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达敬
-
焦点专题 Focus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抗争,但我们可以团结起来──米洛.劳X马跃.比吼
米洛.劳(Milo Rau)的作品总是直面暴力且敏感的社会议题,而他说,所有作品的创作契机都是因缘际会,《安蒂冈妮在亚马逊》同样也是。2019年,米洛.劳带著作品《重述:街角的凶杀案》来到巴西圣保罗演出,几位巴西无地农民运动(Movimento dos Trabalhadores Sem Terra,MST)成员正好也来观戏,戏后,这些人邀请米洛.劳一起合作,才有了作品《安蒂冈妮在亚马逊》。 在巴西,土地垄断在七大家族手里,造成农民没有土地、许多土地也无人耕种,1984年,这些农民开始推动无地农民运动,其中一部分成员是巴西原住民,他们占领土地,建立耕地、学校、剧场的家园,至今约有50万个家庭。1996年,巴西警察镇压无地农民运动,19位成员遭到屠杀。 《安蒂冈妮在亚马逊》以著名希腊悲剧为框架,隐喻传统文明对抗现代资本主义。由3位根特剧院全球剧团成员于舞台上表演,与包括当年大屠杀幸存者的巴西无地农民运动成员于萤幕上交替互动演出。 《安蒂冈妮在亚马逊》演出前,国家两厅院举办「创作中的抗争,抗争中的创作」讲座,由政大新闻系教授方念萱担任主持人,导演米洛.劳与长期争取原住民权益的艺术家、教育工作者马跃.比吼(Mayaw Biho)对谈,本文节录自讲座现场。 原住民与乌托邦 当时,巴西无地农民运动前来邀请时,米洛.劳几乎是立刻答应合作,他说:「对我来说,MST就是一个乌托邦,一种理想的未来,是公民社会重新把权力夺回来的方式。」 这是来自巴西北方亚马逊森林的故事。最早可以回溯至19世纪末,非洲奴隶逃到此处,在森林里建立自己的家园、与当地原住民共存说起,然而随著移民者的入侵,冲突也从此不断冲突、抵抗,是米洛.劳作品里贯穿的精神。不过米洛.劳强调,这不单单是原住民与移民者之间的对抗,其中还包括巴西土地争议、与社会主义的政治抗争,还有LGBTQ+的困境,「这些冲突结合在一起,显得这个故事是如此现代化,才让我们有机会把它搬至舞台上。」 这是米洛.劳第一次来到亚洲,在抵达台湾之前,他并不知道台湾也有原住民,而他后来发现,台湾的原住民议题其实跟巴西很相似。讲座前几日,米洛.劳与马跃.比吼初见面时,谈及台湾是否被中
-
焦点专题 Focus
不断探询社会议题,终至理想状态
我如何成为艺术家 马可・达席尔瓦・费雷拉:我从小就非常喜欢在家里表演。10岁的时候在学校跟同学间有摩擦,很不适应,逃避的方式就是去游泳,游泳是一件很自我,对我而言很自在的事,尔后开始投入比赛、成为游泳选手,直到16岁,青少年的挣扎和身分认同袭来,我突然就崩溃了。因为觉得很孤单,放弃了游泳,因缘际会下认识了一些朋友,对嘻哈文化感到兴趣,而开始跳舞。 跳舞带来很不一样的感觉,有朋友之间的关系,有很多身体的连结。但大学我不想学舞蹈,主修了物理治疗,4年中学到解剖学、生理构造等,了解到许多身体的事情,比如神经系统如何和肌肉连动,彼此如何去创造动作和姿态。 开始编舞后,发现编舞跟游泳有异曲同工之妙,一个人在水里面会想:怎么用不同的手部动作游得更快、更顺畅,编舞也是一样。不过,游泳时被水包围的肌肤感觉,跟在空气中跳舞是不一样的。 大学时期我去上了许多不同的舞蹈课,但不想专精在某一种特定类型的舞蹈,好像进入某个圈子就要开始竞赛,一定要分出胜负的感觉。