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麦克白》(广艺基金会 提供)
焦点专题(二) Focus 天子脚下百戏翻腾—北京剧场地图

从双向交流到两岸共制 三地团队共襄盛举

两岸小剧场艺术节

今年的两岸小剧场艺术节,除安排骉舞剧场、无独有偶剧团、莎妹剧团到北京演出外,更推选新媒体艺术家周东彦《我和我的午茶时光》,以共同制作的模式,进军中国。另来台演出团队中,也首度加入香港,共有黄盈工作室《麦克白》、哲腾文化《你好,打劫!》、薪传实验剧团《群鬼2.0》、青年导演马俊丰《郑和的后代》及香港的爱丽丝剧场实验室《十方一念》轮番上台!

今年的两岸小剧场艺术节,除安排骉舞剧场、无独有偶剧团、莎妹剧团到北京演出外,更推选新媒体艺术家周东彦《我和我的午茶时光》,以共同制作的模式,进军中国。另来台演出团队中,也首度加入香港,共有黄盈工作室《麦克白》、哲腾文化《你好,打劫!》、薪传实验剧团《群鬼2.0》、青年导演马俊丰《郑和的后代》及香港的爱丽丝剧场实验室《十方一念》轮番上台!

两岸小剧场艺术节

《麦克白》

5/22~23  19:30   5/24  14:30

台北 松山文创园区多功能展演厅

5/29  19:30   5/30  14:30

高雄 图书馆小剧场

《你好,打劫!》

5/22  19:30   5/23  14:30

高雄 图书馆小剧场

5/29~30  19:30   5/31  14:30

台北 松山文创园区多功能展演厅

《十方一念》

5/29~30  19:30   5/31  14:30

台北 松山文创园区LAB创意实验室

《郑和的后代》

6/5~6  19:30   6/7  14:30

台北 松山文创园区LAB创意实验室

6/12  19:30   6/13  14:30

高雄 图书馆小剧场

《群鬼 2.0》

6/5~6  19:30   6/7  14:30

台北 松山文创园区多功能展演厅

INFO  03-3272345转11268

两岸表演艺术交流至今,已从双向的作品交流,进入到合作共制的新局面。迈入第四年的两岸小剧场艺术节,除了安排骉舞剧场《两男关系》、无独有偶剧团《剪纸人》、莎妹剧团《请听我说》等作品到北京演出外,更推选台湾新媒体艺术家周东彦的《我和我的午茶时光》,以共同制作的模式,进军中国市场。

广艺基金会表示,两岸合作绝对是台湾表演艺术进入中国市场的趋势,合作方式包括现有的作品地化,全新的作品,从创作、制作与演出的合作实践等。此次《我和我的午茶时光》安排狠剧场的编导及设计团队落地北京,并由当地的制作公司「哲腾文化」协助中国演员的选角、宣传制作等事宜,并安排后续作品的巡演,让合制的作品延续演出的效应。

除了两岸共制的突破外,两岸小剧场艺术节的邀演团体,也首度加入香港团队,包括北京的黄盈工作室《麦克白》、哲腾文化《你好,打劫!》、薪传实验剧团《群鬼2.0》、青年导演马俊丰《郑和的后代》,以及香港的爱丽丝剧场实验室《十方一念》等,轮番在台湾上演。

《麦克白》恢复常人状态  《你好,打劫!》揭露体制剥夺理想

继《黄粱一梦》、《未完待续》后,《麦克白》(台译《马克白》)是黄盈的作品三度在台上演,不同的是,这出获日本戏剧大师铃木忠志之邀,首演于「SCOT夏季艺术节」的开幕剧码,是在与世隔绝的利贺深山排练而成。戏中大量运用了「铃木方法」的训练成果,黄盈表示:「日本的审美非常强调声音与形体静态的表现力,例如跺脚或雕塑训练,初看不难,每个人都可以做,但不一定做得好看。要做得很好,需要日复一日的练习。这其中有一种精神力量的传达。」

黄盈版的《麦克白》突出了麦克白身上「反英雄」的特点,让他回到接近平常人的状态,甚至加入了幽默元素,例如夫妻诀别之际,一曲猫王的〈Stand by me〉响起,拉近莎翁悲剧与现代人的距离。除了黄盈的班底演员外,更加入来自俄罗斯的年轻女演员爱琳,将全程以俄文演出。舞台上中英俄语混搭,也十分铃木忠志。

