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老旧古迹再生利用,以支援艺文活动展演,原是政府主导的美意。然而牛步的进度真能赶上艺文团体的需求吗?
相对于艺文团体因为需要而积极争取公家用地以作为展演空间,政府主动释出场地、规画经营的例子也有,例如新竹市国民戏院和台北市红楼戏院的修复与更新。
旧瓶新酒的创意
前者由新竹市立文化中心策画执行,将建于一九三三年、至一九九一年结束营业的新竹国民戏院(旧称新竹市营有乐馆),重新再生利用为艺文活动空间。计划缘起于八十五年文艺季,新竹市文化中心选定于已歇业的国民戏院举行,获得各界回响之后,更继续透过问卷调查、举办公听会等方式,推动当时已废置五年之久的老戏院成为「市民艺文中心」。环境企画委托民间的境群国际规划设计顾问公司执行,报吿书在八十六年十月出炉,针对国民戏院的历史沿革、再生利用的构想与方案、经营管理规画、空间与建筑规画提出说明。理想上活动部分有动态展演与静态展示,空间的配置包括影像博物馆、电影放映与表演艺术展演舞台、户外表演广场与文化咖啡座。至于建筑物本身,以不破坏历史原貌为原则。经营方面初期希望公办公营,上轨道后再交办民营。
而红楼戏院的修复则包含于台北市西门市场更新改建计划中,由台北市政府主导,初步规画设计亦委托境群执行,整个基地面积一点二〇九公顷。计划中与艺文活动相关者,包括红楼戏院建筑物本体为电影资料及放映用途、艺廊、户外即兴表演广场,报吿书于八十六年四月出炉。但是由于红楼戏院本身为三级古迹,依据「文化资产管理法」必须报请维修,维修时间将长达三年,这个案子目前已从都市发展局的企画阶段进入市场管理处及民政局监管阶段,软体活动设计则是由新闻处负责。
法规现实的限制
无论是新竹国民戏院或西门市场红楼戏院,公家单位虽主动且积极规画释出场地支援艺文活动,但是由发想到可资使用无不费上数年时间,两案至今仍处于堪地、鉴定中。老旧建筑需要时间维护重建本无可议,但相较于表演艺术界展演空间的需求孔急,我们不禁要问:先知先觉的决策者在哪里?
除此之外,八十四年年底,台北市长陈水扁曾有意将位于徐州街的市预官邸开放给民众使用,并交付新闻处规画评估,期间找了建筑师、艺文界人文多方咨询,但是至今市长官邸仍大门深锁不见动静,原因也是房屋老旧,建管处要报请维修。曾对这个空间寄与期望的艺文团体不免忧心:在这个政治情势善变的环境中,得到一个承诺已属不易,从承诺到兑现,还要经历层层法规、站站关卡,艺文环境何时才能得到改善?
(本刊编辑 蔡依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