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的历史剧《理查三世》刻画英国玫瑰战争中最后一位君王,演绎诡谲多变的政治风暴——理查三世,一位驼背跛脚、矮小丑陋、性格暴虐、充满心机的独裁者,他为夺权登基不惜铲除异议人士,许多人命丧在他的计谋与欲望之下。
理查三世的反派形象深植人心,来到当代,却不断有历史学者、文学作家企图为之平反。一九五一年,英国作家约瑟芬.铁伊的推理小说《时间的女儿》,就以许多真实的证据和线索,重新给予他不同的历史定位。二○一二年,莱斯特市中心教堂旁一座停车场,挖出理查三世的遗骸,日前更在英国重新戴上王冠风光下葬。
继《泰特斯》、《罗密欧与茱丽叶》后,导演王嘉明再度与莎士比亚交手。他重新翻译、改写剧本,将理查三世放上解剖台,透过同步录像、身声分离、人偶同台等手法,追寻历史如何被述说与建构,探问是权力让真相变成暧昧不明,还是真相的姿态就是暧昧不明?
从文本到形式、王嘉明如何思考莎剧在当代舞台的转译与搬演?肉身与声音分离的表演形式,如何落实于演员表演中?空间调度与声响设计,又如何呼应他的导演观点?本刊走入《理查三世》排练现场,深入解析王嘉明的导演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