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屆崑劇節的重點當屬全本戲的展演,其中較為引人注目的,則為中國戲曲學院的《張協狀元》、北崑的《宦門子弟錯立身》、永嘉崑的《殺狗記》和浙崑的《暗箭記》。由於劇種特質的限制,崑劇新編戲經常吃力不討好,裡外不是人,但在本屆藝術節上,多數崑劇團仍然願意推出新戲,可見得崑劇從業人員為這個古老劇種在現代社會尋求生機所做的努力。
中國大陸每年舉辦的藝術節不計其數,每隔兩年舉辦一次的「中國崑劇藝術節」是其中歷史極短的一個,今年不過第二屆,但崑曲被視為百戲之母,二○○一年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口頭遺產與非物質遺產代表作」之林,其地位之崇隆不言可喻,因此,崑劇節也格外受到重視。
全本戲的展演是崑劇節重點
由於全大陸只有六個半崑劇團(半個指的是「永嘉崑曲傳習所」),各展演一台全本戲,加上中國戲曲學院的《張協狀元》,一共是八台全本,外加三場在早晨演出的折子戲,分量似乎仍嫌不足,因此蘇州市文化局特別將第二屆中國蘇州評彈藝術節與崑劇節安排在十一月十五日到二十二日之間同時舉行,以壯聲勢。評彈在江浙滬一帶極具觀眾基礎,表演團體也多,此次共有八個代表隊演出十一台書,每一台演出兩場,共計二十二場,兩個藝術節加起來,共有三十三場演出在七天內完成,確實動人觀聽。本文主要要介紹的是崑劇節。
從日程安排來看,雖然傳統折子戲最能展現崑曲演員的精湛技藝,但在藝術節中卻只是聊備一格,六個院團各演出半台,合計三台,而且演出時間都在非假日的早上,並不方便一般觀眾參與,因此,本屆崑劇節的重點當屬全本戲的展演。除了前述中國戲曲學院的《張協狀元》之外,六個半崑劇團分別帶來的是(依演出序):北崑的《宦門子弟錯立身》、湘崑的《彩樓記》、永嘉崑的《殺狗記》、浙崑的《暗箭記》、蘇崑的《朱買臣休妻》、上崑的《班昭》和江蘇崑《竇娥冤》。就劇目而言,舊作新製相間,簡約華美不一,其中較為引人注目的,則為中國戲曲學院的《張協狀元》、北崑的《宦門子弟錯立身》、永嘉崑的《殺狗記》和浙崑的《暗箭記》。
《張協狀元》滿足對學術的好奇
《張協狀元》與《宦門子弟錯立身》同為南戲遺文,在第一屆崑劇節上,永嘉崑的《張協狀元》豔驚四座,編導保存了南戲極經濟的演員編制,在極精簡的舞台美術襯托下,以流暢的節奏深刻呈現出人生的真實面貌與人性深處的曖昧難言。有了永嘉崑珠玉在前,中國戲曲學院後出的同名同源之作必然要面臨觀眾更嚴格的檢驗標準,由於此戲的編演也試圖恢復南戲舊制,而南戲與崑曲血脈相連,故此戲被選為本屆崑劇節的開幕演出。可惜的是,儘管戲曲學院資源豐沛,演員陣容堅強,但劇組並沒有通過這次考驗。相對於高度程式化的京劇,南戲仍處於較為粗放的狀態,劇組以京劇的功底試圖重現南戲丰采(或說融入南戲元素),反而使得京劇的豐厚表演藝術與演員的深厚功力成為這齣戲的負擔,從來只見婢學夫人,想不到竟有夫人學婢之事,以端嚴凝肅的本質故作輕俏鄉野天然趣,外加丑角時時手持保特瓶礦泉水游離於戲外的故作姿態,劇種本質的扞格與表演風格的不統一,使得整場演出予人的觀感不免有些錯愕。
《宦門子弟錯立身》是少見的輕喜劇
另一齣出自南戲遺文的《宦門子弟錯立身》情況要好得多,編導擷取了南戲的情節,但並不打算在形式上完全復古,因此揮灑自如,沒有包袱。演員裝扮可稱古雅,至少片子還是貼的,唯有男主角完顏壽馬的造型介於越劇女小生與漫畫美少男之間,令人見之莞爾,但這個造型十分符合編導對完顏壽馬的設定:追星族。事實上,這整齣戲演繹的就是豪門青春少男不惜浪跡天涯追求少女偶像明星的喜趣故事,是一齣崑曲舞台上較難得見的流暢明快輕喜劇。
可惜編導似乎過於尊重南戲原作的殘缺,並未試圖補上劇情疏漏之處,以至於女主角王金榜的形象略顯薄弱,不如完顏壽馬豐滿可愛,壽馬對金榜堅定不移的愛情也就令人覺得有些莫名所以。另外,劇中有些細節強調特定意識形態(如官場虛假、藝術工作者的崇高等)的痕跡過於明顯,特別是由壽馬之父口中說出全劇結語:「戲文一曲高陳見,壽馬並非錯立身」,以今人觀念強加於古人之身,實在刺眼。不過這些小地方對戲的影響並不算大,整體而言還是瑕不掩瑜。
