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慧
-
香港
参考与临摹的争议 原创性的永恒课题
艺术作品涉嫌抄袭的事情经常发生,在资讯如此容易获得的时代,这些材料的累积如何影响创作者的视点,加上观众对原创性的期待,即使创作者强调原创,但总是让人心中有根刺。 香港话剧团去年主办「风筝计划」原创剧本发展平台,14个作品香港和内地创作各占一半,其中由郭海浩编剧的《月牙儿五更》在今年3月于深圳进行读剧演出,这个荒诞故事由村长响应号召推行火葬开始,其弟是木匠而家中老太要土葬,一场风波就此展开。这计划的第二阶段再选出数个剧场进行再次读剧,《月》剧就是其中之一,却在刚完成读剧后,在内地小红书上遭观众指作品的桥段,和1993年由陈佩斯及曾剑锋联合执导的电影《孝子贤孙伺候著》极为相似。网上讨论到作品在首次读剧时,已经有艺评人在文章中说出这情况,质疑如果剧团已知这情形,特别在这强调是原创剧本的计划,主办单位是否有谨慎地处理这个问题或与作者沟通。剧团和作者虽已分别回应,但观众明显并不买单。 最近香港演艺学院学生内部展演演出的《我地个星球》,是日本中生代剧场编导柴幸男的作品,北艺大也曾在去年搬演。作品把少女的个人成长和宏大的宇宙作平衡叙述与对照,诗意地处理人生课题,原剧本的动人之处的确让观众非常投入。而次演绎的表演节奏拿捏得十分到位,全体演员在圆形舞台的意象中,持续地以圆形的动线处理不同场景的移动,观众被包围在剧场内,正呼应「同一星球下」的题旨。然而作品上演后,却被发现与日本THEATRE for ALL在网路上发布的同一作品的全本呈现,在空间设计和调度上非常接近。网上随即引起讨论,有人提出原剧本(全本于网上是公开的资源)的舞台指示写得十分清楚对空间的要求和诠释,难以避免在演绎上有相似之处,但也有人提出相反意见。然这次演出的翻译,能成功转化粤语的音乐感在日文文本内并有流畅的处理实在难得,后续讨论的重点因抄袭的争议难免失焦。艺术家是有心或是无意,解说难以释怀,尊重创作与知识产权,如何拿捏参考的程度,实在是创作者永恒的课题。
-
香港
舞台搭建拟推三级制 咨询不足引发业界忧虑
两年前,在香港体育馆举行的Mirror演唱会发生LED萤幕坠落事件,受伤的舞者至今仍然在漫长的康复路上慢慢前行。萤幕坠落事件当时引起业界很多讨论,如制作成本如何影响工程质素、外判员工是否有足够的专业知识、监管的程序如何在安全与创意之间平衡。政府在去年开始就场地和舞台搭建的安全拟定守则,近日就再提出方案,由原来去年建议的、根据舞台的悬挂系统设计、悬空高度和负载分成的四级(由简单至复杂)规格,改为三级。然而两次的建议内容,舞台制作业界包括香港戏剧协会和香港舞台技术及设计人员协会都分别提出疑问,并在社群媒体上发布,期望引起关注。
-
香港
第一届「香港国际莎剧节」 策展反映当代剧场特色
疫情影响了很多国际交流的机会,香港不少有固定举行时期大型艺术节,也是这两年才陆续回复正常,有些项目则改变展演方式或延期,包括今年6月终于可以顺利进行的第一届「香港国际莎剧节」。莎剧节由邓树荣戏剧工作室主办,并由导演邓树荣亲自担任艺术总监。刚带著由叶童主演的全女班无言剧《李尔王》巡演柏林、伦敦和罗马尼亚的他,作品在当地得到很多正面的评价,特别是在伦敦这个莎士比亚的故乡,去掉剧作者最重要的语言,让表演者提炼角色的身体表达和情绪,挑战海外观众对莎剧的想像。
-
话题追踪 Follow-ups
姿态从容 沉著应战
2022年秋,香港艺术节正式公布前行政总监何嘉坤(Tisa)退休的消息,并委任由在过去10年担任艺术节发展总监职务的余洁仪(Flora)担任行政总监。当时,香港仍然要遵守严格的防疫措施,而自疫情开始的3届艺术节都开展得非常颠簸:2020年全数节目取消,2021年因受隔离政策影响海外制作无法来港,只有部分本地制作在取消一定观众席、控制社交距离的情况下上演,2022年汲取经验后精挑细选,以为至少让少量海外制作来港,包括志庆第50届艺术节的重点节目、「与人工智能共同创作推进故事发展」的沉浸式互动歌剧体验《拉娜》,但也因第五波疫情袭来,最后只能以拍摄短片作结。 