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本时代红到二次大战后的台湾「新剧」,到底是啥米款的戏剧呢?
台湾人是什么时候开始接触新剧的呢?
「新剧运动」又是怎么回事呢?
趁著新剧经典《阉鸡》的重新搬演,本刊特邀研究新剧的专家石婉舜,带大家来一趟时光之旅,一窥那个新剧很夯的年代——
- 啥米是「新剧」?
「新剧」是新戏剧的意思,可说是台湾早期现代戏剧的统称。「新剧」最早出现在二十世纪初期正值日本殖民统治下的台湾社会,而在一九六○年代晚期趋于没落。「新剧」的发展属于台湾社会现代化过程中,知识分子与艺人们透过中国、日本的管道,借鉴西方戏剧(Drama)传统,以日常语言进行创作、演出的新戏剧形式。几乎可以说,在日本时代里,只要是与强调「唱念做打」的戏曲表现形式不同、采用以对话为主的写实演出,都可被归类统摄于「新剧」名下。它的戏剧语言大多采用台语,日治后期也出现不少使用日语的创作与演出。它在历史过程中有过种种不同的名称,像是正剧、改良戏、文明戏、文化剧、新剧、文士剧、新派剧、青年剧、皇民化剧、台语话剧……等等,且往往因为所受影响来源或演出目的的不同,而在表演风格上显现差异。
- 最早的时候,台湾人是在什么机缘下接触到「新剧」?
这个问题说来有趣,如果我们参照另外两个东亚大国中国与日本,会发现他们发展现代戏剧的轨迹都是出自本国剧人或是新知识分子的主动追求,然后带动国内整体剧坛的变革。台湾的状况就很不一样。台湾割给日本,成了殖民地,在武装抗日活动还没完全停息、社会还未称稳定的时候,就有来自日本民间的力量在台湾盖戏院、成立剧团。台湾最早的新剧团体是高松丰次郎在一九○九年成立的台语剧团──「台湾正剧研究所」。这是个职业剧团,编剧、演员都是台湾人,上演的戏剧大多从社会新闻事件取材,戏剧中夹带殖民者的讯息,像是警察是社会正义的维持者一类。因为日本人要在台湾这块陌生的土地上,推动许多对当时台湾人来说是从来没听过的事物或观念,戏剧就成了很好的宣传教化工具。
- 「新剧运动」又是在干嘛?
从字义上来看,「新剧运动」应该是以树立新剧,也就是树立台湾的现代戏剧为目标吧,但是,一开始时,实际状况并非如此明确。一九二○年代展开的新剧运动,刚开始的时候是跟殖民地文化启蒙运动密切结合。当时,殖民地接受新式教育的知识分子长成,他们成立文化剧团,将戏剧视为理念宣传的工具。其中只有少数的团体或个人,著眼于新剧艺术本身的摸索与精进。后来这些人当中有人自称从事「新剧运动」,后继者延用这个说法,并将前述的文化剧一并追溯涵盖进去,一体称作「新剧运动」。早期新剧运动者在提倡新剧之余,本身往往也是殖民地社会改革的主张者,大多反对殖民统治,他们上演的戏剧多少夹带了启蒙与殖民批判的讯息,让殖民者对他们相当感冒。
- 「新剧运动」后来呢?成功了吗?
中日事变爆发到日本战败、台湾的殖民地时代结束为止,「新剧运动」进入另一个阶段。这段期间,日本人采取激烈同化台湾人的手段,思想言论各方面都管制得很厉害。照理说,新剧运动在战争期这种特殊时局下,应该是没有空间的。但是,在中国战场陷入泥沼的日本人,为了扭转战局,提出「大东亚共荣圈」理念,并发动太平洋战争。新的战争局势中,日人对外高喊「共存共荣」、对内提倡「地方主义」。这个背景下,台湾出现官方版的新剧运动,也就是「青年剧运动」,这是「新剧运动」的第二个阶段。著名的「厚生演剧研究会」就是在此时出现,一些早年的新剧运动者也在此时复出活动,像是王井泉、杨逵等人,他们扮演著新剧运动薪传者的重要角色。只是这个阶段的戏剧语言大多采用日语,所以,即使「厚生」的公演在当时获得「台湾新戏剧运动的黎明」这样的高度评价,但是,你说,不能自由使用母语演出的戏剧,能说是新剧运动的成功吗?
- 「新剧」最夯的年代是在什么时候?
