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之祭》以滑溜性感、奔放随性的骚莎舞为编舞主轴。(Gadi Dagon 摄)
焦点专题 Focus 聆听孤独 舞蹈共伴

谈艾曼纽.盖特舞作

原本念音乐修习指挥、廿二岁才开始正式习舞的编舞家艾曼纽.盖特,却能从以色列出发,进而在法国舞坛崛起,可谓传奇。他的舞蹈最引人瞩目之处当是身体、空间与音乐/沉默因即时互动而生产出的张力与情绪,清楚指出舞蹈创作各个元素互为表里之处,以及这些元素本身就具足拥有召唤与释放潜藏欲望的能力。

原本念音乐修习指挥、廿二岁才开始正式习舞的编舞家艾曼纽.盖特,却能从以色列出发,进而在法国舞坛崛起,可谓传奇。他的舞蹈最引人瞩目之处当是身体、空间与音乐/沉默因即时互动而生产出的张力与情绪,清楚指出舞蹈创作各个元素互为表里之处,以及这些元素本身就具足拥有召唤与释放潜藏欲望的能力。

新舞风2010-法国艾曼纽.盖特

5/14~15  20:00

5/16  15:00

台北新舞台

INFO  02-27237953

或许因为来自以色列吧,艾曼纽.盖特(Emanuel Gat)的舞蹈总在尝试勾勒出一幅幅的自我构成图像,孤立个体游走于变化不断的空间情境,舞者在互动之间寻求理解与包容彼此的可能性。盖特从原本研习的音乐转战至舞蹈领域,还有在异域法国崛起的历程,都呼应其创作模糊理性与感性的分际,在差异中谋求协调对话的基调。舞作所用音乐也包罗万象,有古典的莫札特和巴赫,深沉静逸的中世纪人声吟唱,也会纳入美国经典爵士乐和DRUM N BASS电子乐曲。精准控制的身体以不同步调、格式与音乐拉扯对话,不时流泄出令人动容的情感能量。

骚莎舞动《春之祭》,永不停歇的生命旅程

这位廿二岁才开始正式习舞大器晚成的编舞家,以独特的形式美感与动作音乐性征服了向来习惯孤芳自赏、口味挑剔的法国观众。二○○四年的《春之祭》,盖特以极其个人化的奇特角度重新切入,诠释这个在现代舞蹈和音乐界都令人敬畏的指标性作品。伯恩斯坦与伦敦爱乐合作的版本格外能够诱发出观众心中对此曲目/舞码既定的想像画面,然而盖特选取了滑溜性感的骚莎舞,以其奔放随性所至的风格为编舞主轴,看似蓄意玩弄却也暗自扣合并转化斯特拉温斯基和尼金斯基所彰显的原始欲望、生命律动与暗藏其中的死亡与毁灭。

那一方始终是视觉焦点的红布上面,浮现出移动到位的脚部足迹,而后是一组手臂交接互绕、拉动舞伴近身再抛转弹开和扭腰摆臀的骚莎舞步,两男、三女迅速换手两两配对,总会有名落单女舞者揽抱著空气持续跳动等待下一轮的配对出现,流畅一体的舞句与轻快的动作节奏之中,搀杂有踌躇等待与独自舞动的感伤。整体而言,舞者的进出场与表演区域的光影搭配呈现出有机的结构感,男舞者一手拉著女舞者做出平凡如走动与奔跑的动作,距离拉开时也随之自然放手,同时间与另一名女舞者相遇,展开下一组动作。

如此这般,舞者们顺著动作力量的牵引与变化,分割、占据著各种样式的舞台空间。或是于红布上优雅地滑步转身,或是在外围边角上簇拥拉挤成一团;有一刻大家静止不动,男舞者对角线过场带走一名女舞者,有时候舞者分散站立于红布几处,男舞者走进场靠近一名女舞者,短暂静默的交流带起下一波的舞步。或以环绕彼此身体的动作、或以日常姿态,他们建构出一个流转不息的生活世界,生鲜活蹦却也有安息死亡的场景。有一景舞者集体站立不动,慢慢地半蹲、趴地,然后坐下、躺卧于地板上,近结尾处在黑暗中又出现相同场景,被排除的落单女舞者背对观众,拉起一头垂肩长发挽成头髻,呼吸反映在背部线条律动上,她缓缓躺下,其他人则齐一起身散开,继续那仿佛永远停不下来的旅程。

