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
焦點專題 Focus 默默為表演藝術付出的人
志工的真心話&答客問
人們真的能夠毫無條件地付出嗎? 在啟動這個專題以前,各種常見的疑惑鋪在眼前,例如:志工是退休才能做的選擇嗎?志工是為了某些利益而行動嗎?志工難道是時間太多不知道如何花用嗎? 諸如此類,各種問句聽起來雖然刺耳,卻也是這次受訪的志工們經常聽到的詢問。然而實際走訪不同場館、認識戲劇節或團隊的幾位志工後,還真是全面性地顛覆了這些疑問。 原來,正是因為時間寶貴,所以才選擇成為志工。 生命中有太多人要你朝一個明確的目標筆直向前,但志工不然,志工的目標不再彼方,而在自己的胸臆之間。 兩廳院的導覽志工姜佩德,依循母親的建議,亦步亦趨地踏上與母親彷彿的志工之路,她說認為這是少數可以讓自己忘記身分地位的存在,不用執著於「我是誰」,而是把心意放在觀眾身上;另一位兩廳院志工耿豫安甚至將志工看作一種叛逆的舉動,他說:「我認為這是一件很酷的事情啊!」又或者是,年僅20歲出頭的李思緯,早在高中時期就加入志工行列,甚至在北藝中心尚未啟用前,就帶著工地帽認識場館,如今已是元老級的導覽志工;而草草戲劇節的賴宥任,更是在投入之後,發願:「只要這個活動繼續辦下去,我就會每年參加,每年付出。」最後,聊到紙風車劇團,他們的志工甚至不是主動對外招募,而是由一群追著紙風車表演的「追風者」自行組織,每每活動將至,不必團隊提醒,就開始彼此確認「排班時間」。 身為志工的他們,多有其本職,或者從商,或者教育,或者還在追尋生活的意義。然而,成為志工的共通點,甚至不是因為「對於表演藝術的熱愛」有多深切,倒不如說,是因為懷抱著對生活的愛吧? 想把時間花在自己真的喜愛的事情上,無論是那件事情是對於建築的欣賞,對於辦活動的熱忱,或是其他。本次的專題,我們從5位受訪者身上,邀請讀者從另一個面向,看見愛的本質。
-
焦點專題 Focus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導覽志工
李思緯:我所信仰的,是社會的善意
年僅23歲,就擁有海內外多種志工經驗的李思緯,從來不覺得自己因此「放棄」了什麼。 甫自大學畢業,此刻的她,正遊走在與家人約定好的Gap Year之中。 「我的父母親從以前就一直鼓勵我們多方嘗試,不要那麼快就定錨自己的出路。」李思緯說,受到這樣的家庭教育啟發,她自高中開始就積極投入YMCA 的海外志工服務,大學期間因疫情之故,又轉而尋找台灣的志工機會,適才輾轉遇見了臺北表演藝術中心(下稱北藝中心)的招募訊息。 帶著工地帽的培訓志工,如今依舊在 李思緯是最初受訓的那一批志工,彼時還得帶著工地帽走進現場認識這個空間,如今晃眼就是兩三年,她已然成為北藝中心的固定導覽志工,無論有多忙,都會努力主動尋找適合自己的班表。「我其實還蠻享受身為導覽志工這件事的。」她說。 李思緯坦言,在接觸北藝中心之前,她與「劇場」二字離得很遠。然而,實際在成為導覽志工以後,親近的卻不只是藝術領域,更是對於人的想像。她解釋:「身為這個地方的導覽志工,接觸的客群真的很不一樣,往往未必是走進來看戲的人,可能就是剛好來附近的兒童新樂園逛逛,順道繞過來這裡聽導覽;又或者是,他們感興趣的不是藝術,而是建築本身。」 在北藝中心志工服務訓練過程中,除了口語訓練之外,也另外增加了肢體表達的工作坊練習。「我其實不是這麼善於表達的人,不過的確因為這些學習而增添很多信心。」如今,說出這些話的李思緯,雙眼明亮而清澈,大方地直視人的模樣,很難想像她過去曾羞澀於表達。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從Curatoké表演策展人學院,到台灣表演藝術策展的現實與夢(一)
策展及其培育的再想像
