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坐在乐手与指挥之间 在交响乐的中心聆听乐曲
柏林音乐厅的「身在其中」音乐会坐落于柏林东边米特区的柏林音乐厅(Konzerthaus Berlin)是德国历史悠久的著名表演场馆,在二战前曾为普鲁士国立戏剧院,不仅上演戏剧、也常举行歌剧和音乐会。1826 年,贝多芬的第9交响曲即在此举行柏林首演;1829 年,传奇小提琴家帕格尼尼也受邀在此客席演出。二战重建后,此地转型主要作为音乐厅使用,近半世纪以来,为柏林音乐厅管弦乐团(Konzerthausorchester Berlin)的表演场地。
-
国际 巴黎
财匮力绌下的新人上阵 朱利安.戈瑟兰接掌奥德翁剧院
今年6月,法国文化部宣布由新锐导演朱利安.戈瑟兰(Julien Gosselin)承接布隆胥韦(Stphane Braunschweig),担任国立奥德翁剧院(OdonThtre de l'Europe)总监。这个导演世代交替的现象揭露法国民众剧场当前的经营困境,也突显舞台美学的变化。欧洲剧场重镇将不再只是搬演经典文本,反而迎向兼具文学性和感官性的崭新时代。 财殚力竭的剧院 去年12月,布隆胥韦投下震撼弹,宣布离开掌管8年的奥德翁剧院。投入经营公立剧院30年来(注1),布隆胥韦从未陷入艺术坚持和经费短缺的两难困境。面对疫情后的通货膨胀、工会要求调涨薪资,剧院每年亏损近200万欧元,但文化部的额外补助,加上83%的售票率让剧院勉强营运2年。然而,当他在编列2024年的预算时,他发现已经没有任何余额足以挹注艺术创作(注2),因而决定不再续任。布隆胥韦的决议突显法国公立剧院结构性的问题:文化部一再要求剧院降低营运及制作成本、提高票价,但这却背离民众剧场追求艺术性及亲民性的原则。
-
演出 音乐 接下长荣交响乐团「驻团艺术家」
梵志登与台湾结缘 期待携手开创本地古典乐新篇
隶属于张荣发基金会的长荣交响乐团日前宣布,将自2025年起礼聘世界级指挥大师梵志登(Jaap van Zweden)担任「驻团艺术家」。梵志登享誉国际,曾任纽约爱乐和香港管弦乐团的音乐总监,并以精湛指挥技艺与丰富经验闻名于世。此次合作计划为期两年,旨在提升乐团演奏水平,同时促进台湾古典音乐的发展。 梵志登出生于荷兰阿姆斯特丹,指挥生涯超过40年,曾与维也纳爱乐、柏林爱乐、巴黎管弦乐团等世界顶尖乐团合作。他以极高的音乐素养和短时间内提升乐团表现的能力著称,曾多次吸引欧洲皇室成员亲临现场聆听。 实际来台湾前,梵志登提到欣赏了长荣基金会执行长钟德美带给他的长荣海运「EVER MAX 长极轮」的首航影片,让他感到佩服也印象深刻。除了长荣交响乐团演出的背景音乐外,他也发现基金会还有营运长荣海事博物馆,同时有文化、音乐等社会慈善事业的理念与价值,与自己相当契合。实际上,他在过去25年也持续经营关怀自闭症儿童的帕帕基诺(Papageno)基金会,从利他、行善的角度出发,是他决定与长荣交响乐团合作最主要的原因。 事实上在这次来台演出前,梵志登提前10天就抵台与长荣交响乐团进行了很多交流,一周内就彩排了6首交响乐曲。他透露:「选择的交响曲广度也非常可观,包括莫札特第40号、贝多芬第5号、柴科夫斯基、马勒等交响曲,希望借由乐曲的曲风及不同困难度,让我对乐团有进一步认识,因为它们各有特色与难度都不一,在这期间内就能了解长荣交响乐团音乐家的能力。」排练中一定会听见优劣,但他说:「我很像侦探一样保持正面的态度看待。我认为即使是全世界最顶尖的乐团都一定有它可以进步的空间,我期待大家齐心合作,每天往前进步一点点。」
-
专栏 思想不短路
我不常旅行,但人生就是一趟发现之旅
有一次在整理过去零星照片时看到一批精采的户外演出画面,却突然扪心自问,看表演的过程我只顾紧盯著手机面板,深怕漏掉精采镜头,但当时我有真正以肉眼直接体验、好好观赏现场瞬息万变的实境全貌吗?虽然保存了照片或影片的记录画面,聊供日后回味,但明明曾置身表演现场的我,在欣赏当下其实失去了某些独一无二的现场感受。
-
人物 艺术家请回答
吴珮菁 音乐就像我与世界沟通的媒介
