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韻如
-
新銳藝評 Review
反遺忘的《被遺忘的》
以「意象劇場」作為創作理念的「河床劇團」,繼2021年於台北國家戲劇院首演《被遺忘的》,2023受邀至臺中國家歌劇院演出。導演對於「台詞容易淪為語言工具」(註)的認知,在《被遺忘的》這部以礦工日常及礦災為主題的戲劇中,沒有台詞竟成為最精闢的觀察與定義。 節目開始時的熄燈,不同於其他戲劇,而以一種絕對的黑暗,籠罩於整個劇院。眼睛需要適應黑暗以及黑暗帶來的不安等情緒,正是節目想要帶給人們的感受,而這正是礦工日常。 除了黑暗、礦坑中的濛濛煙霧,劇團也善用音效,呈現在黑暗中容易被放大的感官能力。勞動時的呼吸聲,渾濁吃力;礦坑爆炸聲的絕對震撼;往往幽魅詭譎的音樂,正是為傳達這一群不似人的「地下生活者」處境,而在災變後,許多人真的成了鬼。
-
新銳藝評 Review
當詩成為劇場
如何閱讀一首詩?當詩文字走入立體舞台,詩與劇如何交融?正是2023趨勢詩劇場《海鷗詩學》予我們的思考。趨勢教育基金會已有豐富的文學劇場展演經驗,此次《海鷗詩學》詩劇場的導演徐堰鈴,亦非第一次與趨勢合作。此次演出以詩人陳育虹作品為主題,2022甫獲瑞典蟬獎的陳育虹,評審認為其詩具有強烈的音樂性與感性特徵。(註1)而陳育虹則說,詩是一隻貓(註2),在詩的特質、詩心及其跨界演繹中,「貓體力學」正可說是恰到好處的呼應。詩的流動性,不僅展現在其主題、結構、聲情及意象等上,也在書寫與觀看兩者間不斷流轉。正如首演結束後的座談中,陳育虹說,當她把詩交給導演後,這就是她(導演)的了。「怎麼有辦法這樣呈現?」當詩人成為觀眾,重新以讀者的視角來閱讀詩作,無論是貓或海鷗,都成了這場跨界展演的精準隱喻。 詩劇場以陳育虹《霞光及其它》(2022,洪範)卷一的〈海鷗詩學〉為劇名,實則選錄了《河流進你深層靜脈》(2002,寶瓶)、《索隱》(2004,寶瓶)、《魅》(2007,寶瓶)、《之間》(2011,洪範)及《閃神》(2016,洪範)等詩集作品。導演重組詩作,將之劃為3個部分:其認定較「純粹」的詩、古老的神話,以及社會性質較強烈者,並力求在音樂、戲劇、影像及舞蹈動作等部分皆能有所發揮。第一段以〈之間〉起始,以撼人心弦的旋律與合唱、疊唱,帶出《之間》詩集的引言,也是詩劇場在介紹詞中提到的創作概念,試圖以舞台擴充展延詩的邊界。「之間」一詞,正是詩之可貴處,或流動、或中介、或變形,「不確定而極寬大的/一切生發之間」。(註3)有趣的是,《之間》詩集其實也按輯收錄不同時期詩集作品,作為詩人自身的回溯。詩人的自我時空之間,作者與讀者之間,詩與劇之間,以〈之間〉開篇,顯見編導的靈慧用心。
-
新銳藝評 Review
10年小太陽
2014年,「安徒生與莫札特的創意劇場」 於中山堂將林良經典散文集《小太陽》搬上舞台,以《小太陽:一個家的音樂劇》為題。2023年,10年回望,台中首場演出謝幕時,製作人提到10年來的改變,包含自身成為母親,包含歷經生離死別及與家人間的互動等,進而影響《小太陽》的重新演繹方式。而提及《小太陽》原作曲者劉新誠已離世,更一度哽咽。10年《小太陽》,除了製作團隊的回望凝視,觀眾又如何看待? 《小太陽》以〈一間房的家〉開篇,此文以「窗戶外面是世界,窗戶裡面是家」開篇,突顯家空間的意義。