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日治时期引进台湾的萨克斯风,一度在军乐队与民间流行音乐的蓬勃发展中,跟著电视台大乐队的兴起,有过一段辉煌的高度发展黄金年代。但随著影视产业的转型,萨克斯风一度暗沉失声,但随著管乐团的兴起,校园学习的提倡,加上更多从国外学成的演奏家带动,目前萨克斯风又成为备受欢迎的乐器。但在此再达高峰的当下,萨克斯风在台湾的未来发展,却是混沌未明,更须探问……
萨克斯风在台湾的发展,最早可溯及日治时代,从当时台湾的古伦美亚唱片公司及邓雨贤先生的录音作品中,可以发现在当时已大量使用萨克斯风,其演奏编制多为爵士乐队与弦乐混搭的轻音乐形式。此一时期萨克斯风的发展与沿革,由于年代久远,文献史料的匮乏,尚待进一步的考证与研究。
黄金年代 师徒制培育精采乐手
二战后,国民政府来台,军乐队与民间流行音乐的蓬勃发展,提供了萨克斯风宽广的发挥空间。而随著美军驻台后,从美军俱乐部的设置、台湾第一个爵士大乐队「鼓霸大乐队」的诞生、到电视台乐队的成立(台视、中视及华视),开启了台湾爵士乐发展的黄金年代,萨克斯风也因此有了长足的发展。
在这个时期,萨克斯风手的养成,跟其他乐器一样,绝大多数是循著「学徒制」的模式:拜师学艺,经过一段时间后,老师衡量你的能力,让你帮忙代班,从一开始的没有酬劳、部分的酬劳、一直到老师与同侪们认为你已经「出师」了,才给你全部的酬劳,成为正式的职业乐师。这种「做中学」的模式,与美国爵士乐早期的发展类似。
在这个黄金年代,孕育出许多杰出的本土萨克斯风演奏家:人称「沙西米」的天才演奏家吴光麟,至今仍南征北讨,活跃于圈内;硬底子的邓吉庆、家喻户晓的翁清溪及林家庆师、还有萧东山等,在当年都是少数能在美军俱乐部,与菲律宾乐手一较高下的传奇人物。
时移势迁 大乐队荣景不在
生活在一九七○、八○年代的台湾,职业乐手的待遇是相当优渥的,举凡电视台、饭店、西餐厅、酒吧、舞厅等,都需要现场乐队来强化演出效果、炒热气氛,而萨克斯风更是除了歌手外,最重要也最受欢迎的主奏乐器,也因此吸引了更多人学习并投入这个职场。
但这片荣景,随著一九九○年代第四台(有线电视频道)的出现产生了变化,老三台由于财务负担的不堪负荷,陆续裁撤大乐队编制,并将综艺节目外包给制作公司,希望能提升其竞争力,而制作公司为了降低成本,以临时工的方式廉价地雇用年轻乐手,间接引发了乐手间的削价竞争。再加上网路资讯的发达,老乐师们由于无法满足听众与时俱进的品味,也逐渐地被淘汰。最后,一人键盘乐队的出现,在摄影棚、演唱会等场域全面性取代管乐器的角色,正式宣告了这个延续近半世纪之乐师传统的结束。
管乐团新风 带动校园学习潮
正当老乐师们逐渐凋零的同时,萨克斯风在另一个领域找到了新的舞台:管乐团。
自一九五○年代起,由芬奈尔(Frederick Fennell,编按:美国建立管乐团为演奏团队的先驱)及巴提斯替(Frank Battisti,编按:美国新英格兰音乐院终身荣誉指挥、管乐大师)所主导的「管乐革命」,将管乐团从传统的军乐队中解放出来,以崭新的音乐美学观,试图从展演形式、合奏观念及演奏曲目等角度切入,发展出能与传统交响乐团分庭抗礼的管乐展演型制。
这股风潮也传入了台湾的管乐教育界,并在一九九九年代初期达到高峰。中华民国管乐协会的成立,佐以一系列的「管乐新纪元」音乐会,成功地将这种新型态的管乐团引进校园,每年举办的管乐比赛,成为校方及家长持续支持的诱因,而台湾管乐界积极参与国际管乐组织,举办大型的展演如「嘉义管乐节」等,也为管乐的推广持续注入新的动能。不过近年来少子化的现象持续恶化,学校管乐团普遍出现员额不足的现象,已成为管乐发展最大的挑战,此为后话。
「古典」与「爵士」 启动发展转捩点
随著管乐团的发展,萨克斯风在台湾因此踏上了一段崭新且耐人寻味的旅程:「古典萨克斯风」的诞生。
台湾的「古典萨克斯风」发展,从一九八○年代的谭万康及黄种绪等人的自学模式,到李贤、蔡佳修、颜庆贤等第一批出国深造的年轻演奏家,为第一个转捩点。当前述这批演奏家学成归国后,台湾的音乐教育体系开始出现转变,音乐班、音乐系开始设立了萨克斯风演奏主修,此为第二个转捩点。
数年前吴志桓与古博元取得演奏博士文凭归国,成为台湾首(二)位萨克斯风演奏博士,可说是萨克斯风发展的里程碑。将来的「古典萨克斯风」的发展,有赖于这些归国学人在音乐教育体系内的努力。