打击乐家吴珮菁以「6棒木琴」技术著称,专注此技艺逾30年,并因其出色的表现成为台湾乃至全球打击乐界的领军人物。她的6棒演奏风格突破传统,融合音乐与舞台表演,创新了演奏技术。在繁忙的演出与练习中,她如何保持动力?如何克服挑战并在压力与生活中找到平衡?本次「艺术家请回答」单元中,我们收集了读者们对她的提问,由她亲自回应。跟著她的带领,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音乐世界,探索专业演奏者的日常和成长秘诀。
不只板桥放送所,你还可以去──
艺术家带路!林秀伟与吴采璘的私房推荐板桥放送所「传奇放送科艺文创园区」
养好体质,让理想与现实往未来靠近中山堂剧场╱国立传统艺术中心高雄园区
再次亮灯,打造更健全的歌仔戏生态米仓剧场
从存放粮食,到聚集与发散艺文能量的「活」仓库-
演出 音乐 双套音乐会探索传统与创新
魏德曼与NSO携手 演绎魔幻《玻璃琴》
国际知名音乐家约格.魏德曼(Jrg Widmann)将携手国家交响乐团(NSO),带来两套别具特色的音乐会「活力洋溢」与「世代交锋」。此次魏德曼特地留台一周,不仅指挥、与台湾作曲家深入交流,还将透过精心设计的音乐演出,让观众在经典与现代音乐之间感受全新的对话。他表示:「当代音乐与熟悉的古典乐或许看似遥远,但放在一起时,可以发现彼此的相似与亲密性。」 身兼单簧管演奏家、指挥家与作曲家的魏德曼,是音乐界公认的全方位天才。与NSO的缘分始于2016年,并在2018至2019年间担任驻团艺术家。在2024╱25乐季,他将担任北德广播爱乐乐团首席客座指挥、里加小交响乐团合作伙伴、德意志广播爱乐乐团创意合作伙伴与慕尼黑室内乐团副指挥等多个职位。 「活力洋溢」 探索舞蹈与结构 第1套音乐会以舞蹈为核心主题,主要演奏魏德曼的3首创作与贝多芬第7号交响曲。除了《为10种同管乐器而做号角音乐》外,最受瞩目的乐曲还有《活力洋溢》(Con brio),本曲特别围绕贝多芬的第7号交响曲展开。魏德曼形容此曲是「期待与惊喜的游戏」。 吕绍嘉解释:「如果期待在《活力洋溢》中寻找贝多芬的影子,可能会失望,但编制与结构完全一致。魏德曼身为作曲家,特意在熟悉的框架下进行解构,好像保留血肉换成了不同的样子。」魏德曼则补充:「这首作品对定音鼓的处理非常挑战,但它是向贝多芬致敬的作品,能让人感觉开了眼界。」 此外,这场音乐会还将演出魏德曼另一作品《骷髅之舞》,吕绍嘉表示:「这是中古世纪艺术家的经典主题,像圣桑、李斯特、马勒都创作过相关作品。魏德曼用管弦乐打造戏剧感与奇幻声效,从弦乐在琴桥上拉奏到法国号模仿狼的声音,充满创意。」 音乐会压轴将呈现贝多芬的第7号交响曲,恰好呼应前者《活力洋溢》的巧思。
-
评论 戏剧
走出剧场外的实践
评《安蒂冈妮在亚马逊》「丑恶的事物何其多,但再没有比人更丑恶的了。」(Much is monstrous, but nothing is more monstrous than man.),这句话出自索福克里斯(Sophocles)《安蒂冈妮》(Antigone)剧中,歌队最著名的〈人类颂〉。希腊原文中「deinos」 (ό) 一词除terrible丑恶的意思,亦有wonderful惊奇的意涵。〈人类颂〉是对于人类文明的进步,能逐一统掌海洋、陆地、驯服山林野兽的赞颂。吕健忠的译本,将此译成:「世界惊奇何其多,最可惊奇莫过于人。」(注1)如同双面刃,既是人类文明的跃升,可以运用人力开疆辟土,以启山林,相对地,正由于过度开发滥垦,大地蒙尘,拥有权势者掠夺雨林的土地,驱逐原先居住的人民,使其成为无土地之人。 换作是我,能去做些什么? 导演米洛.劳(Milo Rau)与巴西无地农民运动组织(简称MST)合作《安蒂冈妮在亚马逊》(Antigone in the Amazon),重现1996年4月17日,发生在巴西帕拉州(Par)无地农民在示威游行中,惨遭警察开枪杀害21位民众的屠杀事件,更借由「戏中戏」(Play within a play)的形式,揉合希腊悲剧《安蒂冈妮》的情节与角色,成为「内在故事」,用来反映MST在制作这出戏的过程中,无论当地原住民、与欧洲的演员所共同经历异文化的交流,一起面对历史的伤口,进而反省检视全世界所面对环境变迁、极端气候,造成地球生态命运共同体浩劫的「外在故事」。