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以后,表演艺术舞台忽然变得异常热闹缤纷起来,相较于往年此时,节目演出的密集度提高甚多,让表演艺术观众看得眼花撩乱,不知如何保护自己的口袋不失血才好。细究起来,这其中除了原来就预定好此时演出的节目外,还有那些四、五月时因SARS风暴而延演的作品,只要能抢到场地与档期,莫不卯足了劲,就好像要证明艺术并没有因疫病的蔓延而懈怠了创意的生机。
就在写这篇「编辑的话」之前,才去看了国光剧团的《王熙凤大闹宁国府》,这也是从五月延到此时演出的制作,且从国家剧院换到新舞台。看到魏海敏使尽混身解数诠释王熙凤这个心机深沉的泼辣货,加上王海玲画龙点睛的老祖宗贾母,看得叫人不由得热泪盈框──好的表演艺术那会因为SARS就失色了呢?几个月的休养,只是给更多时间,让表演更精进吧!
所以这一期的《表演艺术》杂志,也就让出更多的篇幅给这些即将发生的大量演出与之前演出的大量评论。通常是本刊重头戏的「专辑」,这一期暂告休息。
而在缤纷的演出中,我们发现了有趣的「张爱玲风」──港台两地的创作者不约而同选了张爱玲的小说,以剧场或舞蹈形式呈现,本期即有专文探讨这几位创作者将如何诠释这位中国才女的作品。
十一月初即将来台演出的上海昆剧团,也是因SARS延演的节目。昆剧近年来在台湾颇受年轻观众欢迎,带动了另类表演趋势,这一期中即有昆曲表演工作者杨汗如借由上昆带来的剧目、剖析音乐结构与昆剧重要的依存关系。明年将是昆剧迷重要的一年,两出重要的全本昆剧──名作家白先勇制作的《牡丹亭》与苏昆跨台制作的《长生殿》──都将在台首演,还有相关的学术研讨会等活动,昆迷们可要赶紧进修,以趁机进入昆剧殿堂!
甫于十月初落幕的第一届台湾钢琴大赛,过程热闹,也出现一些争议。本刊特邀中国文化大学音乐系主人樊蔚慈教授,以他多年观察各种国际音乐大赛的经验,为文发表他全程观察这次大赛的心得与想法,相信可以让读者对这个所费不赀的比赛内情有更多的了解。
八月底时,剧场工作者陈明才在台东都兰湾投海失踪的消息震惊的剧场界,这一期我们即邀请了陈明才的大学同窗、宜兰县民间艺能发展协会执行长游源铿以专文为读者介绍这位创意洋溢的剧场人、文化人,书写文体的特殊,也反映了陈明才的特殊。惜因篇幅之限,必须删减摘要,希望怀念陈明才的朋友,能借此有限的文字延伸无限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