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Online News官網限定報導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林幸慧

發表文章 5 篇
  • 《武惡》(1993)是李小平第一部執導的現代劇場作品。
    特別企畫 Feature

    從京劇到現代劇場

    藉由異質藝術元素的融合實驗,京劇藝術展現了多元化的現代風貌。本次座談會以「展望─共創世紀的舞台」爲題,邀請曹復永、李小平、李國修三人講述各自將京劇與現代劇場或其他戲曲藝術結合的經驗,並對京劇未來的發展提出思考。

    文字|李元皓、林幸慧
    第87期 / 2000年03月號
  • PAR表演藝術
    戲曲

    徘徊在職業與業餘之間

    在廖瓊枝不唱全場的慣例下,她的自足與圓滿對演出的完整性其實很容易造成傷害;但她若不上場,一群認真的業餘演員怕也難以在職業演出市場上與人競爭。國寶級藝師與她親手調教十餘年的子弟兵如果不能相輔相成,「薪傳」的宗旨恐將如水月、如夢、如火因,隨風而逝。

    文字|林幸慧
    第122期 / 2003年02月號
  • 《暗箭記》的編導如何將展現武工為主的京劇短製深化為人物立體首尾完足的崑劇全本,是觀眾注目的焦點。
    崑山、蘇州

    不以遺產自居,崑劇新編尋生機

    本屆崑劇節的重點當屬全本戲的展演,其中較為引人注目的,則為中國戲曲學院的《張協狀元》、北崑的《宦門子弟錯立身》、永嘉崑的《殺狗記》和浙崑的《暗箭記》。由於劇種特質的限制,崑劇新編戲經常吃力不討好,裡外不是人,但在本屆藝術節上,多數崑劇團仍然願意推出新戲,可見得崑劇從業人員為這個古老劇種在現代社會尋求生機所做的努力。

    文字|林幸慧
    第133期 / 2004年01月號
  • 陳秋生因悲痛誤服李金龍為自己準備的鶴頂紅,反而得到了解脫。
    回想與回響 Echo

    靜水流深的韻味

    秋生與他既相惜又對立,秀蘭對他有歉疚也有真情,三人鼎足,勢均力敵;李金龍與原版男女主角愛怨情仇的糾葛難分,使得《彼》劇不只是移植《羅密歐與茱麗葉》,而是進一步地改編為本土原創新劇。

    文字|林幸慧
    第101期 / 2001年05月號
  • 歌劇《蒼原》
    現象‧現場

    金裝打造,上級品味?

    既冠上「國家」的稱號,這十台作品便代表了中國大陸官方認定的當代舞台藝術最高成就,但「國家」的藝術品味與文化導向是什麼?對於劇藝的提昇是福還是禍?刻正在北京進行研究的戲曲研究者林幸慧,對這整個計畫進行的過程與結果,提出了整體的觀察與分析。

    文字|林幸慧
    第134期 / 2004年02月號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北京

    沉浸式戲劇在主旋律的另一端召喚疫後人心

  • 特別企畫 Feature

    很難,但我不是一個人

    吳思瑋與一切都有可能的「聲舞團」現地製作
  • 戲劇(曲)

    紙風車《哪吒鬧龍宮》 1月13、14日兩廳院藝文廣場免費觀賞

  • 音樂

    《木蘭》10年 展現「不得不勇敢」的堅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