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nti Udomsri
特别企画(二) Feature 表里泰国(下) 里.泰国剧场进行式╱艺术人物志

贴近当下 他们与艺术一起前进

认识五位泰国当代表演艺术家

本文介绍的五位表演艺术工作者——Pradit Prasartthong、Nikorn Saetang、Phongsathorn Sutham、Santi Udomsri与Daraka Wongsiri,他们或以现代剧场创作为生涯职志,或原本出身传统领域但也跨入当代音乐演出,艺术之路皆贴近当下,不管是推展传统音乐的当代可能,或是编创演出针砭政治社会的作品,当代泰国表演艺术因而绽放出多元丰沛的能量……

本文介绍的五位表演艺术工作者——Pradit Prasartthong、Nikorn Saetang、Phongsathorn Sutham、Santi Udomsri与Daraka Wongsiri,他们或以现代剧场创作为生涯职志,或原本出身传统领域但也跨入当代音乐演出,艺术之路皆贴近当下,不管是推展传统音乐的当代可能,或是编创演出针砭政治社会的作品,当代泰国表演艺术因而绽放出多元丰沛的能量……

拥有丰富演奏与教学经验的Santi Udomsri,是杰出的泰国皮帕特乐团(Piphat,由泰国木琴、围锣、鼓、泰国木管乐器、铜钹等编制组成的泰国古典乐团)演奏家。自二○○七年起任教于布拉帕大学泰国古典音乐系,致力于泰国古典音乐的教育与传承。

出身音乐家族  传统就是成长养分

Santi的音乐学习启蒙于家族经营的皮帕特乐团,与台湾早期传统音乐传承的情况相似,乐团多由家族支持,每位家族成员皆会参与乐团的培育与训练,再一代代传承下去。Santi便在如此得天独厚的环境下,由家中父执辈指导,于乐团中接受音乐教育及技能培训,并时常跟著家族乐团排练并参与各类型演出,举凡具有娱乐或仪式性质的婚丧喜庆等场合,皆有他的身影。

与台湾不同的是,参与丧礼场合之演出有时仅仅是为了糊口,然而对泰国音乐家来说,丧礼则是非常重要的社交场合。Santi表示,丧礼不仅有助于泰国音乐家与他人友谊关系的提升,且因为丧礼本身具有不可预期性,对音乐家而言有著更多的挑战,在演奏技巧的发挥也有所助益。

精湛技艺走访各国  与当代音乐合作演出

擅长皮帕特乐团各种乐器的他,会选择低音围锣(Khawng wong yai)为求学阶段的主修项目,一方面是著眼于锣在皮帕特乐团里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代表著整个乐音的基底,一方面也是因为演奏低音围锣必须将旋律精确记于脑海中,且经历反复多次之磨练,才能得心应手地演奏。拥有朱拉隆功大学美术与应用艺术学院深厚的学士与硕士训练,Santi带著他优秀的演奏技艺至台湾、美国、韩国、中国、新加坡、菲律宾等地演出泰国古典音乐,也参与当代音乐的演出。对他而言,与当代音乐的合作过程,让他感受到极大的文化差异,却也让泰国古典音乐及文化有著朝向现代发展的可能性。

提到泰国古典音乐当今的发展现况,Santi也担忧泰国音乐可能会因西方音乐的强势入侵而式微,但仍以相当的信心来期许对泰国音乐有兴趣之学子,会在未来加入泰国古典音乐的领域;也希望泰国政府可以从政策方面著手推广泰国音乐,让全民一起学习,让泰国古典音乐,可以在这片富饶的土地持续传承它的美丽与细腻。

曼谷剧场节推手

Pradit Prasartthong

文字  陈昱安

二○○四年,在泰国文化部主办的第一届「席拉巴松奖」(Silpathorn Award)这个为鼓励泰国当代艺术创作者所成立的奖项中,Pradit Prasartthong就获得了「最佳表演艺术家」的肯定。同时,Pradit在一处主要透过剧场演出彰显社会议题、推广剧场教育的剧场联盟基金会“Makhampom Foundation”担任艺术总监与行政要职。而在此之前,他亦开始策划推动曼谷剧场联盟(Bangkok Theatre Network,BTN)并和其他剧场人一起为曼谷剧场节奔走塑形,直到二○○二年十月,曼谷剧场节正式亮相登场至今。

Pradit从一九九○年便开始推动曼谷剧场联盟及剧场节,目的是希望借由剧场艺术节支持地方暨国际剧场艺术创作者们持续在剧场创作,并在泰国推广现代剧场艺术、拓展出更多观众群。

