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剧场元素,以多元形式与当下对话,经典拈来皆可化作文章……东欧的剧场工作者展现了缤纷繁复的样貌,除了将访台演出《哈姆雷特》的柯尔斯诺瓦,趁此机会,本刊也介绍几位值得关注的东欧剧场导演与团队,让读者更深入东欧剧场工作者的创作面貌。
保加利亚
狄米特.戈契夫(Dimiter Gotscheff)
一九四三年生于保加利亚的小城镇。受父亲影响,戈契夫廿岁时决定前往东德攻读兽医。两年后,他与海纳.穆勒(Heiner Müller)相遇,转而进入柏林洪堡大学钻研戏剧。毕业后,戈契夫曾在柏林剧团(Berliner Ensemble)担任布莱希特嫡传弟子贝松(Benno Besson)的导演助理。一九七九年,因东德政府实行文化肃清政策而回到故乡,在当地导演、翻译许多德国剧作。一九八五年他受邀回柯隆执导《危险关系四重奏》后,决定定居德国。在一九八○至九○年代间,他游走于德国各地国家剧院,成为炙手可热的导演(注1)。千禧年后,柏林戏剧盛会(Theatertreffen)数度邀请他的作品(注2)。
戈契夫的导演风格充满辛辣的幽默感与颠覆的破坏性。两德统一之后,他强力批评布尔乔亚阶级因循苟且的生活态度,并深刻挖掘在历史洪流中个人存在的矛盾。二○○七年,他主演并执导《哈姆雷特机器》,将时空背景聚焦在柏林围墙倒塌之后,呈现共产主义没落造成的精神分裂。戈契夫极度重视舞台表演,常常挑战演员极限。在他的作品中,舞台上通常没有任何实景,演员必须用表演形塑出戏剧场景。然而,他不想塑造「空的空间」。在舞台设计芭哈克(Katrin Brack)的协助下,他用纯粹简单的物质制造出精采丰富的效果,例如,《乌布王》只运用了大小不一的汽球、《伊凡诺夫》的舞台淹没在一片烟雾弥漫中、《伪君子》的台上则散布五彩缤纷的彩带。二○一三年,戈契夫骤然去世。隔年,柏林戏剧盛会特别安排他最后一部作品《水泥》Zement作为开幕,纪念他的艺术成就。
波兰
克里茨托夫.瓦里科夫斯基(Krzysztof Warlikowski)
五年前曾受邀至台湾演出《阿波隆尼亚》(A)pollonia的瓦里科夫斯基是当今欧陆最前卫的导演之一。原本双修历史、哲学的他,后来因前往法国研究古希腊剧场而投入导演工作。九○年代,瓦里科夫斯基曾担任彼得.布鲁克、陆帕(Krystian Lupa)的导演助理,也有幸见习柏格曼、史特勒(Giorgio Strehler)两位大师晚年的剧场实务。九○年代开始,他以初生之犊的姿态挑战莎士比亚、希腊悲剧等经典作品,也搬演数部当代文本。二○○○年起,他逐渐以大胆、实验的导演风格在欧洲剧坛崭露头角(注3),并被邀请导演数十部歌剧。二○○六年,他荣获梅耶荷德奖,被选为欧洲最佳导演。两年后,他又获得「欧洲剧场新现实」的殊荣。
身为犹太后裔的他,特别关注身分认同的错乱、历史伤痕造成的原罪、失根的焦虑、少数族群的处境等议题。他的舞台布满了钢筋、玻璃、磁砖、日光灯……等非自然元素,并用对比强烈的色调与大量投影让观众感受到现代社会的冰冷残酷。二○○九年开始,瓦里科夫斯基偏爱拆解、重构戏剧文本,并在演出中穿插不同领域的论述。例如,由伊莎贝.雨蓓主演的《欲望街车》Un tramway(2010)和《费德儿们》Phèdre(s)(2016)完全跳脱了原著框架;前者运用希腊哲学、当代社会学探讨人性欲望,后者则由三位当代作者观点重新检视女性情欲(注4)。透过多元的剧场效果、交错的文本论述,瓦里科夫斯基在演出中构成一张复杂的辩证网络。他邀请观众进入一场「后现代」的剧场仪式,冷静地省视理性崩解的人性矛盾。
