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式藝術
-
特別企畫 Feature 現象3:參與式展演蓬勃發展,體驗方式多元
後數位時代 「參與體驗」成為最真實的現實
回看今年的表演形式呈現,最令人有感的莫過於「參與式藝術」,不管是戴上耳機、五感齊發的行走體驗,在過程中參與投票、議題討論,或是以素人身分加入演出,多樣的參與體驗表演可說是蓬勃發展,蔚為風潮。表演藝術獨有的現場性與共時性,讓參與成為個人獨特的經驗,是這類型藝術深具魅力的特色之一。
-
特別企畫 Feature 現象10:各種體驗參與,各場館延伸推廣活動多元化
賣力突破同溫層 想方設法拓展新觀眾
隨著北中南各地場館的陸續開張,各場館的藝術推廣活動也如火如荼地推展開來,讓藝術殿堂不再神秘的各種Open House、線上線下與實境互動的劇院手遊、體驗空間奇妙的各種活動這些,標誌著這是北中南各大場館戮力拓展舒適圈、突破同溫層的一年。各場館力圖開發新的受眾,以設計多元的體驗活動,試圖讓從未接觸表演藝術的觀眾從無感到有感,由未知引發好奇,無痛地進入藝術世界,進而知曉「有一種生活叫表演藝術」。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參與的時代來了
從電影、電視問世,到人人一支手機的數位時代,各式產業無不把戰火延燒到第三螢幕,追求與消費者更親密的互動,讓消費者有更好的體驗。當然,文娛業者也不例外,而其中最強勢者,無外乎線上遊戲的崛起,例如電競產業已然成為新形態的體育項目,而這些「遊戲」無疑已經滾動了新一波經濟、社會的時代巨輪。 當身為「阿祖級」的表演藝術面對上述的強勢潮流與變化,或是創作者根本就是「數位原住民」的時候,從他們的生命經驗出發,作品勢必產生質變,單純的你演我看、我說你聽的模式,不要說不能滿足現代的觀眾,可能也不能滿足藝術家創作時狂放的想像。所以近年來各種新的藝術形式層出不窮,不只是類型跨界,許多藝術創作更是企圖跨越欣賞者與作品的鴻溝,讓看展與看戲已經不只是單純的「接受者」,而是晉級為「參與者」。如同電玩遊戲一樣,不只是要給你更好的聲光效果,讓玩家身歷其境,更是要觀眾一同加入,親自體驗、甚至拼搏賣命! 本期雜誌就針對「參與式藝術」這股方興未艾的新形態作品,帶領讀者先透過五個關鍵詞解碼,打破藝術作品只是「可遠觀不可褻玩」的迷思,釐清什麼是「參與式藝術」,它又與所謂的「沉浸式」、「互動式」有何不同,並從其背後的創作發想為起點,邀集了視覺與表演藝術領域的兩位策展人、藝評人、創作者、觀眾等各方觀點,讓您抓住正在改變中的「觀演關係」未來趨勢。 當然,我們也挑選了最近上演或即將上演的參與式藝術作品為範例,如:入圍第十六屆台新獎的《人類派對》、《CYH-279 摩托計程車》,與即將到來的「臺北藝術節」中的《放跑馬拉松》、《金錢眾議院》、《歡聚今宵》等,讓讀者可以更清楚地了解,有所準備,讓您去看這些創作的時候,不會一頭霧水,用最好的心情與開放的心,感受全新的藝術體驗。 此外,我們也隨著全球大樂團樂季公布之際,第一手為讀者整理的最新資訊,歸納整理出「2018-2019新樂季搶先報」,從國際上英美、德法、中港澳,到台灣本土的各大樂團,讓您一次盡覽全新樂季重點節目,知道那場音樂會不可不聽、不可不看。我們也別請到六位國內外賞樂達人,請他們精挑出新樂季中的三檔「心頭好」,幫大家在時間有限、分身無術的窘境下,圈選重點,不容錯過!
-
特別企畫 Feature
哈囉!你參與了嗎?
