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纽约行脚  循梅之旅
(Norman Normal 绘)

1930年,梅兰芳不畏美国经济大萧条,在36岁时带著传统老戏和自创的剧目赴美国演出,造访了华盛顿、纽约、芝加哥、旧金山和洛杉矶,不仅收获了成功的票房,黄牛票翻倍又翻倍,更实质地以最高的艺术打破了美国人对中国人的刻板印象,得到许多表演艺术业内人士的高度赞誉和文章评论。这深度的艺术交流,成了京剧交流史上不可忽略的篇章。

今年下半年,我也将在亚洲文化协会(Asian Cultural Council)资助下赴美国访问,并由中研院院士王德威和加州大学尔湾分校雷碧玮教授安排到哈佛大学、卫斯理学院、哥伦比亚大学、杜克大学、乔治华盛顿大学、加州大学各分校等巡回演讲,更会特别赴当年邀请梅兰芳大师的华美协进社交流。

我思索著该怎么将这几十年,在舞台上探索女性角色心理历程的经验与美国友人分享,不禁怀想梅大师当年是抱著怎样的心情来准备赴美演出。梅大师从不畏难,当时代给了他赴美的机会,他勇气满满地接受挑战。

去美国并非易事,梅兰芳为此向银行商借了8万银元,还特别绘制了上千张和京剧相关的说明图片,画的有刀枪把子、不同剧中的身段、舞台道具等,我曾在北京梅兰芳纪念馆见过这批珍贵文物。剧目的拣择编修排练也是煞费苦心,由熟知西方戏剧的张彭春协助,将许多剧目重新浓缩整编过。如今,在YouTube上还能看到当年梅大师在美国演出《刺虎》的精采片段。

更重要的是,当时的梅兰芳已有多年艺术积累,为旦行拓展了新的剧目和唱腔,从文本内涵、音乐、舞台灯光到服装全都有新的创造。梅兰芳舞台艺术的创作关键起于1913年首度到上海演出,打开了视野。上海的剧场很新颖,会在台口摆上煤气灯,在主角出来时大亮起来;演员的化妆风格,甚至宣传手法也不同于京、津。梅兰芳也看到了许多剧院排演当代题材的警世新戏,他全都用心观摩,带回北京,融入自己的舞台。

梅兰芳回到北京开始创排现代戏,当时封建积弊仍深,女性地位低微,也没有独立思考和生活的能力,往往因媒妁之言就被判定了一生命运。当时的坤伶并不具备为女性发声的社会地位,但身为男人的梅兰芳有这样的位置,他进而编创排演了反映女性社会议题的《邓霞姑》、《一缕麻》等现代戏,舞台上讲的不是文言文,而是以当代人的讲话方式演戏,很受欢迎。然而,尝试几年后,回到艺术本位思考,他意识到京剧演员唱念做打的功夫很难藉这些题材施展。

于是,梅兰芳不再演现代戏,而将新阶段的舞台创造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古装剧,二是老戏新排。梅兰芳以嫦娥、洛神、林黛玉、虞姬为主人翁,将仕女图中的女性形象具象化,从造型开始改变,创造有腰身的戏服。在《洛神》等剧目中,他将剧情、唱腔板式的变化、舞蹈做了有机的立体创造,音乐有非常完整的变化和铺排形成有力的表演结构,好比在《霸王别姬》中将〈夜深沉〉的曲牌和剑舞结合,这在当时京剧的音乐和表演结构上都属于空前的创造,也使得旦行的声腔更为丰富成熟。

创排《嫦娥奔月》、《西施》、《黛玉葬花》、《霸王别姬》、《太真外传》等一连串剧目,梅兰芳的女性审美一步步地建立了起来,形成风格。若说梅兰芳无声不歌,无动不舞,讲得还过于技术,太表面了。每一个戏剧人物和自己的国家,和宇宙和大自然的关系都不太一样,梅派艺术塑造了身为一个中国人,立于天地该有的态度。梅兰芳的女性人物大方精致,是最纯粹的女性,没有任何男子气。梅先生的表演,并不诉诸欲望,欲望的本质是匮乏,表演并不是填补观众的心理空缺。艺术的本质,应该是激发出观众内心最乾净的一面,把你带到一个情境,那个情境是完全属于你的。从看戏中,能得到一个安静平和的心。

我是梅兰芳的发烧友,真的好爱他。我终于也要踏上美国,来阐述京剧这门古老的表演艺术,百年来的流变与兴衰了。表演艺术是我的宗教,美是我的信仰。这些年,我演了许多心理历程复杂的女性角色,带来了很深的自我觉察,也是我这一代京剧女演员在艺术上的拓展。戏剧将复杂的人性以美升华,能促使人心存美善,灵性集体扬升,这是我对于演戏的自我期许。也盼将我这一代人对旦角艺术的探索经验与美国友人们分享。

当剧场遇上魔术,打开故事的可能广告图片
评论与回响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