稳定过渡,接下疫后严峻挑战 疫情对表演艺术各方面的影响之大:包括票房收入大降、观众因不同原因流失、现场与线上表演的本质讨论、输入与输出的国际交流演出减少等,这些都是全球表演艺术创作人、策划人和行政人员共同面对的难题,还未算上创作人才外流、各式媒体数量骤减、防疫措施严格致复常时间后延等各种本地挑战。在这样的情况下让新旧两任行政总监稳定过渡、无缝交接可能是香港艺术节较能稳掌船舵的定心策略。 具多年参与演艺界和商界高层管理工作经验,Flora经常阅读有关世界经济分析的报刊,肯定不会轻看目前处境的严竣性;加上她在正式上任前已经在艺术节服务了超过10年,在赞助和捐款方面创造了不少佳绩,熟悉组织架构、内部运作与办公室的工作文化是她的优势。即使如此,Flora目前面对的仍是多面向的挑战,她说以往的工作范畴专注在寻找各种资源:「最重要是得到赞助者和捐款者信任可以继续支持我们」,未必需要深究其他部门的事务,但新的岗位则需事事上心与了解,也要平衡各部门的关注,这是在工作性质上最大的不同;另一方面,她也必须要与更多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如政府部门、艺术家)交流沟通。 Flora笑说,新岗位让她把在加入艺术节工作前的经验也全数用上了。回顾她穿梭于演艺界和商界之间所累计的经验,让她更容易了解彼此的难处,较另类前卫和具探索性的艺术固然要让观众认识,但在营运上,面对现实问题时就需要多方面的考虑。她表示「完全支持节目部门同事在策划上的方向,他们很清楚自己的定位,就是要维持艺术节节目的素质。」在处理实验性节目所面对的票房压力时,要透过较容易争取观众和赞
-
特别企画(二) Feature 超越权宜与临时的动力和想像
浅谈香港线上展演的创作趋势与现象
自去年初疫情爆发,香港的表演艺术团队面对无法实体演出的困境,即展开线上展演的尝试,光线上现场直播或录播,或利用线上会议平台进行的表演制作接近200个。虽然在政府资源的挹注下,直播技术与网路硬体配套均有成长,但线上展演形式与美学是否有进一步探索?在抱持著权宜与临时的观望心态中,表演艺术工作者如何面对这样的未来,值得持续观察。
-
香港
资助削除、演出被取消,香港创作人接连遭受打击
香港目前的创作环境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疫后票房尚未完全恢复,观众流失比拓展快,加上经济低迷让消费者对支出更谨慎,同时社群媒体让宣传讯息片段化,生态变化让制作困难重重;但对创作者来说,港区国安法实施的影响似乎更为深远,商业制作虽可能享有较大自由但仍需守法,但对主要依赖政府资助的本地团队来说,状况变得相当复杂。 香港戏剧协会(简称剧协)主办的上届香港舞台剧奖颁奖典礼,是本地已有30年历史的盛事,近年随著合作多年的香港电台退出,剧协已面对重要难关,最近更因邀约颁奖的嘉宾(包括著名漫画家尊子和纪录片编导蔡玉玲)引起资助活动的香港艺术发展局指控,因「无主动商讨下偏离以往做法」、「邀非文艺界人士任颁奖嘉宾」,和舞台设计暗喻红桥与红线等原因,活动完成后在未讨论下扣减资助,并称不会资助下届活动,康文署亦表示将不会出租活动场地。剧协举行记者会回应,事件亦引起广泛讨论,让原已波动的创作环境更见严寒,本来在能说与不能说之间摸索出路,但路原来比想像中沙石更多。 接著艺团「小伙子理想空间」原订在兆基创意书院剧场演出的作品,因场地按教育局发出的指引而解除租约,这已是该团第二次被取消演出,据说是有人投诉负责人「言论不当」。作品在上演数天前叫停,损失的不只是已投入的资源与可能收入,也让人更感创作空间的压抑。然而坏消息陆续出现,香港演艺学院毕业生制作的义大利剧作家达里欧.弗(Dario Fo)《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原定2月中上演,却突遭校方叫停但并未说明原因,制作团队在社群媒体上表示「做错了什么?」,并相信「一切都会载入史册」。到底谁怕达里欧.弗?创作者该如何继续守护这空间,让创意和想像可继续发挥?
