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兰.奥泽 在对话中 探寻无所不在的欲望
自从二○一六年与印度舞蹈家阿露西.穆耿访台演出《印X法交锋》后,罗兰.奥泽(Roland Auzet)似乎就与台湾结下不解之缘,接著就与编舞家瓦旦.督喜合作了《寻,山里的祖居所》,今年则将他在多个城市执导过的《在棉花田的孤寂》带来,以户外沉浸式剧场形式演出。奥泽表示,戈尔德思这出作品最撼动他的主题就是「欲望」,这回他邀请徐堰铃与王安琪两位女演员担纲,希望通过两个女性角色,从一种「普世性的眼光」来看待欲望的问题。
自从二○一六年与印度舞蹈家阿露西.穆耿访台演出《印X法交锋》后,罗兰.奥泽(Roland Auzet)似乎就与台湾结下不解之缘,接著就与编舞家瓦旦.督喜合作了《寻,山里的祖居所》,今年则将他在多个城市执导过的《在棉花田的孤寂》带来,以户外沉浸式剧场形式演出。奥泽表示,戈尔德思这出作品最撼动他的主题就是「欲望」,这回他邀请徐堰铃与王安琪两位女演员担纲,希望通过两个女性角色,从一种「普世性的眼光」来看待欲望的问题。
由贝尔蒙与麦耶两位艺术家组成的「声光剧团」,将于三月底带来他们的作品《马戏暗影》,演出融会砂画、偶戏、动画影像等呈现方式,并邀请法国知名童书作者暨绘本画家沛浮撰写演出脚本,故事以马戏团为背景,乍看之下似乎是描述杂技艺人与动物的无奈,整体气氛既诙谐又带点悬疑与黑色幽默,最终在热闹嘉年华里让观众看到世界的温馨与美好。
大家都去放暑假的巴黎,还可以在布洛涅森林公园看到「加特隆草地IN戏剧节」的精采节目,演出在「莎士比亚绿荫庭园剧场」搬演,户外森林剧场难免有小动物出场「客串」,让观赏别具野趣。这次的戏剧节中除了有剧情本就非常适合森林氛围的《仲夏夜之梦》,还有改编自契诃夫《凡尼亚舅舅》的《契诃夫式婚礼!》、马里沃的《考验》等,多为活泼生动的轻喜剧,让观众在夏日薰风中品味爱情的轻快气息。
廿九位「国家戏剧中心」总监与艺术家选在法国国庆大典前夕,联名投书《世界报》发表剧场宣言,阐述新时代的公立剧院角色。由于今年适逢法国剧院的「去中心化」政策实施七十周年,投书中赞扬当年「去地方化」政策的前瞻与创新,重申文化活动之可贵,强调剧场的社会责任。参与投书的总监多是年轻一代剧场导演,也使得这份投书更显分量。
巴黎维列特剧院在五月上旬推出一档很特殊的作品《伊里亚德》,改编自同名荷马史诗,特殊之处在于,这是由六名受刑人、八名专业演员与一名伊朗籍女歌手演出的制作,几乎所有参与演出的受刑人都从没进过剧场看戏,但他们充满能量的演出却不比专业演员逊色。导演贾克莫尼表示,该剧演出体现「尊重、荣誉、自豪」的精神,这对受刑人而言是珍贵的价值,不回头去看每个人的过去,而重新去发现一个人,以及他人性的一面。。
法国总统大选尘埃落定,确定由年轻的马克宏入主当政。回顾他竞选期间提出的文化政策,多以守成为主,曾当过银行家的他也强调艺术产生绩效。在与表演艺术较相关的政见中,有提到要让表演场馆的主事者性别比更趋平衡,也提出让更多儿童与青少年有参与艺术的机会,并提出「文化通行卡」的概念,并期望艺术家能身兼十八般武艺,并且积极「走出去」让世人看到。
法国总统大选进入如火如荼的阶段,知名老牌演员贾克.韦伯与方思华.莫雷也将在总统大选第二轮投票前夕,合作推出新戏《一九八八年:密特朗与席哈克的辩论》,将当年这场精采电视辩论搬上舞台,藉著重现当年历史场景,让历史在今天的观众眼前映照出它的本质。
在国家电影中心资助下,阳光剧团推出成名作《1789》高画质修复版与蓝光版DVD,此剧首演于一九七○年,是法国观众们心中不朽的剧场传奇,通过廿五名演员「戏」说从头,呈现大革命爆发后得种种社会动荡与政治混乱,乃至四处迸发、大破大立的能量。修复版《1789》套装DVD共两片,一是珍贵的演出纪录,一是由义大利纪录片导演密席欧摄制的《1789四十年后》,在后者的访谈中,莫虚金坦言她借由剧场向社会不公抗争到底的心志从未改变。
法国对文化艺术的保存与发扬向来不遗余力,拥有悠久历史与丰富传统的偶戏,,自是法国政府致力的重点,早在一九八○年代就成立「国际偶戏学园」与「国立偶戏艺术高等学院」,为偶戏传承培育人才。二月初文化部长阿祖雷女士更宣布偶戏将获得文化部「国家标章」殊荣,未来除可享有更多预算,且学位认证与教育制度的层级都有所提升,让偶戏在国家殿堂的地位再上层楼。
创立于一八六二年,在总监夏普兰手下成功转型为巴黎音乐剧地标的夏特雷剧院,将自今年三月起展开封馆维修,预计为期两年半。这次工程主要为了翻修老旧的电力、空调系统及舞台机械设备等,使其符合最新的安全规范,同时也将改善柜台与内部空间动线。期间,原本已排定的演出计划将移至其他场馆,原总监夏普兰也将转任「乐之塞纳」音乐厅总监。