從觀看到行動,是創作者對鏡框舞台的不滿足造就了參與、沉浸、互動? 還是觀眾的體驗結構在當代社會中已經轉變,需要在各種情境下發聲? 表演藝術在當代的觀演關係遭逢什麼變動? 藝術家要如何重新建構與觀眾的關係,其中的創作秘方是什麼? 藝術將如何回應當代社會,書寫「未來學」? 本期嘗試從梳理「參與式藝術」源流,專訪視覺、表演領域兩大策展人、四位橫跨行為、舞蹈、劇場的藝術家們,並邀請兩位藝評人現象觀察,同時嘗試在同一平面上邀請藝評人、藝術家、觀眾三向對談,希望透過多方視點,重整並期待下一波當代藝術的創作、觀演樣貌! 插畫|兩天工作室
-
特別企畫 Feature
五個關鍵詞 解碼「參與式藝術」
什麼是「參與式藝術」?藝術作品不就是讓我們「可遠觀不可褻玩」的嗎? 不不不,早就不是這樣了!早從一九六○年代開始,藝術作品、藝術行為就不是封閉性的存在,藝術家用各種方法、媒材,邀請觀者參與,透過感官、體驗、互動,讓藝術意念激盪、迸發。 「參與式藝術」從何而來?又與哪些概念並行而生?本文透過五個關鍵詞,邀讀者一起「參與」,探看來龍去脈!
-
特別企畫 Feature
從參與式藝術 到生態人文主義
長年關心藝術創作與生態聯繫的藝術家暨策展人吳瑪悧,多年來以藝術創作參與社會議題,近年來更專注於生態議題,因為這是與人類生存最相關的。她表示,社會參與式藝術源自前衛藝術的傳統,而藝術家的工作態度也需要更開放,透過集體合作與長期耕耘,創作啟動觀者五感體驗的藝術活動。
-
特別企畫 Feature
反思藝術消費習慣 探討與日常生活關係
今年的臺北藝術節很不一樣。少了吸睛的大團、名家,多的是非典型的藝術展演,素人、藝術家、觀眾大家一起來的藝術活動。來自新加坡的策展人鄧富權刻意讓藝術節混淆過往清晰的二元定義,將界線含混,混亂致使未知,未知則帶來可能性,「作為一個外者,我希望能提供差異,去關注個體跟時間、個體跟社群的互動。我想將素人的立場與多元的性格,包容進本屆藝術節中。」
-
特別企畫 Feature
三張圖搞懂易混淆的事
-
特別企畫 Feature
邀你出資玩遊戲 然後在真實人生發酵
英國劇團「克萊德製作」將在八月下旬帶來形式特別的《金錢眾議院》,透過出資參與的遊戲模式,讓觀眾成為「眾議院」中的決策參與者。導演賽斯.漢諾將這個原為電視台設計的提案轉化為現場演出,邀請觀眾一起參與,一起完成作品,讓過程中所經歷的在真實人生繼續發酵。
-
特別企畫 Feature
觀眾不只是觀眾,是每一個人
不管是來賓與觀眾混在一起的《張吉米的喜酒》,一次只有一位觀眾、可以帶你到天涯海角的《CYH-279 摩托計程車》,張吉米創作獨特的劇場形式,讓「觀眾」對演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存在。張吉米說,他創作總是先決定觀眾的位置,「位置決定了,你就會知道舞台在哪裡。可能是物理上的空間,也可能是心理上的位置。」
-
特別企畫 Feature 素人參與/跨領域協作
創作者讓出位置 人人都可以是藝術家
從台灣小劇場史來看,九○年代百花齊放的一群非藝術學院背景的「藝術素人」,如今多數都已作為中生代專業劇場頂梁柱,「素」與「不素」在這樣的藝術參與脈絡中看似找不到著力點,但除了藝術作為職業的選擇之外,當代創作者所提出的計畫或創作中所觸及的「素人參與」卻有著另外一層含義藝術家讓出空間,透過活動、事件、過程、表演等方式,讓觀眾從傳統被動的角色,趨向主動介入、協作作品,貢幼穎說:「這種素人參與形式,趨向社會投入,展演更飽含社會意識。」
-
特別企畫 Feature
你跳我跑 一起奔向藝術的歡樂慶典
