,而这一切运作全靠无数义工的支持与协助。虽然第一届仅有七成的观众,可是去年迈入第三届时,场场爆满,连唯一的观众席通道也挤满了人,今年预售的现象也比往年理想,显然「肢体剧场艺术节」已在主流的商业剧场之外,成为日本东京的剧场观众,另外一种被肯定的选择。

注:

  1. 剧场工作者与资深评论王墨林曾以作品《黑洞》,参与二○○一年的「亚洲遇见亚洲艺术节」。

 

文字|黄爱明 日本大学大学院艺术学研究科博士课程二年生.日本导演协会国际戏剧交流组执委

艺术家请回答-吴珮菁广告图片
四界看表演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数位全阅览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