因此,《安蒂冈妮在亚马逊》不仅是探讨距离遥远的巴西亚马逊盆地,所发生土地正义的议题,亦是每个国家、每个民族,皆可反缩己身,如何正视自己土地上不公不义的事情,扩及到全球暖化的危机,换作是我,能去做些什么? 因此,《安蒂冈妮在亚马逊》剧中的辩证(dialectical)极为重要。希腊悲剧可贵的地方,观众都可以听到正反两方的辩证,促使观众的思考并非单一、而是思辩而来。这样的「辩证」不只出现在安蒂冈妮、与人类律法的代表克里昂(Creon)之间的抗争,亦是欧洲与巴西演员相互合作,所碰撞出欧洲文化与巴西原住民文明、宇
-
专栏 雕虫演技
演技怪招
在所有演技怪招中,最难以参透的算是「化屎大法」了。所谓化屎大法者,便是把自己化为一坨屎,然后种出漂亮的花朶。这怪招的出处是有个长篇故事的,若大家不嫌弃我啰嗦,请听我道来。 当时我还是无线电视的合约艺员,在那竞争剧烈的年代,算是演出机会比较多的男演员之一。那时刚接到一部新剧,演的是男一,看过剧本后,也非常喜欢角色及故事,有很大发挥的空间,但总觉得,太像周星驰了,简直是同一个版模。于是去打听,原来剧本真是为他订做的。 当年周星驰的演出方法非常新颖,充满喜感,又荒谬,从来没看过有那样的节奏和演绎,因此人们无以名之,便称之为无厘头,其实这是句粗话,意思是没有道理,分不清楚的意思。 当时电视台分配工作可说像奴隶工厂制,当红的演员可同时分配两部剧集的主角,周星驰便是其中一位,演员当然也可以拒绝,但这不健全的行业有个不成文的规则,叫做雪藏,你拒演,好!便把你放进冰箱冷藏,待你人气下滑,看你如何?除非你在电影圈已站稳脚跟。 周星驰便是站稳脚跟的一个,虽然当时他还在拍摄另一部剧,但已在电影界中获得坚实的演出机会。无论最后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反正他就是把为他订做的那部剧推掉了,我是顶替的一个。 大家知道日本漫画《城市猎人》主角冴羽獠吧?剧中人的描绘和冴羽獠十分相近,若细心分析周星驰的演戏方法,你会发现其中一个重要的元素便是来自漫画,特别是前期的演出。 当时在影视圈中可大概分为3种演法。一是传统的、技术的、工整的,在年轻人眼中可能认为是死板的、固化的。第2种是年轻演员向外国演员学习和模仿,自然的、生活的,所谓方法演技,但这方法只能算是皮毛,没有方法的系统和深度,因为当年根本没有人教授和懂得方法演技,所以大家只可模倣及从经验中自我探索。第3种便是周星驰的方法,内中包含了多种源流,从前面提到的漫画,还有粤语长片的古典和自由,及至吸收了好几位喜剧泰斗的风格,当然还有其他,但在这里不详述了。反正我看完剧本,获得的第一印象便是周星驰,再四处打探印证,果然是周星驰,结论是,唯一的方法便是模仿周星驰。 模仿他的动态和声音节奏不难,难的是知道他处理剧本的方法,幸巧当时我们就在相邻的厂房拍摄,有空档我便去找他请教,后来演出的效果我是很满意的,同剧的其他演员也认为很像。但问题来了,拍了三两集,
-
国际 曼谷
曼谷双年展登场 主题「孕育盖亚」期待社会关注环境议题
2024年「曼谷双年展」(Bangkok Art Biennale)自10月24日起,到明(2025)年的2月25日在曼谷登场,4个月的展期,以曼谷这个城市作为展示平台,来自世界各地共76名艺术家、超过240件的作品,出现在曼谷各大艺术中心、百货商场、会议中心、寺庙等11个不同的场域,双年展连结了古暹罗和曼谷的城市现代感。 今年的曼谷双年展以「孕育盖亚」(Nurture Gaia)为主题,在古希腊神话中,盖亚是赋予生命和滋养的女神,盖亚女神在各个文化中会以不同的形式现身,信众认为盖亚女神是掌管生育与农业的大地之母,在东南亚,盖亚女神以Phra Mae Thorani形式出现在寺庙里。
重演过往、理解当下,在全球化时代维护差异
专访瑞士剧场导演米洛.劳提问现实政治的剧场隐喻
专访泰国导演维帢亚・阿塔玛与制作人莎莎宾.希芮旺吉最慵懒的革命:巴西热带主义音乐运动中的国家认同与青年文化
从跨越、之间、到多方对话,文化艺术可以做什么?