直到接触现代舞,知道它有很多即兴的可能性,让你的回忆跟动作连结在一起,把感受跟颜色连结在一起,于是开始探索舞蹈与自我表达。 大学有个奇妙的转折,我去葡萄牙参加了舞蹈实境节目「So You Think You Can Dance」(舞林争霸),得了冠军,但决定再也不要为电视做商业舞蹈。大学毕业之后,开始接案跳舞,也开始教课。 从16岁接触舞蹈,到19岁那一年,因为想把想法化为舞蹈,而有了第一次编舞的经验。那是4人编制的舞台,做完之后感到:这是我喜欢做的事情。 身处葡萄牙,众舞者成就一个身体 2013年开始编舞之后,许多想法慢慢地累积,每一次编舞动机都是来自我内在的冲突。比如2022年这个作品《狂履》,是个体和群体的关系,好像学习了很多不同的舞蹈,但对每个群体都有格格不入的感觉。另一方面,我发现自己一开始学习的是来自拉丁美洲的非裔舞蹈,也很熟悉它的音乐元素、服装颜色等,原来自己对外来的文化有更多了解与连结,反而对自己所在的葡萄牙本地文化与传统非常陌生。 《狂履》的舞台上有很多舞者,但在我的心
-
特别企画 Feature 第1站⮕瑞士.苏黎世
苏黎世音乐厅
从苏黎世车站搭11号电车,抵达Brkliplatz站后,沿著苏黎世湖的美景散步5分钟,就能看见苏黎世音乐厅(Tonhalle Zrich)的大门。音乐厅原址是位于现在苏黎世市中心的六鸣广场(Sechselutenplatz)上,1867年由谷仓1867年改建而成,1896年拆除,于现址的新音乐厅,在 1895 年 10 月落成启用。 2017至2021 年间的大规模翻修,成就了新旧时代对话的建筑主体。主厅 Grosse Tonhalle(大厅)可容纳1,430名观众,小厅Kleine Tonhalle则有609席,场馆同时配置一容纳150人的宴会厅。音乐厅每一季产出大大小小的音乐会,约莫150场,在修复强调装饰性、亮度、实用性、优雅的4大前提下,大厅的声响效果优秀,为观众带来绝佳的听觉享受。该厅音乐会演出的型态以古典、室内乐为主,也会举办儿童、青少年音乐会,培养下一代音乐欣赏观众。 苏黎世音乐厅自1895年起, 同时是苏黎世交响乐团(Tonhalle-Orchester Zrich)的所在地,这媲美NSO的乐团,可谓瑞士最重要的乐团。
-
特别企画 Feature 第2站⮕瑞士.日内瓦
日内瓦维多利亚大厅
日内瓦维多利亚大厅(Victoria Hall)是由驻扎在日内瓦的英国领事丹尼尔.菲茨杰拉德.帕克纳姆.巴顿(Daniel Fitzgerald Packenham Barton)为献给当时的维多利亚女王,于 1891至1894 年委托日内瓦建筑师约翰.卡莫莱蒂 (John Camoletti)建造的音乐厅,馆舍于是以女王来命名。 巴顿于1904年将音乐厅捐赠给日内瓦市,之后维多利亚大厅于1984年惨遭祝融,部分内部装饰被毁,修复后呈现今日的风貌。原画家欧内斯特.比勒 (Ernest Biler)的装饰随之被多米尼克.阿皮亚 (Dominique Appia)的当代作品所取代。维多利亚大厅目前主要以推广、演奏古典音乐为主,同时也广纳爵士乐。
-
特别企画 Feature 第3站⮕瑞士.巴塞尔
巴赛尔音乐厅