从零开始  与同伴一起打造剧场节

回头拾缀筹备之初的过往,Pradit说:「我们当初仅有几位剧场创作人与艺术家挽起袖子,从零开始。那时没有任何金援,所有合作伙伴带著灯光、舞台器材、贡献劳力或是带著食物来慰劳大家。」就这样年复一年,加入联盟的成员和演出作品数量都陆续增长,如今,剧场节规模已臻成熟,不仅固定每年十一月举办、活动期间将近廿场演出且全数免费入场,现已成为泰国备受关注的年度艺术节之一。

在为艺术节奔波之际,Pradit仍持续创作,且多身兼导、演二职。比较喜欢导戏还是当演员呢?Pradit表示,在这两个角色之间,他倾向当一个演员,「我导戏是因为我不想让其他导演挑选或导我的戏。我创作剧本是因为可以直接将我要表达的、想说的直接传达给观众。」

编导这件事,从Pradit幼时跟著父亲摇著船去看野台戏ลิเก(Likay),跟著学校活动到皇家戏院看箜剧(Khon)起,都曾经给他很大的启发与灵感,甚至在看完戏后把所有感动化为行动,拉著邻居同学就自导自演了起来。对于制作新戏与过去那段传统戏剧学习的影响,Pradit说:「当我著手新作,我会将所有理论先放在一旁,探索所有可能性,并透过可运用的元素和技巧将我想要表达的讯息传递给观众们。传统舞剧是创作元素之一,但不能原本搬进现代剧场,也不符合我的风格。」

专注社会与政治  相信戏剧能改变社会

相信戏剧可以改变社会,毕业于曼谷法政大学社会与人文学系的Pradit曾在《BK》杂志专访中提及,在法政大学就学期间,他开始接触เพลงเพื่อชีวิต乐风(pleng pua cheewit)(注),还有一九七六年十月六日发生法政大学事件(编按),都让社会关怀与政治议题同时潜进他的创作思路。时至今日,提到创作主题,Pradit仍给了相同且坚定的回答,他说:「我所有的作品都反映著社会现状与事件,而这些事件当然也都会与政治、民主尤其是人权人民基本的权利相关。当然,是透过不同的诠释方式,在不同作品中展现各种层次。」

至于对泰国现代表演艺术的发展和未来,他认为:「年轻艺术家们仍需要空间去持续创作及表现他们的作品。小剧场在大城市中是必须的存在,从『小』开始,只需小额预算就可以继续创作工作,他们需要被推广并获得实际赞助而让大众认识他们。这点我们无法期望政府做什么,所以该是我们关注的重要议题。」此外,他也希望大专院校应该与艺术家们发展更密切的联系网络,如此才能加强现代剧场界的彼此互动。

至于已经在线上的创作者,Pradit仍觉得他们需要在国内与向国际展演他们作品的机会,和在地及国际艺术家们共同磨练技巧的工作坊亦同等重要。看来,曼谷剧场联盟和剧场节似乎只是他实践梦想所安上的第一层景片,要让更大的现代表演艺术力量汇聚,是他的期盼也是乐见的未来。

注:เพลงเพื่อชีวิต(pleng pua cheewit),是泰国1980年代初期兴起的民歌风格,主要是讲述劳工阶级为生活努力以及社会底层的生活样貌。

编按:为1976年10月5日至6日间发生于泰国的屠杀事件,该国右派民间组织在官方推波助澜下进入曼谷的泰国国立法政大学校园内对抗议独裁者他侬返国而聚集的学生施以暴行、性侵并将之杀害。(资料来源:维基百科)

剧场编导演全才

Nikorn Saetang

文字  陶维均

泰国剧场编导演全才、同时也是「8 X 8 Corner」、「8 X 8 剧团」创办人的Nikorn Saetang,毕业于曼谷塔玛萨大学(Thammasat University)传理系,编导剧作近卅出,风格不拘,内容深入体察、反映泰国社会及政经议题,曾获泰国文化部针对当代艺术所颁发的「席拉巴松奖」,是泰国剧场界重要创作者之一。

