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子3──可以给我一支烟吗?
那些女子那些戏

女子3──可以给我一支烟吗?

那是我第一次在为角色找出路的时候,敢顺著心里的冲动,为她要求些什么,即便只是一个小小的道具。以前为什么都不敢呢?我也不知道。这样的冲动常常有的,但也总是被我的理智阻止,告诉自己算了没关系。

但这次的经验太有趣,在那之后的我的每一个角色,我都会顺从这种为角色找出路时的本能,去要求、去争取、去试著做做看。真正应该算了的,就是脑袋里那个叫你「算了」的声音。

那是我第一次在为角色找出路的时候,敢顺著心里的冲动,为她要求些什么,即便只是一个小小的道具。以前为什么都不敢呢?我也不知道。这样的冲动常常有的,但也总是被我的理智阻止,告诉自己算了没关系。

但这次的经验太有趣,在那之后的我的每一个角色,我都会顺从这种为角色找出路时的本能,去要求、去争取、去试著做做看。真正应该算了的,就是脑袋里那个叫你「算了」的声音。

当我决定要用在舞台剧里饰演过的角色,来为这个专栏做主题的时候,脑袋里想的那个角色,就是我在《一个公务员的意外死亡》这出戏里饰演的那位,人称「张姐」的杂志总编辑。

我不知道为什么会因为她而把这个专栏取名为「那些女子那些戏」,但她对我来说,有除了戏剧本体之外的那某种很珍贵的东西,甚至可以说是扭转我创作方向的那个瞬间。

这个角色很妙,一开始并不是我,戏都已经公布全员名单后的某天,剧团跟我联络,让我先看看剧本有没有兴趣。身为一个演艺圈老家伙的我来说,想也知道大约是有什么突发状况必须临时换人演,而故事工厂是我合作多年的好朋友,全员我都超爱,所以我一点也不介意,剧本都还没收到就已经在心里决定没关系就去玩玩。

在我眼前闪闪发亮的「张总编」

没想到剧本里这个戏不多的张总编,却在我眼前闪闪发亮。

《一个公务员的意外死亡》故事是用倒叙法揭露一个被杂志以标题「抓交替」定调为意外死亡的公务员,真正的死因是什么,进而牵扯出吹哨者的命运、公家机关霸凌、土地官商勾结纠纷等等的社会事件。

我的角色就是那个杂志社的总编辑。那个杂志原本是一个以挖掘社会黑幕为主的杂志,深受读者欢迎。但渐渐的,网路兴起,杂志为了要跟网民抢点阅率,只好用耸动的标题,和偏门八卦的内容来吸引买气。

人称张姐的她就是决定杂志方向的人,也成为这桩命案能不能真相大白的关键。

在排戏的时候,有一段时间杂志社这条线卡关了,一直没有大家期待中的火花。虽然这就是剧场工作会经过的时期,角色本来就是在排练时一点一点地拼起来的,只不过这次,还真的是拼得有点太久,久到凡事喜欢从容优雅的我都已经要不耐烦了,那个火花还是连一个碎片都还没看见。

故事工厂排戏是早上10点非常准时地开始,我如果要在那个时间准时到的话,得6点起床,才能来得及喂猫、铲屎、梳洗自己、喝完咖啡、塞车塞过去、找到车位、走进剧团、打好卡、坐在排练室里。

每天排到下午5点结束。我再走去停车场、付费离开、塞回到家、喂猫、铲屎、打扫、梳洗,全部弄好就晚上9点以后了,是不是连吃饭的时间都还没算进去?而且我还得要做第2天排戏的功课,完全没有放松的时间。

于是在某个早上的排戏时,坐在位置上等著待会要再走一次的我,非常突然地心里涌上一股冲动,那是融合了身体的疲累、困、饿,各种酸痛、肩颈与心理都很紧的冲动,理智告诉我要冷静一下,但灵魂带著我站起来,走去跟站在场上正在想办法解决卡关的导演说:「可以给我一支烟吗?」

一根永远不会点上的烟,帮角色找到出路

导演黄致凯有点惊讶地看著我,因为这和原本开排到此的张姐人设是完全不同的。

「我觉得张姐会是一个烟不离手的人。」我跟导演说。「她不会在大家面前点上烟,毕竟室内也不能抽烟,她也可能不是真的想抽烟,她只是想抽离,她想藉著要去外面抽烟而可以离开现场。」

于是我得到了那烟,和一个打开关上都会发出喀喀喀盖子声音的打火机。

这支烟扭转了这个角色的命运。她从一个时尚冷硬的强人面貌,变成了那个叼著一支永远无法点上火的烟,和一个被她握在手里打开又关上、关上又打开的打火机,不断地在办公室跺来跺去的焦躁女子。

她还是穿得很美很时尚,但她不再站得笔直,毕竟她肩颈酸痛、头痛、腰痛全部能痛都痛了,焦虑到炸裂。这种人讲话还能多客气?于是常常她是带著不耐烦的眼神,并且会在全体沉默里用鼻息攻击你,让你明白她真的觉得你.很.笨。

那个火花出现了。

戏里那支烟永远不会点上,打火机也永远都只会发出喀啦喀啦的又开又关的声音,观众看戏的时候甚至不会注意到我手上握著什么,但那个火花剧烈到你无法忽视。

她成为我在戏剧路上,最不一样的一次演出。

那是我第一次在为角色找出路的时候,敢顺著心里的冲动,为她要求些什么,即便只是一个小小的道具。以前为什么都不敢呢?我也不知道。这样的冲动常常有的,但也总是被我的理智阻止,告诉自己算了没关系。

但这次的经验太有趣,在那之后的我的每一个角色,我都会顺从这种为角色找出路时的本能,去要求、去争取、去试著做做看。真正应该算了的,就是脑袋里那个叫你「算了」的声音。

而有时候就是那么简单一个「站起来、走出去、说出来」,你的人生或许就会不一样了。

(本文出自OPENTIX两厅院文化生活)

台新艺术-票选活动广告图片
本篇文章开放阅览时间为 2025/05/17 ~ 2025/08/17
Authors
作者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