1824年成立的巴塞尔音乐厅(Casino-Gesellschaft Basel)在今年迈入了第200个年头,最初这座音乐厅的诞生,其实是因1808年一群爱好赌博、桌游和阅读的男士而起,他们感到原本的空间不敷使用,于是计划兴建能够跳舞、打牌、赌博辩论的场地,且对所有人开放。就这样,位于Steinenberg的城市赌场Stadtcasino于1824年2月开始营运,期间经过营运失败、餐饮业务与建筑管理业务分开,新赌场的兴建计划被巴塞尔市民拒绝等,2020年8月,城市赌场Stadtcasino终于以音乐厅之姿重新开放,从此大受好评。 莱茵河流经巴塞尔,将这个城市分成小巴塞尔(Kleinbasel)与大巴塞尔(Grossbasel)两部分,巴塞尔音乐厅和巴塞尔市政府,同属于大巴塞尔的老城区,聚集了许多艺文场所。身为瑞士第3大城,巴塞尔的面积约23.91平方公里,在这个面积内,巴塞尔拥有瑞士密度最高的博物馆数量,一共近40所。巴塞尔音乐厅算是屹立不摇了200 年, 当初兴建时有一则趣闻,据说当时音乐厅地下挖掘地基,意外发现了260多具骨骼,从婴儿至老人的骨骼都有,此外还有墓碑、金币跟一座900公斤重的洗礼池。
-
特别企画 Feature 第4站⮕德国.布蓝什外格
布蓝什外格国家剧院
布蓝什外格国家剧院(Staatstheater Braunschweig)是下萨克森州的一个机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300多年前。从1690年布蓝什外格-吕纳堡公爵(Braunschweig-Lneburg)安东.乌尔里希(Anton Ulrich)在哈根马克特(Hagenmarkt)创立了德语区最早的公共剧院,名为哈根马克特剧院(Opernhaus am Hagenmarket)。到18世纪中期开始,也定期举办戏剧表演。其中最知名的就是在1829年首演歌德的作品《浮士德》了。之后随著时代的发展,剧院有过多次的改建与扩建,仍无法满足现代剧院的需求,因此在1861年,全新的剧院落成。可惜的是在二战期间部分建筑遭到严重毁坏。
-
特别企画 Feature 第5站⮕德国.汉堡
易北爱乐厅
德国汉堡是欧洲的第二大港口城,繁忙的港口让汉堡成为德国北部最富裕的城市,易北爱乐厅(Elbphilharmonie)因其长达10年的营造期程,与不断追加的预算,让这座音乐厅在2017年开幕之前,就成为众人目光的焦点。这座音乐厅由设计北京鸟巢、东京表参道Prada,并获得普立兹奖的瑞士建筑师Herzog de Meuron事务所操刀, 建筑师和房地产开发商Alexander Grard与其艺术史学家妻子Jana Marko 于2001年提倡在历史悠久的易北河码头仓库上建造一个音乐厅,音乐厅的一至七层使用了港口仓库A(Kaispeicher A)37米高的基座。音乐厅新颖的外型,海浪般的屋顶与港口的浪花相互呼应,玻璃立面总高度为110米,像是一个巨大水晶体。用玻璃面板弯曲和刻画,捕捉天空、水和城市的反射,和倒映河水的玻璃帷幕,让这它成为代表这座繁华海港城市的新地标。
-
特别企画 Feature 第6站⮕德国.汉诺威
库佩尔音乐厅
库佩尔音乐厅(Kuppelsaal, Stadthalle Hannover)位于汉诺威市中心附近,是德国最宏伟的古典音乐厅,该音乐厅在二战后曾短暂成为下萨克森邦的议会所在,因此是颇负盛名的场地。 这座有著华丽圆形穹顶大厅的市政厅建于1914年,在二战中遭受严重破坏,1962年进行了翻修,巧妙的新设计优雅地融合了大厅原始的样貌,最终在2016年进行了大规模的基本翻新,使其达到了现今的状态。场馆拥有白色墙壁和精致的灰泥装饰,以及60年代设计的较深色木材和明确的线条,使它看起来古色古香。在翻新后,配备了现代照明、剧场所需的技术机关等等,使它可以根据各种场合的需求,个性化地调整音响效果。舞台的后方顶端有大约3排圆弧状的席次,2楼两端近的包厢非常接近舞台,或说简直在舞台上端,这样一来,演奏家细微的表情变化一览无遗。
-
特别企画 Feature 巡演终站⮕法国.巴黎
香榭丽舍剧院