近年來無論國內、外,視覺和表演在藝術實踐上已多有相互跨足與涉入。然而身為一名在台灣的藝文工作者,時常感到策展知識的建立與傳遞,視覺藝術圈比起表演藝術圈要活絡得多。我並不認為兩者在策展思維上有根本差異,但它們的物質基礎、經濟架構、勞力需求和機構體質,確實有所區別。猶記日前視覺背景友人對「現在人人都可以成為策展人」會心一笑,對比我初聞此說的疑惑不解,大概就是目前不同脈絡下策展實踐樣態和養成的差距,最簡要的例證。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後稱北藝中心)和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後稱國藝會)合作辦理的Curatok表演策展人學院(後稱Curatok),無論有意與否,勢必都回應這樣的情境。一方面,在策展樣態及相關補助顯著傾斜的現況下,Curatok可視為國藝會開始投入更多資源到「表演」的策展培育計畫(註1)。另一方面,此計畫簡章開宗明義點出,徵選對象包括表演和視覺領域、有志投入表演策展的新銳策展人。8位來自台灣、香港、印尼、澳洲及愛沙尼亞的獲選學員,也的確橫跨藝術光譜上的不同位置。 這次Curatok為期10天的課程,由臺北藝術節及亞當計畫策展人林人中邀請6位國際策展人共同規劃(註2)。除了閉門課程,行程也包含觀賞臺北藝術節和臺灣表演藝術櫥窗的演出,參與亞當計畫的講座、藝術家階段呈現與駐地研究分享,以及參訪在地機構等。 我將從身為本次學員的角度,梳理這樣的策展培育計畫運用了哪些策略,撐開什麼樣的空間,以及可能為策展(培育)帶來什麼樣的思考。在進入這些討論前,我想簡要梳理台灣的表演策展圖像與現況,因為這也是後續討論的基礎。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從Curatoké表演策展人學院,到台灣表演藝術策展的現實與夢(二)
策展能教嗎? 抗拒機構化思維的培育策略
Curatok的辦理或許是一個契機,讓我們重審環境對策展(人才)的需求,面對開展策展行動與機制的疑惑。從超越在地的課程框架,可以看出Curatok對於透過引介實戰經驗來擾動藝文生態的野心,並同步推進到國際交流的層面。 策展與節目策畫的不同,在於策展往往是透過策展意識和提問,同步對創作端和觀眾做出邀請,打開創造與對話的空間。今天藝術形式與內容分歧,策展不僅回應著多元的實踐,不同策展類型的目的也不盡相同(例如社群建構、議題探索、美學突破等)。然而,多元的景致也為專業傳承帶來挑戰。Curatok這個以「學院」為名的培育計畫,所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在今天,策展還能教/學嗎? 在我的觀察中,Curatok大概用了幾個方法來面對這個難題:一、學員們首日就自身「策展和藝術上的實踐及研究」進行分享,但不須在課程期間提出策展計畫。二、策展人導師根據學員的分享,以自身策展實踐為例,選定特定主題授課,例如:機構、與藝術家工作、為下一個時代策展、國際共製與連結等。三、保留最後4天早上沒有預先規劃的時段。四、結合亞當計畫和臺北藝術節,讓演出與交流自然融入課程安排中。 在一個由機構發動的計畫裡,這些安排一方面善用並結合其他現有活動,一方面抗拒了機構化思維,像是成果導向、高度明確而僵化的行程。首先,由於學員們背景殊異,大家的實踐及研究分享,為當今策展樣貌與意圖回應的事物,建構出一個框架,成為相互觀摩的基礎,也為所有師生提供了思考和對話的參照脈絡。 再者,雖然要求進行分享,但並未營造出競爭和比較的氛圍(包括不須提出策展計畫)。這看似簡單,但在我經歷與觀察過的人才交流或培育計畫中,並不總能保有這般調性。尤其國際交流計畫往往由大型機構推動,容易傾向要明確落定所有安排細節。同時,這樣的場合總是匯聚資歷相異的專業工作者,怎麼甩開代表資源和地位的隱形帽子,並不容易。Curatok的課程安排,和參與成員的高度意識,很大程度上拆解了伴隨計畫體質而生的各種權力關係。因此,雖然我使用「導師」和「學員」,但我相信其他參與者會同意,在實際相處上更接近與同行共學的氛圍。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從Curatoké表演策展人學院,到台灣表演藝術策展的現實與夢(三)