-
香港
香港文化博物馆可能遭「杀」,表演艺术保育问题引发关注
今年香港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首办「香港流行文化节」,当时香港文化博物馆与香港电影美术学会联合策划和举行了第一个以香港电影美术及服装造型为题的展览「无中生有香港电影美术及服装造型展」,吸引不少观众参与。事实上,香港文化博物馆近年有不少与香港文化有关的专题,都为本地和海外观众津津乐道,包括以金庸和李小龙为题的常设展,而「绝代芳华.梅艳芳」的展览亦将举行。与表演艺术有关的还包括馆内常设的大量粤剧藏品;去年亦举行了「实验实验展荣念曾创作50年」,展出荣念曾多年的跨媒体创作。 香港目前尚未有与本地表演有关的专门资料馆或博物馆,除民间和大学有个别收藏外,政府的博物馆中就以香港文化博物馆会较具体地进行相关工作。近日香港政府《施政报告》提出有关设立和重组博物馆的建议,计划将现时位于尖东人流广多、交通便利的科学馆,改设成「国家发展成就馆」,以与旁边的历史博物馆互相带动发展。而科学馆将迁至位于新界沙田的文化博物馆,文化博物馆的藏品则有可能被分散各处。 现在,科学馆和文化物博物馆的每年入场人数皆名列前茅,但上述改动似乎未经业界咨询和周详计划,消息传出后,也引起坊间关注文化和表演艺术保育在政府资源外(如民间或商业资源)的不同可能。诚然政府的带领或资源相对充裕,有利保育工作,但集中归一也有其危机,即使表演艺术保育发展成熟的欧洲,也曾出现过「杀馆」的情况,如在疫情间的2021年,英国著名的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就提出关闭其剧场与表演部门,并把馆藏分散至其他部门,引发当地业界连署声援。表演艺术长远的保育策略要深思,为的不只是现在的、更是未来的观众。
-
香港
疫情后开展文化交流,明年将首办「香港演艺博览」
疫情3年重创各地表演艺术,暂停实体面对面交流所带来的影响相当长远,虽然可以透过各式网上平台和资源,在当时继续让交流发生,但如大型艺术节等项目也是这两年才见陆续回复进行,这些能量的恢复如果有助力应该可以更见成效。 香港不少艺术家过去在艺术发展局支持下,参与了如韩国首尔、日本横滨等大型演艺博览会,将香港作品输出海外,同时让本地制作人和创作人可以与世界各地表演机构和艺术节接轨,创造共制作品的可能性。 在政府推动香港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政策下,香港将于明年迎来第一个演艺博览会。这次的「香港演艺博览」由香港艺术发展局主办,将于2024年10月14至18日举行,是疫后针对推动本地演艺长远和发展的盛事。目前正在进行国际精品演出和项目推介的申请,申请截止日为今年10月底。届时大部分活动都会在西九文化区进行,演出以外亦有讲座、展览及一系列交流活动,加深海内外业界与跨界别的认识,缔造合作和发掘资源的空间。 有一段时间海外作品会视香港作为进入中国内地市场的转接站,但随著当地市场开放和场地与艺术节大量的建立,香港这个角色的独特性必须再找寻出路,并思考如何强化其不能被取代的位置。本地制作人和策划者与创作者的艺术视野与世界接轨的同时,怎样在复杂的文化与地缘政治,以至世界风云剧变的影响下,让作品既能承载议题并找到有效的演绎方式,才能让更多的观众产生共鸣。诚然演艺博览这样的机遇难得,要吸引到世界各地演艺工作者来港已是刺激的挑战,作品也要预备充分,才不致让交流的能量散失。
-
香港
第3届纪录剧场节聚焦华文地区,交流连结社会与戏剧