从实作累积经验  创立剧团与复合空间 

Nikorn Saetang儿时志愿是律师,后来他明白自己想要成为的其实是电视剧中扮演律师的演员,从此爱上戏剧。大学并未就读科班,但他旁听相关课程,并大量参演学生制作,以诚意打动老师让他入班,这是他戏剧科班教育的起点。毕业后,他在曼谷剧院(Bangkok Playhouse)担任舞监、编导等不同职位,非科班背景反而更能从实作累积经验,不受规则及理论的束缚。一九九八年,他与志趣相投的伙伴成立了「8 X 8剧团」,并于一九九九年赴巴黎「贾克.乐寇国际剧场学校」(École Internationale de Theatre Jacques Lecoq)进修,因个人经济因素未能全程修业,返泰后于二○○五年创办了复合式空间「8 X 8 Corner」。

「8 X 8 Corner」原先座落于覃恩(Samyan)市场及朱拉隆功大学(Chulalongkorn University)旁的小巷,三层楼里包括一楼的咖啡店及按摩院,二楼是Nikorn Saetang的居所及曼谷剧场联盟的办公室,三楼则是约可容纳三至四十位观众的小剧场,导演身兼咖啡店员、按摩师傅,一切自营自利。可惜的是,此空间目前已因房东要求而关闭,但剧团仍持续营运。

如同剧团社群网站上的自我介绍「剧场提醒你身上的人性」及贾克.乐寇所言「我们为想像力工作而非为了谎言」,Nikorn Saetang的作品议题总与社会息息相关,比如○五年作品、改编自易卜生《人民公敌》的Beauty to Hell,虚构一桩发生在农村的买卖故事,讽骂政府产销政策的贪婪迂腐。

任教职与学子交流  无畏以剧场针砭时政

他也曾进入学院担任教职,与新生代双向的交流让他自觉多年剧场耕耘有其成果,但他强调「创作必须避免自我钦佩的陷阱,不能只为自己高兴而做。如果你放弃沟通而只是自我陶醉,就别抱怨人们不看戏………剧场是双刃剑。一群人紧密相依,当然充斥著互相赞扬的时刻;但如同『民主』,若你忽视人们的负面批评,只是个独裁者。」

剧团名取自棋盘格数,以西洋棋理呼应人生哲理,人与棋子无异,处处皆是战场。Nikorn Saetang无论面对票房压力、破败体制或待针砭的社政议题,亦秉持无所畏惧的精神,勇于迎战。至今,Nikorn Saetang依然秉持他坚持的无畏精神,近来因不认同泰国高等教育及学杂费制而离开教职,战术随时势更改但战略始终不变,持续追求剧场创作/剧场教育/剧场介入社会的可能性,如同当年一手包办咖啡店、按摩院及剧场的他,坚持不懈。

古典音乐家、教师

Phongsathorn Sutham

文字  林之淯、张雅茹、杨懿惟

 任教于泰国布拉帕大学(Burapha University)的Phongsathorn Sutham(暱称“Phong”),成长于泰国东部的罗勇府,九岁起开始学习泰国传统音乐,尤以泰国Pi类(簧管家族,如Pi、Pi chanai、Pi chawa、Pi mon、Pi nai等)乐器最为擅长。

自小学习音乐的Phong,同时擅长泰国古典音乐及民间音乐,近期也参与许多当代音乐的制作。对Phong来说,相较于传统音乐,当代音乐最难之处,在于作为演奏者,不易理解作曲家想要在作品中呈现的概念,如此一来,就更难揣摩作曲家想要在乐曲中呈现给观众的感受;另一方面,由于当代音乐采用西方古典音乐的记谱法,读谱、记谱也是老师演奏当代音乐时,所面临的一大挑战。

积极参与国际交流  进行家乡音乐研究

近年来,Phong也获邀至台湾、越南、新加坡、中国、印尼、菲律宾等国家进行国际交流,对他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能够在这些计划中看到来自世界各地不一样的音乐类型。其中,令他最印象深刻的,即是上一次来到台湾时,在台北艺术大学传统音乐学系所进行的「泰国音乐」课程,他必须重新整理自己对泰国音乐既有的理解与知识,并且找到方法,对完全没有泰国音乐基础的学生进行教学与解释。

教学泰国学生与台湾学生最不同之处,除了语言隔阂之外,演奏乐器的技巧、力量、肌肉的使用都不尽相同;除此之外,泰国学生自小浸淫学习泰国音乐,而台湾学生音乐养成的差异,也是教导台湾学生学习泰国音乐的困难之一。

除了教学工作外,自朱拉隆功大学研究所毕业后,Phong也持续在家乡泰国东部进行音乐研究,除了访谈东部地区的前辈音乐家,进行乐曲的采集外;也透过田野调查罗勇府移居自缅甸的傣族移民,进一步探究离散(Diaspora)与音乐的关联。