法国剧场界的开路先锋之一、剧场导演布鲁诺.巴彦于去年十二月初猝逝,让法国艺文界人士齐感哀伤。巴彦曾是法国公立剧院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领导人,却也是法国公立剧院有史以来最「短命」的行政总监。离开公立剧院,巴彦以翻译、导演戏剧为主要职志,尤其是德语区国家的戏剧作品,让法国观众认识德国剧场的多元面向。
赶在明年总统大选前,法国政府确定推出重大的剧场计划,将在巴黎第十七区成立「戏剧城」,主场馆设于国立奥德翁剧院的贝堤耶实验剧场所在地。「戏剧城」占地两万平方公尺,将于二○一八年动工,预定二○二二年落成,落成后将由奥德翁剧院、法兰西戏剧院及国立高等戏剧学院共同使用,结合戏剧教学与专业剧团演出环境,让学生、老师、艺术家、观众之间的互动更为密切。
法国政府智库的研究指出,如果能降低不同族群(如性别、肤色等)之间的就业率差异,那么法国的国内GDP将可提高6.9%,而在表演艺术界,也正有愈来愈多企业挹注资金,协助剧场推动各种提升「多元性」计划计划项目包括演员养成、剧场创作参与,也含让非中产阶级观众入场看演出,可说是在实践社会公义的同时,共同把产业的饼做大。
法国的剧场不只是以白人观众为主,台上演戏的也多是白人演员,九月中《世界报》举行了「戏剧与电影中的多元性在哪里?」论坛,邀集文化部官员、剧场导演与演员等共聚一堂讨论。果然当天砲声隆隆,其他族裔导演与演员纷纷痛批此一现象,包含剧院安排的制作中,少数族裔的角色与剧本都非常少,也让少数族裔演员难以现身。但当日论坛却也少了亚裔的声音,剧场的多元性问题,或许还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真正找到解答。
今年的外亚维侬艺术节(OFF)已经落幕,成果丰硕,包含有一千四百一十六档节目在一百廿九个不同的表演场所演出,票房更超越去年,成长了41%,气势已超越主场的「亚维侬艺术节」(IN),主要原因在于,法国各大公、私立剧院经纪人无不利用此一机会赴亚维侬「海选」下一年度的节目,谁能在外亚维侬胜出,谁就能赢得头筹,所以即使无法打平甚至赔钱,各表演团队也要来这个超级擂台,一拚高下。
发生在法国国庆日的尼斯恐攻事件,让距离不远、正在举行的亚维侬艺术节颇受震撼,尤其今年多出作品都涉及大规模屠杀、恐怖主义、极右派势力等主题,当剧场中深思之时,剧场外却上演真实的暴虐残杀。虽然文化部长阿祖雷与艺术总监欧利维耶.毕都发布捍卫文化艺术场域的宣言,但恐攻频频之下,剧场人是否能继续团结坚持,备受考验。
五月底,珂岭国家剧院新任总监瓦吉.穆阿瓦发布二○一六/一七新剧季节目,发展重点是提供当代剧作演出平台的该剧院,在身为移民后裔的穆阿瓦带领下,更将视角延伸到其他族裔的剧作家,如让非裔导演执导非裔当代剧作家作品。他自己也将执导自己写的两出剧本:《孤身孑然》与《伊底帕斯王之泪》。此外,他也积极推展青少年戏剧工作坊,让青少年有机会参与戏剧制作。并要求工作人员走出剧院推动社区活动,与在地民众「搏感情」。
经济不见起色,法国公立剧院也必须努力祭出优惠利多,让国民依然能亲近剧场艺术。巴黎奥德翁剧院新任总监布隆胥维宣布新剧季节目时,特别推出五出全新制作的优惠口碑场,以半价邀请观众尝鲜;老字号法兰西戏剧院也跟随英国国家剧院的脚步,与法国百代影业旗下的「百代现场」合作,挑选经典剧目在各地电影院同步放映,让古典文学与大众更亲近。
悬缺三个月的珂岭国家剧院总监一职,于四月初宣布由剧作家瓦吉.穆阿瓦接任。原籍黎巴嫩的穆阿瓦因中东战乱流离,曾逃至法国却未获居留许可,后来辗转落脚加拿大魁北克,从流亡者成为剧作家,笔下种种从个人生命史化出的离散之情、家国之思屡屡撞击观众与读者的心灵。穆阿瓦获得法国剧场界重视,这次接掌以演出并推广当代剧作家作品为重要使命的珂岭国家剧院,是否能给低迷已久的法国戏剧带来新气象,令人期待。
法国政府于二月下旬宣布新任文化部长阿祖蕾上任,这已是奥朗德执政四年以来所任命的第三位文化部长。文化政策学者布鲁斯提为文指出文化部人事变动的意涵,由此见证前人所树立的文化政策典范,已经完全屈服于市场法则。因为前任的佩勒兰与现任的阿祖蕾都以企管与财务见长,可以看出奥朗德政府要求的是「要文化更要赚钱」,文化政策以利益为导向,让表演艺术只得继续维持通俗、实用且易于贩售票房的路线。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