地图:迁徙的轨迹,移动的视角,隐藏的故事
不断探询社会议题,终至理想状态
侧记秋天艺术节讲座「创作者对谈:创作中的时空交织:编舞家对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抗争,但我们可以团结起来──米洛.劳X马跃.比吼
侧记秋天艺术节讲座「创作者对谈:创作中的抗争,抗争中的创作」-
演出 音乐 暌违10年的独奏会
修练6棒30年 吴珮菁回首音乐人生「Every Moment Counts」
自2014年最后一场独奏会后,木琴演奏家吴珮将于2024年年底再度站上舞台,在台北、台中、高雄三地举办个人独奏会「Every Moment Counts」。这场演出不仅是吴珮菁演艺生涯的重要里程碑,更是她多年研究6棒木琴技巧的集大成之作。除演出外,吴珮菁同时出版专书《六棒木琴演奏艺术「Peiching握法」的探索与突破》,详述其30年来在6棒木琴上的探索与创新。从舞台到书籍,吴珮菁借此机会与观众分享她的音乐故事与技术心得,展现台湾击乐界的成就与前瞻。 探索6棒木琴技术 催生了「Peiching握法」 吴珮菁在6棒木琴演奏上的突破,源于她在1994年开始尝试运用6支棒子演奏,以寻求更多样化的和声效果。她从美国著名铁琴家Gary Burton的4棒技法中汲取灵感,并加以改良,发展出「Peiching握法」。她解释:「这种握法最大的重点在于可以透过食指下压或上提中间棒子,达到更灵活的演奏性,提供更大的音域与和声空间。」多年来,吴珮菁不断完善这套技法,在不同演出中实践并推广,让6棒木琴演奏成为击乐界的新标准。 在《六棒木琴演奏艺术》一书中,吴珮菁系统化地整理了6棒木琴的各种演奏方式,包括「自然演奏法」、「食指下压法」、「食指上提法」、「纵向内打法」、「左右侧打法」与「棒子转位法」等,并提供详细的示范与技巧解析。她强调,这些技巧的重点在于能灵活运用,而非为了「6棒而6棒」,真正达到与音乐需求两者相衬的演奏方式。 朱宗庆打击乐团创办人暨艺术总监朱宗庆表示:「吴珮菁在音乐上的努力、成就、坚持,大家有目共睹。朱团38年来演出有3500场,她大约就有2000场,而且她在其中都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独奏会的话,不包含在学校的演出,对外公开奏会就有10次。」2014年吴珮菁完成她第10次的独奏会,迄今相隔了10年,原因何在?朱宗庆透露,2015年,她不慎从高处坠落,导致严重受伤,长达4个月无法演出,但在乐团30周年时她仍坚强上台。随后在2017年,她的喉咙出现问题,使得日常发声甚至讲话都有困难,这让吴珮菁的教学与演出生活陷入困境。但她却努力克服,并开始往国际跑。在朱宗庆眼中,她「好胜心强、固执,却也坚强,要是换成别人可能早就放弃了。」
-
演出 舞蹈 如果人生有B面,不管什么都给我多来一点
睽违4年 林素莲推出长篇《MORE MORE Paradise》
如果说人生的际遇千奇百怪,痛苦悲哀占了近一半,那日常与情感的B面,应该要是喜乐与欢快?由小事制作副团长林素莲编创,年度制作《MORE MORE Paradise》要在被关了无数窗的地狱里,试著撞开另一扇门,寻找光谱另一端的天堂。 小事制作与视觉艺术家庄哲玮相遇得早,始于2019年有章艺术博物馆的作品《宇宙的征兆》,以庄哲玮的服装秀为主轴,小事制作担纲舞蹈演出。《乐园》的灵感则起源于2023年松烟「原创基地节」,有了先前的合作经验,《乐园》的成型相对快速,庄哲玮以波希三联画《人间乐园》为灵感,以 AI 生成画作为背景,搭配重金属摇滚乐,小事制作的舞蹈带来一场喧闹又令人印象深刻的演出。 这场演出像是火苗,点燃艺术总监杨乃璇的想像,趁著与 IP LOCKERS 即将开启的密切合作,决定将《乐园》延伸发展,重新编创成2024年度制作。这一次的编创,她属意久未创作的林素莲。 说久不久,林素莲的上一次编创是4年前2020新点子实验场《从一数到五》,她不讳言那一次的经验是苦涩的,有伤的。她毫不犹豫地转身回去跳舞,带著创作的伤,却又在隔年碰上身体的意外,伤的是双腿,舞者的腿。尽管事过境迁,谈起那段日子总是低落,然而当她被指派新作编创时,林素莲选择逼自己回看跌倒后的那段日子,想著《乐园》,回望地狱。
