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合語言舞團自一九九三成立至今已滿廿五年,謝幕作《如夢,看雲去》將以「演」「展」結構締結圓滿句點。此作亦是藝術總監楊桂娟「舞蹈從書法中探索」系列的三部曲,豐富的跨域語彙,融合國際知名的日本禪性舞者Miyoko Shida經典作品;同時邀請藝術家陳長志以舞團影像史料策畫「後巴別,組合語言」裝置文件展,傳達人生歷經挫折的韌性與淬煉。
組合語言舞團25周年展演《如夢,看雲去》
10/27 19:30 10/28 14:30
新莊文化藝術中心演藝廳
一九九六年起,楊桂娟展開舞蹈與書寫摸索,最初「以身為筆」訓練肢體,再從書法、女書、繡字語言等面向,逐步衍生書法專題,曾被美國《村聲》雜誌形容為「現代西方的外在包裹著東方的精神」。《如夢,看雲去》以二○一四年《如夢》為基,擷取蘇東坡《念奴嬌》為題,醞釀三年集大成,楊桂娟說:「對我而言已經不是美學,而是蘊含生命的哲理。」
一根鳥羽的輕靈 促成台日跨國合作
楊桂娟兩年前在網路看過Miyoko演繹瑞士新馬戲公司經典舞作Sanddorn Balance的影片,對這位曾與國際名導羅伯.威爾森合作的日本禪性舞蹈家印象深刻。「影片中藉由平衡羽毛的動作,感受到重量與慰藉。」這種定靜的堅毅吸引楊桂娟,今年二月透過一張劇照,邀請Miyoko首度來台演繹其代表作。溝通時發現兩人的創作觀念類似,「我和Miyoko聊天,了解彼此的生命處境。」楊桂娟說自己透過舞蹈尋找真實,始終相信動因清楚了,舞者的狀態才清楚。
《如夢,看雲去》以雲的意象切出八段場景:〈雲幻〉、〈雲漫〉等凝結流動姿態,隱喻人在不同階段遭遇困境,思考存在的意義。合作十多年的舞者楊琇如以水袖慢舞於沙丘展開提問:我怎麼來?我該往何處去?楊桂娟圍繞自然萬物,著重材質與物件的真實性,「比如音樂,我想要乾淨的流水聲,就像深山的溪流,沿著山坡潺潺而下。」她從故鄉花蓮、板橋等台灣各地拍攝了十三根棕櫚枝,棕櫚枝在舞作中具象徵意義,以此構築出形骸通道,終幕壓軸現身的Miyoko,將以一片白羽毛的安放與抽離,突顯生命不可承受之「輕」。
影像紀錄文件展 呈現廿五年舞團軌跡
自許為藝術教育的創作者,楊桂娟從創團以來持續和年輕創作者合作,多年來培養出相知相惜的高度默契,記錄「組合語言」舞蹈影像長達十五年的旅德藝術家陳長志,最初就是在學校結識。楊桂娟回憶:「那時長志是美術系的學生,常跑來舞蹈系拍照。」這次她也邀請其策劃廿五年的影像紀錄文件展「後巴別,組合語言」,挪用巴別塔(Babel)文明搖籃的符號,表述舞團作為表演藝術平台,組合各領域新秀、促成多元文化的象徵意涵。
「我和古名伸同一批從美國回來,當初成立舞團就是希望能匯聚資源,陪伴年輕創作者往前走下去。」如今完成階段性任務的「組合語言」,將以謝幕展演劃下休止符。《如夢,看雲去》的終場在Adagio慢板舞段後,僅留一道太陽的圓滿,六十歲的楊桂娟說:「我是無可救藥的樂觀主義者,我覺得相信很重要,相信太陽永遠都在我身邊照拂,就可以走到更遠的地方」。