1913年5月29日,俄国作曲家斯特拉温斯基与编舞家尼金斯基为俄国芭蕾舞团创作的舞剧《春之祭》在巴黎香榭丽舍剧院(Thtre des Champs-lyses)举行首演。演出不久,观众因尖锐、不谐和的音乐,以及轰轰的吵杂节奏而暴动,身著俄罗斯民间传统服饰与奇异装扮的舞者,完全颠覆巴黎人对芭蕾舞的印象,不少人甚至夺门而出,隔日乐评更是大肆抨击。一个月前才开幕的香榭丽舍剧院,剧院经理阿图克(Gabriel Astruc)与当时的前卫艺术家有紧密的关系,于是大胆排演《春之祭》这出惊世骇俗的作品,不仅让该剧一战成名,亦让被认为是现代建筑标志的香榭丽舍剧院在历史留名。 香榭丽舍剧院,虽取名香榭丽舍,却不在同名的大道上,而是在附近、精品聚集的蒙田大道,离塞纳河不远。剧院内有3个厅,主厅(Le Salle)是半圆形、镜框式舞台的表演厅,朴素的舞台上方有管风琴的音管,每层楼有著优雅的弧型线条,4层楼的座位,圆顶的天花板,以简单线条的新艺术花朵造型为中心,围绕著同风格的画作,简洁的设计,让这可容纳1,905人的厅显得雅致与大气,相较于大众熟知的巴黎加尼叶歌剧院,红色的座椅更为舒适,空间更为宽敞,无论聆赏音乐或舞蹈,都很自在。另外有两个厅,是3楼的喜剧厅(Comedie)可容纳601人与5楼可容纳230人的小厅(Studio)。建筑外墙朴素的水泥饰板与强烈的几何线条的建筑造型,在装饰艺术(Art Deco)流行的年代,显得特别。虽然它没有加尼叶歌剧院的华丽与皇家的贵气,却是20世纪现代建筑的先声。欣赏完演出后,走到塞纳河边,宽敞的视野与徐徐的凉风,令人心旷神怡,一场美好的表演亦永存于心。
-
特别企画 Feature
各国媒体盛赞,NSO音乐现场直击人心
一趟巡演,并非从出发的那一天开始,它的成功与否,从行前就决定了一半。2024巡演,NSO自规划完成到启程之际,从宣传、售票、登上舞台皆同时向外传递讯息,因此从预备上路起,大量的资讯即灿烂如花。在台湾的行前音乐会之时,即有法国评论家飞一趟台湾抢先聆听,访问小提琴家黄俊文、作曲家李元贞,并实际走一趟美浓,体验台湾风情。德国古典音乐权威杂志《Das Orchester》在粉专上公布NSO的欧巡消息,媒体《Kultur Leben》也大篇幅采访巡演独奏家黄俊文,谈论乐曲、演奏细节。 此次巡演,NSO在不同场次分别与3位独奏家合作。来自台湾旅居美国的小提琴家黄俊文,以精湛的琴艺打入美国古典音乐市场,并且迅速在国际乐坛获得高度评价。出生乔治亚现居巴黎的钢琴家卡蒂雅.布尼亚季什维莉(Khatia Buniatishvili)亮丽的外型及自带的明星光环,目前是欧洲古典音乐的宠儿。年方18的俄国钢琴家谢沃洛德.扎维多夫(Vsevolod Zavidov)亦已在国际大赛中表现优异,人气逐渐攀升中。 谢沃洛德.扎维多夫虽只在瑞士巴赛尔音乐厅演出一场,却获得瑞士媒体《AMG》极高赞赏:「他表现得如此自信,仿佛他已经这样做了30年,充满感情,但更重要的是:强劲有力。强弱音段使整个音乐厅、钢琴和钢琴家本人都震颤起来,深深地触动著听众。更疯狂的是你从来没有感觉到扎维多夫在极限挑战中,他似乎随时可以自如地增加更多的强度。」同样的美言也在乐团的配搭上,作者更赞赏他们是:「巴塞尔市音乐厅过去几个月中最好的管弦乐团表演之一。」并表示:「无论是管弦乐团还是钢琴家,都以一种强烈而精准的方式演奏,使许多人脸上都带著热切的惊愕表情。」安可曲《来自福尔摩沙的天使》之后,作者更感动地认为一向被视为缺乏前景的古典音乐,在这绝妙的结尾后,「再次证明了它依然充满著生机。」
-
特别企画 Feature 音乐总监准.马寇尔带路回母校
汉诺威音乐、戏剧与媒体学院现场直击!
