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一个演员,我确实是这样想的。我们不知道这站演完了,下一次什么时候还能再来这个场地演出、我们不知道这出戏演完了,下一出戏是不是真的能如期上演,曾经一个戏首演后,回家的路上,同戏演员就在我眼前被车撞,腿断了,再也没回到同一出戏里。
当演员那么久,从来都是想办法要变成别人(角色),倒是从来没想过有一天,会需要想办法让别人变成自己。
那是国家两厅院的邀约,要带报名参加的观众体验剧场演员的生活。这个工作虽然并不是要让人变成蔡灿得,但却是要以蔡灿得的视角出发,所以体验的内容,就是用我平常在剧场演出的习惯来设计。
但若主题是「体验」,我就觉得必须要让人从主观上成为演员才行,而不是只跟著我在剧场前后台走一遍,那就不叫体验,只能叫做看看。
这样一想就发现,这个工作是要演出我自己呢!我,蔡灿得,这女子。于是我决定要在这个以我演出的角色为主题的专栏「那些女子那些戏」里,记录这个特别的过程。
体验当猫的那一次经验
到底要如何让别人体验当我呢?真是伤脑筋,想著想著,我想到我有一次体验当猫的经验。
那是上动物行为治疗师戴更基医生的「猫咪行为训练师基础班」的时候。很多人以为这课是在训练猫,但其实相反,是在训练人如何懂得用顺著猫毛摸的方式(这是形容的方式,与摸猫无关嘿),使猫甘心乐意地达到人猫和平共处的状态。
课程很长,每次上课都是从早到晚一整天,第一天就是教我们明白,到底猫在人类建造的世界里,是如何地感到困惑和为难。
老师先选出一个同学到教室外面,这个人就是「猫」,然后再放一支笔在某同学的桌上,当教室外那「猫」被放进来的时候,游戏就开始。全程大家都不能说话,只能用掌声大小让那「猫」最终能找到那只笔。
我是第一个被选到当猫的,离开教室前并不知道这一切,只知道待会门开了就进来。
当我被放进教室的那瞬间,就像猫被吓到会定住不动那样,人称「石化」,因为全班同学都一脸兴致盎然地看著我,不管我怎样问:「现在是要干嘛?」都没人理我,我就想,那我先回座位好了,才踏出一步,同学就开始鼓掌……
当然我最后是找到那支笔了,但花了非常久的时间,过程可说是又茫然、又紧张,还夹杂不爽和好奇,以及很多的不耐烦,狂问「现在是怎样啦?」、「别闹诶!」心想,听不懂啦,干嘛啦……就像那些老是会喵喵叫的猫那样。
我养了一辈子猫,在那刻才懂得当一只猫要跟人类相处有多累!
每一次演出都有可能会是最后一次的演出
所以后来我设计了几个当我在舞台上演出的时候,觉得剧场之所以有魔力的瞬间让大家体验,像是音效和讲话的声音大小,是如何帮助观众营造出中午、深夜、时间环境的不同等等。以及因为大家报名体验的是国家戏剧院,我跟他们说,虽然你们即将站上的舞台,是演员梦寐以求的地方,但每一个舞台都是神圣的,每一次演出都有可能会是最后一次的演出,请抱著这样的心情开始体验。
那天气氛很欢乐,但没有半个人在舞台上嬉笑打闹。
身为一个演员,我确实是这样想的。我们不知道这站演完了,下一次什么时候还能再来这个场地演出、我们不知道这出戏演完了,下一出戏是不是真的能如期上演,曾经一个戏首演后,回家的路上,同戏演员就在我眼前被车撞,腿断了,再也没回到同一出戏里。
当演员让我明白,每次的演出不单单只是一个赚钱的工作而已,真的就是人生,如此神圣,应该珍惜。
祝福大家每一次的演出尽都顺利、平安、圆满。
(本文出自OPENTIX两厅院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