-
演出 舞蹈 跨国团队共同打造
简珮如《黑蝴蝶》 展现「主动的改变」
曾任美国玛莎.葛兰姆舞团首席舞者的编舞家简珮如,携手义大利DAP艺术节创作团队,将于11月份在台北上演新作《黑蝴蝶》。她表示,「蜕变」是《黑蝴蝶》的关键词,也是她近年的内心写照:「我希望能表达一种主动的改变」。简珮如从回溯自身经历出发,编织出〈狂喜再现〉的过去、〈玩〉中实验的当下,及重获新生的〈蝴蝶夫人〉。 独舞〈狂喜再现〉传承自玛莎.葛兰姆(Martha Graham)首演于1933年的经典舞作〈狂喜〉。葛兰姆凭借此作品首次在大众面前探讨腹部核心与肢体的联动关系,并以此发展出影响美国现代舞蹈的「葛兰姆技巧」,该舞作后因难度过高而继承无人。2017年简珮如与玛莎.葛兰姆二团艺术总监Virginie Mcne合作,根据历史图片与档案笔记,在「葛兰姆技巧」脉络中将其还原呈现,失传的美国现代舞经典在台湾舞者身上得以延续。 〈玩〉由台湾与纽约两组舞者共同演出,因舞者文化背景相异,简珮如希望舞者通过各自的身体,在技法上跳脱葛兰姆的框架,融合不同舞蹈流派与其他国家的传统舞蹈,表达日常生活中勇敢去「玩」的探索心态,以开放的身体语汇在「玩」中实现跨越国界的当下对话。
-
专栏 人间父子
未知死,焉知生?
真:说起死亡,因为我从小在矿区长大,矿区经常有灾变发生,只是报纸不会写,也没有人会跟你讲这件事情。对我来讲,死亡这种事情最亲近的例子,就是当时早上才摸摸我的头、要去上班的叔叔,下午就被通知发生意外。跑到坑口去看,他已经躺在那边了。然后,看到他的孩子跪在旁边,在烧脚尾钱。 我在旁边看了一直哭,大人看我哭那么伤心,就说:「那个叔叔疼你疼得很有价值。」但事实上,我不是哭泣死亡,而是为活著的人难过他们还那么小,就跪在那边烧纸钱,那个画面让我觉得很难受。而且,我的经验告诉我:再过一阵子,这些孩子就无法跟我一起念书、上课了,因为经济支柱没了,他们可能会需要到外面去当童工。 后来当兵的时候,看过更多。不过那种「前几分钟还好端端的人,没多久就再也救不到了」,这种感觉无论如何都非常冲击。 谦:这样说起来,我觉得死亡的记忆可能也是有著时代差异的。到我这个世代,面对死亡的启蒙相对没有那么残酷。即便我年纪蛮小的时候,外公、阿公相继过世,也参与了葬礼。但,什么是死亡?这概念还是蛮懵懂的。 倒是,有个片段不知道为什么记得非常清楚。大概是国小四年级的暑假吧?当时我很著迷各种天文科学的知识,某次跟妈妈一起搭公车,坐在最后一排模模糊糊睡著了,在梦中,我把当时读过的东西好像都真实经历了一遍包括太阳原来是有寿命的,到最后它有可能吞噬周遭的一切,也就是我们建立起来的所以事物都会有消失的那一天⋯⋯尽管它可能是千万年以后我被这个梦吓醒了,本想试图跟妈妈表达这种恐惧,可是又不知道从何说起。 过去曾经在某本书中读过:人其实会诞生两次,一次是从母亲的子宫出来,另一次则是你意识到死亡的存在。这样说起来,我的第二次诞生大概就是国小四年级的那个夏天吧?而且那种恐惧反而让我兴起一种:「既然最后一切都会归为无,那不如现在活得开心一点。」的意志。 如果死亡,只是一种「转变」的形式 真:到我这个年纪,就觉得死亡好像随时都会出现。以前还没有这种感觉,倒是现在连医生都常常提醒:你已经70岁了,动作要放
-
国际 首尔
「韩江热潮」国内外发烧 小说改编剧作备受瞩目
韩国小说家韩江获颁 2024 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传出后,在世界各地立即掀起一阵韩江作品的阅读热潮,韩国当地的实体书店库存被一扫而空,海外翻译版也创下销售佳绩。而过往改编自韩江小说的舞台剧和电影,也再度登上国内外舞台。 韩江以其代表作之一《素食者》(채식주의자),于 2016 年获得国际布克奖(International Man Booker prize),并成为亚洲第一位获奖者,在国际文坛引起了高度关注。2020 年,韩国国立剧团曾与比利时列日剧院(Thtre de Lige)计划改编共制《素食者》舞台剧,当时韩江亦亲自与比利时导演塞尔玛.阿拉维(Selma Alaoui)就作品进行交流,可惜该计划最终因新冠疫情而告吹。事隔4年,驻义大利韩国文化院于近期宣布,义大利知名剧作家兼导演达莉亚.德弗洛里安(Daria Deflorian)将《素食者》改编为舞台剧,自10月底起陆续于巴黎、波隆那、罗马、米兰等地上演。