位于德国北部下萨克森州的州府汉诺威市的汉诺威音乐、戏剧与媒体学院(Hochschule fr Musik Theater und Medien Hannover,HMTMH)是个音乐专业的顶级学校,人才辈出,学生也经常包揽世界重量级音乐比赛大奖。许多知名的台湾音乐家如潘皇龙、魏乐富(Rolf-Peter Wille)、严俊杰、范姜毅等人都曾于此地就学。学校中最顶级的还是音乐类的教育课程,包括爵士乐、流行音乐等皆有涵盖,但尤以钢琴、管弦乐和室内乐等为强项。戏剧、歌剧院系等,则与汉诺威国立歌剧院和北德广播爱乐乐团等职业表演团体关系紧密。旅行演奏于各地,NSO音乐总监准・马寇尔在欧巡期间一早拨冗回到母校,夹杂著激动的心情与年少回忆,亲自带领大家探访这个声名远播的高等学府。
-
特别企画 Feature
NSO 2024欧巡再起
继去年在美、日巡演后,今年国家交响乐团(NSO)同样以「台湾爱乐」(Taiwan Philharmonic)为名,在4月初重启欧洲巡回。乐团由音乐总监准・马寇尔(Jun Mrkl)领军,踏上3个国家国土:从瑞士苏黎世音乐厅(Tonhalle Zrich)、日内瓦维多利亚大厅(Victoria Hall)、巴赛尔音乐厅(Stadtcasino Basel),经过德国布蓝什外格国家剧院(Staatstheater Braunschweig)、汉堡易北爱乐厅(Elbphilharmonie)、汉诺威库佩尔音乐厅(Kuppelsaal, Stadthalle Hannover),到法国香榭丽舍剧院(Thtre des Champs-lyses),共7场音乐会。一来展现乐团的实力,二来在末站也为了2024年7月台湾即将在巴黎举行的「文化奥运」暖身。 为此,本企画将分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20204 NSO欧巡再启」依序从巡演简介,与音乐总监、作曲家李元贞、执行长郭玟岑的专访,了解巡演从规划、创作到表演的用心与思考策略。第二部分「2024 NSO 欧洲巡演地图」,则带读者们一一探访乐团所登上的音乐厅及其周边艺文景点,并邀请定居台湾多年的钢琴家魏乐富(Rolf-Peter Wille)及另一半叶绿娜引路,了解故乡布蓝什外格的历史、名人及文化场所。最后由马寇尔总监重回母校,亲自带领音乐学子向往的汉诺威音乐、戏剧与媒体学院(Hochschule fr Musik Theater und Medien Hannover, HMTMH)一游。让您宛如身历其境,跟著NSO的步伐,走一趟欧巡之旅。
-
特别企画 Feature
3国巡演7场音乐会 传递福尔摩沙之声
