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瓦里科夫斯基(Bartek Warzecha 摄 Berliner Festspiele 提供)
特别企画 Feature 深入《阿波隆尼亚》

瓦里科夫斯基:莎士比亚是我的私塾老师

关于启蒙、崛起与发展

出生于德波边境小镇Szczecin的瓦里科夫斯基,剧场学习之路上非常幸运地有大师的提携陪伴,深受彼得.布鲁克与鲁帕的影响,之后开拓出属于自己的剧场视野。他不畏挑战大师经典,特爱莎士比亚,迄今导演了十部莎翁剧本;而且创作力丰沛,迄今已累积有三十个戏剧与十三个歌剧作品,近年来作品对影像的大胆运用,甚至已经发展成独树一格的现场即时拍摄影像投射美学。

出生于德波边境小镇Szczecin的瓦里科夫斯基,剧场学习之路上非常幸运地有大师的提携陪伴,深受彼得.布鲁克与鲁帕的影响,之后开拓出属于自己的剧场视野。他不畏挑战大师经典,特爱莎士比亚,迄今导演了十部莎翁剧本;而且创作力丰沛,迄今已累积有三十个戏剧与十三个歌剧作品,近年来作品对影像的大胆运用,甚至已经发展成独树一格的现场即时拍摄影像投射美学。


 

谈起廿世纪的波兰剧场史,都跟波兰南方的全国第二大城市克拉科夫有关。这一支剧场脉从横跨美术与剧场的总体艺术家导演塔都兹.康托开始,到最著名的贫穷剧场大师葛罗托夫斯基,还有当今剧场龙头克里斯汀.鲁帕及最年轻的当红中生代瓦里科夫斯基(1962-),他们都曾在这个城市读书或者居住过。其实这座城市曾经是波兰的首都,直到今日仍然是拥有四座(歌)剧院的文化大城。

与大师结缘  启蒙剧场旅程

瓦里科夫斯基出生于德波边境的小镇Szczecin,在克拉科夫大学念的是历史和哲学,一九八三年他离开波兰到巴黎索邦大学念剧场史,在留学巴黎期间,经常晚上流连忘返于巴黎各大小剧院,他回忆说:「我在法国没有发现有自己兴趣的剧场,我看到的芭蕾、歌剧都不是新的剧场形式…,不过我也看到瑞典电影剧场导演柏格曼和义大利导演乔尔焦.斯特雷勒(Giorgio Strehler)的作品。」他同时也积极参加戏剧工作坊,后来加入彼得.布鲁克的工作团队,便是他在工作坊时与大师结下的因缘。

八九年回到克拉科夫念戏剧,在此校执鞭的鲁帕便是他最敬爱的老师,鲁帕认为剧场工作是一个「迈向未知的旅行」,他受其影响甚深,并开始了首部剧场创作。九二年受布鲁克之邀,到他的巴黎北方剧院当导演助手,当时的制作是德布西的歌剧Impressions de Pelleas,而以上这两位大师,都是启发瓦里科夫斯基日后创作风格的重要人物。

亚维侬崭露头角  同年赢得法国「最佳外国戏剧奖」荣衔

导演生涯开始的瓦里科夫斯基企图心相当强,从九二到九四的三年间就导演了八部作品,其中的莎剧《威尼斯商人》是他后来一系列莎剧创作的第一部。他对于莎剧似乎有一份热爱,他曾说:「莎士比亚是我的私塾老师…,我著迷于他所描述的世界,不光是现实的世界。」直到今日为止,他一共导演了共十个莎翁剧本。 九五年时他终于进行了首次当代剧作家的创作,挑选的是戈尔德思(Bernard- Marie Koltès)的无动机杀人犯故事《侯贝多.如戈》Roberto Zucco,这个来自于社会新闻事件为题材的剧本,也相当影响瓦里科夫斯基思考剧场与社会之间的距离,而且这部戏的成功,也让他继续导演了戈尔德思的另一个剧本《西岸码头》Quais Ouest(1998)。

二○○一年时,他已经执导过好几个版本的《哈姆雷特》受邀到亚维侬艺术节,这也是他首次在国际舞台亮相的机会,由于其累积近十年导演经验,及勤奋不懈的创作产量,早已建立其作品的独特风格,所以此次登台,很快就受到世人的瞩目。同年他挑选了作品屡遭误解,才逝世不久的英国年轻女剧作家莎拉.肯恩的剧本《清洗》Cleansed,这出惊世骇俗的戏,推出后引起观众的强烈议论及攻击,但瓦里科夫斯基说:「这不是剧场引起这场愤怒,而是被揭发的社会现实本身引起大家愤怒,剧场中就该讨论这种事。」这出戏也为他在法国赢得该年的剧场评论协会「最佳外国戏剧奖」荣衔。这年他也是共导了三个作品,并且在隔年再次获邀参加亚维侬艺术节,作品是改编自法国作家普鲁斯特的文学巨著《追忆似水年华》。

多产导演  掀起波兰「新剧场」运动

而在此同时,瓦里科夫斯基勇敢地以剧场,探讨波兰这个国家多年来遭邻国入侵的历史与政治伤痛,及二战后至柏林围墙倒塌的共产主义崩溃,许多压抑的民族情绪及心理调适,都借由其剧场抒发,他的剧场揭开了许多以往避而不谈的禁忌问题,成了社会集体的心理治疗,并也揭开了一股波兰的「新剧场」运动。

自此之后,瓦里科夫斯基成为波兰最重要的导演之一,除了在国内获奖无数,他的作品也开始也到欧洲其他国家巡回演出。甚至自二○○○年开始,触角也延伸到歌剧舞台,连续在华沙歌剧院导演了六出歌剧后,○六年受邀到资源丰沛的巴黎歌剧院,导演葛路克的歌剧《陶利德之伊菲格尼亚》Iphigénie en Tauride,接著是华格纳的《帕西法尔》Parsifal 2008)及《罗杰王》Le Roi Roger(2009)。

瓦里科夫斯基不但是一个多产(共累积有三十个戏剧与十三个歌剧作品)而且是一个相当勇于尝试的导演,近年来作品对影像的大胆运用,甚至已经发展成独树一格的现场即时拍摄影像投射美学。这在剧场空间运用上,牵涉到的是真实与影像的虚实并置,表现的是更多维的剧场空间。而多变的虚构影像,能够轻易穿越时空,或者有时反而能够更真实地表现,角色隐而未表的抽象内心情绪。这在最近的两出戏《阿波隆尼亚》和《欲望街车》中,可以看到其丰硕的实验成果。

当剧场遇上魔术,打开故事的可能广告图片
秋天艺术节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