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屏瑤
-
特別企畫 Feature
2021 Par 年度最佳__獎
您在2021年看過最棒的演出是哪一場呢? 端著這個問題,我們邀請了各領域的10位評審,點選他們所喜愛的年度創作。 2021,是異常艱困,也是充滿各種新的可能性的一年。這年,台灣迎來疫情第二波高峰,我們所喜愛的表演藝術因現實挑戰而出現危機,但表演藝術工作者們仍積極地以實際創作行動,改變回應世界的方式,彰顯其所信仰的創作價值。 我們觀察,當年度的亮眼作品皆包含(但不限於)以下特點:它們積極打破舞台的第四面牆,創造嶄新的連結,打開藝術與觀者對話、互動的新場域;它們在非常規演出空間,充分因應該空間特質發揮表演性;它們有效使用數位工具,創造虛實整合的嶄新劇場體驗;或在數位加速度的兩年間,它們不炫技,依然在劇院空間中專注於表演、舞台本質。 這年的演出依然有著不遜色於往年的創作能量,首屆「Par年度最佳__獎」嘗試用10件強勁的作品,勾勒動盪時代的輪廓,也希望邀請您回顧您的2021年,並提出屬於您的年度最佳__之作。 編按:10件年度最佳__獎依演出時間╱推薦人觀賞場次之順序排列。
-
特別企畫 Feature 劇場提案
讓牯嶺街小劇場成為孵化器
牯嶺街已有一年一度書香市集封街的傳統,這個集結眾多戲劇系的演出也可以考慮另起一檔封街嘉年華,讓戲劇從劇場延伸到街上。
-
特別企畫 Feature
同志文學與劇場 從邊緣回到主舞台
《孽子》是台灣同志文學的先聲,卻是在歷經電影、電視改編之後,才終於搬上劇場舞台。回顧台灣劇場中的同志題材戲劇,田啟元的《毛屍》可謂伊始,之後魏瑛娟、邱安忱、徐堰鈴等小劇場創作者接續此一脈絡,大舞台則有表演工作坊改編《美國天使》可為代表,近期的《台北爸爸,紐約媽媽》、《賈寶玉》亦備受矚目。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出走力
賴翠霜 不斷移動中 提煉舞蹈劇場
長期在台灣與德國之間來去,身兼舞者與編舞者的角色,賴翠霜把在歐陸的表演編創經驗與美學體驗融入舞作,開放多元的視野,形塑舞蹈劇場的另類風貌。時時在旅途中的她,對於五年、十年後的事,她不去想像太多,遠景是模糊的。她選擇活在當下,保有不設限的彈性。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正義力
余彥芳 議題驅動 舞蹈之足深入土地
身兼舞者與編舞者,余彥芳有不同的工作方式,因為跳舞要暖身,編舞則是暖腦。她說:「我是個很議題性的編舞者,一定會面對某個議題,找出看待的角度,多是思辯問題,動的會比較少。」兩年前回到台灣,余彥芳的創作重心放在台灣這塊土地上,她說:「真相與正義是我對話的對象,我很想看清楚這個社會的運轉。到底是誰在決定運轉的方式?這些決定有沒有準則?我們該如何對應?」
-
藝號人物 People 香港演員暨劇作家
黃詠詩 喜鬧之下 挖掘深層哀傷
功課不特別好、長得不特別出色、成長過程沒有太多人關注這是黃詠詩對自己的評語,但其實她有很多對這個世界的想法,「沒人問我感想,沒關係,我就自己說出來吧。」被視為香港當紅劇作家,黃詠詩以黑色幽默打造獨樹一格的劇本特色,讓人笑一笑甩掉面具,下個伸手就探進傷口,從喜鬧裡挖出深層的悲哀。選擇這樣的創作方式跟她的性格有關,「遇到嚴肅的時候就想逃,說個爛笑話就像丟下炸彈,說完就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