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洛华兹在创作上的自由度,展现了他是个将剧场视为一种个人创作的媒材、而诠释某个剧本的导演。所以艺术家创作经常与个人生活相关,以及须将个别作品放在整体创作系列脉络中来评断的情况,一样适用在他身上。剧场对他的帮助,应该是一种团队合作的创作,这让詹.洛华兹需要(need)走出个人工作室,走入团队(company),走入观众,而其结果是大家都获得自由。
出身美术界的詹.洛华兹(Jan Lauwers),与同时崛起于一九八○年代的杨.法布尔(Jan Fabre)、姬尔美可(Anne Teresa De Keersmaeker,罗莎舞团的艺术总监)一样,都被归于「法兰德斯新浪潮」(Flemish New Wave,法兰德斯是比利时荷语区)的艺术家。他们充满了实验的精神,大胆进出於戏剧、舞蹈、物件与多媒体之间。
一系列的「非核心」 让他找到剧场的自由
詹.洛华兹年轻时就读于根特美术学院(the Academy of Art in Ghent),在那里研读绘画。很明显的,现代美术界打破一切传统的精神,也感染了洛华兹。他最早成立的剧团就是倾向集体创作的团体Epigonenemble(之后于一九八一年改名为Epigontheatre zlv),团员主要都是视觉艺术出身。一九八六年,他成立尼德剧团(Needcompany),团名的来由很有趣,洛华兹说,那是因为他觉得他需要(need)剧团(company)。
尼德剧团早期创作就已倾向与不同领域的创作者如舞者、演员、音乐家等合作,洛华兹喜欢将不同的媒体素材混合在表演当中。他说:「在剧场使用其他媒体是很危险,而且大多数对这些媒体都不太尊重。藉著将剧场只有一个核心的想法,改成根本没有核心,而是有一系列的非核心,我在剧场中发现了自由。」
如同比利时的多元文化,让詹.洛华兹的尼德剧团总是带有多语的特色,夹杂著不同国籍的演员。这项特色让尼德剧团的作品非常有欧洲味,里头总是南腔北调。例如《伊莎蓓拉的房间》Isabella’s Room(2004)与《龙虾店》The Lobster Shop(2004)是英语/法语混杂;执导《尼德剧团的李尔王》时,则是荷兰语/德语为主。有趣的是,一九九八年的《早晨之歌》Morning Song中,还有一位来自台湾的计程车司机的角色。
一个瞎眼老妇的百年孤寂 一场复杂的表演盛宴
二○○四年在亚维侬首演《伊莎蓓拉的房间》是非常典型的尼德剧团代表作。这是一位瞎眼的九十岁老女人伊拉贝拉.莫拉迪(Isabella Morandi)的角色,在台上回忆人生的演出。观众会看到舞台像是非洲文物的展场(这是洛华兹的父亲遗留下来给他,而整场演出他也以导演的身分留在舞台上帮忙),而演出一开始,伊莎贝拉要观众想像从一个瞎子的脑中能见什么,在所谓脑内摄影机的帮助下,我们看到这个摆满非洲收藏品的房间里,上演著她的百年孤寂。二十世纪的战争、政治、殖民地、现代艺术、流行文化等历史面貌,在电子鼓声的伴奏下,由舞台上的演员们娓娓道来。
但是事情远比我们想像复杂,在演出进行中,八名男女在舞台上不断地穿梭于各种角色之间(演员/舞者/歌手),清新俐落的现代舞(带点比利时罗莎舞团的味道),在叙事中不断自由浮现。戏剧、舞蹈与歌唱像是意识流中的三股力量,各有独立色彩,却又交融成流畅的舞台演出。观赏这出戏,像是听著MP3里的剧中主题曲〈We just go on and on and on〉,一面望著窗外景色,一面回忆过去。洛华兹说:「这个舞台是反映事物的心灵空间。」
「悲伤/快乐的脸」三部曲 打造有生命力的女角
二○○四年《伊莎蓓拉的房间》,加上二○○六年的《龙虾店》,饰演伊莎贝拉的Viviane De Muynck,已被法国《费加洛报》赞誉为是亚维侬的女王。《伊莎蓓拉的房间》的其他演员多是知名的专业舞者,有些还待过罗莎舞团或比利时终极舞团。前两部作品与二○○八年七月底在萨尔兹堡艺术节首演的《麋鹿之屋》The Deer House,合称为「悲伤/快乐的脸」(Sad Face/Happy Face)三部曲。
