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淑美
-
特别企画(二) Feature 专访比利时编舞家
西迪.拉比 寻索共感互通 达成一体存有
二○○七年首度来台,暌违七年后,已成为欧陆当红编舞家的西迪.拉比,将带著巡演多国、备受欢迎的舞作《空间》再访台湾。把舞蹈当成媒介,让各种文化背景的大众寻索共感互通、达致一体共存,西迪.拉比把自己的世界观与哲学观化入舞作,不断的「跨文化」与「相遇」,让他拓展更开阔的创作风景。趁此机会,本刊特地越洋专访,邀他一谈其创作思考及与不同文化的艺术家合作之经验。
-
特别企画 Feature
既远且近,千年游移的时空旅人
由众多以色列舞团一起成就的以色列当代舞蹈风格,有著快速移动的脚步与张力十足的节奏感,经常被形容为精力四射、充满旺盛生命力。如此具爆发力与戏剧性的肢体语汇之得以发展成型,固然有其历史渊源,也必然反映出现今以色列的政治现实,在冲突窒碍难解、烽火连天的日常生活情境下,身体必须要能反应快速、敏捷强壮,以期安然度过每一个生死攸关的时刻。
-
特别企画 Feature
当下的生命 不设限的自由
巴拉克.马歇尔不但是编舞家,也是音乐家与歌手,还曾参与大提琴家马友友的「丝路计划」。虽非舞蹈科班出身,但在舞蹈家母亲薰陶下,廿五岁才创作第一支作品的他,却令世人惊艳不已。其作品《金鸡》将为2013台湾国际艺术节揭开序幕,这支舞作点描出芸芸众生的艰难处境,彩绘个人的渺小生命。趁此机会,本刊特地透过电子邮件专访,请巴拉克.马歇尔与读者分享他的创作与人生。
-
特别企画 Feature
赤裸的真实 混乱的温柔
去年以《断章取"艺"-献给碧娜》令台下观众深受感动的比利时当代舞团,在今年的国际剧场艺术节中带来更令人期待的新作《栀子花》。向来以作品描绘受困的身体与艰辛的生活,《栀子花》的主题可说是编舞家布拉德勒历年来作品中最具话题性的,但一反群众的偷窥期待,这出以年华老去变装者为主角的剧/舞作,在「他们」变身为「她们」的过程中,展呈了温柔而混乱的人生真实。
-
特别企画 Feature
宝物盒中的悲伤 舞台上的爱与希望
《栀子花》的编创者除了编舞家布拉德勒,还有另一位知名比利时剧场导演法朗克.范莱克(Frank Van Laecke),被媒体称作百变「巫师」的他是电视、歌剧、音乐剧、剧场编导,曾为法兰德斯公共广播电视台(VRT)编撰多出影集,并指导过多部音乐剧,如《万事巨星》、《变身怪医》、《丁丁和太阳神庙》、《林布兰》、《德古拉》《达恩斯教士》等,他的剧场作品《妈咪,看!我在跳舞!》Look mummy, Im dancing,正是为《栀子花》女演员Vanessa Van Durme打造的独角戏。趁此机会,本刊特地越洋专访范莱克导演,一谈《栀子花》背后的创作历程。
-
话题追踪 Follow-ups 2010台新艺术奖表演艺术现象观察—舞蹈
「跨」出彩虹光谱 期待绝美果实
南部地方资源挹注相当有限,但在开发在地素材与召唤人文历史回忆方面逐渐汇集成为趋势,辅以现代思维与多元跨界表现框架,具南方特色舞蹈的出现也许就在不久的将来。而台北地区今年度舞蹈展演依旧火花四处、星光点点,但未出现让众人一看就爱、甚而再三回味的绝佳精品。