Curatoké的國際架構所撐開的策展討論空間
然而,策展一定要(面向)國際嗎?當然不一定。雖然從80、90年代到當今的表演策展中,總能觀察到不同規模策畫裡國際藝術家的身影。有些是單純的節目經紀買賣,有些是有意識地透過邀演來打開視野或帶來刺激。反向而言,表演藝術的國際發展一直都是國內公部門獎補助單位用力極深的地方,國際發展在開拓市場、宣揚主體性之餘,能否也成為在地藝文工作者深掘文化實踐意涵的契機?策展人作為一種實踐者,這次直接暴露在國際情境下的培育環境,勢必需要檢視自己和終將返抵之藝文生態間的關係。 然而,Curatok的國際架構也是有作為國際交流跳板以外的好處。在我的觀察中,若能以平等共思的環境為前提,對於「如何解決策展在某一特定脈絡下的困境」或是「如何用策展刺激在地藝文生態」等問題,跨國的成員組成反而有利達到鬆動和突破框架的討論。一方面,學員在解釋自身處境時,能暫時拉開和這些脈絡的距離,其他人則能藉此反思,並理解彼此背負之複雜性。另一方面,雖然來自異地的方法通常不能直接解決我們的問題,但透過深入對話,更能超越自身思考限制,產生啟發。許多導師們表示,著眼國際場合,Curatok是個在策展同行與前、後輩間,少見能允許充足而細緻討論和深度交流的機會。 我認為就「策展可以怎麼教」,Curatok已經有初步且合適的基礎架構。或許在閉門課程還是公開講座,可以有更細緻的案例分析,探究特定的策展思維如何推進為具體的策展結果,帶來類似前述、但更為深入的啟發過程。另外,這次的導師人選目前皆服務於表演藝術機構(部分過去擁有視覺機構經歷),若此培育計畫也意在開創不同場域和脈絡下的表演策展,應可納入不同背景的導師,也包括來自台灣的人選。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忍痛放棄營運補助 暫離創作舞台
舞蹈空間舞團轉型 專注澆灌藝文沃土
成立35年的舞蹈空間舞團(下簡稱舞空),於昨日(2024/10/23)宣布舞團暫離創作舞台,自「TAIWAN TOP演藝團隊」的行列中退出,放下卓然有成的創作紅海,後續將轉型於專注開發「舞蹈欣賞推廣」的藍海,盼以至少5年時間走入校園,深耕藝術教育,拉近舞蹈與觀眾的距離,為台灣這塊土地的未來,埋下舞蹈的種子。 成立35年的累積 始於一條難走的路 舞空是台灣少數有10名全職舞者與專業藝術行政的舞蹈團隊,成立以來不僅在編舞家與舞者的培育上不遺餘力,也是台灣舞壇與國際舞台連結的重要樞紐。多年來已與國內外58位編舞家、274位設計者,共同打造出92齣舞作,並與曾參與其中的109位專職與85位客席舞者,攜手豐富了台灣當代舞蹈的面向。舞空作品風格多元,不僅有以東方元素為出發的系列舞作,亦有對社會議題的爬梳,或是以影像、科技與音樂為出發的各類作品,甚至還有為親子觀眾為主的《不聽話的孩子》、《史派德奇遇記之飛飛飛》、《藍騎士與白武士》等老少咸宜、膾炙人口的舞作。 創辦人暨藝術總監平珩回看35年一路走來的點滴,首先笑說她選擇了一個很難走的路:「在歐洲,一個舞團和不同編舞家合作的狀況很常見;在台灣,則是由舞蹈空間首開這樣的創作模式,為的就是能在舞團的基因中保有多元的特質。」也因她的創作理念,讓團隊每次推出新的製作都極具挑戰,舞者與編舞家的磨合也都是從頭再來。當然,如此的確讓舞蹈空間舞團活力豐沛,開創出與時俱進、甚至超前一步的肢體語彙。「但在台灣,與製作導向的舞團與單一編舞家的舞團相較,舞空觀眾群的養成較難。」在面對薪資、物價上漲等現實壓力,與疫後舞蹈觀眾的流失及市場變化下,她才萌生了舞團轉型、專注於推廣的心念。
-
舞蹈 2023 Camping Asia開幕作
《我是紅》 「美」該如何被定義?