「只有一個房間的家」(意外搭上時事話題),無論哪一版本,皆是舞台的核心。林良在書序中言(2013麥田版),自己最珍視的篇章有二,其一是〈一間房的家〉;無論2014首演或2023新版,都掌握故事由房間啟始的意義,區隔屋裡屋外,陰溼城市與溫暖家屋。作家另一珍視篇章為〈小太陽〉,兩次舞台版本皆善用此篇,並皆擷取〈南下找太陽〉的故事,使原書「小太陽」的象徵意義得以具體化。而新版更突顯陽光的無所不在,月色也透過小演員之口定義為「夜晚的太陽」;林良在書中所述「書桌上開鳳梨罐頭」一句,戲劇透過「訪問師母」的方式帶出〈滋味〉一曲,新版更在戲劇首尾的夫妻對話中皆加入此橋段,鳳梨罐頭曾是台灣的黃金傳奇,頗有突顯家庭生活金澄酸甜及台灣時空背景的效果,且與「小太陽」互為輝映。
-
企畫特輯 Special
跳進神奇的兔子洞 一場天馬行空的奇想旅程
今年香港週的揭幕演出,是由新任藝術總監衛承天帶領香港芭蕾舞團呈現的舞劇《愛麗絲夢遊仙境》,這部路易斯.卡羅的童話經典,在衛承天手中,以精采的原創音樂、大膽用色的舞台場景、戲劇性強烈的服裝,呈現活力十足的當代精神。舞劇擷取男女老少耳熟能詳的故事橋段,以充滿童真、想像力豐富的主人翁愛麗絲串連,網羅各種舞蹈風格的狂想場景,帶領觀眾享受一場天馬行空的奇想旅程。
-
舞蹈 組合語言舞團廿五周年謝幕展演
《如夢,看雲去》 留一道太陽的圓滿
組合語言舞團自一九九三成立至今已滿廿五年,謝幕作《如夢,看雲去》將以「演」「展」結構締結圓滿句點。此作亦是藝術總監楊桂娟「舞蹈從書法中探索」系列的三部曲,豐富的跨域語彙,融合國際知名的日本禪性舞者Miyoko Shida經典作品;同時邀請藝術家陳長志以舞團影像史料策畫「後巴別,組合語言」裝置文件展,傳達人生歷經挫折的韌性與淬煉。
-
即將上場 Preview 跨域媒介與東方語彙
姚淑芬《破月》 譜寫傳統婚禮的現代性
繼《大四囍》批判傳統婚姻制度後,經過十年沉澱,編舞家姚淑芬新作《破月》再度對時代提出反思與對話,承襲《大四囍》強烈的視覺符號,姚淑芬再度挑戰以跨域媒介譜寫傳統婚禮的現代性,她擷取中國舞為元素,在紅布起落與紅線纏轉之間,舞者以含蓄內斂的東方肢體,揣摩角色的內在心境。
-
即將上場 Preview 2017國際芭蕾舞星在台北
交融古典與當代 展現芭蕾多樣性
芭蕾舞迷引頸期盼的璀璨盛宴又將展開!「2017 第十一屆國際芭蕾舞星在台北」將於八月下旬登場,邀來十三位各大舞團的首席舞者,除詮釋經典大雙人舞外,更演繹當代芭蕾舞作,包含多齣台灣或亞洲首演舞碼,更有世界首演的全新作品,舞星們舞蹈功力全開,也打開舞迷的視界!
-
舞蹈
同場加映:台上的戲,心中的景
座台上的觀眾好像成了即興演出的一部分,當下的故事和瞬間的感受,因為觸發觀眾內心的呼喊而完整。我期待或預測下個當下的發生,對上時,頓時有種魔妙的愉悅;沒對上時,台上讓人驚奇、讚佩。我感覺觀演中的每個當下稍縱即逝,但心神卻因感動而凝定在過去。
-
新藝見/新銳藝評
化外之境,唯心而已
整個作品所建立「化外之境」的氛圍讓人想起小孩遊戲,照著鏡子、面對水面或看著光線下的影子,小心翼翼看著這些「影像」如何跟著你動,受你操控,動靜虛實來自你對自己、載體空間(鏡、水、空氣)和反射物件的知覺。這是一種觀照、想像和純真本質的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