1986年,国家交响乐团(NSO)在前身「国家音乐厅交响乐团」的时代,曾经到过古典音乐重镇如德国、奥地利、维也纳等重要音乐殿堂演出,写下历史。之后沉寂一段时间,直到2013、2017年两度重启欧巡,逐渐在国际间打出名号。回首来时路,从早年的自费到现在的获邀演出、进入知名音乐节系列......走过无数岁月的期间,历届领航者、音乐家、行政团队等,在一棒接一棒的传承中所付出的贡献,都在今日有了丰厚的累积。 继去年在美、日巡演后,今年NSO同样以「台湾爱乐」(Taiwan Philharmonic)为名,踏上瑞士、德国及法国国土。一来展现乐团的实力,二来在欧巡末站也为了2024年7月台湾即将在巴黎举行的「文化奥运」暖身。
-
特别企画 Feature
带著台湾的音乐启航,迈向亚洲顶尖乐团
「当第一次去新的地方演奏得好时,观众感到惊艳,但音乐行业发展得快,很快就会被遗忘;当第二次去时,可能唤起了对方的印象。当第3次、第4次之后,观众就会真正地肯定乐团。我们在做的,就是建立这样的关系!」对于国际巡演,NSO音乐总监准・马寇尔有著他长远的计划。确实,至今37岁的NSO征战欧洲多个知名音乐厅,然而中间历经很多年都未曾如此辉煌,直到前音乐总监吕绍嘉率团重启,到今年才又有马寇尔领军迈入第4次的欧洲巡演。 历经去年的美国、日本巡演后,乐团不仅获得了国内外乐迷的掌声,连马寇尔自己也认为NSO有大幅度的成长。「巡演可以确认我们走在对的方向上,也能藉这个机会提升更好的品质。」在这样的成绩下,乐团再度出访欧洲宣扬台湾,更是向前迈进了一大步。看著周围的团员,马寇尔了解有些人对欧洲很熟稔,因为学生时代曾在那里求学,但对于第一次到访的团员,除了有机会认识各国环境、音乐厅、音乐家之外,也能够借机会打开眼界,累积更多经验与新的想法带回台湾。 曲目安排上,选择柴科夫斯基钢琴及小提琴协奏曲、德弗札克第8号交响曲有非常实际的原因。马寇尔表示:「多数的外国听众从未听过这个台湾的乐团,所以我们必须有一个强烈吸引他们前来的理由。因此熟悉的乐曲、好的独奏家,都是关键的因素。此外,当然我们也强调一定要有来自台湾的音乐。」为此准备的节目内容,即为NSO执行长郭玟岑所形容的「用音乐说土地的故事。」马寇尔认为台湾有许多来自民间与自然的声音,这对欧洲人来说非常有特色。因此除了演奏《美浓之道》外,他还让传统乐器在舞台上展现。例如第二乐章结尾有一个金钹的击响,马寇尔则要求乐手不但将声音敲击出来,更要刻意拿著向前亮相,在传递音响的同时也让观众清楚地看到它的模样。 「所以来自台湾的我们,可以贡献新的音乐理念!」他笑著说,以往我们接受的都是由欧洲传到亚洲的,如今我们有一些特殊语言,反而能够倒回去引起欧美注意。 在短短的十几天内,乐团登上7个不同的音乐厅,著实是个相当大的考验。马寇尔笑著回忆:「苏黎世和日内瓦的音乐厅都非常美丽,巴赛尔的音响效果也非常好,有点像台湾的国家音乐厅,但规模较小。易北爱乐厅则完全不同,声音非常清晰,对乐手来说有点可怕(笑)!不过这也是好事,因为可以更注重细节和优美的乐句。」快速地适应不同的音乐厅、在有限的时间测试声响、灵活