这多少会让我联想到丹麦电影导演拉斯.冯.提尔(Lars von Trier)的「美国三部曲」。不过,这也不是没有原因,洛华兹在提到《伊莎蓓拉的房间》时,也说:「《厄夜变奏曲》有著清楚的线性故事,但背后却更加复杂。我想试图用类似的方法来重新评估剧场。」《伊莎蓓拉的房间》是女性、家庭与历史在文本上构成三条交织的线,作品的复杂度,令人想起洛华兹曾表示对他影响最大的是小说家马奎斯与乔依斯(而非剧作家易卜生)。「文学与电影都很少描绘具有生命力的女性,我想创造一个可以比美希腊左巴的女角。」洛华兹说道。
《伊莎蓓拉的房间》获得法国评论家颁发的舞蹈奖,加拿大蒙特娄的戏剧奖,还有法德兰斯地区的最佳剧本奖。所以《伊莎蓓拉的房间》到底是戏剧、舞蹈还是音乐剧?这就是尼德剧团向来给人的困惑。
除了剧场(或者应该说表演艺术)之外,詹.洛华兹也活跃在美术、策展、电影等领域。例如二○○二年开始陆续受邀参加联展的他,终于在二○○七年于布鲁塞尔首度举办名为「放荡不羁」(RESTLESSNESS)的个展,展出他一九九六年至二○○六年的美术创作。洛华兹从八○年代末就开始在拍短片,重要作品有《来自亚历山大》From Alexandria(1988)、《意象样本》Sampled Images(2000)、《C歌》C-Song(2003)等,二○○二年他更完成一部剧情长片《金鱼游戏》Goldfish Game(2002),并受邀参加各大小影展。
走出工作室走向剧场与观众 创作多样又自由
导演个人创作的多样性(如同比利时的多语文化),也反映在尼德剧团的创作模式。尼德剧团更是像是个跨国的艺术流派或计划,有许多欧美日的艺术家都与他们有密切的合作关系。洛华兹说艺术家会想加入尼德剧团是因为:「他们想认真思考一些事情,并且找到答案…而这里就像个智库。」
以《后戏剧剧场》Postdramatisches Theater(1999)一书在二十一世纪引发理论革命的德国学者雷曼(Hans-Thies Lehmann),非常推崇詹.洛华兹,认为他的作品是后戏剧剧场空间的代表之一(另一位是罗伯.威尔森),雷曼说:「另一种后戏剧空间的形式可以在詹.洛华兹的作品中发现。在这里,身体、姿势、姿态、声音与动作都从原有时空连续状态中撕裂出来,重新被拆散再连结在一起,形成一种静态画般的蒙太奇。」
詹.洛华兹在创作上的自由度,展现了他是个将剧场视为一种个人创作的媒材、而诠释某个剧本的导演。所以艺术家创作经常与个人生活相关,以及须将个别作品放在整体创作系列脉络中来评断的情况,一样适用在他身上。剧场对他的帮助,应该是一种团队合作的创作,这让詹.洛华兹需要(need)走出个人工作室,走入团队(company),走入观众,而其结果是大家都获得自由。
速写—詹.洛华兹
詹.洛华兹,一九五七年生,比利时人,年轻时在根特美术学院(the Academy of Art in Ghent)研读绘画。他于一九七九年成立剧团Epigonenemble,一九八六年创立尼德剧团(Needcompany)至今。早期重要的作品有《必须知道》Need to Know(1987)、《还好》Ça va(1989)。九○年代他与女演员Viviane De Muynck合作「蛇歌三部曲」(The Snakesong Trilogy),大获好评。十年后他又与Viviane De Muynck再度合作「悲伤/快乐的脸」三部曲,分别是《伊莎蓓拉的房间》、《龙虾店》、与 《麋鹿之屋》(本刊上一期六月号已介绍该剧在巴黎的演出)。除了自己的创作之外,他也执导过莎剧,包括《凯萨大帝》(1990)、《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1992)与《马克白》(1996)等,以及拍摄电影。詹.洛华兹被德国学者雷曼视为「后戏剧剧场」的代表人物。(耿一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