已走過澳洲、芬蘭、南韓幾大城市的《放跑馬拉松》,除了演出者五小時不間斷的馬拉松挑戰外,另一大特色在於集結當地城市具代表性的團體共舞同樂,對主演者崔斯坦而言,與在地團隊的合作「不代表我們要以藝術家身分走進排練場,改變他們在做的事,而更像是藉著他們在做的事讓我們有了合作的可能。」
-
特別企畫 Feature
在舞蹈中尋找「超然的平等」
曾以《傑宏.貝爾》、《兩人十件》、《泰國製造》等作品翻轉台灣觀眾的舞蹈認知,傑宏.貝爾絕對不按牌理出牌的編創方式,總是能突破觀眾的思考。近年來,貝爾開始探索常人舞動的身體,即將在台演出的《歡聚今宵》便融合了專業舞者與業餘表演者的表演,傑宏.貝爾說他在《歡聚今宵》試著創造出「超然的平等性」,為了盡可能展現身體的多樣性,「我的創作關鍵就是:如何清楚突顯每名表演者的差異,又能讓他們達到一種分庭抗禮的狀態?這種平等性建立在所有人獨樹一幟的特質之上。」
-
特別企畫 Feature
有所感才有所知 請勾引我參與你的藝術
藝術創作畢竟不是社會運動,感知也終究意味著「感」與「知」二字,如何讓參與者不只是照表操課,身體完成參與卻未在認知中產生攪動,畢莎普提出的「立基於世界,卻同時脫離世界的參與式藝術存有論」,確實值得參考。畢竟想讓觀眾開始思考作品設局,如何參與的藝術性還是勾引身心進入的第一步。
-
特別企畫 Feature
從中產階級的閒暇到多重平行的世界
〔〕這個非常抽象的在場者,也就是空洞的觀眾,他是純粹慾望著的主體,如果我們進一步說的話,能夠保證這種主體的空洞性(disembodiment)的,這種感覺是由主體對於不是主體自身的那些東西的全面反射性的依賴所產生的換言之,這個主體正是由於波普(pop)領域、以及這個主體想參與的世界(那個媒體和廣告徵集的世界)所建構起來的。 羅莎琳.克勞斯(Rosalind Krauss)(註1)
-
特別企畫 Feature
你設計、我中計 一次劇場的共謀體驗
入圍第十六屆台新獎的《人類派對》正反極端兩評,讚譽該作翻轉觀者認知者有之,觀看(或說參與)第一階段空間即氣憤破門而走者有之,好奇演後觀演雙方以共謀者維護該作神秘感者有之,耳聞風聲後質疑為何要送自己上門任創作者分析嘲弄其「人類行為」者有之。 秘密是這樣的:編導洪唯堯以策展、演出規劃出兩大空間,第一個空間是「展區」,展區以一種粗糙但一應俱全的方式設有遊樂區、酒吧、餐廳,各種解說告示、工作人員、宣傳DM一應俱全,觀眾可在這個空間中喝酒吃飯玩團康;接著,觀眾會被引導進入第二個空間「動物園」,戴上耳機,透過單透鏡,聆聽導覽員解說下一場觀眾在第一空間所進行的一切「人類派對」活動,洪唯堯透過對觀看的反省,讓觀眾在既視的荒謬感中反思日常生活的體制與框架。 本文嘗試在同一平面上,邀請藝評人周伶芝主持,創作者洪唯堯、職業觀眾/製作人孫平對談,從《人類派對》擴散,嘗試在藝術生產的三向關係中,試圖觸及一些基礎問題:從奇觀社會到關係美學,參與式藝術中的藝術階級鬆動了嗎?觀者與藝術家、作品的關係為何?創作者、觀眾又是如何思考當代表演藝術中的觀演關係?誠如哲學家洪席耶(Jacques Rancire)所指出,對「觀看的批判」一直是談論藝術與社會、群眾、政治權力之間複雜關係的重要事情。或許,我們可以先從《人類派對》這個觀前觀後,讓參與者有著如此複雜情感與認知轉變的作品開始討論。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參與就是力量 沒有人是局外人
布魯塞爾國際藝術節是當代藝術創作的重要舞台,它對前衛、實驗藝術的追求,及跨文化、跨國界、跨領域的方向,讓藝術節的作品呈現了一種多元而自由的美。今年五月登場的藝術節,其中展演的製作多以體驗取代觀看,強調觀眾的介入與參與,透過這些作品,讓我們看到當代表演藝術的最新創作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