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剧场界的开路先锋之一、剧场导演布鲁诺.巴彦于去年十二月初猝逝,让法国艺文界人士齐感哀伤。巴彦曾是法国公立剧院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领导人,却也是法国公立剧院有史以来最「短命」的行政总监。离开公立剧院,巴彦以翻译、导演戏剧为主要职志,尤其是德语区国家的戏剧作品,让法国观众认识德国剧场的多元面向。
去年十二月六日,六十六岁的巴彦(Bruno Bayen)猝然离世。《费加洛报》、《世界报》等大报艺文版皆大幅报导,重量级剧评家何丽鸥(Armelle Héliot)也于报刊、网站撰写多篇追悼文。巴彦在台湾的知名度,虽然远不及同时期的维德志(Antoine Vitez),但他同样是法国剧场界不可少的开路先锋。优雅、内敛,是他给人的第一印象。一生以翻译、导演戏剧为主要职志,旁及表演、小说创作。选择的道路虽然冷僻,但若没有他,法国当代戏剧地图就无法完整。
卅岁不到就打破两项公立剧院纪录
一九五○年,巴彦出生于法国东部的史特拉斯堡。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毕业后,巴彦创立「工作坊剧团」(La Fabrique)。一九七五年,年方廿五岁、初崭露头角的巴彦,正好遇上法国政府大力推动「去中心化」(décentralisation)的文化政策,获任命为土鲁斯国家戏剧中心的共同行政总监,与前辈导演萨拉赞(Maurice Sarrazin)共事,成为法国公立剧院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领导人。孰料政治局势变化多端,巴彦在三年任期之后仓促下台,成为法国公立剧院有史以来最「短命」的行政总监。卅岁不到的年纪,巴彦就已经打破两项法国公立剧院的纪录。
未获当局重用,或许反而是艺术家的契机。巴彦自此把大部分时间专注于德、英、瑞、义等国戏剧的引介,特别是德国。德、法虽为邻国,文化上各有优长,但历史情结与微妙的竞合关系,使得德国戏剧在法国并不特别讨喜。巴彦凭借他深厚的语文涵养,翻译、执导德语区国家的戏剧作品,不但让法国观众认识布莱希特作品的不同面向,还重译或新译韦德金特(Franz Wedekind)、布希纳(Georg Büchner)、歌德等人剧作,并于一九七○年代末期将法斯宾达(Rainer Werner Fassbinder)、韩德克(Peter Handke)等前卫剧作搬上巴黎的戏剧舞台。
除了翻译、导演之外,巴彦有时也担纲演出。例如一九八八年,维德志在亚维侬艺术节导演瑞典作家克莱贝尔格(Lars Kleberg)的《魔法师的信徒》Les apprentis sorciers一剧。剧中人假托梅兰芳之名,各抒一己之剧场观。巴彦在戏中演出导演皮斯卡托(Erwin Piscator)一角,而皮斯卡托正是布莱希特体系「史诗剧场」的开创者。
让法国剧场绽放德国剧作芳香
巴彦近年最为人所知之事,或许是二○○六年法兰西戏剧院(Comédie-Française)一场关于艺术与政治之争的风波。原本按照当年度排定的节目规划,巴彦将执导奥地利剧作家韩德克的《声音国度之旅,又名问题的艺术》Voyage au pays sonore ou l’art de la question。孰料演出在即,韩德克竟然现身前南斯拉夫独裁者米洛塞维奇的葬礼。由于米洛塞维奇曾犯下种族灭绝屠杀罪行,让各界纷纷质疑韩德克的政治立场与艺术良心。法兰西戏剧院总监波宗内(Marcel Bozonnet)以最快速度将巴彦导演的这出作品撤下。此事引起法国剧场界一片哗然,有人为波宗内叫好,加入杯葛行列;但也有艺术家选择力挺巴彦,认为艺术何须与政治挂勾。例如二○○四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叶利尼克(Elfriede Jelinek)就声言不参加杯葛行列。此一争议最后草草落幕,波宗内赔上戏剧院总监官位,由玛耶特(Muriel Mayette)继任,成为法兰西戏剧院三百年来的首位女性总监。于巴彦而言,则又是一场无妄之灾。
四十五年艺术生涯里,巴彦导演剧场作品共卅余出,兼且写作不辍。最近一本出版的小说《赋格与相约》Fugue et rendez-vous(2011),是以一个十岁的孩子为主角,以编年自传体的方式讲述故事。综观巴彦一生,有创新也有执著,但更多时候脱离不了与作品本身无关的风风雨雨。虽叹时不我予,可喜他从无视这些干扰,让当代法国剧场长年绽放德国剧作的一缕芳烈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