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著资助制度的修订,获年度资助的艺团、自负盈亏的专业艺团和业余艺团,及个人艺术家都需在计划资助的「大海」内碰运气。图为香港艺术发展局官网的计划资助申请页面。
香港

艺术发展局资助公布 有保留有删减让艺团面临挑战

香港艺术发展局(艺发局)在2025年初公布修订资助政策,为了加强艺术团队的流动性与让更多艺术家受惠,除了取消年度的3年资助,只设2年和1年资助外,本来只有获资助艺团能申请的额外资助计划也取消,所有艺团都需在计划资助的「大海」内碰运气。

每年艺发局的年度资助期由7月1日开展,以往为了让获资助艺团有比较充裕的时间去开展工作计划,一般来说会在3周或4周前通知结果,今年不知是否受修订资助政策和艺发局行政总裁更替的影响,艺团迟迟未获任何有关资助结果的消息,加上政府银根紧张,以及很多外围因素的冲击(如世界性的经济下行和国际政治局势不定),早前由政府直接资助的「九大」旗舰艺团已被削减资助,让中小型资助艺团的不安全感更是强烈。

最后艺团在6月30日分别收到通知,本年度有不少艺团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包括「影画戏」和「同流」两个戏剧团体不获资助,另外有两个剧团则由获3年资助变为只获1年资助,其他如「前进进戏剧工作坊」、「剧场空间」等都保留在2年资助的名单内,资助额都没有太大改变。另外「光影作坊」和「艺术到家」两个视觉艺术团体都不获资助,另有艺团的资助额则大幅削减。

此外,国际演艺评论家协会(香港分会)、社区文化发展中心两个属跨媒体资助的组织,亦只获1年资助,资助额亦被削减10%;舞蹈方面则有3个艺团只获1年资助;连八和粤剧学院亦难逃落入1年资助的境地。艺发局在15年前因应艺团长远发展和减省行政程序,推出3年资助多年后作出如此修订,在加强艺团的流动性的同时,亦相对更容易从资助增减上管理艺团出入这个机制的可能性。政府目前大力以KPI衡量部门成绩,受资助艺团目前也似乎更得在量化(如观众数量)的成绩上做出增长,才合乎当下「发展」。这样的寒冬不见得是短期现象,而整体看来文化资助在各地城市亦不见增长,可以预期的是,艺术家们将面对疫情后的大挑战。

玩翻戏剧院导览活动的宣传广告图片
本篇文章开放阅览时间为 2025/08/10 ~ 2025/11/10
Authors

作者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