冷冽低调《冬之旅》,紧密互动双人舞

盖特的《冬之旅》选用费雪迪斯考的经典录音,同样以死亡为沉思主题之一,这个双人舞作品中男舞者装扮中性,动作质地清冷低调,配合充满著回忆与悲伤的音乐氛围。开场一片寂静,两人穿越中线到达对角线一点,轻触对方发展出一连串互相追随、对应的动作组合。此段舞作主要架构有左右横向移动大跨步加上转身拉出的空间,以及环绕上半身的手臂动作,如双臂夹脸紧贴腋下、抱头、抚脸等。虽然他们执行一样的动作,却刻意保有极小的时间差,移动的角度与方向也略有不同,在挣扎样貌的舞句动作中营造出配合无间的亲密感。

两人先是依循著对方脚步,跑跳绕行方形表演场地一圈;尔后使用类似蹲马步的姿势,或是半弯著腰,等待对方一起开始下一段。下半场出现单脚弹跳及单手单脚撑地的侧体平面打开动作,两人在某个角落近身对看,总是一人先动,另一人追随,然而目光焦点始终不离彼此。好些个寂静的时刻,两人共享以身体刻划出的运动轨迹,最后他们再度奔跑分散,一人到了舞台前端,后者追上自前者身体后方移动显现出全身,两人直视观众,挑战我们对他们关系的各种解释与误读。

音乐缺席《寂之舞》,探索舞蹈艺术本质

无声的运用在二○○八年首演的《寂之舞》中更见精妙,全场几乎没有任何音乐,只听见观众的咳嗽声,主要音源是舞者身体的磨擦碰撞、踩踏地板与起伏有致的呼吸声。一身休闲打扮的舞者搭配一整片白色地板,极度素朴的表演设计,激怒了不少评论者,认为这个演出让人不耐,无法说清楚为何某一刻需要这样刻意摆弄身体姿势,又为何两个舞者那时要相抱、互看?这些提问应该都在盖特预料之中,它们显示出音乐情绪与动作意义既深且远的挂勾关系,也提点出当初念指挥的编舞家对老本行的终极批判态度,这一套可以无尽延伸的问题也大可用来追究盖特持续在探索的舞蹈艺术本质。

《寂之舞》充斥著许多变形日常生活小动作,从一名男舞者与众人的隔空对峙开始,他在狭长的水平光区内扭捏前进,大家接著各自起舞,随后停下来围堵这名男舞者,展开一系列小组群舞。两人有时搭肩勾背,以膝盖做动作转折点、俏皮点顿脚跟,也有齐肩并行奔走,再左右抬腿转身、向后拉伸腿部滑行;舞者轻柔摇摆,展现出身体的诱人曲线与弧度,间或透露有彼此追逐抗衡的讯息。

他们经常三两成群聚拢再散去,变动之中有人突然停止移动,蹲下或是站立一旁观看其他人,同样地在执行一组舞句时有人自外加入,有人从中退出于周边走动观察著后续变化。这些举动突显出舞者对各自所处空间与表演的进行过程具有高度自觉,后半场也出现人体雕塑群像,在某个姿势下定住不动,随著时间流逝,专注的内在精力拉升到极致,就顺势放松、移动溶入另一群人的整体造型之中。结尾处两名舞者搭扶著彼此,于中间长条光区内一步步缓慢前行,终至最后所有人都聚集在光区之外,白色灯光比衬出众人身体自由舞动的剪影。

盖特式舞蹈最引人瞩目之处当是身体、空间与音乐/沉默因即时互动而生产出的张力与情绪,清楚指出舞蹈创作各个元素互为表里之处,以及这些元素本身就具足拥有召唤与释放潜藏欲望的能力。看来这个一般人眼里半途出家的盖特,当初选择舞蹈作为自我表达的最佳媒介,是大有一番道理在的。

当剧场遇上魔术,打开故事的可能广告图片
四界看表演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数位全阅览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