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别于2024年「选择障碍」聚焦外在犹疑,2025台东艺穗节将以策展主题「我是谁?我在哪?」直击当代世代内在焦虑,更深入探问自我认同,12场环境剧场、8场艺术工作坊,并首度推出6条「艺穗撞游」套装行程,将艺术、旅行与在地文化串联成完整体验。
2025/10/16-11/23
今年艺穗节持续打破传统剧场框架,将演出场域延伸至庙宇、湿地、糖厂、渔港等日常空间,让艺术走入真实地景。入选的8组团队包括即将成真火舞团、坏鞋子舞蹈剧场、万象高空特技、身知岛制作、岚天乐集等,演出形式横跨舞蹈、高空特技、沉浸式剧场与火舞,为观众带来多元的艺术体验。
这些非典型演出场域的选择并非偶然。当表演艺术走出封闭的剧院空间,进入开放的自然环境与生活场景,观众与作品的关系也随之转变。在庙宇里看见当代舞蹈,在渔港边感受火舞的力量,在糖厂遗址中体验沉浸式剧场,这些空间本身就承载著台东的历史记忆与文化底蕴,与艺术创作产生对话,创造出独特的观演经验。
策展人赖韦丞表示:「我们希望艺穗节不只是一场表演,而是一段撞击内心的旅程,陪伴观众在山海间找到更真实的自己。」这个策展命题呼应了现代人普遍面临的身分认同与存在焦虑,透过艺术创作引发深层思考。
从2024年的「选择障碍」到2025年的「我是谁?我在哪?」,台东艺穗节策展主题展现清晰思考脉络,从面对外在世界的犹疑不决,逐步深入到对自我本质的探问。这不仅反映了当代社会快速变迁下,个体面临的认同困境,也显示艺穗节作为一个艺术平台,尝试透过文化介入回应社会议题的企图心。
节目规划采「山线周、海线周、市区周」分区进行,让旅人能依不同周次安排,逐步深入认识台东的多样风貌。山线周带领观众进入台东的内陆腹地,感受山脉的沉稳与原住民文化的厚度;海线周则沿著太平洋岸线移动,在海风与浪涛中体验东海岸的开阔;市区周聚焦台东市区及周边,探索都市与乡村交界的独特氛围。
这样的设计不仅展现台东丰富的地理与文化纹理,也为观众创造更从容的旅行节奏,避免走马看花式的浅层观光,而能真正沉浸在每个地方的独特气质中。
最受瞩目的创新设计是「艺穗撞游」套装行程。6条行程涵盖山线、海线与市区,将演出观赏与在地文化体验结合,让观众在移动过程中感受地方脉络。每条路线都经过精心规划,串联表演场地、在地美食、文化景点,使艺术欣赏成为完整旅行经验的一部分。
此设计呼应台东「慢经济」理念,期待将艺穗节打造为结合旅行与文化的特色品牌。相较于快速消费式的观光模式,「慢经济」强调深度体验与永续发展,让访客有时间与空间真正认识一个地方。透过艺穗撞游,观众不只是来看一场表演,而是在旅程中与台东的土地、人文产生真实连结,这样的文化旅行经验更能创造长远的情感记忆。
台东艺穗节自2020年创办以来,已成为东台湾重要的艺文盛事。6年来持续突破框架,将表演艺术带离传统舞台,让艺术在日常空间中绽放,也让在地居民有更多机会接触多元的艺术创作。今年的创新尝试再次展现艺穗节作为文化品牌的活力与企图。
记者会现场以「列车月台」为概念,透过声景与投影营造旅程启程的氛围,并首映《2024台东艺穗节精彩回顾》,由岚天乐集以传统鼻笛演出为活动揭开序幕。悠扬的鼻笛声回荡在展演空间,仿佛召唤著观众踏上这场寻找自我的旅程。
2025台东艺穗节将在今年秋天正式登场,邀请观众出走城市,在台东山海之间展开一场寻找自我的艺术之旅。当生活节奏过快,当外在声音太多,或许我们都需要这样一段旅程,重新叩问「我是谁?我在哪?」的根本问题,在艺术的碰撞中,撞见最真实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