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姆雷特》一直处在一种直接的惊悚状态,还有一只大老鼠(右)一直在舞台上看著这一切。(Dmitrij Matvejev 摄 立陶宛OKT剧团 提供)
特别企画 Feature 批判的乌托邦 当代东欧剧场╱即将上场

展现矛盾震惊观众 捕捉时代精神

奥斯卡.柯尔斯诺瓦与《哈姆雷特》

来自立陶宛的奥斯卡.柯尔斯诺瓦承继了俄国剧场大师梅耶荷德与立陶宛重量级导演瓦特库斯的剧场美学,强调肢体剧场的戏剧性张力,他说:「我们就是要直接,要把所有不必要的东西,像演员的自恋或无意义的道具,都从舞台上去除,并利用空间与服装来激化动作与音乐……我们试图展现矛盾,借此震惊、娱乐、影响观众,让他们思考他们在舞台上所目睹的。」此次来台的《哈姆雷特》,具体展现了他的美学意图,也捕捉时代的精神。

来自立陶宛的奥斯卡.柯尔斯诺瓦承继了俄国剧场大师梅耶荷德与立陶宛重量级导演瓦特库斯的剧场美学,强调肢体剧场的戏剧性张力,他说:「我们就是要直接,要把所有不必要的东西,像演员的自恋或无意义的道具,都从舞台上去除,并利用空间与服装来激化动作与音乐……我们试图展现矛盾,借此震惊、娱乐、影响观众,让他们思考他们在舞台上所目睹的。」此次来台的《哈姆雷特》,具体展现了他的美学意图,也捕捉时代的精神。

2017TIFA奥斯卡.柯尔斯诺瓦X立陶宛OKT剧团《哈姆雷特》

2017/3/314/1  1930

2017/4/2  1430

台北 国家戏剧院

INFO  02-33939888

二○一三年四月,我买了最新出版的《剑桥剧场导演入门》,封面剧照马上吸引了我。照片中央是一只人扮的白老鼠,被一堆带有镜子的化妆台所围绕,旁边还有两位演员,他们把纸张与红色纸巾往空中抛,现场一片混乱,给人一种强烈的暴力感。我查了书背的说明,一个很东欧的名字出现在我眼前,并标示作品是《哈姆雷特》。本书由加拿大知名学者伊恩斯(Christopher Innes)与伦敦大学的雪芙索瓦(Maria Shevtsova)所合著,又挂了剑桥大学的名号,有那么多国际导演可以挑来当封面(从彼得.布鲁克、罗伯.威尔森到凯蒂.米契尔等,该书都有专章讨论),却为何选了这一位东欧导演,表示此人必定大有来头,我开始对奥斯卡.柯尔斯诺瓦(Oskaras Koršunovas)充满好奇。

恰好一年之后,我受邀去参加柏林「剧场盛会」(Theaterterffen),同行是一群廿多位同样受邀的国际贵宾。在看某场演出时,跟一位坐在我旁边的女士聊了起来,她说了她所代表的剧院,我根本没印象,但她一说艺术总监的名字,我马上很兴奋地说:「Hamlet!!!」或许是因为我猜对答案,这位制作人从包包里拿出两片DVD送我,一片是《哈姆雷特》,另一片是《樱桃园》。

让观众思考他们在舞台上所目睹的

柯尔斯诺瓦出生于一九六九年,于一九八九至九四年间就读于首都维尔纽斯(Vilnius)的立陶宛音乐学院,在知名导演约纳斯・瓦特库斯(Jonas Vaitkus)底下学习导演。瓦特库斯是立陶宛剧场界在七、八○年代的重量级人物,他擅长总体剧场与古怪意象,偏好展现个人与社会的冲突(想想柯尔斯诺瓦《哈姆雷特》里的老鼠与整体诠释)。柯尔斯诺瓦在九○年代初期的三部曲《那里就是这里》Ten būti čia(1990)、《老女人》Senė(1992)与《桑妮雅新年快乐》Labas Sonia Nauji metai(1994),让他崭露头角。东欧解体后,柯尔斯诺瓦曾于一九九○与九一年到爱丁堡与伦敦演出,期间也参加英国合拍剧团(Theatre de Complicite)的工作坊。一九九三年合拍剧团在立陶宛国际剧场艺术节(Lithuanian International Theatre Festival演出获得多项大奖的《鳄鱼街》The Street of Crocodiles,并开设工作坊,一九九五年柯尔斯诺瓦在立陶宛国际剧场艺术节《老女人2》Senė 2,有些评论家就观察到他在导演手法上,颇有合拍剧团的味道,有著强烈肢体剧场的风格(请观察《哈姆雷特》里对舞台道具的创意使用)。

