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琴
-
縱墨觀史
多元參照,異彩紛呈 近代台灣音樂發展反思
處在「世紀轉換」的當口,對台灣半世紀來音樂歷史的發展做整體性的反思,確是一種歷史的現實的需要。在對傳統音樂的繼承,對外來音樂的借鑒及對民間音樂的吸取上,它的整體面貌和歷史走向,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受到至深且鉅的影響。如何評估本世紀以來台灣音樂的成就和不足?如何設計它的未來藍圖?在臨近世紀末的時候,有了半世紀的實踐和理論的積累,這種檢討和反思,當可得出較成熟的結論。
-
中國歌劇特輯
從傳統吸取養分向民間扎根發展 文革前的三階段
一九四五年九月太平洋戰爭結束,抗戰勝利後,政治局面再度陷於動盪不安,音樂工作者分三路撤退,一部分避居香港及海外,一部分撤往台灣發展,一部分則往中共治理的延安區。直至一九四九年,中共佔領大陸後,由於政治及文藝政策的迥異,中國歌劇的創作及演出,也就呈現出完全不同的局面。
-
中國歌劇特輯
「實驗風」蕭蕭創作見樹未見林
一九四五年十月廿五日,台灣結束了五十年的日據時代,正式光復。經歷了戰後的社會混亂,到一九四九年的大陸變色,國民政府遷台,台灣回歸祖國,才逐漸開始接受中國近代音樂文化的薰陶。
-
中國歌劇特輯
環境受限歌劇成了「獨角戲」
一九五〇年至六〇年代的香港,音樂活動以合唱及獨唱音樂會較多,踏入七〇年代,隨著一系列音樂機構的成立及樂團轉爲職業化,音樂活動開始發展,絕無僅有的「民族歌劇」《易水送別》(韋瀚章編劇,林聲翕作曲,一九八一年)即爲應香港中樂團委約創作,於當年十二月廿三日至廿七日演出四場。
-
中國歌劇特輯
回顧與反思 二十世紀中國歌劇的發展
廿世紀是人類歷史發生重大變革的世紀,從二十世紀初到即將跨入二十一世紀門檻的今天,從爭執西學和中學何者爲體何者爲用的新文化運動,到世紀末依舊駐足於新舊衝突如何調適、「外來形式」與「本土內涵」如何交融的軌跡中,究竟如何爲「中國歌劇」正名、定位?對於促進中國當代歌劇的進步,確實有著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