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台北市政府、台北表演艺术中心共同主办的第26届台北儿童艺术节(下简称儿艺节),将于6月28日至8月2日登场。台北市政府诚挚邀请大小朋友一同「开启儿童模式」,沉浸于充满惊奇的艺术冒险之中。今年艺术节规划了9档售票节目,涵盖光影、偶戏、音乐及戏剧等丰富内容;另有多项免费活动将深入台北市12个行政区,同时带来3场户外演出。此外,还有适合全家共游的互动展览及工作坊,让艺术体验零距离。
2025/6/28-8/2
台北表演艺术中心董事长王文仪表示,即将展开、为期36天的台北儿童艺术节,她认为是「一起打开一扇大门」,这扇艺术大门「让我们牵著小孩子,看著他微笑的脸庞、热切的眼神,希望能够经过这个大门,把他们带到一个非常具有想像力的一个世界。」
王文仪指出,大人们极有可能时时会回头看著小小的孩子,「这个时候只怕我们会发现,应该不只要找回跟他一样的纯真,还要找回跟他一样的勇气,勇敢地冒险,大胆地提问,真诚温柔地对待。」剧场本来就是一个说故事的地方,王文仪提到,今年有100多场的故事要说,但不只是用声音讲故事,不只用故事讲故事,「我们用光影讲故事,用音乐讲故事,用偶戏讲故事。」另外一个很重要的价值观就是共融共好,所以有轻松自在场,由长荣交响乐团带来「轻松自在音乐会」,另外还有一个共融的、由听人与非听人一起参与的工作坊,所以不论是孩子或是用什么样的语言,都希望能够让大家共同参与。
今年儿艺节推出3档以光影为主题的作品,看见黑暗里的创意惊喜。德国的七巧板剧团《调皮的影子》,用创意幽默重新定义影子戏剧,探索影子独立行动后的奇趣世界。澳洲派奇剧团《闪闪星》灵感来自经典绘本《阿罗有枝彩色笔》,这出雪梨戏剧奖提名作品,将引导孩子在新奇的光影互动中,重新认识黑暗与想像力。来自《美国达人秀》决赛队伍的美国卡普特剧团《影子探险队》,则以表演者身体变换出数百种惊奇剪影说故事,展现人体极限与幽默的视觉震撼。
偶戏是讲述当代情感与历史的魔法工具。西班牙奇里奇特拉剧团《太空小狗莱卡》运用皮影、物件与影像等多媒体形式,重述冷战时期首只上太空的狗狗莱卡,牠充满情感连结与生命思考的感人故事。台湾集艺戏坊《浪漫剑客叶不凡》则重制改编国宝大师李天禄经典,融合武侠、现场音乐与实况拟音,观众将以独特的「游走式」体验,沉浸在精采的操偶与江湖儿女情仇中。
还有3档改编自绘本与童话的惊喜创作:飞人集社剧团《1家2加毛毛虫》改编自诗人夏夏的绘本童诗,将于剥皮寮历史街区,透过偶戏、声音与装置艺术,打造一场关于三代人时间观的沉浸式漫游。洪健藏X晃晃跨幅町《小鱼散步》则将陈致元获奖绘本立体化,运用生活材质与光影,诗意描摹台湾巷弄日常及一趟宁静丰富的买蛋之旅。好人好事制作《从此过著幸福快乐的日子~最终章?!》受法国剧场创作者乔埃・波默拉启发,大胆翻转经典童话,看坏皇后、魔镜等角色惊喜乱入,带来预料之外的故事结局。
第26届台北儿童艺术节的售票节目将于5月12日中午12:00正式启售,相关资讯请密切关注台北表演艺术中心官网及OPENTIX两厅院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