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盟山近作拍摄四川藏区喇嘛学校师生,回归摄影初衷、记录 人们纯朴真实的状态。(图片提供 林盟山)
艺@展览

摄影之眼 凝视「庶民」的真实

即使在数位摄影已成主流、电脑修片无所不在的今日,影像记录真实的功能仍然存在,且也是摄影艺术家期待的方向。在由十二组艺术家/团队参与的「出社会:一九九○年代之后的台湾批判写实摄影联展」与林盟山「流动摄影棚」个展中,即以「庶民」为镜头主题,或呈现社会真实透露批判观点,或回复单纯摄像的原点,皆著眼于摄影的本质来发挥。

即使在数位摄影已成主流、电脑修片无所不在的今日,影像记录真实的功能仍然存在,且也是摄影艺术家期待的方向。在由十二组艺术家/团队参与的「出社会:一九九○年代之后的台湾批判写实摄影联展」与林盟山「流动摄影棚」个展中,即以「庶民」为镜头主题,或呈现社会真实透露批判观点,或回复单纯摄像的原点,皆著眼于摄影的本质来发挥。

出社会:一九九○年代之后的台湾批判写实摄影联展
即日起~1/9 台湾摄影博物馆筹备处

林盟山「流动摄影棚」个展
即日起~1/23 台北诚品书店信义店

对现代人来说,拍照宛若呼吸般自然到人们早已习以为常,生活周遭随处可见摆出可爱姿势自拍的美眉,或是随手携带数位相机拍下出游照片的家人,放上网路供分享浏览的影音媒介,摄影变得容易、影像也跟著轻盈甚而花俏了起来。然而,对艺术家来说,摄影仍具有记录真实的功能—— 或至少被如此期待著—— 回到原初的单纯,或者回到用相机来揭露、进行社会批判的激进意义。
 

十二组艺术家的批判写实摄影

由张美陵担任策展,假台湾摄影博物馆筹备处展出的「出社会:一九九○年代之后的台湾批判写实摄影联展」,以「庶民」为题,展出十二组艺术家/团队针对某些社会议题长期关注并进而拍摄记录的作品,包括江思贤、何经泰、周庆辉、邱垂龙、高政全、陈逸宏、陈界仁、杜韵飞、黄子明、张苍松、杨顺发与红毛港团队、卢昱瑞等人。

张美陵指出,一九九○年代后,具有社会意识的台湾艺术家,透过影像呈现他们长期关心与探索的社会议题,最初采取「写实摄影」标榜「为真实代言」,然而数位科技的兴起,撼动了摄影与真实之间的密切关系,因为摄影可借由数位技术进行窜改,而这也间接影响到写实摄影的式微。而今,「当代艺术的写实主义被重新定义,写实的观念已经改变,不再只是对于模仿的复制,而是产生新的再现真实的方法。」

这十二组艺术家当中,不少是媒体摄影记者出身,他们仍持续关心社会问题,也不断反省摄影作为社会写实的局限性。如黄子明长期关注台湾慰安妇议题,并参与她们心理重建活动,他以慰安妇今昔身影同时并置的方式,作为凸显她们生命中曾经历这段身心受创的对照;何经泰的「工殇显影」系列则记录了台湾在经济发展下,弱势劳工及其家庭历经职业灾害甚至身亡的悲痛。

新生代摄影家如高政全的「越线」系列是他跟拍台湾年轻涂鸦客的活动记录,透过非法涂鸦的行为展露年轻人对社会与彰显自我的观点;杜韵飞的「生殇相:流浪狗的最后凝视」则以古典肖像摄影的方式呈现流浪狗的半身像,看似彰显生命的尊贵,实际上这几只狗儿都面临了被安乐死的最后关头。

林盟山四川藏区拍下孩童纯真容颜
此外,林盟山在诚品信义店举办的个展「流动摄影棚」,同样是针对摄影进行反思,在强调华丽、修片过度下的商业摄影潮流下思考摄影的本质。林盟山以拍摄陈珊妮的唱片封面、参与蔡明亮电影剧照拍摄出名,过去曾以黑白照片记录台湾摇滚乐团热血贲张的青春纪事,二○○六年举办「如果有一件事是重要的」摄影个展。而今,在「流动摄影棚」中,他采取最「阳春」的人像拍摄,记录四川藏区喇嘛学校的师生,以传统黑白底片和高反差的肖像,彰显大小喇嘛天真单纯的笑颜。

林盟山说,近年商业摄影界陷在华丽影像的迷思下,强调拍摄又美又乾净的照片,因而大量使用光线、镜头、化妆修饰,然后再用电脑修片,「我喜欢拍照,喜欢人,但那些照片看不到真实,这都违背我拍照的初衷。」

为了让自己放空、找回摄影的原点,因缘际会下跑到四川省四千公尺高的藏区,在那里与喇嘛学校师生度过四十天,捕捉孩子们的简单生活和单纯的容颜,「孩子纯真的脸孔和眼神告诉我:单纯和简单才是最重要的;摄影是很动物性的,要把本能和敏感细微处拍出来。」

专栏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