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们在委托制作案、有策展主题的艺术节中,面临哪些创作的可能性与限制?公部门的委托单位提供哪些资源?策展人又介入创作哪些层面?艺术家要如何跟位处不同立场的人们沟通,找到创作的位置?透过4组创作者,让我们前进表演艺术的策展现场。
才刚结束疯狂演出的7月,以许栢昂和王辰骅为创作核心的栢优座,又将要推出《上吧!义勇兵》、《消失的六期生》和《鬼岛学苑进修部》等3档新制作。栢优座能有如此丰沛的创作能量,藏在背后的是一个残酷的现实:「我必须填满我的时间,才能养活我的行政,如果不这样,要怎么活下去?」
攸关生存的补助机制
对于身兼团长、导演和演员的许栢昂来说,艺术创作除了关乎自由,更多是为了生存。
为了保障员工的最低薪资,维持剧团的营运,剧团每个月至少要推出两个作品,才能养活一个行政;如果有两个行政,每个月就要有4部作品,「我不晓得别人都是怎么运作,是家里都有田产吗?我们常听到做戏卖房子,这不合理吧!」他疑惑地问道。
事实上,国艺会和地方杰出团队的补助,对剧团来说是重要的行政资助,但国内的补助机制与标准,有时却让人摸不著头绪,他开玩笑地说:「这对我来说很像玄学,有时候你会进去,有时候也不晓得,为什么连第一阶段也不过,这样其实不健康。」在他看来,剧场要成为产业就要有产出与回收,要让剧团商业运转,找到可以巡演的作品才是正常的发展。今年栢优座入选文策院的「文化创业加速器」计划,便是想要透过学习商业模式,在艺术创作与商业营运间获得平衡。
考量现实状况下的取舍
近几年,栢优座活跃于国内的各式戏剧节,接触过不少策展人,也纷纷和不同场馆,展开委托制作的合作模式。许栢昂坦言,一开始对于策展人机制是陌生且排斥的,但随著年龄增长,与愈来愈多的策展人实际工作后,发现他们可以为创作提供不同的视角,像是多一双眼睛,尤其是「在我40岁的时候,就觉得不需要排斥这件事,因为有人帮你,总比没人理你好吧!」许栢昂这么说。
在委托制作的合作模式中,许栢昂除了强调观众在作品中的位置,同时也希望借由作品,和这个时代说些什么,而不是「你想要什么,我就给你什么」。他在思考的问题是,要怎么在获取制作、维持剧团经营的同时,还要服务主办单位和普罗大众的想像。
对他来说,「所有的创作方向和选择,都是考量现实条件下取舍的结果。」至于,「我要做什么?」——关于艺术创作的自由,那是最晚才想到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