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命里有多少个网红小艾呢?
多少时候明明应该去健身,却因为想要打扮漂亮,最后嫌麻烦就不去了?明明是应该好好理财,却因为看什么都觉得需要,就不管根本入不敷出,先刷卡再说?多少时候明明是在电脑上工作著,却因为想要消除一直跳出的各种通讯软体的通知,回了一大堆无关紧要的简讯,而让进度严重耽误?
不想毁掉你的主戏,就放弃这些内心小剧场吧。
「哈啰,有人吗?」……「哈啰?」……
这是舞台剧《庄子兵法》里,网红小艾的出场,舞台上是一个密室,已经在密室里的有:一个作家、一个主管、一个老师,还有一具尸体。
我饰演的就是网红小艾,大家是先听到小艾的声音,才会看到她拿著手机边讲边走进场,因为她正在开直播。
当时我设计的演法,是故意让出场的那两句台词「哈啰,有人吗?」……「哈啰?」……说得像是在对著密室询问里面有没有人,等密室里的人想要回答我的时候,我再出现,对著电话讲出接下来的台词:「嗨,大家,小艾已经来到了密室游戏的现场啰……」
我想让观众和台上的角色们,同时都明白刚刚是误解了小艾正在对他们说话,但其实小艾是在问直播的线上有没有人。
放下内心小剧场,看著主戏啊
由于这只是小小的设计,不需要任何人配合,我就擅自先这么做了,如果导演不喜欢,自然会被拿出来讨论。于是我在场外说完台词「哈啰,有人吗?」之后,等一秒,再说「哈啰?」,再等一秒,然后拿著手机走进舞台。
只要多这两秒,就能有我想要的效果。很开心,这个设计没有被导演驳回,正式演出时,也的确达到我的目的,其实这不只是小趣味,这是「网红小艾」的特质,我想让她的特质在一出场就能被记住。
一个小小地方,设计许多心思,这就是演员在为角色创作的时候,有趣的不得了的地方。
但是,需要放弃掉的设计,比能被用到的,多太多太多了。
就拿《庄子兵法》来说,这是密室杀人游戏的故事,总共6个角色,被关在一个跟舞台一样又大又高的密室里,戏全长90分钟没有换景,所有角色就是这样一直摊在观众眼前,无处可躲。
啊,我最喜欢这种了,可以疯狂安排自己角色的内心小剧场!
随著排戏一天又一天,戏演了一遍又一遍,某次排戏,其中一个角色正在演出他的主戏,导演黄致凯突然要我们其余5个人,全部要看向那位正在演主戏的人。
这段戏已经排过好几次,他第一次这样要求,对于早就安排好自己设计的我这内心小剧场控来说,完全不能接受,因为此时的「小艾」,有很多事要做,她正在找出口、她在找网路、她讨厌那个人……不管怎样,「小艾」就是不可能看著那个人啊。
「不然主戏的焦点会跑掉。」导演说。
我很多人生哲理都是从剧场这种小事里发现的。
网红小艾总是跑出来,提醒我要专注
网红小艾就是一个很容易让焦点跑掉的人,譬如这段戏,她要逃出去,不然会死,却只是因为讨厌那人说话的方式,而不愿意听那人的办法。
我生命里有多少个网红小艾呢?
多少时候明明应该去健身,却因为想要打扮漂亮,最后嫌麻烦就不去了?明明是应该好好理财,却因为看什么都觉得需要,就不管根本入不敷出,先刷卡再说?多少时候明明是在电脑上工作著,却因为想要消除一直跳出的各种通讯软体的通知,回了一大堆无关紧要的简讯,而让进度严重耽误?
不想毁掉你的主戏,就放弃这些内心小剧场吧。
网红小艾这个角色,因为设定是个初出社会的年纪,所以几年前,我已经正式跟导演说我应该是无法再演出了,放弃一个好爱的角色,这也是以前的我不可能做到的。
但她还是时时会在我生活场景中跑出来,提醒著我要专注,不要让生命的主戏失去焦点。
现在的我很自豪我的那些通讯软体未读的红点点加起来是数万个,很多朋友都很惊讶,说他们没办法看到上面有任何红点没消除掉。
但我的红点累积得愈多,就表示那是我专注力的得分,懂得放弃与主戏无关的人事物,是我一直在操练的好玩的事。
丢掉那些不重要的内心小剧场,努力向著标竿直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