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乐

魏乐富与叶绿娜策划音乐会 演绎台湾400年的故事

文字|张震洲
摄影|周志和
官网限定报导  2025/02/20
知名钢琴家魏乐富与叶绿娜共同策划「演绎台湾400年─福尔摩沙的故事」,用音乐诉说这个岛屿的多元文化,也将用室内乐、歌唱和情节剧的表演形式,呈现福尔摩沙岛从17世纪初至当代的经歴。 (周志和 摄 环球音乐 提供 )

国内知名钢琴家魏乐富与叶绿娜共同策划「演绎台湾400年─福尔摩沙的故事」,将于3月18日在台北国家音乐厅演出。「福尔摩沙的故事」是一场以音乐叙说台湾400年的故事,从1624年台湾住民在基督教礼拜中吟唱的圣诗开始,用音乐诉说这个岛屿的多元文化,以室内乐、歌唱和情节剧的表演形式,呈现福尔摩沙岛从17世纪初至当代的经歴。参与演出者除了魏乐富与叶绿娜两位音乐家,还包括女高音林锦如、小提琴家苏显达、中提琴家林曔瀚、朗诵赵方豪、大提琴家张琪翊与小提琴家林一忻。

演绎台湾400年─福尔摩沙的故事

2025/3/18  19:30

台北  国家音乐厅

「福尔摩沙的故事」以伯叔瓦/尤纽士《源自荷兰达恬诗篇134篇》开场,用人声与钢琴呈现,此曲是台湾最早有纪录的宣教圣诗,作为荷兰统治台湾时期的代表曲目,并与阿美族情歌〈今晚星月多美好〉相互辉映。接著,明朝郑成功时期的音乐以本土作曲家郭芝苑创作的《三首小提琴与钢琴小品》为代表,此曲分三个乐章,〈剑舞〉以著名的京剧曲牌《夜深沉》为核心旋律,〈台湾旋律〉呈现台湾民间音乐独特调性,〈车鼓舞〉为回想儿时庙会祭典所写下呈现汉人大量来台后在文化上的影响。

清朝治理时期则以德国巴洛克时期作曲家泰雷曼创作的取自《格列佛游记》组曲,用小提琴与中提琴呈现及莫札特《夜晚的感思》为代表曲目。日治时期则选择日本诗人北原白秋和日本第一代西洋古典作曲家山田耕筰合写的童谣作品《这条路上》为代表曲目。接著演奏两首与白色恐怖时期相关的曲目,一首是魏乐富创作的《暗夜的螃蟹》,另一首为萧庆瑜谱曲、叶绿娜撰写朗诵段落的《未竟之梦》。《暗夜的螃蟹》是魏乐富根据二二八故事创作的说唱作品,曾荣获第32届传艺金曲奖最佳作曲奖,此次将是钢琴与台语朗诵版首演。而《未竟之梦》是为了纪念白色恐怖时期发生在师大校园的四六事件而作的曲子,此曲将以钢琴、中提琴与朗诵呈现。今年适逢作曲家萧泰然逝世十周年,为了纪念他,特别演出萧泰然《梦幻的恒春小调》《望你早归》(为小提琴与钢琴)及《原住民组曲》钢琴五重奏,此曲包括〈阿美之歌〉〈恋歌〉〈收割〉〈终曲〉四个乐章,为此次演出划下完美句点。

PAR360期年度特刊重磅发行广告图片
版面资料库-试阅活动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