匈牙利
阿赫帕.齐林(Arpad Schilling)
一九七四年出生的齐林,十七岁就投入剧场工作。一九九四年,他执导的《血婚》获得国际业余剧团最佳戏剧奖。隔年进入布达佩斯高等戏剧学院就读之后,他与高中同学们成立了「灰阑」剧团(Krékatör)。一九九八年,该团搬演布莱希特的作品《巴尔》Baal,让他在欧洲剧坛一炮而红。毕业后,齐林拒绝进入国家剧院体系,继续独立经营剧团。二○○一年,他以NEEXT受邀至亚维侬官方艺术节演出。这部改编自《发条橘子》和《美国杀人魔》的作品以电视实境秀的形式,呈现当代人的变态与疯狂。二○○三年,他以实验性的手法执导《海鸥》,让演员融入观众之中,打破了台上台下的隔阂。
在荣获「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奖」与「欧洲剧场新现实」奖之后,齐林在二○○八年毅然决然地暂缓剧团活动,决定下乡推行艺术教育,寻找剧场形式、内容与观众之间的紧密关联。他前往特兰西瓦尼亚(注5)与吉普赛青年接触,鼓励他们用各种形式呈现自己的故事。此计划在二○一二年发展为《诺亚星球》Noéplanète。剧中不但融合了叙事、马戏、电影、音乐,还邀请观众直接与非专业演员讨论欧洲的难民问题。两年后,齐林推出Loser, the Party。剧中,他刻意模糊现实与虚构的分野,强调知识分子的软弱与当代民主的危机。齐林的作品走出剧场框架,在社会中寻找艺术的政治力量。他企图创造一种流动的「族群剧场」,带领大家重新面对历史,开启未来的展望。
奥地利
柯洛蕾妮亚.海娜(Cornelia Rainer)
众多东欧导演之中,很少见到女性创作者。只有卅四岁的柯洛蕾妮亚.海娜在男性主导的国家剧院体系中异军突起,成为指日可待的剧场新秀。在维也纳大学完成学业后,海娜继续前往巴黎研读剧场理论。她对于音乐有浓厚的兴趣,不只学习西方的传统演唱技巧,也曾到台湾戏曲学院研习京剧演唱。二○○五年,她在城堡剧院担任导演助理,四年后,她成为独立创作者,受邀至德国与奥地利等地执导剧作,例如:二○○九年在塔利亚剧院演出的独角戏《理查二世》。
二○一二年海娜成立「俄国山岳」剧团(Theater Montagnes Russes),推行自己编写的作品。二○一四年,这位年轻女导演以改编圣女贞德传奇的儿童剧Johanna荣获奥地利年度剧场新秀。而她在四年前受萨尔兹堡音乐节委托制作的《梭茨》Lenz也在二○一六年入选亚维侬官方艺术节。在这部改编自毕希纳短篇小说的作品中,海娜以木料制作出一道贯穿舞台空间的环形轨道,像是水上乐园的滑水道一般。她不只用充满变化的舞台走位象征德国浪漫诗人的疯狂,也用打击乐增强戏剧节奏、突显文字的音乐性。游移在亲密场景与壮观场面之间,她成功营造出十八世纪德国乡间的保守氛围,也反应了角色内心的冲突与矛盾。然而,整体演出风格偏向情节剧,缺乏了更深刻的想像空间与思考辩证。
爱沙尼亚
99号剧团(Teater NO99)
99号剧团由导演帝特.欧雅索(Tiit Ojasoo)与舞台设计、影像艺术家艾娜.丽丝.珊普(Ene-Liis Semper)共同组成。成立于二○○四年,剧团的第一出制作就从编号99开始倒数,预计廿年后做完最后一次创作即自动解散。对于两位创作者而言,这种步向终局的创作历程不但提醒他们剧场昙花一现的本质,也让他们把握当下、竭尽所能挑战表演的可能性。成军十二年来,该团不仅尝试过多种表演形式(改编经典文本的剧场呈现、歌舞剧、与乐团合作的装置表演、行为艺术、影像、当代舞蹈……等),也经常在非剧院场地中演出。
