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时空至我感同身受
《群众》完整呈现个人在运动中的起承转合,我分为「自我检视的心灵」与「实践的肉身」两部分来看,每段结尾不仅只是个人运动状态的停止,更是状态后自我调适与社会情境的展现。社会运动也是小型社会,充斥各种可能、声音与结果,《群众》对这「结果」处理得很好,不说死也没说白,靠观众经验投射让过程充满想像,加上当日的天气,使后续现实感更重。
《群众》完整呈现个人在运动中的起承转合,我分为「自我检视的心灵」与「实践的肉身」两部分来看,每段结尾不仅只是个人运动状态的停止,更是状态后自我调适与社会情境的展现。社会运动也是小型社会,充斥各种可能、声音与结果,《群众》对这「结果」处理得很好,不说死也没说白,靠观众经验投射让过程充满想像,加上当日的天气,使后续现实感更重。
这绝对不是一个歌颂群众运动的作品,它根本直接让观众体验置身其中的感觉!我不晓得其他人感受到什么,但对我来说,我仿佛不停地被群众的盲目、激情与力量所推进,即使刻意退开,但总会有某个时刻,发现自己又被卷入人流命运共同体,在这个现场之中,谁都不能逃离。
以前都说「戏假情真」,意思是剧情虽是虚拟、其中流动的情感为真,但今年的剧场却因多部大量素人表演者参与的制作,而展现了「戏真情更真」风景。素人演员的真实经验编织入戏,今年除了有国际性的合作呈现,更多的是在各地方发展、带有限地创作性质,与地方人文、观众互动紧密的制作,也带起了剧场虚实的扰动、观演关系的模糊等等思考。
六十岁以上的人属成年晚期,其任务是反省,回顾生命,个体检视过去,与接受生命的意义。正面结果是自我整合,对一生感到满意,若统整不成功个体则陷入绝望,因为人生已经走到尽头,很多事情无法重新来过。在华人的社会,把最私密的经验拿出来咀嚼原本不易,借由艺术的参与,做出坦诚的回顾,让我觉得表演者是勇敢的。
来自东欧的爱沙尼亚,NO99剧团(Teater NO99)与其他东欧当代剧场一样具备尖锐的批判风格,但在形式上更是实验不断,结合故事与社会脉络,挑战表演的各种可能。这次NO99的两位主要创作者艾娜-丽丝.珊普与帝特.欧雅索应邀访台举办工作坊,并主讲「艺术归艺术,政治归政治?才怪」讲座,透过作品《团结爱沙尼亚》,一个以假乱真的政治艺术行动,分享他们的创作与美学。
文化部诞生将近六百天,龙部长说前五百多天,她忙著查找「地下管线」,让过去彼此脉络不清、接连不上的政策与制度可以重新整理,让行政步上正轨。当然对表演艺术领域来说,如令人眼睛一亮的「国家品牌表演艺术团体扶植计划」、延续文建会时期的「活化县市文化中心剧场营运计划」、「表演艺术团体和场馆媒合计划」、「华山艺术生活节」等都有一定效益,但民众对文化部的期许,还是能成为提出更高文化格局的舵手。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