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男女主角女分别为妮娜・米娜斯扬饰演薇奥列塔(左),华裔澳洲籍男高音王亢则饰演阿弗列多(右)。(小泽征尔音乐塾 提供)
焦点专题 Focus 走进小泽征尔音乐塾:跨文化的歌剧教育平台

《茶花女》的当代新诠释!2025小泽征尔音乐塾歌剧制作现场与概念全记录

《茶花女》是威尔第于1853年创作的三幕歌剧,改编自小仲马(Alexandre Dumas fils)的同名小说。故事围绕著巴黎交际花薇奥列塔(Violetta)与青年阿弗列多(Alfredo)之间因社会与命运所阻而终究走向悲剧的爱情。作品中的旋律优美且情感深刻,从第一幕的相逢展现女主角挣扎与矛盾、第二幕父亲与薇奥列塔的对唱,到第三幕的悲剧终结,威尔第巧妙运用音乐推动剧情,结合乐器配器与情感强烈的节奏对比,使整体音乐戏剧性十足。

今年,小泽征尔音乐塾选择这部经典作品作为成果演出,由长期合作的导演大卫.尼斯(David Kneuss)执导,并邀请来自委内瑞拉的指挥家迪亚哥.马修斯(Diego Matheuz)担纲指挥。整体看来,不仅是一场音乐演出,更是一场艺术教育的传承与再创。

指挥迪亚哥.马修斯(小泽征尔音乐塾 提供)

国际阵容与专业指导 打造极致诠释

指挥马修斯为备受瞩目的拉丁美洲年轻指挥家之一,曾与多个世界顶尖乐团合作,以充满活力且富有诠释力的风格闻名,为小泽征尔在世时钦点邀请担任指挥的人选,从2022年开始合作至今指挥过4部制作。男女主角方面,由亚美尼亚女高音妮娜・米娜斯扬(Nina Minasyan)饰演薇奥列塔,华裔澳洲籍男高音王亢(Kang Wang)则饰演阿弗列多。两位歌者不仅具备极佳的声音条件与技术,更能深刻诠释角色的内在挣扎与情感波动。而导演大卫.尼斯同样为本次制作的重要灵魂人物,作为国际乐坛极具分量的歌剧导演,他曾在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米兰斯卡拉歌剧院、纽约大都会歌剧院与伦敦皇家歌剧院等世界顶尖场馆执导演出,风格洗练、叙事节奏明快,深受观众与评论界肯定。他与小泽征尔长年合作无间,是小泽征尔音乐塾的核心创作伙伴之一,多次担任歌剧制作导演。尼斯不仅延续了小泽对艺术品质的坚持,也成为将其精神传承予下一代音乐人的关键人物,让本次《茶花女》不仅是一场音乐盛宴,更是对小泽精神的致敬之作。

台新艺术-票选活动广告图片
导演大卫.尼斯(Michiharu Okubo 摄 小泽征尔音乐塾 提供)

现代视角与重塑薇奥列塔的艺术世界

从第一幕描绘巴黎的艺术圈与爱的悸动,导演尼斯便直指他重要的概念:「第一件事情,我的工作就是要清楚地说《茶花女》这个故事,让每个人了解故事情节的整体样貌。」为了让现代观众产生共鸣,他选择将故事背景设定在20世纪早期到中期,因为这个年代的时尚很有特色,例如名牌的兴起,有著风格、时尚、金钱的象征。受到美国影星葛丽丝.凯莉(Grace Kelly)、拉娜.透纳(Lana Turner)与奥黛丽.赫本(Audrey Hepburn)等经典女星风格启发,他想要让薇奥列塔的形象不是病中的女子,而是「一个有艺术品味、聚集艺术家朋友,并创造出美丽生活空间的女人」。

在这样的背景中,尼斯更深刻地探究薇奥列塔的内心。他认为女主角身边围绕著许多人,但大家想要的是她的人,而不是她的心;而她所在乎的不是金钱、也不是事业。所以当她遇到了深爱她的阿弗列多时,一切都改变了。他提到:「这是她第一次感受到无私的爱。所以她愿意放弃这个地方,为了阿弗列多离开巴黎到乡间。」这样的设定为第一幕注入鲜明现代感,也突显了薇奥列塔对爱情与生命的渴望。