肢体剧场对身体与道具的运用充满创意,但其根源亦可回溯到俄国的梅耶荷德。梅耶荷德对于那些不想墨守史坦尼斯拉夫斯基写实传统的东欧导演来说,向来是创作灵感的来源。早在九○年代,柯尔斯诺瓦就大胆宣传:「基本上来说,我是当代的亚陶与梅耶荷德。」这句话即使用来描述二○○八年首演的《哈姆雷特》,也是相当精准的评语。柯尔斯诺瓦对剧场的想法相当一贯,同样出自他在九○年代说法:「我们就是要直接,要把所有不必要的东西,像演员的自恋或无意义的道具,都从舞台上去除,并利用空间与服装来激化动作与音乐……我们试图展现矛盾,借此震惊、娱乐、影响观众,让他们思考他们在舞台上所目睹的。」以上这段话,也一样适合注解他的《哈姆雷特》。一九九九年他创立了以自己名字为团名的剧团Oskaro Koršunovo teatras,简称OKT。二○○○年出版的《铁幕垮台后的东欧剧场》Eastern European Theater after Iron Curtain的立陶宛篇,最后结论提到新一代导演的代表人物,就是柯尔斯诺瓦。

直接又惊悚的《哈姆雷特》

提到他的《哈姆雷特》,有一个历史背景必须知道,是年纪大柯尔斯诺瓦十五岁左右的立陶宛导演聂克罗希乌斯(Eimuntas Nekrošius),在一九九七年有也有一个奠定其大师地位的《哈姆雷特》,而且这出戏之后国际各地巡演,获得极大好评。这出戏同样充满古怪意象,舞台上悬吊著有一个融化中的大冰块,水滴会不断落下来,让演出过程充满危险感,也隐喻著整个国家处于政权轮替的不稳定状态。几乎是十年后,当柯尔斯诺瓦推出他的《哈姆雷特》时,人们很难不跟十年前的前辈作品比较。(我发现《哈姆雷特》几乎成为立陶宛导演奠定地位的接力棒,比柯尔斯诺瓦更年轻廿岁的导演奥尔嘉.妣娜 (Olga Lapina,在今年的维尔纽斯国际剧场艺术节(Vilnius International Theatre Festival)推出结合密室游戏的《哈姆雷特密码》CodeHamlet,成为新生代的亮点)

演出一开始,观众可以看到九位演员一字排开,背对观众,坐在九个梳妆台前,开始逐渐喃喃自语,接著愈来愈大声,从字幕可以知道,大家都在说:「你是谁?」在此同时,观众会看到演员是面对镜子说这句话,仿佛是他们是说给镜子里的自己听的。但这句话也是《哈姆雷特》立陶宛译本对剧本第一句台词:「是谁在那儿?」(Who’s there)的翻译,所以这句话也可视为是角色对著镜子里的幻象说的(因此这段结束后,霍拉旭跟挤在一起的士兵,面对看不见鬼魂说:「你是谁?」)。更惊悚的,是台下观众也会看到自己处在镜像当中,于是也可将这句话视为是对观众的质疑。柯尔斯诺瓦非常厉害,光是一开场,就有办法马上将观众的心理状态,拉到接近哈姆雷特的心理状态,开始对眼前事物的确定性感到怀疑。

以《哈姆雷特》捕捉时代精神

柯尔斯诺瓦另一个厉害手法,是让新王与旧王都由同一位演员扮演。这里又可引发多重诠释,一是新旧政权没有差异,都长一个样子;二是有时我们实在说不出来,那位一直站在化妆台背后观看一切的,到底是旧王的鬼魂,还是掌控一切的新王。《哈姆雷特》一直处在一种直接的惊悚状态,尤其是一只大老鼠一直在舞台上看著这一切(令人联想到剧中剧《捕鼠器》),搭配上震耳欲聋的摇滚乐,更激发著观众的暴力感。

我特别推崇的是最后一段:哈姆雷特与雷欧提斯决斗,导演让后者拿红色颜料直接往哈姆雷特身上挤,没多久我们就看到鲜红满脸的哈姆雷特。最后他往站在身后的叔叔克劳地跑去,两人互相拥抱贴脸,然后克劳地也变得像是满脸鲜血,也代表了他的死亡。接著哈姆雷特讲了剧本更早之前的经典独白:「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是默默忍受恶运的矢石和箭镞,还是挺身反抗人世无涯的苦难……重重的顾虑使我们变成了懦夫,决心的本来光彩被审慎的思维盖上了一层灰色,伟大的事业会因此偃旗息鼓,推动了行动的意义。」柯尔斯诺瓦在此处的调动,让原本陈腔滥调的台词,又变得鲜活有力起来。

柯尔斯诺瓦强调:「我要执导《哈姆雷特》的唯一原因,是我可以借此讨论当代,透过莎翁的剧本谈论我的个人经验。我试著感受围绕著我的世界,去捕捉时代的精神。」而他所观察到的,是「从某个角度来说,任何活在廿一世纪初期的年轻人,其实都处在类似哈姆雷特的基本状态。」想想即使是在台湾,要不要采取行动,或行动是否能改变世界的想法,也一样困扰著新世代。到底是要投身理想,还是活在小确幸当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柯尔斯诺瓦的《哈姆雷特》,太值得当代人一看。

专栏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专栏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