然而,两位创作者并非想玩弄形式。每出制作的表现手法都由他们带领十位演员即兴发展完成。99号剧团的作品让观众重新省思现存环境的危机,具有强烈的批判力量。例如,83号《如何跟一只死掉的野兔解释何谓意象》Kuidas seletada pilte surnud jänesele (2009)用抽象的手法批评当代艺术市场的商业化现象、51号《我老婆火大了》Mu naine vihastas(2014)透过荒谬剧的情节讽刺摄影技术的庸俗化、46号《Savisaar》(2015)则借由希腊悲剧的形式呈现爱沙尼亚政客的腐败和堕落(注6)。在2014年的作品75号《团结爱沙尼亚》Ühtne Eesti suurkogu中,该团成员化身为一股政坛新势力,宣布投入国会选举。他们仿效政党宣传模式、共吸引了近七千五百名民众参与造势大会。游走在真实与虚构的暧昧边缘,99号剧团成功地突显出当代民主光怪陆离的现象,也让观众重新省思政治参与的意涵(注7)。二○一七年二月,欧雅索与珊普受台南人剧团邀请,将来台举办工作坊,请千万不要错过这次认识99号剧团的机会。
注:
- 除了与柏林人民剧院 (Volksbühne am Rosa-Luxembourg-Platz)、德意志剧院(Deutsches Theater)、汉堡的塔利亚剧院(Thalia Theater)不定期合作之外,戈契夫在1993至1996年曾主导过杜塞尔多夫戏剧院(Schauspielhaus de Düsseldorf),并在1995至2000年担任波鸿剧院(Schauspielhaus de Bochum) 的驻院导演。
- 戈契夫入围柏林戏剧盛会的作品包括:2003年与柏林人民剧院合作的《黑人与狗的争斗》 Der Kampf des Negers und der Hunde、2005年与同一剧院合作的《伊凡诺夫》Iwanow 、2006年与塔利亚剧院合作的《伪君子》Der Tartuffe。2012年,戈契夫又受到阿姆斯特丹剧团(Toneelgroep Amsterdam)邀请,与该团演员重制了《伪君子》。
- 2001至2013年,亚维侬官方艺术节不但呈现过他六出作品,并邀请他挑战教皇宫、FabricA等大型表演场地:2001年《哈姆雷特》、2002年改编莎拉.肯恩的《涤净》、2005年呈现以色列剧作家Hanokh Levin的《克鲁姆》Kroum、2007年的《美国天使》、2009年《阿波隆尼亚》、2013年的《华沙小酒馆》Kabaret warszawski。
- 剧中除了最后引用哈辛(Racine)的古典文本之外,主要都是三位当代作家根据费德儿神话的改编:黎巴嫩裔加拿大剧作家瓦吉.穆阿瓦德(Wajdi Mouawad)的《婊子》Une chienne、莎拉.肯恩的《费德拉的爱》、南非小说家柯慈(J. M. Coetzee)的《伊丽莎白.科斯特洛的八堂课》中的第七课:「爱欲」。
- 特兰西瓦尼亚(Transylvanie)曾是匈牙利的国土,在中世纪时是贵族逃避土耳其进攻的避难所。第一次世界大战过后成为罗马尼亚的一部分。
- 这部作品以爱沙尼亚首都塔林市长Edgar Savisaar为名,融合了希腊悲剧的情节与歌队的形式。这出制作在2015年议员选举前演出11场,每一场皆吸引了1500名观众。
- 想了解75号《团结爱沙尼亚》的资讯,可参考OISTAT国际剧场组织于2015年8月14日在《女人迷》网站上的报导(womany.net/read/article/8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