如果就剧团数目来看的话,新剧最红火的年代是在战争期,也就是中国现代史的「八年抗战」期间。那时候新剧可以说是在日本统治下唯一政治正确的剧种,不少生意人见新剧有利可图,都跑来投资新剧。歌仔戏班要因应皇民化,也有不少剧团转型改作新剧。日本战败投降前,全台湾共有四十一个职业剧团。只能说,殖民地的命运从来就不是自己能掌握的,台湾新剧的职业化竟然是拜战争所赐!这是原本搞新剧运动的人连做梦都没想过的事。二战结束后,延续著战争期局面持续发展下来,当然有些剧团在光复后改回去演歌仔戏了,但新剧仍在一九五、六○年代再掀一波高潮。与日治晚期兵慌马乱的情况相比,战后剧团经营较为稳定,虽然此时新剧团的数目没有增加,但是仍出了不少具有票房号召力的大团与舞台明星。
- 这样的话,是台湾光复让新剧运动有个圆满的结局了?
我们先谈一下什么是「新剧运动」的精神吧。从新剧运动者留下的理论文字、还有同时代日本和中国的戏剧潮流来看,张维贤、张深切这些早期的新剧运动者,他们是想要在台湾发展写实主义戏剧的。对他们来说,新剧必须能反映社会、人性的弊病,进而促成社会的改革与进步,这是「新剧运动」的主要精神。战争期间,「厚生」继承了这个精神,同时却又受限于局势,他们的创作自由受到局限。战后初期,不少剧人有心继续剧运,但是,短暂活动一下,就碰上二二八与白色恐怖。三十年的「新剧运动」精神就这样中断了。从这个角度来看,战后职业新剧的发展,恐怕是「新剧运动」精神的倒退,而很难说是新剧运动使命的完成。
- 战后职业新剧的发展面貌如何?
彼德.布鲁克不是提出「粗俗戏剧」这样一个戏剧分类吗?我认为用「粗俗戏剧」来说明职业化后的新剧,实在是再恰当也不过。那是欢笑的、泪水的、喧闹的、粗鄙的、奇想的戏剧,也是蕴藏著各式能量而生气洋溢的庶民剧场。这样的剧场若换个时代,而不是发生在殖民地或全球冷战布局中的「反共复国基地」台湾的话,或许会产生出东方的莎士比亚来,也说不定。
- 职业新剧有哪些代表团体?或代表剧作家?
「星光」、「钟声」与「国风」在日本时代最后那几年就已经是知名剧团了,这几个剧团跨越战火继续经营,是战后新剧界的老字号。战后知名的新剧团体,还有「南光」、「黑猫」、「大台湾」、「新台湾」等。这些剧团承继战前经验,从戏曲、小说、时事或电影情节中取材,故事类型则涵盖家庭伦理、江湖情仇、才子佳人、悬疑、神怪……等等,并广泛吸收戏曲、歌舞、电影、乃至杂技演出中的表演元素,形成开放、自由的大众表演风格。五、六○年代出现不少知名的新剧导演与编剧,像是李玉书、田清、廖和春、张渊福、陈小岛等人。由于职业新剧团的演出是在大城小镇的戏院舞台直接面对观众,因此剧团的创意跟观众的戏剧品味之间,经常相互刺激、影响。
- 最后「新剧」怎么了?为什么现在的人都没看过?有留下过什么影响吗?
战后国府的戒严统治当然是不利文艺发展的。新剧运动中断就不用说了。五○年代「反共抗俄」文艺政策限制新剧上演的内容,「推行国语」政策下新剧改称「台语话剧」,相较于国府对京剧与国语话剧的大力扶植,台语话剧被贬抑为「地方戏剧」,沦为不登大雅之堂者流,加上长期缺乏知识阶层的参与和支持,新剧也只能在民间自生自灭。另外,社会变迁也是影响新剧没落的重要原因。五○年代中期台语电影兴起,六○年代晚期电视业迅速发展,都造成新剧人才流向电影、电视。特别是电视,人们变得在家中就可欣赏戏剧节目,戏院面临观众严重流失,而剧团几无演出空间。一九七○年代以后,新剧演出就十分少见了。真要说影响的话,反而不是在戏剧界。新剧人材转往电影与电视发展,就把自己在新剧舞台上的经验也一起带过去了。
- 在新剧的作品中,有哪些可以称为台湾现代戏剧的代表作品呢?
这样说吧,我自己相当喜欢林抟秋的《高砂馆》。即使在今天,距离创作年代已超过半个世纪,也历经相当的时代变迁,我觉得它仍唤得起共鸣。《高砂馆》不是什么史诗型的大作品,相对的,它是富有散文气味的一个小品,也经得起戏剧研究分析,适合当代拿来重新演绎、诠释。其他作品,或许是跟我所见有限有关,总觉很多是时代过了,欣赏的角度与条件都不一样了,很难看出具有重新制作的潜能。除非是纪念性质的演出。但是,可不要因此轻忽了这些作品中的想像力,或许可以为当代创作带来灵感启发,也或许,它可以成为创作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