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台湾小剧场史来看,九○年代百花齐放的一群非艺术学院背景的「艺术素人」,如今多数都已作为中生代专业剧场顶梁柱,「素」与「不素」在这样的艺术参与脉络中看似找不到著力点,但除了艺术作为职业的选择之外,当代创作者所提出的计划或创作中所触及的「素人参与」却有著另外一层含义——艺术家让出空间,透过活动、事件、过程、表演等方式,让观众从传统被动的角色,趋向主动介入、协作作品,贡幼颖说:「这种素人参与形式,趋向社会投入,展演更饱含社会意识。」
导演彭雅玲成立的口述历史剧团「欢喜扮戏团」(已休团),成员以六十五岁长者为主,记录淹没在历史洪流中的常民故事;汪其楣成立「台北聋剧团」,带领多障别者演出,实践文化平权;原型乐园的核心创作者贡幼颖《跟著垃圾车游台北》(2015)的「故事小巴」,交出话语权,让清洁队员诉说他如何走进清洁之路,又如何看待其清洁人生;编舞家林素莲以「边缘人物计划」创作《边缘人物》(2014)、《业余人生》(2015)、《福吉三街》(2016),合作素人横跨各年龄层与各领域,包括孩童、灵骨塔业务、设计师、建材商、八家将等;林宜瑾以「在地舞蹈剧场双计划」,以三年为目标,每年征选卅五岁以上素人发展肢体,演出《春泥》(2016-2018)。
说起来,「素人参与艺术」议题并非新鲜事。从台湾小剧场史来看,九○年代百花齐放的一群非艺术学院背景的「艺术素人」,如今多数都已作为中生代专业剧场顶梁柱,「素」与「不素」在这样的艺术参与脉络中看似找不到著力点,但除了艺术作为职业的选择之外,上述当代创作者所提出的计划或创作中所触及的「素人参与」却有著另外一层含义——艺术家让出空间,透过活动、事件、过程、表演等方式,让观众从传统被动的角色,趋向主动介入、协作作品,贡幼颖说:「这种素人参与形式,趋向社会投入(social engagement),展演更饱含社会意识。」
更追本溯源地来看,群众在艺术领域中的「社会参与实践」,早发于反骨、质疑既有成规的六○年代美国观念艺术,如林素莲、林宜瑾不假思索宣称的「人人都能跳舞」,她们的老前辈如后现代舞蹈的伊凡.瑞娜(Yvonne Rainer)也早在《A式三部曲》Trio A就挑战舞蹈界线,让舞蹈不只属于那群被舞蹈规范锤炼锻造后的少数人,也如同活跃于战后德国的偶发、观念艺术代表人物波伊斯(Joseph Beuys)所宣称的那句让人耳熟能详的口号:「人人都是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