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访台演出的俄国全男班版的《第十二夜》,是由契诃夫国际艺术节制作、英国知名莎剧导演迪克兰.唐纳伦执导。唐纳伦创立了英国的「与你同行」剧团,曾担任过英国国立皇家剧院的副总监长达八年,也在皇家莎士比亚剧团导过戏。秉持著对莎剧的热爱与团队合作的工作方式,唐纳伦打造出不同凡响的莎剧新境界。本刊独家取得唐纳伦导演的电邮访问机会,让读者可以借此更了解他的创作理念。
莎翁浪漫爱情喜剧《第十二夜》
11/7~8 19:30
11/9 14:30
台北国家戏剧院
INFO 02-33939888
一九八一年,毕业于剑桥大学法律系的两个好朋友迪克兰.唐纳伦(Declan Donnellan)和尼克.奥门罗(Nick Ormerod),组成「与你同行」剧团(Cheek by Jowl)。团名Cheek by Jowl,典出《仲夏夜之梦》的第三幕第二场,赖桑德对尼米特列斯说:「跟你来!嘿,我要与你同行!」(Fellow! Nay, I’ll go with thee, cheek by jowl)所谓“cheek by jowl”,就是腮帮子对腮帮子,肩并肩。
团名本身,就已经暗示了迪克兰.唐纳伦的两项偏好,第一是莎士比亚,第二是紧密的团队合作。从一九八二年的《奥塞罗》,到二○○八年的《特洛埃围城计》,「与你同行」剧团已将十二出莎剧搬上舞台。即使拥护国宝莎士比亚,迪克兰.唐纳伦也勇于挑战英国品味,他执导过几部古典与现代剧作的英国首演,包括法国古典剧作家拉辛的《安德洛玛赫》Andromache(1985)、高乃依的《熙德》Le Cid(1986)、十九世纪俄国剧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家务事》A Family Affairs(1988)、还有当代美国剧作家库希纳的《美国天使》Angles in America(1992-93)。
导戏不专制,总是从演员身上学习
迪克兰.唐纳伦的导演手法并不专制,透过以排练为主的互动模式,他对演员的重视与启发,让许多在「与你同行」剧团演过戏的年轻演员,后来都成了大明星(例如黑人演员Adrian Lester)。迪克兰.唐纳伦说:「我从年轻演员身上学到很多东西。他们不会永远是年轻演员,但他们总是渴望学习。我必须要很明白地表示,我不是演员的老师,但我比较像是运动选手的教练。对我来说,剧场永远是最好的学习场所。」
好学的迪克兰.唐纳伦,不但从莎士比亚学习,从年轻人学习,他也从俄国人身上学到很多东西。他是继现代剧场大师克雷格(Edward G. Craig,1872-1966)之后,第二位在俄国执导莎士比亚的英国导演。迪克兰.唐纳伦在圣彼得堡执导的《冬天的故事》,获得一九九九年莫斯科金面具奖,这相当于他在一九八七、一九九四与九五年於伦敦获得的奥立佛奖。这些俄国演员棒到什么程度,据迪克兰.唐纳伦的说法,他在一九九八年到圣彼得堡时,只花了一个早上就替《冬天的故事》的所有角色挑好演员。
全男班惊艳,《第十二夜》俄国演员全是强打
如今来台湾演出《第十二夜》的俄国演员,一样属于强打,甚至带点梅耶荷德训练体系的感觉,以至于他们在舞台上身手矫健,动作俐落(例如第四幕第一场的的拳击决斗)。当年莎士比亚时代的戏剧都由男性演员演出,因此在莎翁的剧本中,经常会有女扮男装或女扮男装的情节设计(如《威尼斯商人》、《终成眷属》、《皆大欢喜》等等)。这样的好处是换装容易,刚刚演女角的男演员,只消脱下外衣,马上就可以演男角。当然,全男角的实际演出,也会让观众看到在文本中读不到的内涵。一九九一年的《皆大欢喜》即是以全男角的方式呈现,而且在扮装上没有特别强调男女差别,使得剧中的性别趣味与议题立刻被突显出来。
迪克兰.唐纳伦曾任英国国立皇家剧院的副总监长达八年(1989-1997),也在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导过戏,关于当代莎剧制作,你若不紧贴著他,与他同行,还要与谁同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