黑色喜剧《你好,打劫!》由去年深受台湾观众喜爱的《驴得水》制作单位哲腾文化出品,借由一桩抢案,揭露社会体制如何剥夺人的理想。导演饶晓志认为,每个人都面临著「打劫」,打劫著自己的人生和梦想,屈从于社会的混蛋逻辑,让理想主义者会磨平自己的棱角,「这个时代常常会让人觉得冷漠,但『打劫』没关系,千万别忘记『表达』。不管怎样,戏剧是热的,它会让人感觉到温暖。」

饶晓志形容,这是一出会让人心痛的喜剧,就像被人用绅士般的优雅态度,朝心上狠开一枪。通过这场戏,观众清楚看见自己强颜欢笑背后的无奈,从而思索著,究竟是谁在打劫著我们的生活?这也是黑色喜剧的力道所在,「让观众笑著哭,哭著笑,当你笑完之后、哭过之余,还能留有一定的空间反思自己,甚至反思世界。」

《群鬼2.0》批判新媒体时代  《郑和的后代》轻盈表现沉重题材

《群鬼2.0》是被誉为「中国实验戏剧之希望」的新浪潮导演王翀最新作品,看过上回在台北艺术节上演的《雷雨2.0》,必对他以即时录像,融合电影语汇的导演风格不陌生。这次,王翀舍弃了易卜生原著中的写实场景和人物性格刻画,只有四台摄影机在几近空台的舞台上,透过镜头语言、影像手法把空间环境与人物内心,直接推展到观众眼前,而舞台的简约正好突出了影像的深刻和复杂。

王翀说,在网路时代,人们透过自拍进行身分表达;在《群鬼2.0》里,人物通过自拍相互交流。观众将在大银幕上看到四格小视窗,四个演员直视镜头的表演,就像是一场网路视频会议,令人眼花缭乱。他将全剧巧妙地移植到了中国的文化语境中,没有接触过原作的观众,可以理解为新的故事;读过原作的观众,则可以从细节中体会创作者的意图——一个「群鬼乱舞」的新媒体时代。

《郑和的后代》为新加坡剧场之父郭宝昆的代表作,由上海导演马俊丰诠释,以明朝太监郑和的身心处境,比喻现代人在物质文明和社会竞争的非人性压迫下,无以遁逃的空虚和沮丧。全剧没有线性的故事和对话,而是以意识流手法,展现不同方式的主体阉割与自阉,感怀身世的沉浮漂泊。题材沉重,表现形式却很轻盈。

马俊丰的导演风格向来以奇幻乖张著称,天马行空的想像力、自由错乱的拼贴,独特而印记鲜明。在《郑和的后代》中,他运用了肢体和物件剧场,每一个场景建构之后随之又被打破,观众不断处于幻觉的建立与破坏中,一路期待著「看看导演接下来出什么奇招」。空间的运用也是一绝,从表演区的分割到场面调度的丰富曲折,还有对剧场环境最大程度的利用,象征著剧中人来回陆地与海洋的迷惘与动荡。

《十方一念》谈创作  展现四位名家的生死爱恨

首度加入的香港爱丽丝剧场实验室带来《十方一念》,剧名源自佛教:「一念,指一个念头。十方,是指遍及各处的所有方向与位置。」导演陈恒辉说,虽然和佛教思想有关,但这部戏主要讲的不是佛教,而是创作。全剧以张爱玲、达利、华格纳及亚陶四位艺术家的生平及作品为蓝本,没有剧本,没有人物,没有故事,实践残酷剧场的戏剧理论,营造充满诗意的舞台意象,展现四位名家的生死爱恨。

陈恒辉带领八位各具特色的演员,以「集体创作」(Devising Theatre)的方式,把演员的研究和自由联想,透过互相汇报、对话、碰撞,融合成作品,犹如爵士乐手的free jamming。《十方一念》专注于探索一种专属剧场的,超越语言、超越文本的话语。陈恒辉强调,透过这种话语最终要达到的,就是如亚陶在〈东方戏剧与西方戏剧〉文中所写:「寻回戏剧最初始的目的,将它放回宗教及形而上的层次,使它与宇宙重新修好。」

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专栏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