-
国际 东京
日本2023年2.5次元音乐剧作品与观众数量 创下历史新高
一般社团法人日本2.5次元音乐剧协会(以下简称协会)于10月17日公布,根据协会与文化娱乐调查机构「ぴあ总研」(PIA Research Institute)的最新统计,2023年的2.5次元音乐剧作品数量与观众动员数均创下历史新高。整年度一共上演236部作品,观众人数达到289万人次,相较于2022年增加了39部作品和15万人次,增加幅度达5%,也是该协会自成立以来最高纪录的数字。在本次报告中也提及,日本2.5次元音乐剧市场规模与2022年相比增长7.9%,总金额达到283亿日圆。 值得关注的是,报告中特别指出,日本2.5次元音乐剧的国际巡回在2024年也明显呈现成长趋势。例如,《神隐少女》在英国伦敦上演,《四月是你的谎言》受邀于英国、韩国巡演,而《进击的巨人》则预计于10月在美国纽约登上舞台。这些国际演出不仅吸引了本地观众,也促使来自世界各地的粉丝们前来朝圣,造成一票难求的盛况。 随著国际观众对2.5次元音乐剧的认知度逐渐提高,许多来访日本的国际观光客更把2.5次元音乐剧视为必备行程之一,造成入境游客的票务需求也大幅度增加。协会也协助会员团体设立英文售票网页、推动付费式线上播放与国际市场推广,以因应在疫情趋缓后日本国内暴增的观光客人潮。协会表示,除了持续开发英语票务平台及电子支付等功能减低国外观众的购票障碍外,也希望能持续提升日本2.5次元音乐剧的知名度,让进剧场看演出成为国际游客来访日本的主要理由。 2024年也适逢协会成立的10周年,目前会员达72组,包含7家特别会员公司、58家法人会员与7名个人会员,免费电子报订阅人数也达到23万5千名。为了因应实际需求,协会于今年起邀请法律顾问福井健策律师担任特别顾问,以处理2.5次元音乐剧在未来可能面临的各种法律问题,作为提供剧场、制作公司、相关工作人员在创作过程协助的实际措施,期待可以将这此「源自日本,并具国际水准」的独特表现形式,推广到更多的国家与观众面前。 协会网址:https://www.j25musical.jp/
-
话题 话题追踪 Follow-ups 「爱国东小聚场」讲座侧记
当剧场遇上魔术,打开故事的可能
用魔术说的故事──探索魔术在剧场中的叙事手法(上)「爱国东小聚场」系列讲座是由国家两厅院的驻馆艺术家协助规划,希望透过交流活动,探索创作者未来合作的可能。于9月10日举行的这场讲座,主题为「用魔术说的故事探索魔术在剧场中的叙事手法」,透过剧作家吴明伦与魔术师林陆杰的对谈,深入探讨魔术与剧场结合的创作可能。
-
话题 话题追踪 Follow-ups 「爱国东小聚场」讲座侧记
当魔术遇上剧场,转动说故事魔法
用魔术说的故事──探索魔术在剧场中的叙事手法(下)林陆杰表示,自己从小就热爱小说,而这也对其创作产生重要影响。他认为小说能够让人切换到不同时空,进行虚构想像,这对剧场和魔术的创作都相当重要。但许多魔术表演往往流于公式化的对话,可能缺乏意义,这对他而言是一件可惜的事。 小说中的魔术:创作灵感的来源 他特别提到,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在一本小说描述了他去印度遇到一位小伙子为他变魔术的情景,而在一百年后的林陆杰,因为流浪者计划到印度时,也亲眼见到这个魔术。这段经历对他而言极具魅力,促使他开始深入挖掘台湾小说家们对魔术的描写,这也转化为他未来创作的养分。 吴明伦则分享张国立的小说《金陵福:史上第二伟大的魔术师》,书中探讨魔术与历史的关系,揭示义和团对于刀枪不入的误解,实际上是一种魔术的表现。她近期也阅读了东野圭吾的作品,描述了一位退休魔术师如何利用魔术技巧解决谋杀案,用独特视角描写魔术师。借由小说运用不同角度去塑造魔术师,这样的创新思维能够突破我们原先对于魔术的想像,让人重新思考魔术的多样性。 吴明益小说《天桥上的魔术师》中所捕捉有关光华商场魔术师的想像,让林陆杰感到有趣也深受启发,他希望将这份魔幻力量透过真实对白传达给观众,让人体会到魔术的魅力,从而有了与吴明伦再次合作的作品林陆杰《年少时光》 feat.吴明伦《十殿》。