纪录剧场作为一种结合社会议题和剧场形式的创作策略,近10多年在华文地区有不少实践,如香港「一条裤制作」就以此为剧团发展方向,每年定期制作不同主题的作品,持续关注探讨「真实」在舞台上呈现的可能性,并邀请海外专家来港交流。剧团于2017年及2019年举办了两届纪录剧场节,疫情多少影响活动进行的计划,当世界和社会变化更快追不上任何预期,纪录剧场的意义就更值得思考。 第3届纪录剧场节刚在8月于香港举行,以「社会的戏剧」为题,聚焦华文地区包括北京、上海、台湾、澳门、新加坡等地纪录剧场的发展,与会者透过3天的研讨会、展演、放映等活动面对面交流。「阮剧团」和「风盒子社区艺术发展协会」分别代表台湾与澳门,展演作品《FW:家的妄想》和《离下班还早车衣记》,前者以剧团发展,交织团员思考离开或留下的诘问,呼应当下离散的议题;后者则以1980年代澳门制衣业工人的劳动生命故事为主题。 研讨会部分则有以不同纪录剧场手段进行创作的艺术家经验交流。首节先针对「纪录剧场的定义」进行深入讨论,事实上,正因各地剧场语境、文化接收和面对的群众各异,创作策略的多元拓宽了纪录剧场的光谱,然而彼此透过剧场让社会被边缘化、隐形的声音得以被听到,肯定共同的愿景。不过,什么是「真实」及与剧场「虚构」的矛盾,创作时面对的道德问题和立场的拿捏也难以清楚梳理。有与会者提出,如果「真实」无法被呈现,那么创作者消费了议题和受访者,又是否真的改变了什么?而当观众抽离地观看,但真正遭逢问题的人根本难以接近艺术,创作者又能否拉近不同族群的距离?这些都值得继续思考,特别是当世界愈见纷乱之时。
-
香港
从上海到香港与世界,潘迪华藏品闪亮展出
南丰纱厂见证香港制衣业的全盛期,近年活化成为文创和保育的地标,加上宠物友善的环境吸引很多年轻人周末前往聚集,也经常有不少策划独特的文化活动,最近开幕的「她能在黑夜,给我太阳献给潘迪华」展览就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项目。 在展览文案中,本名潘宛卿的潘迪华被誉为「一位香港跨领域的文化拓荒者,涉足娱乐、音乐与艺术」,来自上海的她在东西文化的交织下成长,南来香港后,她更进一步迈向世界的平台。精通不同语言的潘迪华游历多国演唱,音乐事业在1950至1960年代开始蜚声国际,且是香港第一位与英国EMI签约的歌手;其后加入电视和电影界发展。1963年香港大会堂成立一周年,爵士巨星Louis Armstrong来港演唱,她就是当晚的表演嘉宾。 这次展览的物件和文献绝大部分来自潘迪华个人珍藏,很多珍贵藏品都保存得很好,光照片就超过万张,由策展团队精选不同时期的潘迪华──从儿时到少女,从日常到华丽,从生活到舞台──让观众进一步认识这位划时代跨领域的文化人物。她特别钟爱的旗袍和其他时尚服饰亦有不少照片或实物的展示,侧见60年时尚潮流的变化,亦见证香港华洋文化交汇的独特性。其中一个展区聚焦在香港第一出原创音乐剧《白娘娘》(1972),潘迪华是制作人和表演者。这改编自《白蛇传》的作品由卢景文执导,顾嘉𪸩作曲,是当时潘和顾在海外观赏众多音乐剧后,期望在香港打造原创音乐剧的重要里程碑。此次展出《白娘娘》创作的文献、手稿、戏服等等,由潘迪华完好收藏足见此剧对艺术家的重要意义。展场也展示了不少当时的艺评报导,此剧的前卫与实验性并不受当时的观众欢迎,让制作人损失不少,但却为香港音乐剧创作带来开拓性意义,歌曲〈爱你变成害你〉也广为流传。
-
香港
重点演出纷上阵,新任总监潘惠森为香港话剧团推出第1个剧季