2023年Camping Asia即將於11月20日至12月1日於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展開,除了豐富的課程、工作坊之外,亦帶來11檔結合舞蹈與各種藝術形式的表演節目。開幕作品為肯亞藝術家萬吉魯.卡穆尤(Wanjiru Kamuyu)的《我是紅》(Portraits in red),將於11月21日演出。 生於肯亞內羅畢的萬吉魯.卡穆尤,16歲時隨母親移居美國,擁有費城天普大學MFA(表演、編舞、教育)學位,並在紐約展開藝術職業生涯。2007年起在法國國家舞蹈中心支持下,她長期在法國進行創作。如此特殊的雙重文化背景與跨越三大洲(非洲、北美、歐洲)的多元文化生活,讓卡穆尤對於當代社會裡不同文化之間對美的定義,和對身體的既定印象有著敏銳的觀察,亦成為她創作的重要靈感來源。如2015年《相遇的那一刻》(At the moment of encounter,2015)即透過意象化的手法,探討當代社會中不斷變化的身體內部景觀與外部能量衝突。
-
戲劇 臺北兒藝節推出兩檔「青少年劇場」製作
從兒童延伸到青少年 北藝中心嘗試面向「全年齡」觀眾
2022年臺北兒童藝術節中,由僻室House Peace帶來的《宿舍房號:8305》引起討論。原因在於《宿舍房號:8305》以男子與女子宿舍為演出場景,透過4位大學男生/女生的生活對話,以喜劇的方式講述政治、學運等嚴肅議題,而在劇情內容、表現方式、發生場域等方面,都明確定錨於其建議年齡「15歲以上」,而非「兒童」。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下稱北藝中心)節目部經理林采韻表示,北藝中心經過幾年籌備,作為面對市民的場館,應該是0到99歲都可以有適合的節目觀賞,但無論是臺北藝術三節、或是任何專案節目規劃,都未明確將國中、高中這個階段的青少年納入思考,或者說,比例是相對少的。因此,去年的《宿舍房號:8305》就是明確定義在「青少年劇場」脈絡下,在臺北藝術三節原有的框架與規劃下,放置於臺北兒童藝術節,嘗試開啟不同的視野與角度。「之所以選擇兒藝節,在於它比較像是一個想像力開發的藝術節,可以不只鎖定於『兒童』這樣的年齡限定。」林采韻這麼說,「青少年的設定也是13歲以上,並未設天花板。」 於是,臺北兒童藝術節就從《宿舍房號:8305》這樣一個已經相對成熟、且具備一定觀眾基礎的節目出發,今年則添加到兩檔節目,分別是嚎哮排演《別叫我英雄》、胡錦筵X徐啟洋X吳璟賢《我的初戀是頭鹿》,並於節目手冊、售票系統都明確標示出「青少年劇場」。 《別叫我英雄》是嚎哮排演首演於2013年的作品,改編自希臘史詩《阿爾戈英雄》(The Argonautica),主要擷取英雄傑森(Easun)出海尋求金羊毛的段落進行二次創作,藉此諷刺西方傳統的「英雄旅程」,並與台灣青少年產生共鳴。於是,在2017年時,曾改編為校園版,更直接地面對其所設定的觀眾群。本次改版,則嘗試從原本的實驗劇場規格,升級成「中劇場」規模,於北藝中心球劇場演出。
-
音樂 呼應台灣的多樣繽紛
《天中殺》 一部人親土親的混種歌劇
看到「混種當代歌劇」《天中殺》節目推出,不免讓人心中跳出無數個「為什麼」為什麼同名文學作品創作超過半世紀後,我們迄今才首度聽聞?為什麼明明是台灣人的文學卻用日文撰寫?「天中殺」究竟是什麼?「混種」的歌劇又是為如何混、為什麼而混?