-
特别企画 Feature
以土地的味道,打造品牌的辨识度
「旅行演奏这件事情很特别,因为每个厅都得调整声音,因此乐团必须要变得敏锐。短短的旅程是一个团队一起进步跟成长的好机会。虽然行程非常紧凑,但所有音乐家在台上都卯足全力专注在音乐中。」巡演期间,NSO执行长郭玟岑带著微笑说:「乐迷以发出各种声响来回应他们内心的喜爱,这是很美好的事情!」 回看此度,3场音乐会在富丽堂皇的瑞士音乐厅、3场在以古典音乐为荣的德国,以及1场在具有历史意义的巴黎香榭丽舍音乐厅,最难得的就是让鲜少直接表现热情的欧洲人都能起立鼓掌。这表示近10年来,NSO以「台湾爱乐」为名在外巡演,一次次地在前人打下的基础上持续累积所得到的成果。而今,乐团在欧美是什么样的存在?郭玟岑回答:「简单来说,就是『品牌辨识度』。」国际上交响乐团何其多,但如今能够做到被了解、甚至被认可,著实不简单。 「国际巡演不赚钱,为什么要做?要怎么做?」郭玟岑回问自己。在与国外谈判时, 什么时候要软、什么时候要硬,恰当地拿捏谈何容易。「但对自己文化有信心与责任心这件事情,就让我们永远不会放弃。」她以文化当内容,再加以完整的包装来行销。例如计划演台湾作品前,便妥善准备了英文、德文资料,以及带法国媒体预先来台聆听音乐会。让整个文化内容变成一个故事,并且用西方世界可以接受的论述来呈现。 再往前推,当年委托台湾作品时,就明确地将目标定在国际市场的标准上,「既要容易听、也要有经过转化的台湾元素等等」。此外,她还想到作品以组曲的方式创作,如此一来,在时间不够的时候可以有弹性调整的机会。「也谢谢客委会特地到美浓拍了纪录片。」她感激地说:「有作曲家及时任音乐总监吕绍嘉的现身说法,也有风土民情可以说故事。」因此在规划上同时展现了双重的关系:第一,乐曲有台湾本土作品、有柴科夫斯基的元素、也有德弗札克的民族音乐手法,所以曲目上就是一个「土地的味道」;第二则是将台湾作品与西洋经典作品并驾齐驱,这些都是事先准备好的策略。 以往巡演大多是台侨力挺,但现在已经是不同阶段了!回顾这次巡演票房亮眼,郭玟岑认为原因不只是演出而已,而是乐团不断在国际间参与会议、组织,以及跟媒体、乐团、经纪公司的分享等等,持续让台湾爱乐以不同形式被世界看见所致。因此巡演不只是一时的,而是在产业中不断努力。她说:「不管是哪一类的好产品,要进入一个市场,都需要很大的力气去做市场
-
特别企画 Feature
2023-2024新乐季抢先报╱国内篇
在国际各大交响乐团的动荡趋于平稳之时,国内交响乐团也逐渐能够踏稳步伐。许多出色的节目安排亟欲与观众们分享,却碍于些许细节仍未能对外公布,然而本刊率先取得国内乐团本乐季的上半场节目安排,邀请达人们选出心中的5大不可不看的节目(顺序按照姓名笔画排列),并告诉你内行的门道。要将时间预定下来了,您已经准备好日志了吗?