随著香港艺术节落幕,陆续有大型表演团体和主办单位推出重点演艺项目。香港话剧团新任艺术总监潘惠森主导的第1个剧季,以其个人影像作为主视觉,强调其视野与角度如何打造艺术上的不同发展。事实上这剧季有3个剧目都是潘惠森作品,包括重新修订其早期作品《小岛芸香》的《小岛.余香》、新作《亲爱的.柳如是》和《从金钟到莫斯科》,各有特色和时代背景,充分显示潘惠森的确是目前香港本地擅于架驭古今题材的编剧高手;至于去年因疫情未能上演全部场次的音乐剧《大状王》将会重演。而人事的新安排中,随著前任助理艺术总监冯蔚衡离团另觅发展(但她仍担纲主演剧季新作《医.道》),剧团晋升现任驻团导演方俊杰、导演/演员刘守正和邱廷辉为助理艺术总监,从1位女导演转化为清一色男性的艺术团队,会擦出什么新火花?值得观察。 西九则举行为期4周的首届大型舞蹈节「自由舞」,以女性舞蹈艺术家为焦点,探讨当代社会议题与她们的关注,这些主题在疫情后特别值得探索。其中开幕节目《女侠传奇》是德国编舞2人组Lisa Rykena和Carolin Jngst的作品,透过颠覆典型漫画超级英雄形象重新思考性别。在疫情隔离期间的家中引发奇思演化为创作,是Inbal Pinto在《异想客厅》期望带给观众对日常的新想像。而梅卓燕以婚嫁为题的新作《囍红色的承诺》也是让舞迷期待的作品。 另一方面,城市当代舞蹈团也推出了新舞季主题「热身嘛」,读起来与英文Its Summer呼应,贯彻了艺术总监伍宇烈的玩味特色;中英剧团新剧季则以诗人泰戈尔《飞鸟集》中的名句为题,带出「生如夏花」的力量,亦是在疫后对生命的反思。
-
香港
防疫松绑后,表演艺术界终于展现新气象
香港各界饱受3年疫情冲击和防疫措施之苦,政府硬说疫苗通行证和扫瞄「安心出行」应用程式的重要性,去年底神奇地一朝化解,交流又逐步恢复正常。好消息是剧场观众席可以100%开放,也大为减少取消演出的可能。过去3年都未能如常举行的香港艺术节,本来小心翼翼分阶段安排节目宣传,现在也终于顺利迎来海外艺术家来港表演,这对观众和艺术节来说真的是兔年最佳礼物。 毕竟防疫措施也刚放宽不久,大型歌剧应该要等明年了,但不少艺术节节目也颇令人期待。如由威廉.肯特里奇执导,里切卡尔古乐团及南非木偶剧团演出的蒙特威尔第《尤利西斯归乡记》;探讨环境与记忆之改变与消逝的《水之书》是集结多种表演媒介的音乐剧场作品;至于莎剧新玩法的舞蹈剧场《茱丽叶与罗密欧》就撕破了爱情童话,要回归现实的两人面对生活的残酷。 至于本地制作票房秒杀的肯定是《饭戏攻心》舞台版。去年的电影《饭戏攻心》票房异军突起,围桌吃饭的日常却是三兄弟面和心有刺的攻防战,担纲改编的陈咏燊是电影版编导,舞台版导演则是去年将庄梅岩新作《我们最快乐》以拆解和后设处理,加上形体探索,让观众眼前一亮的黄龙斌。 当一切复常,是否只是回到常态,或有新的可能?对不少艺术机构来说,去年开始了行政高层大变动,至今年陆续上任,也让人期待。如曾出任教育机构行政总监的叶思芬接任香港艺术中心总干事;资深作曲家和音乐策划龚志成出任西九文化区的当代表演艺术主管;原任香港艺术节发展总监的余洁仪,接任退休的何嘉坤为行政总监;将上任接替陈敢权担任香港话剧团艺术总监的会是本地著名编剧潘惠森。新年新气象,期待火花四溅。
-
香港
「演戏家族」串连过往原创音乐剧歌曲推出庆祝30岁新作