期待后辈认真看待传统  传承推展国际

关于古典音乐与民俗音乐之间的异同,Phong认为,民间音乐较古典音乐困难,原因是古典音乐作为宫廷艺术,必须遵守既定的准则;相较之下,民间音乐则相对自由得多,民间音乐随著时间持续地发展,直至今日,不同的音乐家、不同地区的音乐仍然持续创作著。

Phong希望年轻一代的音乐家认真的看待传统音乐,而非将之当作儿戏;艺术作为文化重要的一部分,传承传统文化,并进一步推展至国际,是艺术家很重要的任务;此外,传统艺术并不仅仅具备娱乐功能,更能够协助社会保存文化知识,艺术家也能从原有的传统框架,持续创新发展泰国音乐。

笔耕不辍的终身剧作家

Daraka Wongsiri

文字  孙得钦

Daraka Wongsiri是泰国最多产的剧作家,近四十年的剧场工作生涯,执笔超过卅部戏剧和音乐剧剧本,人物形象饱满,情节紧扣当代时局,其作品亦为泰国境内戏剧科系学生的必读书目。二○一六年荣获国际演艺评论家协会(IATC)泰国分会终身成就奖。

恩师启发  踏上专业剧作家之路  

Daraka出身戏剧系,也曾修习表演与导演课程,但最终发现热情所在仍是剧本,书写是她最能表达自我的方式。她受到老师Khru Yai深远的影响,在一九八○年代确立成为专业剧作家的志向,她说:「我从她(Khru Yai)那里学到的是,我们必须牢牢掌握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大胆实验。她教导我但也一直提醒我,别完全听她的。她给我足够的自由发展自己的作品,永远鼓励我敞开心胸。」

毕业后,Daraka为教育部撰写广播剧本,心中渐渐萌生自行创立剧团的大胆想法。她不想再浸泡在官僚系统中,于是辞去公职。不久后,她决定,卅几岁的人生,要开始只做自己想做的事。于是,在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和支持者合作下,DASS Entertainment在一九九○年诞生了。

其中最重要的伙伴,当属她在一九八五年认识的Suwandee Jakravoravudh,两人建立了牢不可破的信赖关系,Daraka所有剧本都由Suwandee执导。Daraka说:「对彼此极度尊重,是我们长久合作的基础,在诠释剧本时,她非常谨慎,因此旗下的演员也会有同样的态度。在这种健康的合作关系中,我们可以放心地讨论甚至争论。」

Daraka自认是个贪婪的阅读者,连包装纸上的文字和广告型录也不放过,生活周遭的一切也是她阅读的对象,她可能见到一名满面愁容的清洁妇,就会上前攀谈,这些都可能启发她的创作。

创作类型多元  积极提携后进

Daraka的剧作类型多样,代表作如《深红玫瑰》Kulab si lueat、《彩虹的尽头》Sut sai plai rung,泰国资深剧场观众应十分熟悉;亦有讽刺喜剧,如《老女仆》Thuenthuek、《医生!那不是……》Khunmo kha taewa man maichai;此外,她还擅长改编各国题材,像是安徒生的《冰雪女王》Nangphaya Hima和中国民间故事《白蛇传》Nang phaya ngoo khao都经她之手搬上舞台;音乐剧更是她的专长,Pritsana获得 IATC 泰国分会最佳音乐剧本奖,近期的作品《妈妈》改编自Kukrit Pramoj短篇小说,大获好评。

而她最热门的作品,莫过于《「金沙大厦」幕后乱象》Onlaman lang ‘Ban Sai Thong',此剧融合了Michael Frayn剧作与Ko Surangkhanang的畅销小说改编而成,多年来一再重演,总计已在泰国境内演出超过一百场。

DASS Entertainment曾在一九九七年经济衰退期停止营运,但四年后,Daraka和Suwandee决定卷土重来,取了新的团名Dreambox。事实是,无论是不是经济衰退期,剧团经营都十分艰难。

近年Daraka不再那么多产,一方面剧团有不少赖以维生的电视工作和额外活动,一方面他们也想放慢脚步,一年好几项制作有时令人精疲力尽。

泰国当地观剧人口十分有限,而要以专业剧作家为职志,也相当不容易。为鼓励年轻一代投入剧本创作,同时也表达她对老师Khru Yai的敬意,Daraka发起了Sodsai Awards剧本奖,这是泰国专为大学生设立的唯一一个剧本竞赛。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秋天艺术节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免费订阅电子报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