-
特别企画 Feature 资深音乐工作者
吕岱卫 国内乐季演出5大推荐
各大乐团开季音乐会 一览国内各大交响乐团的新乐季节目,首先要推荐的就是各大交响乐团的开季音乐会。开季音乐会的曲目选择往往是乐团总监或首席指挥为新乐季展现新风貌的代表作,而且乐团在经过两个月的修整后,也势必以最佳状态迎接新乐季的到来。因此若时间允许,我会推荐乐迷朋友将各大乐团的开季音乐会都听过一轮,这绝对是内行人的最佳选择。试想:从NSO开季带来的两首理查.史特劳斯交响诗《唐璜》及《死与变容》、NTSO的马勒第1号交响曲再到TSO的萧斯塔科维契第12号交响曲,每一首乐曲都是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同时也是考验乐团技术水准的试金石。只要走进音乐厅,相信我们都能感受到乐团摩拳擦掌、想要为乐迷朋友献上完美演出的企图心。 TSO与卫武营歌剧院年度旗舰歌剧《魔弹射手》 很开心又再次能看到TSO推出一年一度的歌剧制作,而这档与卫武营国家艺术文化中心合作推出的韦伯经典名作《魔弹射手》,采用的是茵斯布鲁克剧院2020年的崭新制作,并由简文彬率领TSO与国内一线声乐家担纲演出。《魔弹射手》在歌剧史上的划时代地位无可撼动,无论是韦伯新颖的音乐手法、流畅的叙事方式与浓郁的民族风格都是这出歌剧的迷人之处。而TSO在去年恢复歌剧制作后所缔造的好口碑,让他们再接再厉,于今年再度推出制作精良的《魔弹射手》,相信绝对能让喜爱歌剧的乐迷朋友带来耳目一新的精采飨宴。
-
特别企画 Feature 作曲家
颜名秀 国内乐季演出5大推荐
里柏瑞契、乔瑟芙维琪与TSO 此场音乐会聚焦与文学相关的作品,除了奇幻的俄国民间故事《火鸟》、灵感来自莎士比亚剧作的《仲夏夜之梦》等两首名曲之外,更加吸引我注目的,莫过于美国当代作曲家亚当斯(John Adams)的戏剧交响曲《雪赫拉莎德2》(Scheherazade.2)! 同样是以家喻户晓的世界名著《一千零一夜》为题,林姆斯基-高沙可夫(Nikolai Rimsky-Korsakov)笔下的《天方夜谭》充满异国风情与男性英雄式浪漫;而亚当斯的《雪赫拉莎德2》则是以坚忍又富智慧的女性著眼,带领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看「雪赫拉莎德」这个传奇角色。 亚当斯与小提琴家乔瑟芙维琪(Leila Josefowicz)是多年的挚友,这首特别为她量身打造的协奏曲,于2015年也由她与纽约爱乐首演。此次乔瑟芙维琪将带来此曲的台湾首演,更是令人引颈期待! NSO X 吕绍嘉 「传奇与传承江文也与当代台湾」 身处在大时代下的客籍音乐家江文也,被迫在中、台、日三地身分认同的夹缝间生存,人生境遇因此充满戏剧性的传奇性。2023年是他逝世40周年,NSO自2021年起,即多方启动江文也相关系列活动。其中的「传奇与传承」计划,除了推出江文也作品专场音乐会之外,亦同时委托作曲家以江文也为题创作新曲,借由「传奇」与「传承」两方向,带领听众认识江文也。 延续上个乐季「传奇与传承纪念江文也」的方式,「传奇与传承江文也与当代台湾」再度精选多首江文也的重要创作:《白鹭的幻想》、《台湾舞曲》、《小交响曲》、《汨罗沈流》等,以回顾大师的人生重要阶段。同时,作曲家陈可嘉与李元贞也将以新作向这位音乐大师致敬。跨时空人生巡礼与古今对话,相信是场丰富的音乐飨宴!
-
话题追踪 Follow-ups
合唱台湾的新声 生生不息
在耕耘合唱人声多年经验中,鉴于合唱曲目的缺乏,台北室内合唱团在2018年创办了「音为爱合唱词曲创作比赛」,今年也举办了第二届,以「台湾人文地景」及「开启机会之门」为主题,设置混声合唱、同声合唱等奖项,并选出13位得奖者、共计14件优胜作品。而且优胜作品在首演发表后,台北室内合唱团不仅举办讲座介绍推广,也会委托出版,让演出团队有取得乐谱的管道,创作者也得到实质收益鼓励,完整配套下,也形成了一个完美的循环,相互刺激。
-
幕后群像 开演前一百小时
国家交响乐团舞监高冠勋、李艳玲 藏身乐宴的幕后精灵
林林总总的分内事务,既多且杂简直可用包山包海来形容。NSO的舞监高冠勋与李艳玲如何应对这里里外外、琐碎繁复又可能状况纷陈的工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