-
焦點專題 Focus 打開台北珠寶盒—劍潭NO.1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Try Tey看
歷經10年,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簡稱北藝中心),終於在眾人的殷切盼望下開門迎賓,於3月展開試營運,8月正式開幕。這座方形建築物座落於士林,外有著大型球體的突出物,被網友暱稱為「皮蛋豆腐」,甚至以貢丸、米血糕、百葉豆腐滷味模擬拼成外型。然而這個世界首座球形觀眾席,卻被大讚突破多項建築常規,被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評選為「全球最具顛覆性的8大建築」之一,成為台北新地標。 除了以外觀引起旋風,最令表演藝術團隊及藝文愛好者關切的,便是軟體上的經營方向與現階段採取的優化措施。為此,本刊特別邀訪了董事長劉若瑀及執行長王孟超,解答他們對人才培育、國際連結及未來的期許。地理上,從北藝中心向外輻射,也有不少探索城市歷史的好去處,我們也特以專文介紹,推薦讀者在一趟士林、劍潭之旅中,不妨多留些時間,於演出前後造訪這些藝文景點、享受寓教於樂的附加價值。
-
焦點專題 Focus 皮蛋豆腐?!鴛鴦火鍋??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開箱囉
歷經10年籌備,施工曾多次延宕,命運多舛的臺北表演藝術中心(以下簡稱北藝中心)終於在今年3月中旬展開試營運,並將在8月開幕,正式成為台北新地標。
-
焦點專題 Focus 專訪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董事長
劉若瑀:以「開放、培育、國際網絡」為北藝中心定錨
3月11日,阮劇團的《熱天酣眠》為臺北表演藝術中心(以下簡稱北藝中心)揭開為期兩個月的試營運序幕。「懷胎10年」的北藝中心,為台灣表演藝術界注入一股新力及能量,第一屆董事長劉若瑀更期許:北藝中心要致力於人才培育,並與國際連結,讓更多台灣藝術家及團隊踏上國際舞台。
-
焦點專題 Focus 專訪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執行長
王孟超 10年風雨終見晴
等了10年,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簡稱北藝中心)終於在3月11日揭開頭紗,在眾所期待之中,展開了為期兩個月的試營運。一如國內所有大型表演場館的竣工落成,初見世人的北藝中心難免承受來自四面八方的批評和指教,身為執行長的王孟超抱持著「試一下,更好」的心態,將他們都視為貴人,持續優化設施,為8月的正式開幕做足準備。
-
焦點專題 Focus 不只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城市與記憶交織的劍潭藝文玩樂地圖
今年夏天,眾所期盼的臺北表演藝術中心(以下簡稱北藝中心)終於迎來開幕。除了參觀別具一格的建築結構、欣賞館內演出,中心一帶還有著許多適合在演出前後消磨時光、又能一探城市歷史記憶的好去處。這邊為大家介紹劍潭、士林一帶6個好玩有趣、寓教於樂的景點。
-
特別企畫 Feature
回探2021,黑暗中看見光
2021年是怎樣的一年?表演藝術圈又有什麼事件值得被關注呢?
-
銀河集會馬戲作品《超展開》 在崩塌世界中尋找希望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2024馬戲節本週迎來法國馬戲團體「銀河集會」,帶來震撼人心的作品《超展開》。這齣作品營造一個正在崩解的世界,透過精湛的馬戲技巧、獨特的舞台設計和充滿各種超展開的情節,探討人類在面對崩塌的環境時,如何展現出驚人的韌性與創造力。
-
台德攜手共創兒童青少年劇場新視野 交流兒少藝術教育經驗
為促進台灣與德國在兒童及青少年劇場領域的交流與合作,臺北表演藝術中心(以下簡稱北藝中心)與歌德學院(台北)德國文化中心(Goethe-Institut Taipei)於2024年10月24日至27日,首度共同舉辦「臺德2024表演藝術國際論壇─兒童及青少年劇場發展的創新與研究」。
-
日常小物,舞台奇蹟 2024北藝馬戲節化身控制狂們的百憂解
為推廣當代馬戲,臺北表演藝術中心12月將迎來第二屆「馬戲節」,共帶來五檔精采節目,除了可以看見各類型馬戲表演者個人精練技巧之外,更可以看見馬戲技巧在戲劇、物件劇場、舞蹈領域應用。
-
聚焦創新與未來 亞太表演藝術中心協會年會重返台灣
亞太表演藝術中心協會(AAPPAC)年會於9月4日至6日於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盛大舉行,AAPPAC年會睽違12年再度回到台灣,以「小心間隙,挺進前行」(Mind The Gap, Lead The Path)為主題,聚焦探討全球表演藝術場館在傳統創新、在地連結、永續發展及AI技術等方面的挑戰與機會。
-
第8屆「亞當計畫」揭幕 首度推出表演策展人學院
第8屆「亞當計畫」(亞洲當代表演網絡集會)年會於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正式登場,來自14個國家、超過200位藝術家及策展人聚集於台北,以「舞動時態」(Choreographing Theirstories)為題,發展「藝術家實驗室」、「新作探索」、「交流與論壇」等3大區塊。此外,今年「亞當計畫」首度與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攜手合作,推出全新單元「Curatok:表演策展人學院」,邀請國外重量級策展人來台,培育新世代的策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