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国家大剧院外观(中国国家大剧院 提供)
焦点专题(二) Focus 天子脚下百戏翻腾—北京剧场地图

与城市历史同步 综览世纪新京风华

北京大型剧院的前世今生

从京戏到现代戏剧,从「戏园子」到设备现代、席次上千的「大剧院」,北京的剧院建设如同一部中国戏剧发展史,也映照著城市的兴衰发展历程。不同时代的剧院建设服务著不同的艺文需求,在文创当道的现下,北京的剧院建设远景更是恢弘惊人,大型剧院纷纷落成启用,中小型剧院也蓄势待发……戏剧首都之名,绝非虚幻!

从京戏到现代戏剧,从「戏园子」到设备现代、席次上千的「大剧院」,北京的剧院建设如同一部中国戏剧发展史,也映照著城市的兴衰发展历程。不同时代的剧院建设服务著不同的艺文需求,在文创当道的现下,北京的剧院建设远景更是恢弘惊人,大型剧院纷纷落成启用,中小型剧院也蓄势待发……戏剧首都之名,绝非虚幻!

北京的现代剧场建设几乎都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在这之前,北京戏剧有个对等名词叫做「京剧」。清朝中叶之后,随著京剧艺术的成熟与蓬勃,一边听戏,一边品茗的「茶园」或「茶楼」,在北京城蔚为风尚。「徽班进京」写下京剧的历史新页,人们开始能够专心看戏,于是茶园成了「戏园子」。由于京城之内禁止戏曲演出,北京的戏园子主要都是集中在城南,大约是今日天安门广场南方的前门一带。除了公共的戏园子,其实富商宅邸与全国各地驻京的「会馆」,也都盛行搭建私家戏楼。民国之后,北京的戏园子也开始逐渐现代化,但很快地,一切的戏曲荣景随著「七七事变」爆发,迅速萧条凋零。追溯北京剧场剧院的发展历程,如同一部中国戏剧发展史,以及城市的兴衰发展史。

民国初年,现代戏剧开始萌芽,这种以对话为主的舞台剧被称为「新剧」,后又称「文明戏」。十年之间,上海、北京、天津、南京、武汉先后有人揭竿而起,并伴随著五四运动燎原。一九二八年戏剧电影先驱洪深创意地将英文“Drama”译为「话剧」,区别已陈腐的「新剧」,中国话剧从此定名,在中国沿用至今。随著对日抗战及国共对抗的加剧,话剧也成为爱国宣导及政党宣传的工具。似乎左派的共党特别懂得结合与运用艺文的力量,随著他们的「红色基地」一一建立,话剧的力量一步步推向各地,延安、上海、南昌、桂林……但专为话剧而兴建的专业场地则付之阙如。

第一波现代剧院工程

民国时代的北京虽然不是没有新的剧场兴建,但多半也是与京剧戏曲相关,或者多功能式的影剧院。真正的现代剧场的春天伴随新中国成立奠都北京来临,一九四九年七月中国戏剧工作者协会(后改名中国戏剧家协会)在北京成立,中国话剧开始了新的发展阶段。由于共产党政府高度重视话剧事业的发展,以政府的力量网罗中国各地的戏剧菁英,先后成立了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今日「国家话剧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简称「北京人艺」)、中央戏剧学院等国家等级现代戏剧机构,现代剧院的建设于焉同步启动。

几个陆续大兴土木的剧场建设中,一九五三年专为北京人艺打造的「首都剧场」堪称中国第一个专业「现代戏剧剧场」开工。然而北京第一个现代剧院建设,应该是早了一年便在城南落成的「天桥剧场」。原名「和平剧场」的天桥剧场,西洋歌剧、芭蕾舞剧更常在这个剧场上演。而也在此时,北京城西北「北京展览馆剧场」(原「苏联展览馆」)始建于一九五四年,原为露天剧场,一九五九年加顶,改建为室内剧场,规模较大,共2,763个座位。初建时,苏联各芭蕾舞团、交响乐团、合唱团经常在此演出。一九六○年起,红卫兵浪潮涌向四处,文化艺术成了原罪,一切的艺文机构被解散,戏剧活动与建设停摆,文化艺术人走入不见天日的黑暗。

文革后回春的第二波剧场建设

文革的结束,饱受创伤与余悸犹存的文化艺术人在八○年代,慢慢地回归岗位,疗愈、重建,逐渐恢复的表演艺术活动,以及北京的新兴都市建设,催生著另一波的演艺场馆建设。军方兴建的「中国剧院」,以及在城市东边使馆与外商林立的亮马桥地区落成了「世纪剧院」,都是观众席在一千五百人以上的大型剧院,然而这些场馆都离当时北京生活气息浓厚的Downtown「二环」,有著一段距离,并未真正走入日渐蓬勃的表演艺术生活圈。