香港演艺学院成立于1984年,毕业生各自在19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创办艺团,包括目前专注本土原创音乐剧创作、推广与承传的「演戏家族」,由香港演艺学院毕业生于1991年创立,刚迎来了30周年的纪念。 疫情影响让不少艺团即使是重要周年志庆,如刚出版了专书纪念其50周年的香港艺术节,也未能尽情庆祝。「演戏家族」这次在演艺学院上演的《何年明月归》,是与学院联合制作,除了联合导演和歌唱指导李颖康是学院老师,特邀演出一角的梁菲倚目前亦在学院任教。剧本由多位学院编剧系的同学和毕业生联手执笔,并由前任戏剧学院院长潘惠森编辑,选用「演戏家族」过去的原创音乐剧歌曲为叙事骨干,重构新的故事(当中尾声一曲由黄旨颖全新创作);演出者则大部分是目前在学的学生。 这样的策划显见剧团承传其文化资产的意义,让作品透过再现,连系不同年代观众和创作人的记忆。故事由音乐剧编剧何年发的离世说起,要把历年歌曲有意义地串连并不容易,目前剧本整体欠说服力,布景设计的意象也进退失据,然而当熟悉的调子响起,首演于1993年的《遇上1941的女孩》仍然让人动容。这个为剧团奠基的作品,在香港原创音乐剧发展上是重要的一章,以香港沦陷的历史背景建构时代氛围,主角穿越时间见证倾城,〈梦未央〉的尾声「只求命运让我自己决定」可说是当时民众的心声。这次剧团同步完整出版剧本和乐谱,延续作品的生命力,在其30周年纪念来说更显意义。
-
香港
疫情数字虽缓和 但开演依然困难
香港感染疫情数字近月转为缓和,防疫措施亦有所放宽,剧场和艺术活动又再活跃起来,很多演出都因受第五波疫情的闭馆影响而延后开演,如由黄子华与潘灿良主演的庄梅岩新作《最后礼物》,当时在1月首演前一天取消演出,而延期至7月的50场最后全部顺利进行。 不过有更多演期长,而且让观众等了又等的演出,就不一定这样幸运了。香港话剧团及西九自由空间联合主办及制作的音乐剧《大状王》,创作历时3年,加上2019年预演吸收观众意见,成为本地原创音乐剧一次宝贵的创作旅程。无奈受疫情影响,正式演出先后两度取消,终于今年9月在戏曲中心开演,但头3场「鉴于有演员被列为密切接触者」又告取消。剧团调动了一些候补演员后,演出终于顺利进行,观众的回响也相当热烈,之后亦迅速加开了3场演出以补偿向隅者,但病毒一来就难以力挽,因为又有演员确诊,这次就难以透过调整让演出顺利进行,终于剧团得全数取消剩下的场次。 这样的打击,让剧团行政和表演者都身心疲累。另一出「中英剧团」原创剧、取材自台湾一宗无差别杀人事件的《辩护人》,首演后第2周也因有演员确诊而被逼取消;长演音乐剧《我的青春日志》、「三角关系」的重演戏码《二人餐》和「香港舞蹈团」的《俪人行》(元朗场次),亦因同样情况难以顺利开演。本地制作资源有限,安排后备演员并非容易,看来疫情下作品要顺利演出,还必须多方祈福。
-
香港
香港资深戏剧人古天农辞世
香港剧坛近年痛失不少优秀的剧场工作者,令人深感惋惜。如年轻编剧钟燕诗、资深配音前辈和演员谢月美、资深制作经理张向明;而6月底中英剧团前任艺术总监古天农先生在睡梦中离世,也令剧场人难过不已。 古天农在中学时已参与话剧创作,是校园中的活跃分子。在「香港戏剧资料库暨口述历史计划」的访问中,他提及了参与「校协戏剧社」对他在戏剧发展的影响,这也是当年很多香港年轻人追寻剧场梦想的创作和交流空间。在香港尚未有专业化训练前,这里可说是酝酿剧场种子的重要场域,包括吸收来自外国当代戏剧文本的养分。 而古天农对戏剧的热爱,也让他从业余转向专业,在1983年加入香港话剧团成为全职演员,后来他在1980年代末获亚洲文化协会奖学金赴美国纽约研习,也在当地观察到当地最前沿的实验剧场发展,并把这些经验转化于香港。他曾任香港话剧团室助理艺术总监,除了是创作人外,也是香港教育和应用剧场重要的推动者之一。 作为中英剧团的首位华人艺术总监,他秉承了剧团在戏剧教育方面的开创性发展。在古天农的追思会上,分享者特别提及香港目前不少活跃的剧团的艺术总监,都出身中英剧团;他们多元的创作身分,多与剧团鼓励团员创作探索的文化有关。古天农也制作了许多为人津津乐道的作品,观众较为熟悉的应该是《我和春天有个约会》及《南海十三郎》等。中英剧团将在香港大会堂举办「永远的新青年」纪念展,回顾古天农的戏剧人生。