-
特别企画 Feature 创作者显影
残酷而温柔的生命骚动
比利时当代舞团名称中有个不搭轧的芭蕾字眼,或在针对芭蕾、现代舞推崇美丽典雅的身体美学做暗讽挑衅。布拉德勒的作品,舞台上常是一幅现代荒原景象,动作、事件四处同时发生,彼此操弄、侵犯、对峙、抵抗、抢夺、掠取的变动情境,搭配冷静抽离的表情,以及变形的手势、抽动痉挛的失控动作,这些现实百态,显现出舞蹈剧场可以脱离虚浮造作的意象符号经营,甚或可以再向内部深处挖掘,揭露出人性黑暗面、社会隐蔽角落中所隐含独有的美与诱人之处。
-
特别企画 Feature 创作者说话-专访比利时当代舞团创办人暨编舞家
布拉德勒:素材来自舞者,我只负责塑造有利创作发想的环境
比利时当代舞团即将于二月底首度来台,带来舞团创办人暨编舞家布拉德勒的最新作品《断章取艺-献给碧娜》。本刊特别于演出前以电话专访刚结束斯洛伐克等地巡演的布拉德勒。自承受碧娜.鲍许影响甚深的他,谈及碧娜时,即使自己已是蜚声国际的创作者,语气仍显羞怯兴奋,典型的粉丝反应;而面对某些可能已被问过百遍的问题,他的嗓音温厚和缓依旧,以最大耐心聆听并专注地予以回应。不论什么问题,他的重心都放在作为人的体认感受,这个舞蹈/剧场表演的核心,在他看来是天,也是地。
-
演出评论 Review
以舞之名的自由跳脱
《ReMove Me》摆脱既定的现代舞演出框架,没有流畅舞句与规划好的情绪内涵,用以引发观众模拟、体会他人的孤独、悲哀、荒谬等族繁不及备载种种人生情境。苏文琪则想要与观众一起实实在在存在于演出的当下,舞动中的身体不是客观意义的符号,也非编舞者或是观众内心欲望的投射白板,它是各种感官经验与科技元素聚合交织而成,与时、空同在并存,也同样处于流转变动之中。
-
焦点专题 Focus 聆听孤独 舞蹈共伴
谈艾曼纽.盖特舞作
原本念音乐修习指挥、廿二岁才开始正式习舞的编舞家艾曼纽.盖特,却能从以色列出发,进而在法国舞坛崛起,可谓传奇。他的舞蹈最引人瞩目之处当是身体、空间与音乐/沉默因即时互动而生产出的张力与情绪,清楚指出舞蹈创作各个元素互为表里之处,以及这些元素本身就具足拥有召唤与释放潜藏欲望的能力。
-
特别企画 Feature
《火烤美人鱼》 以性别之争 隐喻环境议题
作为第二届台湾国际艺术节户外开幕大秀的《火烤美人鱼》,以欢愉中带著深沉警示的舞蹈形式,呼应这次艺术节的环保主题。索尔.比克舞团的女舞者与男舞者们仿佛各自是大地之母「海洋」与人类文明的代表,在台上以舞蹈行动隐喻批判人们对水资源毫无节制的需索与浪费。
-
焦点专题 Focus
韦恩.麦奎格 引领科技与身体的对话
英国当红编舞家韦恩.麦奎格首度带领他的「随机现代舞团」访台,演出二○○九年最新作品《动觉试验场》。麦奎格作品以诡异身体语言著称,抽动的四肢与不合常理的伸展动作,其作品散发一股崩解、骚动的氛围,冷调疏离的场景,和不带情绪精准执行的动作。
-
焦点专题 Focus
多元异类的擦撞 持续丢出的问句
什么是法国现代舞?身为芭蕾舞历史中的关键国家,法国在现代舞这一方场域中似乎面目模糊。但自一九八○年代「新舞蹈」以降,欠缺传承脉络的法国现代舞发展,也在许多编舞家的多元碰撞下,展现出丰美的面貌:或取材电影、文学与视觉艺术,或呈现感官层次丰富的奇观戏剧性,或根本提出质问「什么是身体?」借由剖析舞蹈构成的本质,将舞蹈带离表相上的完美呈现,引发现场观众创造力,一步步近逼身体这个象征符号其后看不见的真相。