-
专栏 书信体
聊聊喜剧
YC, 这次来聊聊喜剧吧,一个我觉得很不好谈的题目。前阵子意外在YouTube发现很多网红谈论著周星驰的电影,可惜捕风抓影的八卦成分居多,再不然直接封神,把许多过气、新人或载浮载沉的演员成就于他的发掘与力捧,几乎变成了香港电影工业的金手指,被他钦点之人,命运随之起舞。可是周星驰为什么「好笑」?这里头究竟发生什么事?这些博取流量的影片在一轮嘴砲之后莫衷一是,也无法说出个所以然。 影星毛舜筠曾在某次访谈,聊起曾志伟和周星驰的差异。她说曾志伟很搞笑,但不见得擅长于喜剧,他在台上当司仪、主持,脑筋很灵活,应变能力极高,言语之中戏弄、揶揄,常天外飞来一笔,正中要害,让你猝不及防,要嘛愣在当场、要嘛只能傻笑。有句粤语「执生」很传神,既见机行事、随机应变之意,跟曾志伟搭档,就得强大自己的「执生」能力。相反的,她说周星驰没有急才,无论表演夸张与否,他都需要仔细计算过、思考过,不是胡诌乱道,而是雕琢得很仔细。我们在萤幕看见的无厘头其实是深思熟虑。所以在访谈中的周星驰不那么好笑,有很多空拍,甚至接不上主持抛过来的球。我想在这里,毛舜筠无意间点出了一个很重要的区别,就是喜剧会搞笑,但搞笑不是喜剧。搞笑只有一瞬,不在乎过去未来,当下爽快,效果就算达成。而喜剧在乎情境脉络,前面怎么过来,后面跟著怎么走,需要铺垫,前后呼应,喜剧需要有内在结构的生成能力。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很多演员想走周星驰路线却画虎不成反类犬,以为引发观众笑点是唯一结果,便扮鬼扮马,却落得装模作样的印象。 再则就是对手。毛舜筠形容和周星驰对戏像打球,球打过来打过去,愈打愈起劲,才发现原来需要这样的节奏,演到哪要快一点、要慢一点,演到哪要停一停、等一等,力道有轻重,节奏有缓急。说到这里,相信你会马上想到周星驰的最佳搭档吴孟达。的确,在电影中观看两人你来我往的演绎就如同一场精采绝伦的球赛,高手对决,淋漓尽致,享受的不是结果的输赢,而是相互成就,贡献了一场又一场回味时嘴角会扬起的场面。两人从电视剧《他来自江湖》到电影《少林足球》,合作10多年,默契自然不在话下,彼此相辅相成,如同相声的捧哏和逗哏,却又不拘泥于既定程式,在套路之中不按套路出牌,自嘲娱人,以诙谐燃点庄严,以戏谑抚平难堪。
-
人物 焦点人物 台湾舞者余宛伦(二)
在(反转再反转的)梦幻职业中,学习安放自己
然而,梦想总是反转再反转。2020年2月中,余宛伦在横滨完成与编舞家梅田宏明的合作后,随即飞往比利时,准备迎接舞团所安排的4周排练期,却没想到直接碰上COVID-19疫情在欧洲爆发。好不容易排练完成、开始巡演后,疫情仍缠绕著欧洲大陆,疫苗护照、演出取消、隔离,都已是疫情常态,有次舞团搭了8小时的火车抵达瑞士,却接到政府通知当晚6点后的艺术活动全部取消,无奈之余也只能原路折返。这些不确定性都让照顾身心成为迫切的功课,尤其当身体总是「要起来又停下来」,势必消耗且难熬。2022年,疫情的威胁逐渐远去,巡演行程终于顺畅起来,却也在此刻,宛伦受伤了:《密室三部曲》巡演到了义大利的老式剧院,在第三部曲《隐藏的地板》(The Hidden Floor)时,旧式倾斜舞台上有著大量的水,在一个跳跃中,她滑倒了,左膝后十字韧带直接撕裂。
-
人物 焦点人物 台湾舞者 余宛伦(一)
偷窥者舞团2400人中取一,碰撞曲折的追梦路
「我讲这些会不会把大家的梦想毁掉?」余宛伦大笑。 2020年加入偷窥者舞团(Peeping Tom)的台湾舞者余宛伦,虽然自嘲也可以用「有起有落」简单带过4年来的甘苦,还是在访谈过程忍不住吐露「大实话」。身为一个内向I人,舞蹈是宛伦「内心小宇宙喷发的地方」,从小走遍各式才艺课程的她,当初因为不喜欢被妈妈逼著练电子琴,便选择在舞蹈里悠游自在。考上北艺大七年一贯制后,余宛伦认为「跳舞这种东西要趁年轻跳」,便始终专注在这条路,而去欧洲当舞者,是她的梦想。她为此宁愿放弃到美国与澳洲当交换学生的机会,把预算留给欧洲,毕业后,她也为了攒钱出国考团,便先留在台湾与众多编舞家合作、累积经验。