另一方面,尽管爵士乐在一九九○年代台湾的管乐圈(甚至可以说是整个音乐圈)内是受歧视的,仍有少数萨克斯风手如董舜文、杨晓恩与笔者等人前往美国学习爵士乐,并在归国后投入演奏与教学的行列。时至今日,随著各个爵士音乐节、夏令营、比赛的举办,爵士乐已成为学习萨克斯风者的最主要选项,短短十几间年的变化,的确是始料所未及。
虽受欢迎 乐器仍有改善空间
自一九九○年代起,萨克斯风演奏家如肯尼吉(Kenny G)、戴夫.考兹(Dave Koz)、甘蒂.达芙(Candy Dulfer)等人运用通俗悦耳的曲调及流行偶像的包装行销手法,成功将萨克斯风推广给一般大众,掀起了一股热潮,在堪称萨克斯风制造大国的台湾,学习人口也超越了长笛,成为最受欢迎的管乐器。
不过相较于其他发展、沿革超过数百年,甚至近千年的传统乐器而言,「年仅」一百七十三岁的萨克斯风毕竟还只是个青少年,虽然年轻、充满活力,但对于自身的定位及未来的方向,还是徬徨、无定见,不论是乐器的改良、演奏技巧的研究及萨克斯风在各种音乐型态中发展的可能性之探讨,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萨克斯风以音色变化宽广,表现力强而著称,因此不论在严肃音乐(俗称的古典音乐)、流行、爵士、摇滚、甚至民族音乐中,皆可见萨克斯风的身影,其可塑性之强,在管乐器中无人可出其右。然而可塑性强却也意谓著不稳定性高,最为人诟病的就是萨克斯风的音准。从初学时杀鸡般的声音,到参加乐团因为音不准而被指挥骂到臭头,相信是所有萨克斯风手的共同记忆,当然这是因为初学者的嘴形不稳定,肌耐力不足所致。但除此之外,萨克斯风其实仍存在著许多连职业演奏者也难以克服的音准问题:举凡偏高的低音Bb、偏低的一点C#、次中音萨克斯风的G#、还有可怕的E、Eb、D八度音准等等。这些问题都源自于萨克斯风锥管且弯曲的管身结构、音孔位置大小及其机械设计。
虽然过去廿、卅年来市面上不断地有新型号、新设计的萨克斯风推出,但改变的都仅是一些小细节,从来没有一款是针对上述的问题来进行根本性的改良。原因无他,这样的改良工程需要大量的研发资源,反复地修改设计与测试所需的时间与资金,都让乐器制造商却步。
未来发展 何去何从?
尽管台湾目前萨克斯风的听众与教学市场,都达到前所未有的广度,但是对于将来何去何从,多数的萨克斯风演奏者是毫无头绪,原因不外乎两句话:「妾身未明」与「有奶便是娘」,前者指的是「古典萨克斯风」演奏家,而后者则是所谓的爵士演奏家。
就学理而言,「古典萨克斯风」(Classical Saxophone)这个名词是不存在的,因为当一八四○年萨克斯发明萨克斯风时,西洋严肃音乐已进入所谓的「浪漫时期」,即便部分的演奏家将其演奏的音乐正名为「现代音乐」,也是定义不清的模糊用语。「现代音乐」一般是用来泛指自荀贝格(Arnold Schönberg)以降,尝试打破以往音乐创作规则如调性、和声、曲式、统一性、节奏速度等观念的廿世纪音乐,由于这些作品的创作概念南辕北辙,并不如巴洛克、古典乐派等时期的作品具有相同或类似的美学标准,因此说所演奏的是「现代音乐」等于是白说。更何况大多数演奏者对于要诠释的作品,并没有做足功课,在不了解作曲家的创作概念与创作背景,以及乐曲与乐句结构的情况下,仅仅是将音符背熟就上台,演奏者语焉不详,又如何能苛责听者不知所云呢?
至于爵士乐手,由于长年的参与商业演出,举凡婚礼、晚会、电视台录影、演唱会等,渐渐地失去其音乐的主体性(musical identity)。虽说出钱的是老大,让顾客满意是乐手应有的职业道德,但是身为爵士乐手,更有责任去教育大众,矫正错误的观念。以去年的台中爵士萨克斯风大赛为例,决赛的指定曲竟是国台语歌曲,这反映出长久以来台湾民众对于爵士乐的错误认知,将那卡西、国台语歌、西洋流行老歌一股脑地归类为爵士乐,对于真正的爵士乐经典曲目却一问三不知,这实为爵士乐手「无所坚持」下的历史共业。笔者无意借此引发另一波的争论,但其中的荒唐,犹如拿著梆笛去参加长笛比赛不成,却控诉主办单位歧视一样。这不是歧视、更非外国的月亮比较圆,而是「竹竿接菜刀」接到国际去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