-
香港
香港首个「科艺艺术节」7月登场
观众对舞台制作较容易切入的是故事情节,继而是表演者,主要的讨论是针对编导演,然而作品能够顺利呈现,靠得是复杂的集体展现,舞台科技艺术(Technical Arts)的创作和支援者往往隐藏在他们的黑衣后,但没有了他们在执行上的创造和能耐,又如何成就作品? 香港舞台技术及设计人员协会在「艺能发展资助计划」的资助下,将在7月举行首个以科技艺术(以下简称科艺)为策展核心的「科艺艺术节」,以「模棱与并置」为主题延伸多个展演、幕后导览、演后分享会、讲座和工作坊等项目。联合策展人李浩贤和徐硕朋是资深剧场工作者,前者是制作经理、后者是舞台设计师,但这次他们也给了自己很大的挑战,就是穿针引线邀约14位来自不同科艺岗位、拥有不同专长,而且成长于不同年代的科艺艺术家,跨出创意的想像,在从未有机会合作的情况下,共同就特定的主题一起进行创作,最后组成6个不同组合创作展演作品,在西九自由空间内演出。 这些作品可能是一组结合舞台机械和化妆造型元素的装置,亦可能是一次在灯光氛围下以声音导航的旅行,或可能是重构设计师过往的灯光设计并以NFT的方式卖出「灯光」,也有用不同物料在舞台上建构城市森林的未来。不同内容的展演其实都是一场艺术家与观众的实验之旅,难得有这样开放的空间,何不以开放的心进入科艺的新想像?
-
香港
线上制作阻碍多使得产量大减
经历了数月第5波疫情的影响,香港的表演艺术界从业人员即便有防疫基金的补助,但演出和活动停摆,加上学校暂停实体授课,后来疫情更加剧、感染人数每日达数万人,让众人都面对比两年前更复杂的处境。
-
香港
第5波疫情杀得表演艺术团队措手不及
香港表演艺术工作者在2020年经历了超过200天剧场关闭的日子,也尝试在不同空间发挥剧场的可能性,利用线上资源和平台创造永续空间,亦让海外交流在段时间维持著一定的发展。2021年香港的疫情受控,团队和观众从演出取消和退票的阴霾下逐步走出,剧场又开始热闹起来,即使海外演出因为艺术家必须隔离而大量减少,但本地作品继续上演,包括因疫情而延期的制作。
-
香港
研究报告指出观众仍爱参与实体活动
疫情爆发初期,各表演场地首当其冲,如何让演出继续以不同方式接触观众,是表演艺术界各方探索的实验。那段时间线上表演艺术节目大量推出,香港也不例外;今年场地陆续松绑,观众似乎又习惯了戴口罩看演出,进场观赏演出似有回复「正常」的状态。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场景2:移动缝隙
在公共空间,让记录与记忆重新说当下的故事
「一摄无边:香港剧场影像记录数码资料库暨教育计划」(asnap-beyondborders.hk)是国际演艺评论家协会(香港分会)为期两年的演艺记录与教育活化项目。协会近年聚焦演艺记录倡议,「一摄无边」秉承2017年「香港戏剧资料库暨口述历史计划」,进一步探索记录与活化的维度,完成了600段影音的口述历史,整合了9年戏剧年鉴资料,聚焦在本地剧场史,突显这些记录在剧场脉络里的重要意义,但同时也反映其内向性这些材料难以面向与剧场没有连系的人,即使是业界和观众,也牵涉跨岗位和跨世代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