-
演出 戏剧 变形成人的代价
《羊之歌》 以寓言叩问人的盲目欲望
羊群中,一只羊两脚站了起来。与低头吃草的同类相比,牠显得更有定力与决心。毕竟,牠想从「牠」变成「他」。 牠有变形成人的欲望。 比利时柏格曼剧团(FC Bergman)的《羊之歌》(The Sheep Song)便在这般怪诞的设定中展开了。一只羊踏上变成人的旅途,路上所见虽有人有兽、有男有女、有善有恶,但牠还是毅然走完整趟旅途,变成新造的人。 回顾西方文学史与戏剧史,羊的旅途一点都不新,但柏格曼剧团善于以经典挖掘灵感、发展作品,「不新」恰是他们的专长。《羊之歌》中,羊的所求就是文学中常见的「变形」。当牠走在《圣经》的意象上时,身后一幕幕掠过的场景,也如中世纪剧场的戏车。 旅程的开端:变形的欲望 《羊之歌》最初,羊就有变形成人的欲望,推著叙事前进的也是这股驱动力。 西方文学中早有「变形」的概念,《木偶奇遇记》就是一例。如《羊之歌》的羊得看透世事,皮诺丘也得越过重重试炼。两名角色都得通过考验,才会有超个人力量(如仙女或人类社会)认可成人的资格。但,两者不同的是,皮诺丘变形成人不是出于己愿,而是仙女给他的额外奖赏。最初,木偶不知道他有变真人的可能。 再探源一点,罗马诗人奥维德(Ovid)的《变形记》(Metamorphoses)是西方文学中更古老的例子。奥维德从希腊罗马神话中采集与「变形」相关的篇章,编写成诗,而他笔下角色变形的驱动力五花八门。少数如宙斯,追爱的欲望可转为变形的驱动力,化作天鹅,但更多的是神祇等超自然力量操弄的结果。 《羊之歌》中的羊何来变形的欲望?或,人或兽为何想变成另一族类?英文中,欲望(desire)、想望(want)与匮乏(lack)是近义词。变形的欲望,是我族匮乏漫延成的他者想望我不够好,我多想变成他。但,羊在人身上看到什么长处?柏格曼剧团只呈现了,当两族的界线变得模糊,人与兽变得没有太大区别。在贬己抬人上,人与羊似乎一样不遑多让。
-
演出 跨界 从《苔痕》起步的跨界合作
FOCA《虚缺号》 在空格符号中寻找意义
跨界马戏作品《虚缺号》延续2019年台新艺术奖决选入围作品《苔痕》的合作,由FOCA福尔摩沙马戏团(后简称FOCA)邀请旅居德国的台湾舞者田采薇和德国搭档扬.莫蒙(Jan Mllmer)一同担纲导演,联手打造全新原创作品,企图在无法定义的空格框框中寻找意义,回应当代社会的多重议题。 从画面堆叠出意义,从演员特性发展出动作质地 田采薇和扬.莫蒙两位导演从舞台上的15个正方形格子,找到虚缺号这个符号来对应。「虚缺号(□)就像是古文字学者研究残缺的文字。学者试图从上下文去辨别缺失的部分。但即使有了上下文,有时候还是找不到答案。」田采薇说,「就像我们在框框里呈现了很多画面,不是每个都有明确的答案,也不一定真的代表什么特定的东西。」 这种寻找意义的过程,成为画面推进的动力。演员在这些多重方格中的组合与堆叠,构筑种种隐喻的画面,比如动作像在工厂的流水线般不断重复、在输送带上移动,或是像鸟群一般成群的移动等。画面中承载著创作者对当代社会的反思,但不说教,保留想像的空间,交由观众去填空。 由前云门舞者、也是田采薇大学学长的摄影师骆思维创作的预告片,精准地捕捉整个作品的调性与氛围。奔跑的人群、模糊又清晰的人脸,交织以马戏特技与空间的对话,呈现一种冷调疏离、却仍然扣和生命写实的映照。 在排练场不太谈论调性和意义,而是更专注在编排表演。田采薇和莫蒙的创作特色是为合作对象量身打造作品。比如为一位20多岁的FOCA女演员设计一个梦游的角色,运用她天生纯真的个性来推动角色。但表演上要精准做到半梦半醒的状态也不容易,田采薇举例,就像逼5岁小孩去开车,无法逼迫演员去达成现在他们做不到的事情,但她不会放任他们,除了持续鼓励,有机会就继续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