《殺狗記》有舞台風格與劇作質地的扞格
同樣改編自南戲的還有永嘉崑的《殺狗記》,不過,前兩齣戲立足於殘缺的原著,而《殺狗記》有完整的文本傳世,謂宋代富戶孫華受二損友挑撥,將弟孫榮趕出家門,妻楊氏屢勸無效,乃殺狗設計,使二損友現出原形,而孫榮不計前嫌相助兄長,孫華乃幡然醒悟。為了這重現「四大南戲」(註1)中唯一絕跡舞台已逾百年的作品,三年前飛針走線巧妙織補出《張協狀元》的編劇張烈,這次使出的是高級訂製立體剪裁的功夫,緊扣原著「楊氏女殺狗勸夫」的「正名」(註2),將原本形象單薄的全劇推手楊月真寫得神采飛揚,在她眼中,不僅丈夫是個糊塗蟲,溫良恭儉讓、不敢與兄爭的小叔也成了「酸溜溜、軟烘烘,一塊隔夜豆腐」。
相對於劇本的得體合宜,特邀外請的舞美和燈光設計似乎便有商榷的餘地。大幅落地白紗帳幔將舞台區隔出後、左、右三個可見的「暗場」表演區,中央主表演區落滿一地白雪,舞美把握住以無為有、以虛馭實的原則,在精緻紗幔與細膩燈光的配合下,舞台呈現出一片清麗空靈。這種氛圍如果運用在越劇《陸游與唐婉》或黃梅戲《徽州女人》這一類的劇作中,會有很好的效果;但永嘉崑曲的特質是表演質樸粗獷、行腔明快流暢、「生活氣息濃郁」(註3),而且永嘉崑曲傳習所歷史極短,演員尚未成熟,《殺狗記》又以市井氣息著稱,這樣的演員與劇本擺在過於高格調的舞台上,實在有點格格不入。儘管劇本改編確有精到之處,但舞台風格與劇作內涵、演員表演的落差讓人還是不由得要替《殺狗記》感到幾分惋惜。
書寫慾望導致毀滅的《暗箭記》
浙崑的《暗箭記》與京劇骨子老戲《伐子都》同出一源,劇演鄭國將軍公孫子都與穎考叔爭功,子都於戰場乘隙射殺考叔,奪功還朝受賞,然因有愧,於登壇拜帥時見考叔幽魂,驚悸瘋癲,盡暴己醜,由高台躍下身亡。《伐子都》重在表現子都驚瘋至死這一段,是京劇武生炫技之作,撲跌極為吃重,而崑曲向以文秀見長,有「浙江一條腿」美譽的林為林如何比京劇武生更上一層樓、編導如何將展現武工為主的京劇短製深化為人物立體首尾完足的崑劇全本,都是觀眾注目的焦點。
總的說來,編劇選擇的切入點相當高明,包括子都在內的所有將軍對鄭莊公而言不過是完成霸業的工具,為了霸業,是非可以顛倒,黑白可以錯置,惡人可以包庇,無辜可以殺戮,最後子都心力交瘁地對莊公歷數自己的汗馬功勞時唱道:「我為你受盡了神鬼弄。弄也麼弄,到如今名利兩皆空」,莊公的回答是:「你既瘋成這樣,孤也保不得你了」,新的書寫角度試圖讓這個故事呈現出人類被慾望擺弄的滄桑與悲涼。然而,立意雖高,卻不由得令人感嘆對現代人而言寫崑曲實在是項艱鉅的工作,結構的偏頗、情節的複沓與情感的乾枯猶可調整,最難克服的應當是文采,今人的文學氣質與崑曲已經不對頭了。從劇場效果來看,觀眾還是對林為林的精湛武工情有獨鍾,事實上,除了謝幕之外,那也是當晚劇場中僅有的迴盪著掌聲的時刻。
除了上述四台戲,其餘四台戲多為台灣觀眾所熟悉,在此就不贅述了。在本屆崑劇節可以看到,崑劇儘管被列入了「人類文化遺產」,吃的又是「皇糧」,沒有市場的壓力,但各院團並不僅僅以「遺產」自居。由於劇種特質的限制,崑劇新編戲經常吃力不討好,裡外不是人,但在本屆藝術節上,多數崑劇團仍然願意推出新戲,可見得崑劇從業人員為這個古老劇種在現代社會尋求生機所做的努力,在愈趨不利的大環境裡,仍有這樣肯於付出的藝術工作者,僅此一端,便值得我們由衷地敬佩與鼓勵。
文字|林幸慧 清華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生
註:
1. 即《荊釵記》、《白兔記》、《拜月亭》、《殺狗記》
2.「題目」、「正名」、「題目正名」等名異而實同,為南戲與傳奇的劇本結構,為二或四句韻文,置於全篇之末,用以總結全劇。
3. 參見節目單〈浙江溫州永嘉昆曲傳習所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