-
特别企画 Feature
以假逼真 身体书写的人生寓言
曾以May B、《环镜》等舞作惊艳台湾观众的玛姬.玛汉,在这次的「舞蹈春天」系列中,将由法国里昂歌剧院芭蕾舞团诠释演出她的早期现代芭蕾舞作《灰姑娘》。玛汉擅长以极限手法与日常惯性小动作营造各种不同的情绪状态,作品戏剧性张力十足。这次的《灰姑娘》则可以让我们看到不同风格,但依然是以身体书写的玛汉式人生寓言。
-
国际艺识International Vision
飞跃廿七 前卫再前卫
蒙彼里埃舞蹈节已经廿七岁了,节目选择依旧犀利前卫。今年的历史缅怀主题正是该舞蹈节创办人、九二年时因爱滋去世的编舞家多明尼克.巴古叶,八○年代的法国「新舞蹈」运动已成怀旧古迹,新一代编舞家们在这个南法大城丢出他们自省更新的脚步。
-
特别企画 Feature
凡尔赛宫前的街舞青春
也许就动作技术面,现代、嘻哈并无完美整合的一刻,但是他们之间的关系有互为隐喻的象征性。在《拉摩的异想世界》中最让人动容的一幕应是嘻哈舞者Benlemqawanssa紧随拉摩的巴洛克音乐舞动著,他柔软如蛇的手臂、头顶地的连续旋转,全心奉献的神态相衬背后凡尔赛宫的雄伟影像。此时嘻哈或许不再狂野,但它一身的傲然反骨依然挺立不摇。
-
舞蹈
五月.舞风.舞型男
今年的「新舞风」再邀「男人跳舞」,包括国人熟悉的日籍编舞家勅使川原三郎、去年与法国编舞家杰宏.贝尔合作《泰国制造》的泰国舞者皮歇.克朗淳在内的五位型男编舞家,来自五个国家,将各自展现独特的文化底蕴与舞台魅力。
-
艺号人物 People 英国舞蹈金童 以卡达克的眼睛观看世界
时空流转中,那个说故事的人—阿喀郎.汗
阿喀郎.汗又来了!这回不是带著自己的舞团来展现精准俐落、融合卡达克舞与现代舞肢体的舞作,而是为云门的春季公演编作全新舞码《迷失之影》。继2002、2004两度造访台湾,阿喀郎的舞令台湾舞迷留下深刻印象,这回与云门合作,会把一身太极、武术的云门舞者打造成新的样貌吗?这位英国舞蹈界的金童,近来已见大师之风,本刊特邀舞蹈戏剧研究者、清云科技大学应用外语系助理教授魏淑美,专访这位从传统浸润到现代发光的少年大师,一谈其创作的思考与脉络。
-
舞蹈
看不清楚的一场秀
Just for Show大玩视觉障眼幻象,明白揭露现代人无时无刻都在以观看行为试图抓住及定义诠释自我及他人的存在。然而相对于观看行为及外表姿态的五花八门却又如此不可依赖,编舞者安排大部分的动作在昏暗灯光中进行,刻意强调对外展示用的身体已经筋疲力竭,只剩下孤寂乾涸的心灵,这是「秀」不出来也无法看清楚的。
-
特别企画(二) Feature
「听」见现代芭蕾的抽象之美
音乐家巴赫的名作《郭德堡变奏曲》,要怎么用芭蕾来跳? 苏黎世芭蕾舞团堪称是传承巴兰钦芭蕾精神的欧洲指标性舞团,舞团艺术总监史波尔列将音符转化,身著银白、蓝色、橘色舞衣的舞者,穿插对应出不同的排列组合,展现出抽象的音乐性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