随著资本经济逐步迈开,及社会的大幅开放,一九九一正式启用的「保利剧院」,堪称中国剧院历史的里程碑——第一个不是由中国政府(党、政、军)直接出资兴建营运的大型剧场建设,也呼应著中国政治经济的一个新的时代。虽然保利剧院隶属的「保利集团」,具备军系国有企业的背景,但从剧院兴建与旅馆融合为一,便是一个极为不同的思维,地点绝佳,位于交通枢纽,邻近艺文族群生活圈的保利剧院迅速成为首都表演艺术中心。笔者清楚记得,在九○年代初第一次造访北京,在当时入夜后四处漆黑的京城,路经保利剧院,那种散发万丈光芒的气势,陪同的文化部人员很有自信的说:「这是北京最好的剧院!」

千禧年的第三波北京剧场新世纪

一九九九年保利集团在几年的「试营运」之后,便决定继续投入整修,打造更先进的剧场,以因应技术设备要求愈来愈高的国内外演出,二○○○年剧院重新开幕,迄今仍然是北京最具指标性的大型表演场地。迈入廿世纪,也是北京剧院兴建的第三个时代。千禧年的时代意义,以及北京接办奥运的冲刺目标,剧院建设也是城市变身改造的一环,其中最重大,耗时耗资最为巨大,却也引发最大争议的是「国家大剧院」的决策、竞图到完工。

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便成形的国家级剧院的构想,命运多舛,终于在一九九七年中央决策拍板,一九九九年国际竞图通过,二○○一年动工兴建,二○○七年落成启用后,这个引发文史界与建筑界强烈抗争的「水煮蛋」,却剧情急转直下,博得了许多的认可,而快速上轨道的营运成绩,也获得艺文界的肯定,更带动起全中国综合性多厅馆合一的新一波大剧院兴建浪潮。

文创浪潮下的第四波剧场建设

廿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可以说是中国卯足了劲要重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年代,举国上下都仔细检视挖掘文创可能,大手笔地投入各种资源。作为当代中国的戏剧首都,表演艺术的场馆兴建方向被高度乐观地设定,连北京周边的卫星城区「密云」、「怀柔」、「大兴」……都高喊大型剧院群的兴建决心;北京市区最积极的两个号称要比美百老汇的戏剧专区计划:「天坛演艺区」区内拟新建卅四个剧院,其中十四个一千座以上的大型剧院、两个六百座左右的中型剧院、十八个两百座左右的小剧院,预定二○一八年前分三阶段施工;而相距不远的「天桥演艺区」,则宣告到二○二○年,剧院数将从现有的十五座提升为五十座剧场。如今大半时间过去,虽然计划好像还没有令人很「有感」,但陆陆续续确实有好几座大型表演场馆动工完成的消息传来:二○一二年底「中央民族歌舞团」专属剧院在魏公村落成;二○一二年初新建「二七剧场」地下结构封顶;二○一三年六月一千五百座的「东方剧院」启用;「中央歌剧院」专属剧场则在二○一四年三月举行开工典礼;容纳四个剧场、总座位约三千三百席的南城最大的演艺综合体——「天桥艺术中心」,预计二○一五年十月落成开幕,目前已经展开《歌剧魅影》的长期演出售票……看来北京的剧场建设,并不是喊假的!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四界看表演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不可不知的五座北京大型剧院

中国国家大剧院

中国国家大剧院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西侧,由法国建筑师保罗.安德鲁主持设计,设计单位为法国巴黎机场公司。由音乐厅、歌剧院、戏剧场及一个小剧场组成,其营运特点是不外租场地,所有节目都是自制或买断。有大剧院管弦乐团和合唱团常驻,除常态演出季外,并每年举办大剧院歌剧节、音乐节、舞蹈节、合唱节等。(www.chncpa.org)

保利剧院

即便国家大剧院落成,可容纳1,428位观众的保利剧院,依然是北京最受欢迎的音乐、舞蹈、戏剧的表演殿堂。与地铁二号线东四十条站及保利大厦旅馆共构,绝佳的地理位置及完善的设备,使得保利剧院屹立不摇,凭著其经验与声誉,已翻展成为「保利剧院管理公司」,目前营运全中国十七座大型剧院,并成立「保利院线」及对内对外的演出经纪公司。(www.baolijuyuan.org)

天桥剧场

一九五三年落成,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座现代剧场,位于北京城南天桥地区,可容纳1,215位观众的多功能式表演厅,自落成后便经常演出舞蹈与歌剧,一九九九年重新整修,现隶属中央芭蕾舞蹈团。(www.tianqiaojuyuan.com)

首都剧场

中国第一个话剧专业剧场,一九五四年建造,坐落在繁华的王府井大街北端,位于城市的中心位置,它是隶属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专业剧场,也邀演其他话剧团的经典作品演出,约可容纳一千两百位观众,剧院内设有戏剧书店及人民艺术剧院戏剧博物馆,后又增建人艺小剧场与人艺实验剧场。(www.shoudujuchangcn.com)

海淀剧院

二○○三年年底落成启用的多功能型剧场,隶属于北京市,有一个一千席的大厅和两个各一百廿席的小厅,可供舞剧、歌剧、话剧、戏曲、歌舞、曲艺、交响乐之使用,位于北京城西北,比邻高科技的中关村园区,附近有北大、清华等许多高等院校,交通便捷,属于北京城北边的重要剧院。(www.bjshdjy.com)

免费订阅电子报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