导演尼斯以当代精神,重塑薇奥列塔的精神世界。(上仲正寿 摄 小泽征尔音乐塾 提供)

合唱戏剧性提升,情境与角色细节并重

在这一幕中,脍炙人口的咏叹调〈饮酒歌〉除了主角悠扬的歌声外,场景也十分盛大,特别的是合唱团的衬托不但细致,更是恰当地融入整个剧情,在歌唱外也有著各式各样的扮演。对此,尼斯笑著表示:「我试著给他们每个人一个角色,例如你在画画、你当赞助者、你是艺术家的朋友……不论如何就是找个角色投进剧中。所以你会看到她们在里面活力十足——喝太多酒、做很疯狂的事。当然我会依赖音乐,因为基本上她们有些动作会跟音乐配合。」这不仅提升整体戏剧性,也让年轻表演者更深入体验角色。他补充:「这不是难事,但在剧中自然表现是好的,而且那些合唱团的孩子们很聪明,也学得很快。」

随著剧情的发展进入第二幕,两人对彼此更熟悉,但「这原是个美丽的故事,直到爸爸的介入。」尼斯强调虽然最开始在舞台上尚未看见这些,但从音乐的表现中,已经可以感受到情感的转变了。这样的处理方式,让观众在潜意识中感受到角色心境的剧变。薇奥列塔虽然内心挣扎,却不得不为爱牺牲,写信与阿弗列多分手。不知情的阿弗列多在晚宴上羞辱她,则为情绪高涨的转折点。整个布景以鲜红为色彩的晚宴,同时显示著热闹欢唱,却也反应著危险与愤怒的情绪,并引发了薇奥列塔的病情。

《茶花女》演出现场。(上仲正寿 摄 小泽征尔音乐塾 提供)

白色幻境的终章 薇奥列塔走向虚无

第三幕实则以死亡的象征与视觉隐喻为主轴,导演说所有布景都是白的,屋里所有的家具、甚至水晶灯都盖上了白布,意味著薇奥列塔所拥有的一切都成了虚无的鬼魂。当追踪灯打在薇奥列塔身上时,从黑色晶亮的地板上反射了上下颠倒的影子,隐喻著她也已经变成了鬼。

他笑著说,这效果虽然是个美丽的意外,但用在这里却非常适合,因为在这个时候:「她已经算是一只脚踏进死后的世界了。」在这段,女主角米娜丝扬的表现相当亮眼,即使是在爱情复燃之际仍撑不住病体的剧情中,导演安排她边唱边慢慢倒下并躺著唱歌,她仍能保留气若游丝的声音做出完美的动作,最后在回光反照后香消玉殒。让观众一面感到剧中人强烈的孤寂与哀伤,一面也佩服她驾驭这个角色如此游刃有余。

《茶花女》演出现场。(上仲正寿 摄 小泽征尔音乐塾 提供)

为什么选《茶花女》作为今年音乐塾的剧目?尼斯回答:「威尔第的音乐在木管、铜管都有好旋律交织,此外也有非常有趣的合唱音乐。」他强调:「威尔第很会带起强大的情感变化,尤其是当你听见序曲与第三幕,就会感受到非常多的悲痛及哀伤。」对年轻音乐家来说,这是一场情感与技巧并重的学习历程。因为这是「音乐塾」,所以作为一场源自教育理念的制作,这次《茶花女》蕴含深厚的音乐精神与教学意图。透过这场演出,不仅是对威尔第的致敬,更是对小泽征尔精神的延续。

从戏剧与音乐的紧密结合、角色心理的细腻挖掘、到视觉设计中的深层象征,2025年小泽征尔音乐塾的《茶花女》,不仅延续了威尔第原作的精髓,也透过现代视角注入全新生命。而这一切的背后,更体现了音乐塾的精神核心,不仅提供年轻音乐家实际舞台经验,更让他们在国际大师的引领下学习如何从音乐出发,进而理解剧场、角色、乃至艺术本身的深层意义。也因如此,《茶花女》在音乐塾的舞台上,不只是再现经典,更成为培育未来艺术家的重要篇章。

本篇文章开放阅览时间为 2025/05/14 ~ 2025/08/14
Authors
作者
免费订阅电子报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